•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试析制约课堂教学效果三因素的优化组合] 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三大因素是?

    时间:2019-01-21 03:37: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基于课堂教学这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一般现象的现状,本文对影响其效果的具体因素进行了从点至面的分析研究。学生、教师之于教学的组合关系,决定着实际课堂教学的操作情况。如何分析并了解教学中每个因素自身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关系,对教学本身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只有优化这些层次复杂的具体因素的相互间组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教师;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178-03
      
      引言:民办高等院校的异军突起,进一步推进了高等教育从少数精英的“象牙塔”到大众化教育平台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公立名牌大学还是一般民办高等院校,承载的都是对综合素质不尽相同的教育对象的人才培养任务。而在人才培养这个复杂的工作环节中,可操作性较强的实际课堂教学则位列核心,最为重要。同样,在实际教学中,无非是教师、学生之于教学的因素组合的结构优化问题。对此,笔者将在本文中对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个具体因素进行抛砖引玉式的浅显剖析。
      一、对于学生,抓住思想
      东方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于松岭先生曾说过:爱学生,就是爱祖国,爱人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学生更好地培养本身就是对国家民族的伟大贡献。在人才的培养中,我们总是谈到“教学改革”,因为它主要揭示了两个问题:第一,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直接体现;第二,学生面对具体地教与学的问题时是怎么想的。而第二方面问题的处理显然对于第一方面结果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的问题,我们大多只注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而在实际课堂教学方面却往往被忽略。
      伏尔泰说:“了解人是如何想的比了解他们是如何做的更有益”,这是因为怎样想指引着怎样做,然后再用这样做去检验这样想是否正确。如果只承认怎样做而不承认怎样想,那么人类就有可能重回愚昧。所以,如果承认以学生是否接受其老师的付出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这个预设的话,那么让学生接受教师自己则尤为重要。
      学生怎样才能接受自己呢?我们首先是要抓住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不必怀疑那里有没有材料,当然在那里有,而且贮藏丰富,只等你去发掘”[1]。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内心不应该习惯于抱怨学生素质的低下,而应该知道“人是独特的东西、一种具体的特殊存在,不能像理解其他事物那样,把他理解为某个阶级或集团的成员”[2],这说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不存在整体综合素质的低下情况,“低下”的概念是无标准的、不负责的随机定论。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但我们完全可以因材施教。让学生接受自己就要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特异的“材”。对材量尺,然后才能材尺吻合,进而因材施教。而奇怪的是实现这些往往并不在于教师文化知识水平的本身――起码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这仅仅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第一步。
      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所以:顾客的需求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学生乐于“购买”,教师才能顺利地“出售”自己,从而在教学效果上赢得“互利互惠”的良好效果。我们可以和学生聊天,关于学习,关于理想,关于感情,等等。我们首先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挑逗”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自己的老师感兴趣,从而开始主动的接近、了解我们,这样,我们对学生本来的爱心和原则才可以得以“发挥”。这是必经之路,是个桥梁,而不是目的地。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由思想所创造的世界观念像扳道工一样,决定着利益火车头所推动的行动轨道”,由此可见,主要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思想,是首要的,抓住学生的思想是成功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必须的第一步。
      二、对于教师,发扬个性
      教师不是商贩,在永远贩卖别人的东西。每个教师都要有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师”与“匠”的区别。“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3],传的道,不仅是现成的文化知识,更体现于崭新的传道方法。任何人对于正面的真实的东西都是乐于接受的,而个性就是要展现真实。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共性的是:教师首先要从心理上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在知识水平上要不断提高,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个性在于:没有任何学生会喜欢不同科目的老师的讲授方法都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所有人长得都一样,那么就无所谓美丑。我们要有自己的特点,就像一个年轻女士可以去化妆,可以去研究怎样画得更美,但不能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容貌会完全长成西施或者凯瑟林一般。我不惮于引用一个心理学的词语来说明教学上的死胡同――从众心理――这是一个误区。前些年教育界搞出个情感教学法,说某某老师在授文学课时能把学生讲地失声流泪,效果奇好。于是,有许多学校,不分学科,不分阶段,大搞情感教学。我想倘使文学课程的某些内容能讲出这个效果确实值得褒扬,甚至给予老师奖励,但是,要是数学课呢?如果一个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刚刚写下了“X+Y=Z”,然后回头一看,全班学生都在抱头痛哭,那么,我们只能说: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并非是让精神病院日益红火。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长处,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赢得教学的良好效果。给教学以特别,还学生以真实。而个性不等于个别,个性来源于人格的魅力和丰富的知识。
      (一)知识方面
      大学所接触的是科学的、人文的和人性的前沿研究领域,在这里,“发现”重于“权威”,在这里,追求的是真正的学问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这就首先对知识水平的程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对知识本身多样性的学习与研究却不是“服役”,怎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真正地投入到其中则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到:就理论而理论,往往是教师在“发力”,学生在“发呆”。如果用多样性的例证来解决和回避理论性课程在讲授中的各种枯燥性的弊端,让学生感觉到理论并非离他们遥远而不可及,刁钻而不可解,让他们觉得自己就在教学当中,那么他们就会“忘我地”参与到课堂讲授中来,从而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走进课堂是正常的,但是,让学生感觉到了这一点就是不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把课堂弄得“流光溢彩”,人类思维的复杂和多样性同样决定了课堂教学知识传授的多样性,以一为重,博采众家。缺乏理论的教学必然是原始而笨拙的,缺乏知识的讲授必然是乏味而失败的。真正的知识性必然带来真正的兴趣性,真正的兴趣性必然包含着广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让学生“游于内而弋于外”,教师则可“往来”于其中,游刃有余,洒脱自然。这时再回过头来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许多除智力而外的因素,则早已水到渠成。
      (二)修养方面
      课堂教学只是知识传授的方式和载体,是教学的现象的方面。这个现象承载着是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形成了带有互动性的课堂教学习惯,是否依本学科而立足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等内容和本质的方面。而之于知识来说,修养则为本质的方面。
      知识是修养的基础。文化的教育是修养的传续,而非仅为知识的灌输。同样,如果学习古代汉语的学生只是学会了某些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而没有一种跃跃欲试地想要背诵或者写作一篇古诗文的冲动,那么,则是古汉语教师教学的失败。我们必须完成从知识到修养的飞跃,完成了这次飞跃,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会带领我们的学生再次去飞跃,从而最终形成教学上的良性循环。
      修养是人格魅力的根源。而人格魅力恰如一朵散发着浓郁香气的鲜花,可以不停地吸引那些种类各异的求知蜜蜂。学生如果拒绝了这个老师,那么是很难接受他所传授的知识的。这就好比一个淘粪工人双手捧着一盘美味的“东坡肉”从公共厕所里走出来,一个并非饿得要死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倾情享用的――原因并不在于肉。所以学生只有首先接受、喜欢了这个老师,然后才能认真学习他所讲授的知识,甚至会学习他的举止姿态、语言方式和思维习惯。我常认为:真正的学问是一种修养,真正的传授是一种修养的延续。
      (三)自由方面
      大学对知识和人性的追求应该是充分自由的。美学上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美。工作上或学习上,也是在追求着完美。“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4]。限制只能导致守旧和落后,对学生也是如此,对教师也是如此。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从而达到教师自己所谓的“教学效果”,真正的教学效果是要让学生各有所得,各自去追求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和人生方向。而我们只要因材施教,静待着我们的学生一个个地超越我们自己。
      当然,发扬个性并不等于在教学上搞“自由主义”。没有自由,就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规矩,就搞乱了教学的一切。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所以:个性是要发扬的,发扬是要正确而有度的,效果是要良好的。
      三、对于教学,优化各方面因素的组合
      课堂教学是以上各因素任意组合的平台,组合的结构关系决定着平台上演出的成败。学生、教师、教学是一个制约教学效果三方面因素的优化组合问题,甚至可以说两个方面:学生与教师,之于教学。但同样是也一个组合。因为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综合,还要分析,不只是概括,更要总结。一经分析和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制约教学效果的三因素还可细分为更多的内涵上的点,而外延则可归为一点。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与感染力,那么就没有教师对其知识道德的传授与规范,也就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如果没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那么主体便会失去方向。这都是在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服务,而服务内容之形式,依旧体现于学生与教师的各层面的组合关系。
      学生、教师之于教学,是一个具体的、特殊的之于笼统的、一般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班级之于另一个班级又是一个个体,大到一所学校之于另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教育之于另一个国家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以多元化质量观为统领,用一种开放式的、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个性的培养是创新的源泉,是现代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5]。我们从一个个特殊的同学中,抽象出学生这个一般的因素,再从一个个不同的老师中抽象出教师这个一般的因素,然后把这两个因素科学地放在教学中,便有机地组合出教学效果这个最一般的东西来。因此,正是通过对学生、教师、教学等一个个最特殊的、有层次的复杂因素的优化组合,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最一般的成果――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上这些便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所得到的一些心得和感悟。当然,其中所取得的成功和经验是极其浅薄而微不足道的,然而,其中所暴露的缺点和不足则显得弥足珍贵。能够得到各位读者及同人的批评和指正则是我写下这篇浅论的主要目的。交流可以让我们共同进步。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断进步、完善才是其最终的归宿。随着实际教学的不断深入,或许我所侥幸取得的一些成果都将是终而有尽的,但是,继续探索和努力的空间将永而无限。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尔・卡耐基.语言的突破[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
      [2]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韩愈.韩昌黎全集・师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4]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衣俊卿.发展与跨越・在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制约 教学效果 课堂 因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