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政治学在比较教学中的平衡问题

    时间:2021-07-01 16:01: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政治学最初源于比较政治研究,因此,回归到课程教学实践中,“比较”、“平衡”等字眼成为政治学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几个关键词。文章以“比较政治制度”课程为例,在说明何谓比较,比较什么的同时,着重分析政治学比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平衡问题。
      关键词: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教学;平衡
      自政治学学科建立之初起,理论家们就一直渴望了解和阐明各种政治体系及其变化。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考察并分析了希腊150多个城邦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他的《政治学》一书为人们提供了比较政治研究的实例和资料,对政治学学科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政治学的研究中,也注重比较的方法。回归到政治学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同样不可忽视“比较”教学在知识教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牢牢把握 “比较”的概念,更要时刻注意几个“平衡”,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真正登堂入室,一窥比较分析的堂奥。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比较政治制度”课程为例,首先说明 “何谓比较”、“如何比较”,并主要就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平衡”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何谓比较:比较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多个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由此对事物做出初步的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认知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共同或相异的表象特征与本质特征,进而达到对特定事物的理解与解释。”[1](P.195-196)政治学就是源自于比较政治研究。著名的比较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就说过: “从本质上讲, 政治理论的大传统是比较的、分类的和类型学性质的。”[2]
      作为政治学科的专业骨干课程,《比较政治制度》既是学生了解各国政治制度、学习比较制度分析及制度变迁理论的重要一课,又是进一步学习、掌握政治学理论初步分析现实问题的进阶之梯,在政治学各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学科训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门课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的《政治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对各国现实政治制度的理解中去,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人们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和分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分类是帮助理解政治制度的基本手段。和多数社会科学的情况一样,人们对制度的理解主要通过比较过程获得,特别是由于实验方法一般并不适用于政治研究,比较便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人们希望采用比较方法使研究对象对比鲜明。这种方法能够突出大量事实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这些事实若以其他方法研究则会使人茫无头绪——进而帮助我们找出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能形成概念、假设和理论,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加以验证。诚如托克维尔所言,“若无比较,思想便不知如何迈步前行”。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那些试图了解政体的学者,不仅希望解释政体,还渴望“改进”政府。换句话说,比较政治制度中描述性解释与规范性判断紧密相连:是什么的命题和应该怎样的命题相关联。较为温和、中立的分类也会就有关政治结构和政府形式问题进行性质判断。这一点是在教学过程必须得向学生交待清楚的。
      比较政治制度中的“比较”是比较什么、怎样进行比较的呢?美国学者W·威洛比(W·F·Willoughby)在其代表作《现代国家政府》中,对此曾有如下论述:
      “……第一是关于政府的问题;第二是探讨世界各主要国家实际上如何解决有关政府的问题。对学生们来说,学习各种各样不同的政府结构和特点的大量事实并不困难,但弄清作为这些事实背景的基本原则,以求解释这些事实却并非易事。简言之,掌握各种机构、程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差异的实质特征是很困难的。这些困难还由于下述情况而更为突出,即往往由于对政治机构只作形式的、表面的说明,结果学生被引导去直接研究各个具体的政治机构,而忘记了首先应了解基本的政治原则。但是,正是这些原则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到的事实进行理论性的说明。”[3]
      也就是说,在进行比较制度分析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制度背后的基本原则,要在各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无论纵向比较还向横向比较均无例外,这样才会把握住制度的实质和动态。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比较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关键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为比较内容的规律性。整个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在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标准比较分析后,形成一般结论和发展规律。
      二、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平衡”[4]
      就目前《比较政治制度》的课程体系来说,大多数教材的内容体系并未能很好地体现以上要求。目前主要有两类较有代表性的教材与著作,一类是注重比较,比较的重点是基本原理,如复旦大学曹沛霖教授等人主编《比较政治制度》,[4]还有一类情况重描述,即以国别体的形式对西方各国相关政治制度进行十分详细的介绍,如郑楚宣、刘绍春所著《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5] 以及田卫民、张桂林所著《比较政治制度》。[6]不管是采用重比较还是采用重描述的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均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种平衡:
      (一)基本原理讲授与具体制度比较之间的平衡
      比较政治制度是比较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讲授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制度时,自然就离不开对这些政治制度的思想渊源、这些制度所反映的基本原理的梳理和讲解。这些思想或理论原则并非具体的政治制度,但却体现在政治制度之中,是具体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支柱,是政治制度大厦的基石。从学科角度而言,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原理,更多的应该属于政治思想史和政治理论研究的范畴。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对相关的知识有些了解,但只是了解还远远不够。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这些基本原理或重要的政治思想就不能不提及。另一方面,既然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对政治制度的比较,因此,对各国的政治制度的讲述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留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具体做法是,在简要介绍政治学理论相关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如政治体制、议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为主要的视角,对各国的具体的政治制度做出的理论概括,建立起一定的理论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个案研究。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同时,重在进行比较,比较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业已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又要重视各国不同的特点及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以及缺陷。因此,在讲授课程时,应主要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以政治制度的不同方面为视角,如把政治制度分为政治体制、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等;第二,在将政治制度具体分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政治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三,讲授政治制度不同方面的特点,这是该课程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重点在于在比较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的框架和宏观的整体分析,这种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但又必然超出经验研究而走向抽象和概括;第四,各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在这一部分中,要按照前面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来介绍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层面,这是一种描述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深度的描述与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比较提供可能。[4]

    推荐访问:政治学 平衡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