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综合课程改革中“拼盘”现象的分析_怎样理解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

    时间:2019-01-12 03:34: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拼盘”式综合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拼盘”式综合普遍存在源于其存在的合理性,它适应了现阶段改革的基础,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1.“拼盘”式综合――综合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经阶段
      课程综合化趋势的出现是我国在分科课程上的绝对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导致的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分科课程体系即刻土崩瓦解,综合课程体系一蹴而就,课程综合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分科课程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依据。虽然我国的分科课程过细、过窄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的融合性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分科课程本身的优势却是不容忽视的。借助分科课程,学生能够进入到客观世界的各个领域,深入地认识不同领域的本质和特征,从而为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建立相应的基础。分科是综合的基础,只有在深入分化的基础上,才能有较高水平的综合。
      其次,一体化实现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一体化”综合应是综合课程改革的一种完美的理想境界。但“一体化”综合课程要求的条件非常高,即便是发达国家也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而且,理论上的“一体化”综合在实践中究竟是何种运作状态还未可知,在世界各国的综合课程改革中,“一体化”成功的范例还很难见到。事实上,“一体化”综合目前并不具备实践可操作性。
      再次,“拼盘”式综合课程是两个阶段的必要过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分科课程在我国还依旧占据课程的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价值。而综合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一体化”综合一时还难以达到,这就需要有一个从分科课程向“一体化”综合课程过渡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中,既要承上,就是不完全否定分科课程的优势;又要启下,也就是在实施分科课程的过程中,慢慢向“一体化”综合课程转变。“拼盘”式综合课程恰恰符合了这些要求,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归纳综合课程改革应该遵循这样的发展过程:分科课程――拼盘式综合课程――一体化综合课程。“拼盘”式综合是综合课程改革深化的必须经过的阶段,任何想跳跃这个阶段直达“一体化”阶段的想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2.综合课程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所致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供给比较有限,而综合课程改革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很大,这样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之间就出现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成为制约综合课程改革的“瓶颈”,随着综合课程的不断推广和深入,这个“瓶颈”对综合课程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资的供给与综合课程需求的矛盾。由于综合课是几门功课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既懂得本学科的知识又能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课程实施效果如何,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
      综合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要求教师能设计针对学生需要的教学活动,还要求教师把几门相关的学科进行综合。这对大多数的教师而言几乎是难以独立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进行教学,要求教师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建立联系,从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别的学科,从封闭到学会合作。在目前的条件下,由于教师在综合性知识和教学能力上的不足,可以采用“拼盘”式的教学方式,让原来任教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互帮互学、协作教学,这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式。
      其次,教材编写与综合课程需求的矛盾。要编写好综合课程教材需要高水平的专家和教师,这些专家和教师必须是“通才”,要有所编教材包含的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具有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知识的能力及将这些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之系统化的能力。因此,综合课程教材的编纂者的通力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教材编写者进行“拼盘”式编写,也是切合实际的。
      再次,教学的硬件设施与综合课程需求的矛盾。教学的硬件设施指的是学校拥有的教学场所、仪器设备、教学用具和图书资料等。教室、实验室、运动场所等教学场所是开展教学活动必要的空间条件;仪器设备、教学用具、图书资料是师生发生互动的中介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它们都有一个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如果不具备,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物质资源的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综合课程的改革。“拼盘”式综合对教学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符合我国目前的教学条件。
      此外,还有学校软硬件配套方面的问题、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等等,都与实施综合课程还有很大的差距。“拼盘”式综合对于这些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符合实施综合课程需要。
      
      3.教育实践规律之决定
      首先,教育的顺序性规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逐渐地进行。不能操之过急“凌节而施”,否则将会欲速不达。综合课程的改革也应遵循教育的这个规律,“一体化”综合固然好,但达到这个理想的目标还有个过程,不是可以一步到位的。“拼盘”式综合恰恰适应了教育的顺序性。虽然“拼盘式”综合距离“一体化”综合还有些差距,但相比分科课程毕竟有了一定的进步。
      其次,教育的周期性规律。教育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遵循着螺旋式递进的方式,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成为下一个阶段教育的基础。目前的“拼盘式”综合课程,虽然还没有达到综合课程最理想境界,但它拓宽了学生对于综合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自我学习打下基础。随着学生对于综合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入,他们将把这种认识贯穿在教学中,按照螺旋式递进方式的规律,慢慢地会接近综合课程的最高境界。
      
      二、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综合课程的设计问题
      主要是要科学地确定综合课程的设计原理,找到哪些科目可以综合、哪些科目应该综合的客观规律和科学依据,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综合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地确定综合课程的综合度,即综合的范围与强度。―般而言,综合的范围是指综合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学科领域的广度。综合的广度大小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决定,实际上,综合的范围并非越大越好。综合的强度是指综合课程中知识内容之间内在联系的强弱程度。关于综合的强度,美国学者布卢姆曾区分为配合、联合和合并三种程度。目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综合课程,一般是按配合、联合的办法来进行综合的,达到合并程度的综合课程不多,所以被称为“拼盘”式课程。那种知识内容高度融合的、逻辑严密的、结构紧凑的综合课程还严重缺乏,设计高水平的综合课程乃是当务之急。
      
      2.综合课程的实施问题
      主要是适应综合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太过贫乏问题。从改革实践可以反映出,习惯于分科课程模式的教师在综合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思维的发散性不够,对学科课知识间的共性把握不够科学和灵活,使得综合课程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综合课程实施中更为普遍的现象,即分科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采用按照综合课程设计原理编制的“拼盘”式教材,运用分科课程模式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培养出来与分科课程“产品”并无大异的、对综合课程实质认识模糊的学生。
      
      三、针对“拼盘式”综合课程改革问题之对策
      
      1.教材编写
      教材建设是课程实施的基础之一,必须重点抓好。因为虽然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框架,淡化了学科体系,但并不等于综合课程没有体系。相反,综合课程作为新的课程形态,更需要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以便使综合课程教材既有综合性,又有系统性,使其所包含的学科知识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是综合课程教材必须解决的问题。综合课程的教材可以从综合课程的编写核心的选择上来考虑,以什么作为教材的核心来编写有很大的灵活性,由编写意图所决定。有必要强调一点,那就是综合课程的教材与分科课程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它既要使教者有所遵循和依托,又不能因编得太细导致教材僵化,而要有一定的宽松度和弹性空间,使教师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2.教师的培养
      师资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转变教学思维,优化师资配备。可以采取三种对策:其一,近期来看,加强教师间的“协同合作”,由若干教师合作完成一门综合学科的教学任务,这在国外是有先例的。这种“拼盘式”的教学,让教师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索有效的模式,共同搞好综合课程的教学;其二,中期来看,对现有教师进行综合课程的培训,特别是骨干教师或适应性强的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来适应新的课程教学的要求;其三,远期来看,高等院校开设综合学科专业,打破专业设置,如综合学科系,专门培养综合课程需要的教师。
      综上所述,对于“拼盘”式综合,我们不必急于责备其所谓综合的不彻底。在“一体化”综合设计还没有成为现实的时候,实施“拼盘”式综合有助于我们现在处于的实际情况。不但不要责备,反而应承认其合理性,采取大胆实验、鼓励与宽容的态度,在实践中探索“一体化”综合课程的可行性。可以说,“拼盘”式综合是“一体化”综合的一条必经过渡之路。

    推荐访问:拼盘 课程改革 现象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