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论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8-12-23 19:51: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它强调语言习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可理解性输入和低情感过滤。本文阐述了在该两种假设下的听力策略,同时就在“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指导下如何改进和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关键词:输入假设 情感过滤假设 听力策略 听力教学
      
      一、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在前人和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解释外语习得的第二语言监控模式。此模式建立在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之上。其中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对二语习得成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克拉申的输入假设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即通过接收“可理解输入”而产生的。学生首先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通过上下文和情景理解其意思。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就自然学会了。在输入假设中,克拉申认为接受性语言行为(如听、阅读)在语言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学习者接触到大量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向学习者提供足够数量的可理解输入,语言习得就会自然产生。克拉申用“i+1”,表述了他的“可理解输入”这一重要观点。“i”是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平,是学生所能理解的语言材料量。“1”是一个不定量,是超过目前这一水平的知识。因此,“可理解的输入”既不是“i+0”(低于或接近于习得者的现有水平),也不是“i+2”(远远超过习得者的现有水平)。克拉申的输入假设重视学习者理解输入材料时所获得的较高一级的语言形式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的有无和深浅与学习者的情感密切相关,决定着语言习得是否成功。由此便产生了“情感过滤假设”。情感过滤旨在解释情感因素影响外语学习这一过程。克拉申认为,情感屏障妨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利用可理解输入,当情感屏障强时,习得者也可能听懂或读懂语言输入,但是输入到达不了语言习得机制;当情感屏障弱时,而且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它就可以顺畅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于是就产生了语言习得。
      
      二、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听力策略
      
      根据克拉申的“假设”理论,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三个条件:
      1.听力材料的选择
      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假设,听力材料要难易适中,从易到难,逐步深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般未接受过正规的语音训练,所以他们有的发音不标准,甚至错误百出。很显然,错误的语音对听力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误导作用,如果长期接受错误的信息刺激,那么以后听到正确的发音,就会造成信息传递障碍或信息传递错误,从而导致听力理解中的“休克”现象。此外,很多学生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连读、弱读、同化、失去爆破、重音转移和连续使用省音等现象颇感陌生,以致只能听懂个别单词或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减缓了思维、理解的速度,造成听不懂或似懂非懂。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一碰到生词或难句会很自然地将注意力放在这些词、句上,这样就会使听者的思维跟不上说话者的速度,以致妨碍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因此,听力材料的选择要遵循循序渐进,从短句到长句,从句子到短文,从短文到情景对话;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语法和单词大都应是学过的;选用纯正的英美口语,表达方式地道、多样,使学习者能够充分领略到现代英语的丰富内涵,并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其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听力材料的语速要适中,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听力材料的内容要丰富,题材与体裁要多样。
      2.情感因素的培养
      克拉申认为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变量主要有以下三类: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在外语学习中,动机是直接引起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在听力理解中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听的动机和愿望,才会在听的过程中调动已有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运用各种认知策略积极获取信息,参与交际活动。相反,如果没有强烈的动机和愿望,就会被动地对待学习任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不可能获取信息。针对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调听力理解在外语习得和外语交际活动中的重要性。
      学生有无自信心对听力理解也很重要。有自信心的同学充分肯定自己的语言能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会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听力水平的发挥。在对待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时,更应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焦虑是学习者的最大障碍。由于受到听力测试的压力,学习者不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听。他们的心情一直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中,唯恐听不懂、做不对,影响测试成绩。学习者的这种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听力课上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努力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
      3.听力认知策略的掌握
      听力认知策略与听者的学习任务有直接的关系,它涉及对输入信息的处理,如重复、借助上下文、推理、联想发挥等策略。听者应知道如何利用他们已经具有的母语听力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法,有目的、有选择地获取必要的信息:(1)根据不同的目的或要求去选择相应的听力策略,如整体听、选择听或精听等。(2)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如记笔记,边听边记下关键词和重要信息,或在听懂一段话之后概括其主要意思并记录。(3)根据语境或一些其它的线索进行预测。如测试时,借助图例、标题或问题的选项,对听力材料的话题或下文进行预测。(4)能借助联想,把相关的新旧信息有效地联系起来。如联系已有的知识,包括文化知识、生活常识或亲身体验等,去理解听力材料。(5)运用语法知识或分析长句的结构以帮助理解。(6)能借助非语言信息进行推理。例如,根据背景声音、说话者的语气、语调和态度等线索去推测谈话发生的地点以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
      
      三、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1.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克拉申的“i+1”理论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得,而且特别强调学习者如何获得知识,即侧重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这正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精髓和理论基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明确指出:“分级教学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
      我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听力水平明显存在着差异。这样,本来作为循序渐进安排学习的教学模式就势必成了高等院校科学安排英语听力教学的障碍。而英语听力分级教学比较科学地划分了学习者语言水平的等级。英语听力分级教学将大学英语听力基础阶段的教学按学生的水平分为若干级,学生入学后即进行分级考试,然后按实际水平编入相应级别学习,从而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相应获得可以理解的处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其次,英语听力分级教学确保了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跳级、留级制度的严格执行。每学期或每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语言能力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使少数学有余力的优等生经高一级考试达到一定标准后能够跳入更高的级别学习,即从“i+0”调到了“i+1”;也使少数差生留级重修,即从“i+2”调回到“i+1”。这就确保了学习者各自获得更多的处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习者的潜力,进一步建立了学习者学习的自信心,从而确保了听力分级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执行。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化多媒体并用的复合型模式改变了单一的听力教学模式(播放教学磁带),为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真实录音录像材料、VCD、光盘、英语经典影片、网上信息等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听力课堂教学既生动又具有互动性。学生除了听以外还可以看,通过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将知识信息传达给学生,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眼、耳、脑等感官,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视听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有趣的、形式多样的听力材料也能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消除他们的焦虑感,激发他们听的兴趣,使他们在理解语言材料的同时,形成对语言形式的印象与记忆,进而促进了英语学习。
      3.改善语言学习环境,创造“低情感过滤”的授课环境
      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十分重要。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克拉申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只有在情感过滤较低时才见效”。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理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情感过滤。首先,教材的难易度应符合“i+1"的原则,即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使学生不因教材的太难或太易而失去信心和兴趣。其次,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趣味性、真实性和多样性。再次,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自信心,鼓励“输出”但不急于要求学习者“输出”,允许“沉默期”。教师应多提供听力材料的相应文化背景知识、语用知识,多引导学生注重听力策略的培养;多注重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注重师生的交流,倡导互动型教学,保证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
      
      四、结论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与情感过滤假设,以第二语言学习为研究对象探索外语教学,对改进我国的外语教学尤其是听力教学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应加强这两种理论的运用。教师作为语言输入者,应当选择适当的语言输入,并合理调整使其保持在“i+1",即稍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努力降低消极情感,培养积极情感因素,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听英语感兴趣,通过听来学习语言,那么听便成为重要的语言学习手段。听是说的基础,听力水平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英语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on,1982.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邹为诚.语言输入的机会和条件[J].外语界,2000年第1期.

    推荐访问:英语听力 习得 理论 大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