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达古达楞格莱标》与德昂族原始审美意识] 达古达楞格莱标

    时间:2019-01-04 03:22: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德昂族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被史学界称之为“未开垦的处女地”。认识《达古达楞格莱标》形成的原因,发挖德昂族原始审美心理的形成,可为我们了解德昂族找到重要的突破口。
      关键词: 德昂族 《达古达楞格莱标》 历史文化根源 原始审美意识
      
      少数民族丰富的艺术审美实践,使他们同时也有丰富的关于文艺和美学的思考,《达古达楞格莱标》也不例外,因为它是德昂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从长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德昂人在那些形象化的诗的语言中,阐发了他们具有民族审美内涵的独到的见解。《达古达楞格莱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德昂族历史、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信息,但目前对《达古达楞格莱标》的认识并不明确,被史学界称之为“未开垦的处女地”。本文分析了《达古达楞格莱标》形成的原因,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发挖德昂族原始审美意识的形成,旨在丰富、拓展《达古达楞格莱标》的研究领域。
      一、《达古达楞格莱标》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德昂族把茶叶奉为万物的祖先,至今,德昂族山寨仍有不少树龄在几百年以上的古老茶树。根据民族学调查的资料表明,德昂族是我国最早种茶的少数民族,德昂族及其所属的“百濮”先民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人。德昂族很早就被相邻的民族封为“滇西最早的茶农”。德昂族茶祖歌《达古达楞格莱标》,译成汉语为《最早的祖先传说》,是德昂族先民的创世史诗,由赵腊林(德昂族)唱译,陈志鹏记录整理,载于《山茶》1981年第2期,是德昂族迄今发掘、整理并出版的唯一的创世史诗,长达约1900行。史诗从混沌初世唱起,直至德昂族先民的“茶叶始祖”完成创世之大业。从具体内容看,全诗应分为九部分:(一)人的诞生,神的出现及由茶树创造了日月星辰;(二)茶叶诞生人类;(三)茶树兄妹在人间的磨难;(四)茶树产生了高山、平坝和江河湖海;(五)四色土的来历;(六)大地植物的来历;(七)各种动物的来历;(八)藤篾箍习俗的来历;(九)德昂族人民对祖先的缅怀、感恩。《达古达楞格莱标》始终以万物之源――茶叶为主线,集中地描写了这一人类和大地上万物的始祖如何化育世界、繁衍人类的神迹,并以奇妙的幻想将茶拟人化。长诗在结构安排上是内容丰富而不繁杂,情节曲折而不离题,线条清晰而不单调。几乎每一个片段就是一组鲜活的画面,合起来就成了德昂族社会历史变迁的长卷。
      每个民族的创世史诗都是对这个民族的已有的神话的一种整合,一种改造,即把零星的、片段的神话内容进行改造,使其系统化、逻辑化,并且把它放在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中,并且确立了人在万物中的主体地位。《达古达楞格莱标》是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史诗,与德昂族“茶叶生人”的神话一脉相承。从史诗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北方民族以英雄史诗见长,南方民族则大多产生原始性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属于典型的原始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的形成与德昂族的原始生产方式与经济支柱、原始神话、原始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是《达古达楞格莱标》产生的土壤。
      德昂族长期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闭塞,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甚至到了解放前夕,其生产方式、家庭婚姻形态、社会习俗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痕迹,他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过典型的“英雄时代”,不具备产生英雄史诗的基本条件,原始的神话思维、原始信仰与宗教观念,在德昂族社会形态和民族心理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茶叶兄妹”形象的出现,以及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是当时艰难的生活环境与原始社会时德昂族特有的心理想法的结果。德昂族原始先民面对的要么是巍峨的高山、荒蛮的山野,要么是幽深的丛林。他们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和斗争中,对人所具有的特殊智慧和力量开始有了明显的察觉,于是在《达古达楞格莱标》中尽情地表现这种智慧和力量,借以表现人们在与强大无比的大自然相抗衡时所经历的艰辛、严峻的斗争生活。
      (二)植物崇拜为《达古达楞格莱标》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在原始社会中,德昂族的经济支柱主要来自采集业,原始采集业产生了植物图腾。当德昂族的采集经济解体以后,因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他们转向种植经济,狩猎活动在德昂人中一直没有占据过主导地位,因而没有产生与之相应的动物图腾。根据德昂人居住的自然环境,茶成为他们种植业的主要选择,因而产生了以茶为万物之源的茶图腾信仰。而且他们把对自然的原始理解及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以“茶生人”神话的方式表现出来,为《达古达楞格莱标》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三)祖先崇拜为《达古达楞格莱标》的发展提供了心理的基础。
      德昂人的祖先崇拜也为《达古达楞格莱标》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心理基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德昂人要追溯历史、歌颂祖先、总结经验,必然产生与之相应的史诗,而这样的史诗又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古代德昂人的精神和他们创造的成果,因而史诗必然成为德昂人心目中的“族谱”。
      总之,《达古达楞格莱标》的产生,与德昂族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生态的特殊性息息相关,正由于有了上述条件,才产生了《达古达楞格莱标》这一部创世史诗。
      二、《达古达楞格莱标》与德昂族久远的审美意识
      作为云南的文化瑰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古达楞格莱标》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瑰奇雄伟的美学境界。德昂族先民创作这一史诗,当时肯定无意将它作为文学来看待,但它流传至今,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它的文学的美感和美学的情趣。《达古达楞格莱标》在审美活动中带给人的是一种审美的愉悦,从它自身来看,包含了德昂人久远古老的审美意识,引导人们向善向美。
      (一)以赋予象征意义的藤篾腰箍为美。
      德昂人因其居住地区和支系的不同,其服饰呈现出不同的差异,但藤篾缠腰却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德昂族妇女都十分喜好腰箍,尤其是成年的姑娘更为喜爱,多视腰箍为一种美的标志,人人必佩带,甚至在德昂村寨中,妇女不佩带腰箍,将会被人耻笑。腰箍对未婚姑娘尤为重要,因为姑娘身上佩带腰箍越多,制作越精致,就说明这个姑娘勤劳、智慧而又聪明。这种小巧玲珑的腰箍,它不仅是妇女美的一种装饰,而且是一种传递爱情的信物。小伙子们多将他们用真情、智慧精制的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以示对姑娘的深情厚爱,而姑娘身上佩带的这种腰箍越多,说明向姑娘求爱的小伙也越多,这对姑娘来说是十分荣耀的。
      在解释德昂族“腰箍”的众多传说中最深入人心的还是来自《达古达楞格莱标》。《达古达楞格莱标》中的51对茶叶兄妹来到大地,铺绿了大地,忽然被一阵黑风吹散了,像茶花茶果一样命运相连的兄妹经过一万年的努力,想尽了所有的办法还是不能得到团聚。偶然间,最小的兄弟达楞扯下一根青藤绕成圈,贪玩地去套小草、套树枝、套白云,突然他受到启发,当他用力将藤圈丢上天时,无意间竟套住了小妹亚楞,使亚楞落下了地。其他弟兄也跟随着效仿,他们扯下青藤,编成50个结实的藤圈。当他们把藤圈抛上天,也套住了姐妹们,结果兄妹们又得到团聚,从此,“51对男女结成双。”[1]P53大地再度欢乐起来,“百兽围着兄妹起舞,百鸟绕着兄妹歌唱。歌声拨动兄妹的心弦,舞步推着兄妹的脚板。姐妹唱得喘不过气,兄妹跳得满头大汗。为了玩得更加舒畅,50个弟兄解下姐妹的藤圈。只有最小的妹妹亚楞,忙倾诉爱情把藤圈遗忘。”[1]P53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兄妹越唱越跳越喜欢,歌舞中出现了奇怪的现象。50个姐妹身变轻,随着清风上天庭。亚楞腰上箍藤圈,拉着达楞两相亲”。[1]P53达楞和亚楞从此留在了人间大地上,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德昂人从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腰上箍着藤圈的姑娘靠得住。”[1]P53《达古达楞格莱标》成为德昂人关于腰箍来源的权威解释。随着史诗的流传,这种解释成为“腰箍”这一物质民俗来源的最完美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又充分展示了该民族生生不息的特质,对“腰箍”的崇敬,即是对生命的敬仰,对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生活的追求。由此“腰箍”习俗在德昂族文化中彰显了德昂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我们不由得对《达古达楞格莱标》的表现力而惊叹不已。
      “人物形象美还涉及形式问题。如在人的服饰上就有形式美的问题……人的服饰有形式美的问题,但不仅是形式美,还体现着人的精神面貌”。[1]P108一个民族的服饰和这个民族的性格是很协调的。德昂族“腰箍”习俗源于《达古达楞格莱标》,《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人久远的历史记忆,说明“腰箍”的习俗历史久远,但现在人们还是以“腰箍”为美。德昂人对“腰箍”的至爱,体现了德昂妇女的美德,以及青年人对纯真、美好的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德昂人民的精神面貌就这样蕴含在这看似平凡的“腰箍”之中了。
      (二)源于原始思想形态的大胆、奇幻、稚拙的想象。
      认识自然才能改造自然。由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关注,就必然产生探究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企望。抬头见天,俯首见地,白天的骄阳,夜晚的星月,对任何人群来说,都是最习以为常的事物。在任何文化形态里,原始民族关于天地的概念,都充满着一种神圣感。他们总是要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天地是如何形成的?浩瀚无垠的天宇,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广袤的土地,有崇山峻岭、山河湖泊。而原始民族又不可能发现这些复杂事物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他们只能通过外部的、非本质的联系来解答心中的疑问,于是试图用“万物有灵”这把钥匙来开启自然界奥秘之门,创造了一个个美丽动人、天真稚拙而又极富想象的神话故事。《达古达楞格莱标》中充满着强烈的神异色彩,《达古达楞格莱标》中的人――“帕达然”是自然力幻化而成的神灵,“茶叶兄妹”是人真、善、美的化身。在塑造形象时,德昂人发挥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围绕茶树,诗中讲述了人、日月星辰、高山、平坝和江河湖海、红白黄黑等颜色和各种生物的诞生及由来,无不体现着德昂人无比丰富的想象能力。《达古达楞格莱标》的魅力就来自德昂人大胆、新奇、超常的想象能力和智慧的综合能力。想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心理要素就这样在德昂人原始思维形态中,在德昂族的大胆探索中,朦胧地、逐渐地、不自觉地萌生和发展起来了,这种大胆、奇幻、稚拙的想象使《达古达楞格莱标》具有了瑰丽神奇的审美效果。
      《达古达楞格莱标》串连着一种类比性的想象活动,负载着德昂人进一步美化自身的信息,透视着德昂人力量增强的信息。德昂人从茶树具有巨大的生命力中得到深刻启示,仰慕茶树持久的生命力。这种仰慕使人们产生了对茶树许多美妙的遐想。《达古达楞格莱标》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强烈的对生命意识的探索。它不但是德昂人民族审美观念的萌芽,而且是早期德昂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评价,原始德昂族正是在想象中完成了对强大的自然力的征服和对自身智慧及力量的认识、肯定和赞美。可以说,《达古达楞格莱标》的永久魅力就来自大胆疑问、大胆探索,来自丰富的想象所生发的奇异和瑰丽。
      (三)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及化生万物的悲壮情怀。
      《达古达楞格莱标》崇拜和歌颂具有人性的茶树,在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中,蕴涵的是历史既朦胧而又清晰的身影。
      首先,是歌颂集体观念、赞美为民忘我的献身精神。《达古达楞格莱标》把德昂人的社会意识渗透在审美诗意世界中,并赋予这种审美诗意丰富的解读性。诗中,远古时期的茶树会说话,人身上的血肉创造了大地上的一切,而人又是茶树的树叶变的,茶叶变的102个男女最后只有一对男女真正地生活在人世间并繁衍后代。德昂族历史上曾受外族的侵略和欺凌,使他们有一种民族内聚、团结和自强的渴望,而《达古达楞格莱标》成为内聚的象征、团结和自强的载体。如:
      他(帕达然)打个呵欠唤来风,
      让茶叶姐妹去施展力量。
      堆得九万九千九百尺高的茶叶,
      哗啦啦冲开天门两扇,
      架着清风驱洪水,
      洪水退处大地出现,
      德昂山上的泥土肥沃喷香,
      因为它是祖先们身躯铺成,
      每座山村都有吃的,
      阿公阿祖留下了金仓。
      ......
      茶叶把洪水越撵越远,
      土地伸展得又宽又长。[1]P50
      ......
      从诗中我们可以窥见德昂族人民的一种忘我的集体主义崇高品质,一种在与自然斗争中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理想。《达古达楞格莱标》中人的自我奉献而产生大地万物的崇高的精神,通过怪异的、奇迹般的幻想,表现出一种超越自我的努力。长诗中兄弟姐妹的行为,实际上正是以人性自然去同化外部自然,最后达到人性的自我升华,并与宇宙精神、与无所不在的生命精神合而为一。
      其次,以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为美。《达古达楞格莱标》中神创造了人,人又创造了万物,如:
      天空的云变幻七彩,
      土地怎么能没有衣裳。
      兄弟姐妹都很苦恼,
      只要再到天上救援。
      智慧的帕达然教给一句话,
      舍得身子大地就有衣裳。
      兄弟姐妹顿时醒悟,
      告别了帕达然又下凡。
      割下身上的皮肉,
      搓碎了撒到地上。
      活蹦乱跳的皮肉,
      把千山万水铺绿。
      大的变树,小的成草,
      细细的肉筋变成青藤爬上树。
      从此大地一派生机,
      到处葱葱郁郁。[1]P51
      这其实是象征在艰苦的环境中,人类改造自然的愿望和为之奋斗而作出的牺牲,体现了一种崇高之美。在大自然面前,茶叶兄妹的形象是敢于向强大无比的自然挑战的人物形象。在改造自然中,茶叶兄妹身上包含着一种庄严、宏伟的美,是一种显示主体和实践的斗争中力量与气势的美,也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它囊括了一个民族饱经沧桑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历史生活的写照。茶叶兄妹凭着自身的勇敢、聪慧、神奇改造了自然、征服了自然,成为了人们爱戴和崇敬的中心,崇敬正是一种壮美。人们从它们的行动中体会了人的本质的崇高,并产生了赞叹、佩服、奋发向上的愉悦情感。《达古达楞格莱标》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对“真”的认识,而且唤起了人们对原始民族那种“善”的意志趋向和情感体验,激发出人们心灵中“美”的激情。
      三、结语
      《达古达楞格莱标》与中国三大民族史诗(藏族《格萨尔》、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相比,它显得那样渺小,但是从美学上看,《达古达楞格莱标》与三大史诗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崇高美是三大史诗在美学特征上的相同之外,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等英雄形象所具有的执着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精神,他们除妖魔、镇强暴,将全身心献给自己的民族和人民,一生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战的高尚品质,在《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茶叶兄妹”身上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古达楞格莱标》用美妙的歌声唱出了人类生命的起源及民族的历史,极鲜明地打上了德昂族自己的文化烙印,《达古达楞格莱标》既是对茶叶的赞颂,更是对生命的礼赞。《达古达楞格莱标》所表现的向善向美的人生观念是对全民族心灵的一次次美育,它荡涤人心的污浊,净化人们的灵魂,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其向善向美。《达古达楞格莱标》经过历代演唱者的加工琢磨,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了德昂族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德昂族的生存和发展及其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茶是一种同时兼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植物,对茶的图腾还不尽同于一般的动植物图腾,在德昂族崇拜的眼光中,茶叶是人类世界的开拓者,故赋予茶叶以创造人的奇异光彩,同时,他们还认为茶叶是人类共同的祖先。正是德昂族先民对茶叶的崇拜,才产生了这样一个地地道道、几乎保持着原样的茶图腾信仰“神歌”,而德昂族先民正是一个以茶为图腾祖先的民族。在中国56个民族中,一个民族的人口不论多少,其文化都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德昂族的“百科全书”,以其丰富的内涵折射着德昂族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的方方面面。认识《达古达楞格莱标》,为我们了解德昂族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志鹏,赵腊林.达古达楞格莱标[J].山茶,1981,(2):48-53.
      [2]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神话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3]俞如.德昂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4]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黄光成.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张文勋.民族审美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8]蔡维琰.云南民族审美文化漫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德昂族 审美 原始 意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