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中的培养

    时间:2021-07-13 00:02: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语言的根本功能在于交际,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鉴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语言教学中应从教学对象、教学资源以及教法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影响因素 语言教学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异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它是一个突出文化差异和人际关系的概念。吉列尔梅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有效地进行交流必须首先认识到自己文化与对方文化的差异。拜拉姆则强调人们之间是要“建立和保持关系”,而不只是传输和交流信息。作为语言,其内涵是要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得以体现的。拉多曾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学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语言的根本功能在于交际,因此,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的交流当中,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很多,包括不同群体之间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词汇不同内涵的运用以及言语与非言语交际的使用等等。
      (一)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是人心中的一个深层的信念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行为导向的作用。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人们推崇谦虚知礼,礼义规范高于一切,提倡集体利益至上,为了集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生活中讲究“孝道”,晚辈要尊重长辈,注重“谦让”。而西方文化则崇尚个人主义,注重进取精神;主张个人不依靠其他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不得侵犯;强调个性化的自我发展。亲人间讲求地位平等,孩子对父母可以直呼其名。强调子女脱离父母而独立生活,鼓励孩子抒发个人见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期推崇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人喜欢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凡事由大及小。西方人则崇尚天人相分,强调世间万物的对立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人们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习惯于凡事从整体上把握。反映在文字表述上,中国人表达的思想往往要从整个段落或者整篇文章去领会。而西方人对某个意义的表达则基于个体句子的独立使用,倘若有些复杂的观点必须要使用几个句子才能表述明白,那么这几个句子之间也必须要有明显的关联词来连接。这也就是所谓的中国人注重“意合”、西方人注重“形合”的原因。
      (二)词语文化内涵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人们把语言看成是语言要素按照某种结构而形成的符号系统”。词汇,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要素,自然在运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文和西方语言在词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要正确理解某个词汇的意义,必须要深刻了解其文化内涵。比如,汉语中跟“狗”有关的词汇多带贬意,像“赖皮狗”、“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咬吕洞宾”等等。外国语文中“狗”的涵义则不同,人们常用aluckydog来指“幸运儿”。那是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常把狗当作宠物,有时甚至把它看作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有“红军”、“红色政权”,而在外国语文中的“red”则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指“引人生气的事”。
      (三)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是一个说与听的互动过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能否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文化差异的领悟程度。中西方文化在言语交际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打招呼、问候、致谢、道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惯用语句的规范作用,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方面。例如,中国人在道别的时候,总会把客人送出很远。能做到这一点的孩子是受到大人夸奖的。并且嘴里一般还不断说着“慢走”“下次再来”之类的客套话。对客人要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样子,客人走了,主人一般还会在原地站半天。而西方人在这方面则大不相同,客人要离开的时候,他们不会把客人送出很远,甚至都不会走出房间,并且不会有那些说不完的寒暄话。再比如,在中国,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不管多么用心、准备的饭菜多么丰盛通常都会谦卑地说“粗茶淡饭”、“照顾不周”之类的话。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通常还会不时地为客人夹菜。西方国家则很不一样,主人通常比较尊重客人自己的做法,饭桌上不会出现再三力劝、反复推让的局面。并且,在客人赞美饭菜不错时,主人通常会欣然接受,及时给出类似“谢谢”之类的回馈。
      (四)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它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进行传达和交流信息。“不同文化的人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了解这些差异对理解目标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身势语、服饰以及对时空观念等方面。拿身势语作例子,中国人过去用打拱作揖来打招呼,西方人则用亲吻、拥抱等方式。中国人手指向下作摆手的动作表示招呼人过来,而北美人则用同一动作表示向孩子告别。说到西方人的时间观,总会跟他们的金钱观联系到一起,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总会对时间都做精心的安排,并且赴约通常都非常准时。而中国人对时间的观念则有很大不同,在时间的处理上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赴约一般不会那么按时,年长或有身份的人还通常会晚到一会儿,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价。
      三、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鉴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教学对象、教学资源以及教法等多方面入手调整教学策略。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际活动来实现。因而,课堂上创设情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语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语篇内容以对话或短剧的形式展现出来,甚至可以把它拍成视频,使语言学习的形式更加丰富。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不自觉地融入到情境当中。

    推荐访问:跨文化 交际能力 培养 语言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