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在化学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的归因和转化策略|

    时间:2019-02-05 03:28: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习得性无助”是学生学习化学严重的障碍,本文提出了一些做法,诸如:播种兴趣、正确归因、别伤自尊、情景创设等,每个观点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做支撑。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兴趣;归因;自尊;情景创设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8-0019-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来的,是指人和动物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在化学教学中“习得性无助”主要表现为学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设限,进而变得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悲观绝望。
      “习得必无助”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严重障碍,那么,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如何防止这种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呢?
      
      1 播种兴趣,别让“习得性无助”有滋生的土壤
      
      “习得性无助”究其根源,是学生学习化学时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而挫折和失败产生的首要因素应该是缺少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可以自主地去完成任务,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式地完成,作为教者,我们有责任也一定有能力去播种兴趣,让我们的学生喜爱化学,哪怕是一点点的积极性我们都要热情地保护,不能去扼杀、打击学生的主观的追求和欲望。化学这一门课程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足以让学生进入化学奇妙的世界,笔者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常采用以下的方法:
      1.1 播种新课导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在开始每一堂新课时我都会设计一个新课的导入,导入的设计目的是承上启下,连接旧知识,自然引出新知识。若在引入过程中具备一定趣味性,必会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来讲,可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适宜的导入方式,常有温故知新法、趣味实验法、创设情境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诗句口诀导入法、示标导入法、直观教具法等,这些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远离“习得性无助”。
      1.2 注重化学的生活情境,保持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注重化学的生活情境教学,使理论生活化,使学生学有所用,有形有神,不枯燥,化学中情境化的知识很多,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与实际联系上。注重这方面的教学,总能使学生感到化学无所不在,化学的有用、化学的神奇,这就符合学生的认知的规律。我们不能一味地将有形有神的知识机械地传授,那只能适得其反。其实,新课程已经在教材开发上下了很大的力气,无论从版面,还是结构上都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体现了化学的生活情境。只有不断保持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习得性无助”才没有市场。
      1.3注重提问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提问趣味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有时听到别的老师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维,那么我们教者能不能思考一下,你在课堂中的提问有没有趣味?一个十分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有启发性的提问,一个有趣味性的提问,时常会给我们的化学课堂带来生机,会给我们学生带来信心,你说这样的提问不值得去提倡吗?
      
      2 正确归因,预防和杜绝“习得性无助”的蔓延
      
      “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往往意志消沉,不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往往觉得自已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丧失自信心是这一类人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讲,每个人都有遇到挫折的经历,若能正确地加以认识,调整好心态,总结自己的得与失,还是能够化险为夷的,一个人一旦丧失自信心后,整个思绪都将集中不起来,总认为自己无回天之力,并且认为自已再也没有能力去学好,整天心理处于一种焦虑之中,精神集中不起来,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其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在化学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一两次考试失败后,小结时往往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已的能力欠缺,而忽视了一些客观的因素,诸如:试卷的难易程度、区分度,老师的评判方式等因素。带着这样的心理去总结考试,就使自己陷入一种自责的状态,作为教者,我们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部分群体,还要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对症下药,帮他们树立自信心。在实际的工作中,可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
      2.1向学生介绍化学这一门科学的特点,在初中阶段,主要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的知识,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一些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观点,这对于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大有触动力。
      2.2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常关注这一部分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成长 ,以促膝谈心等方式拉近师生的距离,总让他们感到老师没有忽视他们,对他们的关爱就等于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也许正因为我们教者这一细微的动作,唤回了他们求知的自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2.3 “习得性无助”的核心是不能正确归因,因此,教者认真、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得与失,这也是重要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帮他们讨论如何走出认识的误区,指明努力的方向,变“无助”为“有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也就从源头上有效杜绝了这一类现象的发生。
      
      3 保护自尊,让平等、和谐情系你我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授课时,大家都兴趣盎然的做分组试验,有一组学生当把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时,其中一位同学尖叫起来了“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你猜,接下来授课的这位化学老师的反应是什么?他狠狠地说了一句“你真是少见识!” 当时,这位同学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再也没有了声音,后来,这位同学对化学总提不起兴趣,当他的父母亲问及他的化学成绩时,他说了一句:他害怕上化学课。
      实际上,这位同学害怕上化学课就是从那节课开始的,就是从那位化学老师说那句话开始的。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学生一旦感到人格和自尊心受了伤害,就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害怕和恐惧,甚至容易造成把善意的批评和恰当的处分当成“与自己作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这一种现象:越批越差,越讲越无效,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自卑感日趋加重,这就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怪圈中,欲罢而不能。
      从教者的角度看,如何避免这一类悲剧的重演呢?笔者在实践中有如下的做法:
      3.1 一名称职的教育者,应充分尊重我们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平等中成长,在和谐中奋进,决不随意挫伤一个学生的自尊心。
      3.2 提倡“换位思考”。在学生出现偏差或失落时,应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声音,应善于化解他们的疑惑,而不能居高临下,听不进孩子们的一些宣泄,和风细雨润无声,收到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3.3 不能搞“帖标签”、“排名次”“起外号”等不良手段,不以成绩论英雄,凡事讲究一个理,平易待学生,树立学生的人格尊严。
      
      4 情景创设,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成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大部分的内容都依赖于化学实验展开的,它带有很多的趣味,我们教者应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优势特点 ,化解难点、解决疑点。具体做法如下:
      4.1 创设良好的实验氛围,消除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最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而初中化学较多时间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如何排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呢?
      4.1.1教者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加强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实验时充满自信,以熟练的操作技术、规范的操作手法,成为学生的楷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1.2 实验前让学生弄懂有关的反应原理及操作规则,指出实验本身对学生并没有危害,只要按照规定的药品用量,一切都可以避免。
      4.1.3 教师应加强指导,给学生以鼓励增强安全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4.2创新实验,不断满足学生增长的求知好奇
      求知、好奇、好动是初中生常有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只要有心的设计一些创新的实验,定会实现他们的这种需求,因为创新实验中,最能体现学生的求知动力,也容易迸发出学生求知的某些潜能。例如,在制取氢气时,发现试管底破裂了,这时机会来了,教者可提问用这支破裂的试管能不能方便制取氢气呢,这时,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好奇求知的欲望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方案可能是五花八门,但包含了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4.3 参与实验,让自己真正地动起来
      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可适时地让学生走进大家的中间,展示自己的操作水平,有了他们自己的动手动脑的经历,他们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如: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些都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机会,上台演示后,让其他同学作一些中肯的评价,总结成败因素,可起到一人操作,全体受益的作用。

    推荐访问:归因 转化 习得 无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