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我和音乐一起玩】 我和音乐一起玩反思

    时间:2018-12-25 03:39: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幼儿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会欣赏、会创造,幼儿才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表现美、感受美的情趣。小班是学习音乐的关键,幼儿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兴趣却是不持久和易转移的。因此,我以游戏的形式为突破口,
      鼓励幼儿和音乐交朋友,和音乐一起玩,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能保持长久和浓厚的兴趣。
      
      一、体验快乐音乐,培养良好习惯
      
      有一盘磁带叫《小不点世界名曲》,带中解说员用甜美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了幼儿,也使我获得了启发:我是否也能将美妙的音乐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呢?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啊!于是,我们设计了幼儿一日生活音乐化活动,即科学地选择一些中外经典童谣、名曲,性质各异的各类乐曲,在幼儿园游戏、午餐、午睡、散步、起床、离园等环节中播放,使班内每个角落都充满着音乐,让幼儿一入园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音乐气息,从而产生愉悦、热情、饱满的情绪,来迎接美好的一天!
      1.音乐信号指挥,建立良好常规。
      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游戏时的各项常规,我们都尽可能地用音乐来指挥,起立、坐下、搬椅子、排队形的常规,都用不同旋律和节奏指挥,这样,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是靠原来单一紧张、压抑的口令和信号,而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来接受特定的信号。
      幼儿总会抓住一切“休息”时间打闹谈笑,从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候,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三组游戏,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安静。
      游戏一:《小花猫和小老鼠》,请一名幼儿扮演“小花猫”,其余幼儿扮演“小老鼠”,大家一起表演唱,猫的最后一句唱词改为:“吓得老鼠赶紧坐坐好”或是“站站好”、“不讲话”、“休息好”,等等,“小老鼠们”必须仔细听好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否则,就会被“小花猫”“啊呜”一口吃下去!
      游戏二:《蝴蝶找花》,请一名幼儿扮演“蝴蝶”,其余幼儿扮演“小花”静静地开放在自己的位置上,蝴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飞来飞去,寻找最安静最守纪律的“小花”,并在音乐结束时停在他的面前,而这朵“小花”会接替“蝴蝶”的位置,光荣地寻找下一朵安静的“小花”,游戏继续。
      游戏三:《睡吧,我的小宝贝》,这是由教师参与的游戏,我扮演妈妈,幼儿是我的宝宝,我一边轻轻地唱歌,一边寻找好宝宝,谁在妈妈的歌声中最乖最安静,妈妈就会轻轻地摸一下他的头。哈,很简单吧,可是很有效,幼儿对妈妈的抚摸很受用,被摸后常常得意地向旁边的幼儿炫耀,然后为再得到一个抚摸而休息好。
      如此游戏,不但帮助幼儿建立了常规,而且使幼儿获得了音乐美的熏陶,一举两得!
      2.音乐律动练习,培养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刚刚走进集体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家长们舍不得,包办代替现象颇为严重。如何让幼儿乐意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我们巧妙地运用了音乐活动的教育因素。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如洗脸、刷牙、梳头、穿衣等动作,编入活泼的乐曲中,编成小的律动,在课前、课后教给小朋友,还结合《洗手帕》、《小小手》教育幼儿爱劳动。“三八”节的时候,许多幼儿边唱《我的好妈妈》,边帮妈妈做事情,祝妈妈节日快乐呢!
      天冷的时候怕孩子着凉,我们总是帮助孩子穿衣服,拉拉链。天气暖和了,孩子都养成了处处要教师帮忙的坏习惯。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我把《好朋友》这首歌介绍给他们,后来的日子里,幼儿从欣赏歌曲到学唱歌曲,从编表演动作到创编歌词,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可以相互帮忙的道理。现在午睡起身,幼儿都能自己穿衣服了,并且自己穿好了,还能主动帮助别人,嘴里还念念有词:“你帮我来扣纽扣,我帮你来拉拉链。”“你帮我来翻领子,我帮你来系鞋带。”……忙得不亦乐乎呢!
      
      二、感知快乐音乐,激发创造热情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既有通过探索获取知识的需要,也有通过练习获取技能的需要;既有通过模仿他人与他人共鸣的需要,也有通过创造展现个性的需要。我很注重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1.嗓音――自我创造的“财富”。
      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必要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分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记得一次我感冒了,马上有个孩子跑过来说:“杨老师,你的声音怎么变了?”我说:“我感冒了。”那个孩子就说:“你的声音粗粗的,哈哈!”然后他还学着我用粗粗的声音讲话。于是,我给大家讲《小兔乖乖》的故事,也引导幼儿用粗粗的声音学着大灰狼唱歌,又用柔和连贯的声音学兔妈妈唱歌,幼儿可开心了。后来,我引导幼儿去发现自己的嗓音还能变成什么样,有的学鸟叫,有的学小鸭小鸡叫,有的学小狗“汪汪”,还有的学汽车“嘟嘟”的声音,一时间,我们似乎置身于热闹的草地,热闹的街道,有趣极了!当孩子们还热衷于模仿阶段的时候,我开始启发幼儿去探索嗓音自身的变化。他们发现休息时可以小声说悄悄话,自由活动时间邀请伙伴一起玩时总是声音大大的,生病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很沙哑,健康的时候声音就会很洪亮。于是,我们的孩子学会了在歌唱中处理自己的声音,如用响亮有力的声音表现大猫、老虎、大风、大雨,而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小猫、小风、小雨。渐渐的,孩子们又发现当同一首歌曲出现在不同的场景时也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例如歌曲《闪烁的小星》,当小星星在夜空调皮地眨着眼睛的时候,他们会用跳跃的声音表现小星星的活泼快乐;当月亮阿姨睡着了,星星也闭上眼睛,孩子们又会不由自主地用默唱或哼鸣的方式表现夜空的宁静……
      2.环境――激发创造的“火花”。
      对小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应融入到有意识的环境创设、针对孩子的游戏需要所做的动态环境调整,以及和幼儿有意义的互动中去。如及时增添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调整去除环境中多余的、可能妨碍游戏的东西等,使幼儿的游戏得以拓展,想象力得以发挥。在小班刚入园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歌曲《大苹果》,在第二课时的创编活动中一开始开展得并不顺利,幼儿知识经验不丰富,也没有想象的依据。于是,我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在教室的前墙壁上布置了一片果树林,里面有各种各样秋天的水果: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黄黄的橘子,还有紫色的葡萄……孩子们走进教室惊讶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便抓住机会引导他们把看到的编进歌里,幼儿有东西可想,有东西可说,创作情绪也高了。虽然,歌曲是那么的简单,但幼儿依然兴致盎然地唱了一遍又一遍,活动时间要唱,上厕所要唱,回家还要唱!
      同时,为了和幼儿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有时需要教师成为一个富有童心,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游戏的大孩子,这样,有利于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协助他们更好地打开思路,拓展游戏。如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中,我扮演了一只未出壳的小鸡,可怜兮兮地请求大家想办法帮我出壳。马上引起了幼儿的同情心和创作欲望。幼儿你一言我一语,手脚并用地比划着,有的用嘴巴啄,有的用脚蹬,有的用头顶,有的用屁股拱,有的用翅膀扇……还有的孩子想出了用榔头敲,请孙悟空帮忙,等等,虽然幼儿的表演很幼稚,但都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生活――探索发现的“源泉”。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可以发声的东西,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可是,细心的孩子们却发现了。他们发现桌子碰撞会发出“彭彭”声音,用脚使劲跺地面会发出“答答”的声音,杯子不小心掉到地上会发出声音,水房里的水管因为水的流动也会发出声音。玩水的时候他们还发现把水灌到瓶子里时会有声音,把水倒出来的时候会也有声音,当瓶子里装水不一样多时发出的声音还不一样呢……孩子们兴奋地把发现告诉了我。于是,我启发幼儿用身边一切可以发声的东西为音乐伴奏,用可以利用的东西制作乐器。不久,一只只装着沙子、石子、钱币、大米甚至是水的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响罐问世了,桌子、碗、杯子、勺子,还有积木,都开始频繁地“歌唱”。孩子们玩响罐和“乐器”时嘴中还哼着曲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我和音乐一起玩”是对许卓娅老师有关“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思考和探索,是把“兴趣”、“感受”和“表现”贯穿于音乐的始终。幼儿明显地喜爱音乐活动了,甚至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也几个人一起自觉地又唱又跳、又拍节奏;在绘画活动时,孩子们边画边自己哼唱歌曲……从这些现象都可以看出:音乐已深深地渗透在幼儿心里,他们在音乐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推荐访问:我和 一起玩 音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