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关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2-10 03:21: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实施及面对社会需求和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要求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情景下,本文通过研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该大纲存在的三方面不足:1)入学要求偏低,技能课比重偏重;2)专业定位缺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3)课程设置过于封闭,开放性不足,进而期待大纲能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教学大纲 不足
      
      一、引言
      2000年3月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修订编写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实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但在《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及当前面对社会需求和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要求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情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研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发现其中的不足,使之进一步完善。下面笔者就三方面指出《大纲》存在的不足。
      二、入学要求偏低,技能课比重偏重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代替了原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正式在实验区颁布实施。到2009年《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已基本在全国实施。它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目标。《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综合语言能力分为五个因素: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并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设为九个级别。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而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的指导级。由此可以看出,按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高中毕业生应该达到八级英语水平,相对应的高校英语专业的入学要求应达到《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八级要求。通过比较《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八级要求与《大纲》中相关的入学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大纲》在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方面的入学要求已经相对偏低。如在《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语言技能的八级目标中,对“说”的要求有以下六点:1.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2.能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商讨和制定计划;3.能报告实验和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4.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5.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6.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译,如带外宾购物、游览等。相对应在《大纲》对口语的入学要求是:能熟练地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并进行简单的讨论;经过准备,能简单而连贯地复述听过的或读过的语段;能就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初步的交际;能清楚而连贯地讲述学生熟悉的题材和课文内容,长度不少于八句。经过比较笔者发现《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经有了口译能力的要求,而《大纲》却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口译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技能之一,在入学要求方面应有所规定。其次,《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可以说已经略高于《大纲》中规定的“能清楚而连贯地讲述学生熟悉的题材和课文内容,长度不少于八句”的要求。另外,《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言知识的要求分成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较之《大纲》更加全面,后者只包含了语音、语法和词汇。功能和话题描述的是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相应的却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在语言知识的具体内容方面,如词汇,《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八级的要求是:1.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2.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3.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大纲》在词汇方面的入学要求是:认知词汇不少于2000个;掌握1200个左右的常用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并能在口笔语中运用;认识74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理解其含义。《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学会使用”要求是高于“认知”这个要求的,而且要求学会使用的词汇是3000,多于认知词汇2000。通过比较《新课标》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八级要求即高中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要求和《大纲》中入学要求,笔者发现《大纲》的入学要求已经偏低,入学要求的偏低则会导致学生重复学习部分已学过的知识。
      按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高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了,但是《大纲》中语言技能课的比例占了总学时的67%左右,这就是说大部分学生仍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学习语言技能上,从而缺少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本来语言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大优势,但随着近几年普通英语教育迅速发展,这一优势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随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目标的提高,语言技能课的比重完全可以适当地降低,同时增加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在保持原先英语专业语言技能方面要求的同时,增加英语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这也是英语专业面对挑战的一条出路。但是《大纲》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不到专业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这说明这两方面的知识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有必要对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时比例进行调整。
      三、专业定位缺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新《大纲》并没有对“英语专业”有个明确的定位,虽说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设有“英语专业”,但其相应的专业课设置、培养模式却大不相同。如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所设立的“英语专业”,其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可能并不与《大纲》划定的英语专业“专业知识”相称,而更侧重理工或行业的具体专业的要求。此外,近几年英语专业衍生出了其它几个专业如商务英语、翻译英语,如何界定“英语专业”与这两个专业的区别也是当务之急,这其中必定涉及“英语专业”的定位问题。这种专业定位的缺失必定会给《大纲》的有效的实施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会给英语专业教学评估带来一系列问题。
      由于专业定位的缺失,导致《大纲》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清晰。《大纲》在论述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时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应具备的要求《大纲》则是这样描述的:“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而这种要求其实带有相当大的模糊性,关于“宽广”,“一定”到何种程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相关的测试、评估,如英语专业四、八级也并不能衡量是否达到复合的标准。因为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复合型人才标准,对于相关专业方面的教材,师资更是缺少一个标准化的要求,很多学校只是增加一两门相关专业的课程,就认为达到了大纲的要求。而对于学生来说,只花一年多的时间学习一两门零散的相关专业的课程,是很难达到真正的复合型人才标准的。
      此外,根据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并不适用于所有高校。“复合型”这一概念通常表示一种相关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渗透的类型,那么复合型英语人才应该理解为在掌握了英语相关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一门相关学科知识。而这种复合型的要求并不是所有院校都能够达到的,一般只有综合院校和外语类院校才拥有条件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其它一些院校如理工科,由于缺少相关学科,师资并不能培养严格意义上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理工科院校由于更加注重实践技能课,因此可以是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练兵场。对于师范类院校,本身培养目标比一般的院校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当前也就没有必要非得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不可。所以从实践方面来说,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并不符合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大纲应该根据各类高校的不同情况,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准确的、清晰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四、课程设置过于封闭,开放性不足
      通过研究《大纲》中的课程设置,笔者发现80%左右都是必修课,而选修课的比重不到20%。选修课所占比例偏低不仅是一个课程比例问题,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一般来说,选修课具有三个作用:第一,介绍世界最新科学文化;第二,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求知欲,通过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来拓宽学生视野;第三,开发学生某方面的才能,满足学生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等。所以英语选修课种类和领域的扩增,不仅使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而且对学生各种潜力的发挥、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多种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良好的作用。但是《大纲》中过多的必修课必定限制了高校和学生在课程选择方面的自主性。这也导致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雷同者占多数,削弱了高校的各自特色。笔者认为在高年级阶段,《大纲》完全可以放宽对选修课和必修课的限制,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从而使各大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特长优势进行课程设置,体现各个学校及其专业的特色,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说,设置完善、系统的选修课程体系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的重要保证。当然这并不是仅仅通过大纲的制定就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体系的建立还受制于我国高校的运行体制。但是从大纲上放宽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对于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能起到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五、结语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自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推动了中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特别是改变了以往只注重语言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纲》的颁布实施已将近十年的时间,期间有《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实施,随之引起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目标的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大纲》实施以来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研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通过研究,笔者提出了三点个人认为的不足,即入学要求偏低,技能课比重偏重;专业定位缺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课程设置过于封闭,开放性不足。笔者希望能改善这几点的不足,从而使《大纲》得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教育部.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戴炜栋.我国外语专业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9,(5):10-15.
      [4]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442-445.
      [5]高翔,穆从军.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2,(2):10-13.
      [6]刘毅.英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外语界,2001,(5):29-32.
      [7]清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模式综述[J].外语界,1999,(4):10-14.
      [8]印玲.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高师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1):100-103.
      [9]张冲.关于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J].外语界,2003,(4):7-13.
      [10]张绍杰,杨忠.高校外语专业在新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外语界,2000,(3):2-7.

    推荐访问:教学大纲 英语 高等学校 专业英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