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论毛泽东军事功利主义的基本特征 功利主义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9-04-29 03:31: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功利主义是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原则。军事功利主义则是功利主义原则在军事斗争领域的具体应用。毛泽东的军事功利主义具有高度自觉性、强烈责任性、鲜明策略性、深刻人民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伦理思想;军事功利主义;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45-02
      
       毛泽东在长期战争实践中形成颇具特色的军事功利主义,构成其军事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毛泽东军事功利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一初步探析,以期丰富毛泽东军事伦理思想研究。
       一、毛泽东军事功利主义具有高度自觉性
       功利主义是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原则[1]。战争总是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它是特定阶级为达到其政治目的并进而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手段。毛泽东深谙此道,他走上武装斗争道路伊始,即自觉为人民利益而战,其军事功利主义具有高度自觉性。
       1.思想理论上的高度自觉。毛泽东尖锐批判所谓“言义不言利”的伪道学,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光辉思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董仲舒们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道义论是“唯心主义的腐话”。他明确提出:“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90%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2]尽管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思想正式发表于1942年的延安,然而它早就以革命军事功利主义的形式贯穿于毛泽东数十年军事斗争实践中,则是毫无疑义的。
       2.战略指导上的高度自觉。毛泽东明确指出:战争“就是敌对的军队互相使用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略战术从事攻击或防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3]。他并且指出:“战争的目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这些战略指导思想无疑都是军事功利主义原则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尤其擅长科学分析敌强我弱的战略总态势,自觉追求人民利益最大化。无论其对于枪杆子的社会功能及人民军队的重要价值的论述,还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口号的提出以及“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十六字诀”、“分兵与集中”、“割据与推进”、“打圈子”、“打网”、“打豆腐兵”、“零敲牛皮糖”等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制定,都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自觉践履革命军事功利主义的结果。
       二、毛泽东军事功利主义具有鲜明策略性
       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革命阵营内部、敌我阵营之间,时常会发生一系列复杂、棘手的矛盾,倘若处理不当,就会危及全局,损害革命根本利益。为了维护革命利益,毛泽东运用各种斗争策略巧妙化解矛盾,其军事功利主义具有鲜明的革命策略性。
       1.“抓主要矛盾”。当面临诸多矛盾纠缠不清的复杂局面,毛泽东善于捉住主要矛盾全力解决之,而将其他问题暂且搁置一边,以求最大限度维护人民根本利益。1935年我党召开遵义会议,清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当时红军处于强敌围追堵截之中,战事频繁,解决军队指挥权问题成了率领红军摆脱困境的重中之重。毛泽东敏锐地抓住该主要矛盾,睿智地提出这次会议着重解决军事路线问题,“其他问题暂不争论”。
       2.“隐情不报”。革命队伍内部人际交往中,讲究诚信是一个重要原则。然而,在某些特殊场合,有些情况若据实和盘托出,反而会伤害革命同志,损害革命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宁可采用“隐情不报”的策略。1929年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柏露会议,传达中共六大文件精神。其中一份文件在《对土匪的关系》条文中,提出对于土匪或类似武装“仅在武装起义前可以运用,武装起义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地镇压他们”,“其首领应当做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并“应完全歼除”等一系列具有左倾色彩的观点。毛泽东见红军收编的“山大王”袁文才、王佐在座,虑及这样的文件精神不利于同袁、王及其部属精诚团结,遂机智地跳过相关部分未予传达。
       3.“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达到反共反人民的目的,不惜玩弄“两面派”的卑鄙伎俩;毛泽东针锋相对地提出“用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的斗争策略,以维护人民利益。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玩弄“假和谈真备战”的花招,企图麻痹革命人民,在条件成熟时对革命力量实施突然袭击。毛泽东提出用和平的一手与蒋介石谈判,争取避免内战,实现和平统一;而用战争的一手准备应付蒋介石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他告诫人民:“敌人在磨刀,我们也要磨刀”。由于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为人民所识破,最终被革命力量的拳头所击倒。
       三、毛泽东军事功利主义具有强烈责任性
       毛泽东把革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看做我军的神圣职责。
       1.“据理申辩”。党指挥枪、下级服从上级,是我党我军基本政治原则。然而,在党的幼年时期,远离革命战争前线的中央及相关省委有时会对红军作出错误指示,倘若盲目听从,便可能使根据地革命斗争遭受重大挫折。比如1928年湖南省委关于要求红军分兵南下的“八月分兵”指示以及1929年中央要求红军分散以“减小目标”、朱德毛泽东“脱离部队,速来中央”的“二月来信”,均属此类无视红军作战实际情况的“硬性指示”,使毛泽东陷入“不从则迹近违抗,从则明知失败”[4]的左右为难境地。遇到这种情况,毛泽东总是从对革命全局利益负责的立场出发,通过开会或给中央写信据理申辩,避免由于上级盲目指挥可能导致的失败。
       2.“不顾名分”。中国人向来讲究“名分”,素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传统观念。然而,毛泽东本着对革命利益负责的精神,“不在其位”亦“谋其政”。1932年赣州失利后,毛泽东一度被实际剥夺了军权,并被安排在中路军“随军行动”去攻打中心城市。在进军途中,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反对向北进军攻打中心城市,提出向东朝着蒋介石力量薄弱地区挺进的主张。他不顾自己作为政府主席“插手”指挥军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耐心说服中路军领导人改变行军方向,向东朝有老根据地依托、有广阔发展余地的闽西南进军,在革命紧要关头为红军指定一个最有利的发展方向。
       3.“力排众议”。少数服从多数是军队党组织的基本原则,作为党员理应坚决遵照执行。然而,有的时候,个人的正确意见不能被大家接受,而按照众人认可的错误主张行事则会损害革命利益。为了对革命事业负责,毛泽东勇于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1935年初,林彪提出进攻打鼓新场行动方案,毛泽东觉察此方案对红军不利而予以坚决反对,但无法说服众人,最终会议通过了林彪的方案。为避免红军按错误方案行动蒙受损失,毛泽东连夜赶至周恩来处,劝服周恩来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在次日一早由周恩来提议召开紧急会议,说服大家放弃了不利方案,使革命力量免遭不必要损失。
       四、毛泽东军事功利主义具有深刻人民性
       毛泽东在论及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时明确指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90%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2] 他并且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显然,“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就是毛泽东倡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价值导向。
       1.勇于维护和争取人民利益。毫无疑问,毛泽东的全部军事斗争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论其反对教条主义、创造性地开辟中国革命的道路,还是积极开展党内军内思想斗争、加强党和军队建设,抑或根据敌强我弱总体战略态势、制定诸多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毛泽东的所有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维护和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毛泽东同样勇于维护和争取。抗战胜利后,原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制造摩擦、消极抗战的蒋介石企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毛泽东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主张与蒋介石反动派“力争”属于人民的胜利果实。他形象地把抗战胜利果实比作“桃子”,并且理智地把“桃子”分作大、中、小三等,号召革命人民根据自己力量“力争”解放区人民流血流汗灌溉出来的“中、小桃子”,即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最大限度争取和维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2.不谋个人私利。毛泽东明确反对所谓“超功利主义”,但他追求的功利,绝非一己之私利,而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实上,为了更好实现人民利益,毛泽东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名利乃至甘冒牺牲生命的风险。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央面临改组,周恩来、张闻天等人力推毛泽东接任党的领袖,毛泽东却坚持让张闻天出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以便比较顺利地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尽快终结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为此,毛泽东放弃了出任中共中央总负责的机会,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高尚风范。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战争全局的胜利,毛泽东甘冒牺牲生命的危险。1947年,刘邓大军实施中央突破之后,军委决定西北野战军伺机出击歼敌。在战局变化的紧要时刻,为给野战军创造歼敌战机,毛泽东冒着被敌围歼的风险,率中央机关小部人马吸引敌军八个旅于当面,并佯装东渡黄河,将敌军牵至黄河岸边,使之顿成孤军,最终被伏击的西北野战军歼灭,使得西北战局得以根本改观。为人民谋利而不谋个人私利,这就是毛泽东革命军事功利主义的人民性,它使毛泽东革命军事功利主义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1.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1096.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65-480.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
      [责任编辑 王晓燕]

    推荐访问:功利主义 基本特征 军事 毛泽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