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国学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时间:2021-06-15 16:02: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xed/jxed201606/jxed20160616-1-l.jpg
      国学作为巨大的思想宝库,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特别是几代国家领导人在重大场合讲话时多次引用国学经典中的名言名句,更是让国际国内人士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留下深刻印象。如习总书记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诗经》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被悬挂于国际组织大厅。从国内到国际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孔子学院”已在世界120个国家开设440所。国内的众多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纷纷将国学内容引入学校教育。那么如何将“国学”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呢?
      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以人文科学为主,主要为四书五经,这与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息息相关。正因为对科学技术的不重视,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因此,洋务运动兴办“洋学堂”,将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学科引入学校教育。建国后,儒家学说曾一度沦落为“毒草”。近代,在世界经济大潮中,自然科学越发凸显它的作用,因此催生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现代学校教育内容更是多元化,外语、计算机、艺术等都充实课堂。那么,国学在现代教育中有无立身之地,有没有必要进入课堂呢?
      国学,对人产生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不似其他学科,学了数学,我可以做出题目来,考试有用;学习外语,我可以与人对话;学了钢琴,我可以弹奏出来。那么,国学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应该说国学最大的益处是塑人以正底子,给人以正能量。国学包罗万象,从最细微的如何坐立行走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修身养性,自洁自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从国学中受益,它对人的影响是缓慢的,但却是终生的,而且是全面的。让孩子在心灵最纯净的时候接触中华民族最具智慧和价值的思想,提升人文素养、道德修养,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看到现在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不少问题,甚至有学生弑师杀母,毒害舍友,虽然是极个别的例子,但才与德的不匹配在许多学生身上体现。“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不是耸人听闻的话语。教育是为了让人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础。所以,国学作为品德教育的良好载体,是解决现在学校思想教育缺失和滞后的一剂良药。它为学生打下成人成才的基础,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学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实施呢?应该说,各学科都可渗透国学教育。语文本身已有学习古文的任务,就不必说了;数学可让学生破解古典名题,了解中国在数学发展方面的灿烂史;音乐介绍中国的古典戏曲;美术引导学生赏名画、识名帖、学剪纸、学篆刻等。但这些缺乏深度,犹如蜻蜓点水。有的学校还专门开设国学兴趣班,如书法、国画、吟诵、古琴、围棋、诗词等。这些途径都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国学的了解和热爱。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缺乏系统性,受教者面不广。国学教育不应是培优教育,不是為特长生而准备的,也不是对思想、品德落后生的帮扶教育,国学教育应普惠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国学虽然没有纳入国家课程,在校本课程中应当设置1—2节课时,用以学习国学,做到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检测,国学教育才能成为学校日常工作,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比较系统,才不至于沦为作秀,国学教育才有保障。
      国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特别是小学应选择浅显易懂,最贴近学生生活、年龄的内容入手。低年级学习《三字经》《弟子规》,既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同时所传授的该怎么站,怎么坐,怎么孝敬父母,怎么友爱兄弟,怎么勤学,怎么守信也是孩子成长中最先需要懂得的。中、高年级可学《笠翁对韵》《千字文》《论语》《孟子》以及赏析古诗词等,让孩子从学礼仪规范到学如何做人,以及简单地接触哲学思想。这样循序渐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易于学生掌握吸收。
      国学的教学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有些学校的国学教育内容只局限于经典诵读。国学教育的内容还可包括国学技艺的传承,如围棋、古琴、书法、国画、剪纸、篆刻等,以艺养性,熏陶孩子性情。可以学习国情历史,了解朝代变迁、民族融合;可以了解风俗数理,太极、历法、八卦、天干地支、节气等。内容的多样性,才能让学生对中华灿烂的文明有更全面的了解。
      国学的教育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可否认,有些思想在今天看来,已经有其局限性。执教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善于调控,既不能照本宣讲,也不能有意规避,而应是将之放于新环境下的解说与引导。如《三字经》中有“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现在就不能按字面意思解释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而应提取精神,概括为朋友间的忠义,家庭的亲情,婚姻中的和谐。
      国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不可失之偏颇。正因为有些学校将国学教育狭隘地理解为经典诵读。于是乎,孩子能背诵多少多少经典篇目,能像模像样地模拟古人诵读成为一些老师、家长追求的目标。国学的精髓在于感化人的思想。国学教育在于将逐渐遗失、弱化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重返课堂并用于指导实践,达到修身养性效果。因此,要让学生理解所背经典的含义,并能从中有所感悟,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的时候,不仅要带领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好经典,领略汉语言的美感,还要通过释义、讲故事、举例子、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写感悟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真正学懂经典中所蕴含的闪光的人文思想。如《三字经》中介绍朝代有这么几句“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教师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有“周”这一时间最长的朝代,还可通过故事《烽火戏诸侯》来告诉学生:一个君主失信于民,导致亡国。这与我们听过的《狼来了》的故事是一个道理,但它是真实发生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国学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这样的契合点在国学教育中比比皆是。同样,要求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弹好古筝,写好书法,画好国画,还要在赏名画、品名乐、识名帖中建立高雅的审美观,提高审美修养。要求在了解国情发展史中积淀爱国热情,在了解中华民族生存大智慧中树立民族自豪感。只有将国学外在的知识与技艺与品德的修养、情操的陶冶相融合,国学才能释放它最大的价值。
      国学中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重要,但它不是全部,也不是全能。因此,学校在推行国学教育时要把握好度。有的学校是走过场,有的教师觉得国学课与现在的升学考试无关,没有必要上,挤占国学课时,国学课犹如虚设。反之,有的学校急于求成,将国学教育作为读、抄、背的任务进行布置检查,加重学生负担。媒体报道有的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国学教育,孩子穿汉服、行汉礼,诵古典、唱古乐。这种与社会隔绝的教育形式也是不可取的,学生将来难以融入社会。只有将国学作为一门普通的学科,不偏不倚,不忽视,不强化,国学这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才能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焕发青春的活力,持续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25365420@qq.com

    推荐访问:国学 现代教育 融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