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多元性教学与创新] 多尔认为,教学过程具有多元性

    时间:2019-01-18 03:18: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多元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是多元性哲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反映。在当前情况下,多元性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要特别关注多元性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多元性;多元性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05-02
      
      一、多元性教学的实质
      
      多元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是多元性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反映。它要求教学适应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强调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认知过程特别是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等等。
      1.多元性的含义。多元性是指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方法的“灵活性”,内含民主、自由、选择、宽容,并张扬求异,鼓励个性和创新。但多元性并不排斥一元性,我们反对的足片面地强调一元性,因为它容易导致事物和价值的单一、凝固,而无条件地求同、求统一,往往导致封闭、循旧、排他甚至专制。
      2.多元性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的个性差异。立足于差异性的教学,指从学生个性的差异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往往也不平衡,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正是在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双重要求下,适应学生差异性的多元性教学应运而生。
      3.多元性教学的核心是创新。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教学以单纯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教师、学生被当做完成任务的工具,致使教学缺少一种蓬勃的生命力,盛行脱离实际、强迫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当代,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知识信息激增,更新周期加快,从当今大教育观考察教学,我们认为,必须以创新意识统帅教学全过程,走创新教育的道路,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的意识统帅教学过程便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多元性教学主张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应变性,必然充满活力。
      
      二、多元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从哲学和教育学方面来说,多元性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多元性教学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强调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要在各自的基础上,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发展。
      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它是以辩证思维为核心,融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相关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理论。为全面认识教育对象、立体把握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工具。而要使这一理论付诸实践,落到实处,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或教育问题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只有在多元性的理念指导下才能实现。
      当代教育理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机构,它的公共领域的活动性质,使它既关注社会的共同利益,又关注全体公民的教育权利与需求。教育要尽可能的人性化和多元化,不仅满足国家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多元文化主体的教育需要和公民个体的教育权利,对个人权利与自由发展的尊重是更为基本的导向。
      教学要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依据统一的教学内容,按照固定化的模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多元性教学以学生的多样性为出发点,强调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学习方式等和教学的相互作用,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它的心理学基础结合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它是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教学思想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这就是建构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它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并逐步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三、多元性教学的实施
      
      在实施多元性教学时,要树立三种观念:
      一是要打破观念上的束缚,不要把创新神秘化。其实创新往往是简单的。堪称建筑史上伟大创新的电梯外置于楼,便来自于一位清洁工人的不经意点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非常规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式。
      二是在基础教育中,着重要培养的不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同时这个“新”是相对的,创新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发展的过程,没有相对于个人自己的创新,就没有相对于别人的新,相对于地区和单位的新,更没有相对于国家和世界的新。并且创新习惯是在教育和环境长期影响下形成的自动的稳定的个人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不容易的,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努力形成全民族的创新习惯。
      三是民族的创新能力怎样,并不只取决于教,还取决于整个国家社会的机制和氛围。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主要不是靠老师教,主要在于个人的自我建构,因此关键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个人创新的氛围。现行的一元化教学显然不能营造一个这样的氛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阵地,构建多元性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多元性教育观。多元性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基本点上:
      在学生观上,我们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我们的学校再也不应该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只应该有各具智力特点、智力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的聚集。在教学价值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包括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价值、生存方式、心理世界及其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得以充分展示。在师生观上,强调教学合作互动,师生互爱,知识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融合,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方法上,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强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得到更多机会、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特长来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迅速提高。在教学评价上,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反馈、鉴别、强化四大作用,致力于整体性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在多元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应当向当代社会性、世界性问题开放。教学内容要形成以价值观念、态度一能力、技能一知识为先后的新体系。正如西方著名教育家兰德希尔所说:“价值观念若不占据中心地位,价值哲学不构成整个教学法的基础,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设想的。”价值观、态度的教育可以从知识价值教育和认知过程价值教育两个方面人手。在学生应掌握的能力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格外重要。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层面,更重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情意层面,刺激想象,鼓励情感投入;大胆让学生假设,鼓励学生寻找多种答案;积极向学生提问,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行解决。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欲和创造意识,而不是让学生过分死记硬背等。
      第二,教学的情感化。教学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使教学情感化。它既包括了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动机,更包括要使学生树立自信、自尊、自强意识,还包含着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和认知发展目标,自觉地发展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化不仅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使学生认知的同时,也产生情感的体验和态度的变化。
      第三,教学应尊重差异。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没有差生而只有差异。过去,我们研究学生较多侧重于他们的共同性,对学生的差异研究不够,重视学生认知发展,忽视学生个性发展,按照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埋没了学生的天赋才能和兴趣爱好。教学应从研究并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始。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根据其不同的基础施以不同的评价。
      第四,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趋势是必然的。其一,现代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各种特性,这种多样化的目标要求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其二,教学方法的重心转向学生的学习,以教方法为重点。亨特(Hunt,1981)认为,“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各学科的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时间多少等,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三,教学方法大量引进现代科技手段,也促使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并日益成为教学方法现代化的主要动向。巴班斯基指出:“教师对教学法的多样性的概念了解越多,他与学生的交往越全面,教师的科学基础知识越广泛,那么教学法就会越灵活,越有成效,越明确。因此,多种被选择出来的方法的综合就是最优化的。”在教学中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都应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第五,教学的过程化。教学过程化的核心是把着眼点转到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培养上,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过程,而这个过程则是探究的动机、发现的思路。布鲁纳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根本精神:“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即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互动过程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第六,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即采用多种评价,加强自我评价。在评价中,要改革单一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可以由同学、家长参与评价,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特别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做出分析和解释,关注反馈信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单一的纸笔测验、标准化考试和强调终结性评价可能带来的弊端: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脱离,不能评价创造力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纸笔测验和标准化测验可能对教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负面的导向作用。多元评价重评价过程,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重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培养等理念,对于转变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逐步把实作评价、卷宗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纳入教学改革之中,将为学科教学及其活动的评价提供新思路,有力地推动创新教育的开展。
      
      收稿日期:2006-04-2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05ZC14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48007);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511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XJK06CXL003)
      作者简介:唐芳贵(1973-),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徐光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多元性 创新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