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探析

    时间:2021-07-14 04:01: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礼仪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礼仪教学的初衷和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應深思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蕴,勇于进行礼仪教学改革,提升礼仪教学实效。
      关键词:礼仪;高职院校;教学;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开设了有关礼仪的课程。鉴于专业的不同,礼仪课程开设的类型名称、性质方式均有不同。不同的类型名称有:交际礼仪、现代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商务礼仪、公关礼仪、旅游礼仪等。按课程性质有: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等,而课程类别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不论什么类型名称、性质方式,礼仪课的普遍开设,从一个方面是令人心喜,但另一个方面却唤起礼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礼仪是文化,是社会规范,而不应仅仅是时尚。高校礼仪教育应立足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礼仪教学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礼仪教学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校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1 礼仪既是文化,又是社会规范,而不仅仅是时尚
      伴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培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专业更加趋向开放性、应用性,强调人才教育主要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有鉴于礼仪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规范,在提升形象服务和增强人际沟通与理解、提高文明素质修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礼仪课程便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高职院校各个专业教学计划。礼仪课程在那一时段不约而同的普遍开设,表面上看似为一种时尚,其实则不然。
      其一,高职院校开设的礼仪课程弥补了当代大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空缺。《周礼》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孔子曾言,“礼者,理也。”以此可见,古人把“礼”解为道理,讲“礼仪”就是讲道理。这个道理而不是什么其它的道理,却是专指正确的人和人的各种关系之道理。所以,“礼仪”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提炼与凝结,最终定型为人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规矩。中国的历史上很多闻名教育思想家对“礼”的重要性均做了精辟之论述,苟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颜元先生有言:“家尚礼则家大,国尚礼则国昌,心尚礼则心泰,身尚礼则身正。”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仪”解作社会规范早被视为立业之基,人生之本。而礼仪系社会成员自愿自觉受之制约的行为规范,并非系社会强加给人们的外在法则章规。所以礼仪既然是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就应该把它系统的列进中小学阶段课程之中,让大家从小就习得礼仪文化,修养礼貌文明之良好习性。据文献调研,我国大多中学小学虽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方式各异,但是普遍性地缺乏系統操作性,所以在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能够弥补大学生入学前的礼仪教育空缺。
      其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方式,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所以,相关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礼仪知识,特别是要熟悉掌握国际交往和业务办理中的礼仪规范。这是专业需要,是职业需要,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需要。
      其三,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应立足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一)传统礼仪的兴起发展与历代统治者长期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是分不开的。儒家文化正是“礼” 的文化,儒家实际上也可以称为是“礼家”。儒家治国安邦的观点是“为政以礼”,对人民“齐之以礼”,通过教育的方法把礼的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的自觉行为。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说过一段话,很能反映儒家文化与礼仪的关系。他说:“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这种理解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 传统礼仪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二)儒家文化在其他国家与礼仪教育结合效果很好。当中国的礼仪教育者在顾忌儒家文化中传统礼仪的腐朽性,而大幅度地借鉴西方礼仪文化时,儒家文化已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韩国、日本等几个同属东方文化圈的国家都大胆地引入儒家文化,并将其与礼仪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传统儒家文化与东方文化圈的礼仪教育是相容的,且有其辅助性。
      2 礼仪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依托课程教学的,礼仪教学也不例外。据文献统计,高职院校开设的文史类专业之中,普遍都开设礼仪课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礼仪课程开设的性质与课时均有不同,但高职院校理工类的相关专业学生却是通过讲座及就业指导课等途径习得礼仪文化。不管运用何种教学形式,高职院校礼仪教学都应担当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并不该等同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培训,也不应仅仅讲解服务礼仪之技巧,而应是系统地介绍文化礼仪知识,同时开设礼仪技巧训练。众人皆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 、“文明古国”之美称,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灿烂悠久历史,“礼”是中国文化之根本特征与标志,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核心。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物,他对礼仪非常尊重,视“礼”为治国、安邦、平定天下之基础。他主张“不学礼,无以立”、“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他教诲人们用礼之规范来约束各己行为,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际之间应有同情心,因互相关心,尊重彼此。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曾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把“礼”当作人生价值思想之核心,把“礼”视为做人之根本目的与崇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最终目标、理想,又是过程行为、理念。法国启蒙学者孟得斯鸠亦曰:“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这充分说明“礼”贯穿中华文化,“礼仪”贯穿中国人生活。所以说,礼仪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礼仪教学中讲授中国礼仪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需要。

    推荐访问:探析 重要意义 礼仪 高职院校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