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浅析英语措辞原则]措辞英语

    时间:2019-02-08 03:22: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用词准确是研究英语措辞的重要内容。用词准确,才能如实地反映现实,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本文从英语措辞的纯正性、精确性和适合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措辞的原则问题,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引起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注意,从而提高其表达能力。
      关键词: 英语措辞 纯正性 精确性 适合性
      
      词语用得是否准确,要看是否能达到一字不移的地步。这就首先必须了解词语的意义,还得掌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句子中,词和词是要发生关系的,配合得好,用得就准确。这就是说,选用什么词,是否用在最恰当的场合,是准确用词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用词准确一定会涉及纯正性、精确性和适合性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措辞的纯正性
      根据修辞学家坎贝尔(George Campell)的观点,英语措辞的纯正性必须符合规范化(reputable)、民族化(national)和现时化(present)三点。
      措辞应该符合民族化标准。写文章或讲话应该使用全民族的共同语,不宜使用土语。土语是流行于一个小区域的,用了土语,无异替作品或讲话画了一个圈子,使它只能在这个圈子里产生作用,这样显然是削弱了作品或讲话的力量。在文学作品里,为了特定的目的需要使用语言来表现地方色彩,或是使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时,偶然采用些必要的土语是许可的。非文学作品,则不大有这种需要。
      措辞还应该符合现时化标准。因为我们交际的对象是现时的人,所以必须使用当今流通的词语。换言之,无论我们使用的词语有多久的历史,只要它们能被现时的人们所理解,那么就认为是达到了现时化这条标准。我们现今使用的词汇中有许多的词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比如:baron,noble,dame,servant,minstrel等词早在中世纪就已被英语吸进自己的词汇之中。但是,由于早期某些英语词的词义与其今日之词义截然不同,所以这些词当时所具有的词义已无法被现时的人们所理解。像这种词形未改而词义发生变化乃至无法在现今流通的词语是不符合现实化标准的。
      措辞也应该符合规范化标准。坎贝尔认为:被许多著名作家使用在作品中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言语,都将被认为是规范化的。但当两个著名作家在某个用法的规范化问题上出现了争议,则可以借鉴现今的几部权威性的英语用法工具书。它们之所以能向人们提供可靠的指导,是因为其编者不仅对英语有良好的鉴别力,而且在对实际用法仔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对英语的鉴别能力。福勒(H.W.Fowler)编的A Dictionary of American-English Usage是这类工具书中最负盛名的一部。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在某些用法问题上的观点过时了。而且,还由于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别逐渐增大,美国作家开始认识到福勒的那部词典并没有能涉及一些起源于美国的表达法。牛津大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了尼科尔森(Margaret Nicholson)编的A Dictionary of American-English Usage,从而弥补了论述美国英语用法不足的缺陷。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语用法的问题上产生疑惑时,通过参考这类工具书,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
      综上所述,在措辞纯正性的问题上,无论是规范化、民族化,还是现时化,其关键是要使语言明晰易懂,为读者或听众所能接受。
      二、措辞的精确性
      言语的精确性指用词同客观事物及其概念严格对应。一般来说,词语用得不精确指以下三种情况:
      (1)词语没有正确地表达使用者要想表达的意思;
      (2)词语没有充分地表达使用者要想表达的意思;
      (3)词语表达的意思超出了使用者要想表达的意思。
      下面试各举一例说明:
      I was pleased by his fulsome praise.
      不难看出,这句中的fulsome是用错了。因为fulsome的意思是disgusting or offensive,mainly because of its excessiveness or insincerity,所以用在这句中是不正确的。像这种用词没有正确地表达使用者要想表达的意思的情况属于词语用得不精确之列。
      I thought it was a nice performance.
      虽然这句中的词语并无用错之嫌,也能基本表达出对演出的赞美之意,但是读后仍使人不太清楚演出的nice在何处。这也是一种词语用得不精确的情况,原因是nice没有充分表达出使用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试将nice一词改为诸如exciting和thrilling等比较特定的词语。
      As a result of examining the basic flaws in the situation,he came up with a radic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此句中的radical一词有对症下药之意,但它还暗示了解决方法有点wild或者subversive。
      而根据此句可能要想表达的意思来猜测,radical所表达的意思超出了使用者要想表达的意思。或许用thorough或complete等词,意思会比较精确些。
      造成用词不精确的原因很多,下面就几种常见的例子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引起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重视。
      1.抽象词语的诱惑力
      高尔斯(Sir Ernest Gowers)在The Complete Plain Words一书中说过,抽象词语受人欢迎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其具有模糊性。人们往往喜欢抽象词语所具有的那种比较保险的含糊不清,这也正是当今文章的一大弊病。下面几句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令人捉摸不透,毛病就出在抽象词语上。
      There has been persistent instability in numbers of staff.
      The cessation of house-building operated over a period of five years.
      如果避免使用抽象词语,可试将上面的句子改写为以下形式,那样意思就会精确些了。
      The staff has continually varied in numbers.
      No houses were built for five years.
      2.名词定语的使用不慎
      现代英语中把名词作为定语来用,这已经成为英语措辞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使语言简练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诸如:Customs Officer,Highway Code,Trade Union Centre等。但目前也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倾向,就是这种表达形式使用得不够谨慎,致使意思表达发生不精确的情况。例如:Nursery School是名词作定语的一个例子,意思表达是精确的;但是如果用nursery school provision来表达the provision of nursery schools的话,意思是否会清楚呢?显然,其清晰度要比介词短语的结构差。
      在这种表达形式的例子中,如果名词性定语所修饰的是哪个名词不清楚,就会使意思产生歧义而造成误解。有时为了避免这种表达形式所造成的误解,就产生了加上连词符号的需要。有时候根据情况,也可用名词的复数形式作定语,如:school examinations board,ideas men,the Aliens Order(英语的侨民决议案),tonsils operation,等等。在上述诸例中,用复数形式在逻辑上更合乎情理,因而有助于意义表达的清晰性。
      3.陈词的使用
      英语中有些固定词语由于滥用而变得几乎毫无价值。修辞学书往往列举诸如“the more the merrier”、“last but not least”、“busy as a bee”和“the fact that”等例子,告诫英语学习者要慎用。这类陈词因失去了其原来的新鲜意义而变得陈旧过时。Sir Ernest Gowers认为,像affect,claim,involve和item等都属于这一类词之列。由于使用的频率过高,involve一词的意思现在好像已等于include,contain或者imply了。其实,有时使用involve一词是多余的,应该省去,如下例:
      The additional rent involved will be $1.
      陈词往往单调乏味,缺乏精确的表达力,所以有时应该用一个比较具体的词来替代,如:
      The area of dereliction involved is approximately 85 acres.
      此例中的the area of dereliction involved如果用the derelict area来替代,意思就表达精确了。
      上面论及的是几种主要的用词不精确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对词语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误解等。总之,要措辞准确,一定要尽量避免各种用词不精确的情况。
      三、措辞的适合性
      要准确措辞,必须注意适合性。从修辞的角度讲,选用的词语要与表达的主题、目的、使用场合和对象保持适合性。不同的听众和场合要求我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选用的词语不适当,那么预期的修辞效果也就难以达到。关于如何选择适合的词语,这一点是无法孤立地下判断的,因为作这种判断时常常要考虑到诸如场合、对象和目的等因素。但是,撇开这些因素,在选用具有适合性的词语的问题上有两条具体的经验可作借鉴。
      1.依据词语的正式程度
      根据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结果,可根据词语的正式程度把词汇大致分为四类:深奥词(learned)、大众词(popular)、口语词(colloquial)和俚语词(slang)。
      (1)深奥词:大多数深奥词从拉丁语、法语和希腊语中借来。此类词语的使用者多见于受教育程度较高者,使用场合一般很正式。
      (2)大众词:此类词语的大部分为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和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所共有。通过使用这些共有的词语,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才能够说着同一种语言。这类词语是他们每天交际时必不可少的。
      (3)口语词:指非正式谈话和写作中使用的亲昵的词语和习语。这些口语和习语被认为不适合有礼貌的会话或正式的通信场合。使用口语词就突出了某一社交场合的非正式程度。
      (4)俚语词:俚语词汇是新造的、迅速变化着的,供青年人或社会、行业集团“内部”交际时使用。因此,局外人不懂他们说的话。此类词语在受教育程度较高者中使用比率不高。
      2.重视词语的内涵意义
      影响到用词的适合性,除了词语的正式程度外,还有词语本身所具有的内涵意义,也就是与词语有关的表示感情和态度的那些涵义。把一个人称为politician或statesman,其间往往差别甚大。这是由于两个词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意义的缘故。大多数英语使用者认为,称一个人是politician是对那个人的侮辱,而使用statesman,是对那个人的赞扬。
      人们在写文章或讲话时,词语的内涵意义都在起作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通过词语的内涵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往往要比其所指意义更加重要,所以词语的内涵意义与所指意义相比,前者对选字遣词更为重要。如果想使自己的表达方式有效,不考虑到词语的内涵意义是不行的。所指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语很可能在内涵意义上有所区别,有的褒义,有的贬义。比如:我们可以把一个agriculturist称为farmer,planter或agronomist;也可以用比较高雅的形式,比如:the reaper of Nature’s bounty;还可以用诸如country bumpkin,yokel,hayseed和hick等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由此可见,这些词语并不只是起了个命名的作用,它们还暗示了人们对某人某事所持的态度,以及所作的或褒或贬的评价。上面论及的依据词语的正式程度和重视词语的内涵意义这两点,只是我们在考虑选用适合性词语时的具体经验。然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写文章或讲话当然首先必须注意社会情境,注意随情应境和约定俗成,注意时间、地点、场合与对象。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思想的表达方式。但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却不是一对一的。另外,反映同一内容的集中不同的表达形式,其思想感情绝不都是等同的,其表达效果也不是没有差别的。不仅如此,就是同一词语、同一句子,用于不同的对象、不用的场合,也有一个恰当与否的问题。可见,所谓措辞,就是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要求,选择准确的表达方式。这里一定会涉及本文论述的纯正性、精确性和适合性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选字遣词时如果疏忽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那就无法达到用词准确性的标准。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New York:ed.J.O.Urmson,Calaxy Paperback,1968.
      [2]Freeman,Donald C.(ed).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yle[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70.
      [3]Lackstorm,John E.,Larry Selinker,and Louis P.Trimble.Technical Rhetorical Principles and Grammatical Choice[A].A TEFL Anthology:Selected Articles from the English Teaching Forum,1973-78[C].Washington: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gency,1980:258-63.
      [4]王德春.修辞学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5]吴士文.修辞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推荐访问:措辞 英语 浅析 原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