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黎族船型屋:活化传承“非遗”之难

    时间:2021-06-04 20:02: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nong/nong201402/nong20140220-1-l.jpg
      笔者第一次见到符华燕的时候,这个23岁的黎族姑娘正在村子里的空地上熟练地用耙翻动木薯。在她的身后,则是一座座用茅草和泥巴搭建起来的房子,因为看起来像一艘艘倒扣的船,这些茅草房也被叫作船型屋。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形式,也被称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其营造技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符华燕所在的海南省东方市白查村,则是目前整个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黎族船型屋村落。就在一年前,这里还刚刚入选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不过,眼下的白查村看起来更像是一处专门用来拍摄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能在村中见到的,除了三两个劳作的村民和几只游荡的小猪,就只剩下偶尔自驾车前来的游客,整个村子显得空空荡荡。
      “光有房子没有意义。必须得有生活气息,这里才有生机。”一个刘姓游客摇着头对笔者说。他是在一本台历上发现这个村子的,但大老远驱车前来见到的景象让他略感失望。在他看来,村子的“活化传承”远比保护要来得重要,应让“非遗”这一古老的艺术标本在今天焕发出新光彩,使其成为活态民俗代代传承下去。
      一个好消息是,白查村的“活化传承”已经被提上日程。其中一项将要在今年实施的政策是,已经搬到新村的村民如果重新搬回白查村,那么就可以得到一台电视机和每月300元的补贴。
      重修船型屋
      符华燕和其他白查村村民们眼下所住的新村位于距老村一公里开外的地方。一条从省道通向老村的小路从新村中穿过,道路两旁则是整齐排列的砖瓦房,和古朴的船型屋相比显得“现代”不少。
      白查村村委会主任符林忠的家就坐落在小路边,和新村里大部分的砖瓦房一样,被分成3间的房子不仅建有宽大的门廊,还刷了白色的墙漆,单从外观来看,已经没有了船型屋所散发出的那种少数民族气息。只有一些从老宅带回来的器具,比如皮藤凳,向外人传递着关于房主人的少量信息。
      符林忠告诉笔者,自从搬到新村之后,老村那边就自然不再打理,此前都已经完全破败。笔者眼下所看到的船型屋其实都是刚刚修整一新的,每修好一间房子就可以拿到相应的补贴。
      负责相关事项的东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黄扬琼告诉笔者,这些船型屋原本因为无人照看已经破烂不堪,中心组织村民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修完,补贴则分3次发放,最终的数额根据具体的验收情况来定。
      “不能漏雨、要够大、要有船型屋的特点。不能搞汉族的茅草房,没有船型屋的味道不能打满分。”黄扬琼掐着指头对笔者说。
      据黄扬琼介绍,船型屋主要是用茅草、木头和泥巴建造,周身不用一根铁钉,完全使用天然材料。在建造的时候一般先用木头和藤条搭好框架,然后用混有稻草的泥巴糊墙,最后盖上编好的茅草。这种工艺看似简单,但建起的房子却是冬暖夏凉。
      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这种房子需要不断有人打理。符林忠告诉笔者,茅草房有一个特性,就是需要生火做饭来防潮防蛀,所以老房子几年不住就会烂掉。特别是碰到台风,基本很难保持完好,所以在过去,他们一般每隔几年就要换一次茅草。
      除此之外,防火也是船型屋的关键,由于通身覆盖茅草,一旦出现火情会迅速蔓延。据说,按照村规民约,一旦着火马上敲锣,附近有人听到锣声若不回来救火,要罚“三个一百”,即一百斤米、一百斤酒、一百斤肉。
      “非遗”载体差点被拆
      时间回到10多年前。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该工程旨在对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此后一年,随着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再次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名录。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推进,2005年,东方市正式成立“非遗”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开展非遗工作,而办公室就设在了黄扬琼时任馆长的东方市博物馆。“我们当时也是边普查边申报。”黄扬琼说,他们最初普查的项目中并不包括船型屋。
      按黄扬琼的说法,船型屋的保留得益于12名来自深圳的美术教授。2007年,这些前来东方市采风的教授提出去原始村落创作,喜欢摄影的黄扬琼作为向导,把他们带到了远离市区的白查村。“他们都是搞油画的,每个人拉着一小车油彩,一来就被迷住了。本来打算画5天,结果画了10天。”黄扬琼说,教授们说白查村每个角度都是一幅很美的图画,准备以后每年都带学生来白查村写生。
      黄扬琼告诉教授们,白查村很快就要因民房改造而拆迁,可能明年就看不到了。“后来他们就说要去省里呼吁保留白查村船型屋”。最终,在多方的呼吁和政府的重视下,白查村逃离了被拆的命运。
      “当时有个老村长(村委会主任),他下令说一定要把茅草屋拆掉,(我们和他)讲了很多话才保存下来。政府也要求拆掉,但是我们文化部门认为这是一种需要保存下来的文化,因为这是海南仅存的一种文化,所以我们尽力保存了下来。”符巍回忆说。
      黄扬琼所说的民房改造是1992年开始逐步推行的海南省茅草房改造工程。据东方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符春兰介绍,为改善少数民族群众居住条件,海南省委、省政府每年从省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造茅草房。
      符春兰告诉笔者,2010年海南省最后一批茅草房被消灭,如今目标已经全部实现,全省16万多户少数民族群众搬出了茅草房,住进了砖瓦房。其中俄查村就属于最后一批,省、市两级政府就此为每户村民提供了2万元的补贴。
      “最后我们剩下俄查、白查、那文三个村还留有船型屋的村落,我们把白查村保护起来,另两个不是我们财政保护的对象。”符巍说。“其实船型屋并不在我们的保护职责,因为属于‘非遗’的是船型屋营造技艺,但是传承技艺就需要有载体。”
      缺人、缺钱、缺材料
      说起来为什么只保护了白查村,东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欧光英坦言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推荐访问:黎族 船型 活化 传承 之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