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谈读书》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浅析《谈读书》原文与王佐良的译本

    时间:2020-03-24 07:35: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从文章整体风格,语音特点,句式结构,主动被动,词性转换几方面比较《论读书》原作与王佐良译本,试分析译文的成功之处。也借此展示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英汉对比 论读书 原文 译文
      
      一、引言
      吕叔湘曾经指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显出来。拿汉语和英语比较,汉语的特点和英语的特点就都显出来了”。 对于同一事物的论述描写上,英汉两种语言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王佐良翻译的培根名篇《论读书》文字流畅,古韵清雅,浑然天成。本文将对比《论读书》原作与王佐良译本,试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来分析译文的成功之处。
      二、文章整体风格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哲学家,其文字高雅,立意深刻且语言凝练。《谈读书》文字精简,多以排比的短语、短句出现,某些论述又洋洋洒洒,文字自信,行文流畅,读起来感觉轻快明了,短促有力。文中拉丁词汇的应用显出高贵风雅。
      王佐良的译文,用词练达,清新雅致,借助于汉字一字一词达深意的特有魅力,再现了一篇佳作。文言式的虚词应用,如:“以”,“其”,“也”,“于”,“则”,“乃”,“之”,“盖”等为译文增添一丝古风,且朗朗上口,别有韵味。译文佳句借用半文半白的形式,既言简意赅,又易于记忆,
      Eg. “Abeunt studia in mores.”
      王译: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原句是一句拉丁语的格言性句子,王佐良借“凡…皆…”的结构,应用文言字眼,符合原文采用拉丁词汇所体现的庄重之感,且文言用字比白话精简,使译文更加紧凑,更符合名言警句的特质。
      三、文章语音特点
      英语词的音节参差不齐,语句结构长短不一,又忌讳重复,因而难得用汉语式的对偶和排比。而汉语讲求音节文字的整齐、匀称,又习惯反复,因而对偶排比十分常见。汉语每个字都是单音节,古汉语中多用单音节;现代汉语以双音节化和四音节化为其主要节奏倾向,音节匀称,词语和句式往往成双成对。王佐良的译文,采用半文半白的方式:古汉语的单音节词,使文章精简练达,口吻自信洒脱;现代汉语的四音节词,有均衡美和节奏美,体现了汉语的语音特色,为原文增添了美感。
      Eg.a)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 simple men admire them, and wise men use them;
      王译: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原文中,adj.+ noun + verb+ noun/pron.的主谓宾简单句形式的排比轻快活泼,意义精简。译文中,双音节词“鄙视”,“羡慕”,“利用” 被替换成单音节词“鄙”,“羡”,“用”,简单明了,口气显得毋庸质疑,且体现了一种文言风格。
      b)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王译: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译文中四字词组前后意义反复,词语对称,符合汉人追求均衡、讲求对称的心理,准确表达了原文意义,又使译文音节优美,字数工整,较之原文字数的参差不齐更胜一筹。
      四、文章句式结构
      英文重形合,注重句子结构完整,讲求句式逻辑严密,句子的连接手段数量大,种类多且使用频繁。为达到形合,英文中的连接词,关系词和介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加以扩展和组合,形成纷繁复杂的长句。
      而汉语重意合,注重事理顺序,注重功能和意义,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因此语段结构流散,但层次分明。多借助词序和虚词,常用短句、分句、流水句,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由先到后,由主到次,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先原因后结果,逐层展开。
      所以,在英译汉的时候,要对原句中的连词,关系词和介词进行适当的删减,并按照汉语时间和逻辑顺序对分句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Eg.a) 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 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
      王译: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原文的连词and, if在王译中被省略。在简明紧凑的译文中,原文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隐含其中。避免了罗嗦拖沓,使译文简洁流畅,节奏明快。
       b)…for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oy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王译: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植;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上例中, 介词by表示“通过某种方式手段”,在王佐良的译句中,这一逻辑联系在字面表达上被省略,译者颠倒了原文的主位和叙位,按照中文的逻辑顺序将原句重组。原句中except表示“除..之外”,如果按照原文语句逐字翻译,不符合中国人由假设到推论的逻辑习惯,因此王佐良的译句将原句做了断句处理,并调整了句子信息的顺序。
      从上例中还可看出,英文句多用物称表达法,比如句中以natural plants,studies作为主语,使语气公正客观,结构严密紧凑。汉语却重主体思维,多从自我出发来描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状态,因而常用人称,当人称不言自喻时,又常隐含或省略人称。所以在王佐良在将原句的顺序结构调整时,注意了物称和人称的变化,将明显的人称略隐含,试比较“(人们)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植”,“(读书人)如不以经验范之”。
      对比原句与译句,前者结构严密,后者生动简短流畅,分别体现了英汉语言的不同风格。
      五、主动与被动
      英文重形合,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适当使用被动句可使表达方法灵活多变,避免句型单调。而汉语被动句受诸多限制,常用主动式。
      Eg.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王译: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原句中是以They作为主语的一个并列句,前一分句中的perfect为主动,后一分句的are perfected by为被动,保持了前后分句主语的一致,使英文原句结构严密。而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如果按照原句形式直译,翻译出被动语态,不符合中国读者的语言习惯,也不利于意义的表达。因此,在王佐良的译文中,原文一句被一分为二,后一分句被动变主动。保持句式和用词的对应,也充分达意。
      六、词性转换
      英语属综合语,通过词形变化,改变词性,可以灵活组句表达相同的意思。而汉语属分析语,没有词形变化。因此英语句式较之汉语更灵活多变。英译汉时,往往要改变词性,转换词类,才能顺畅表达原意。其中尤其要注意英文的名词转化为相应的汉语动词或形容词.
      Eg.a)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王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原句中的抽象名词delight, ornament, ability分别被译为动宾短语“怡情”,“傅彩”,“长才”,都为一个单词对应一个双音节词,在形式上,译句达到了与原句的一致,都简洁凝练,并且,对比只有唯一动词短语serve for的原句,译句中三个动宾短语的运用使得译句更具动感,显得轻松活泼。
      b)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ation; to make judge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ur of a scholar.
      王译: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句中名词sloth,affectation在译文里,被转换成形容词“惰”,“矫”,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并且单音节词的使用具有文言的风格。
      七、综述
      英汉语言的种种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再现原文的风采。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使得原文和译文各具魅力。正如《论读书》,培根的原文和王佐良的译文各有千秋,王佐良译文“得意忘形”,采用半言半文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字的优美音韵,隽永含义,使译文具有中国特色,给原文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因此,如何在译文中发挥译语的优势值得译者深思。
      
      参考文献:
      [1]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杨自检、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 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译本 浅析 英汉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浅析《谈读书》原文与王佐良的译本 从英汉对比角度浅析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浅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