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从州议会选举看当前德国的政治生态走向

    时间:2021-06-13 00:03: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以及萨克森—安哈特州于2016年3月13日进行州议会选举。受难民危机影响,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选择党成为此次州选的最大赢家,“全民政党”——基民盟与社民盟选票流失严重。此次选举反映了德国民众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不满,加剧了德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分化,或将对德国2017年的大选选情产生直接影响。
      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以及萨克森—安哈特州于2016年3月13日进行州议会选举。与以往州议会选举不同,德国民众注意力从各州财政、教育政策以及环保等内政议题转至难民政策。在欧洲难民危机不断发酵之际,三州选情是对总理默克尔不设上限的难民政策的一次民意大考。结果表明,反对难民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选择党(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简称:AfD)成为此次州选的最大赢家,选票比例均达到两位数,而“全民政党”的民意基础大幅下降。各州政党为联合抵制选择党,使得组阁谈判变得困难重重。2016年的州选虽不能完全反映2017年德国大选的民意走向,但在难民危机尚未缓解之时,州选结果无疑会使默克尔政府面临更大压力,也加剧了德国政局以及政治生态所面临的挑战。
      三州选情回顾
      一、选择党晋升,全民政党失利
      德国三州选举中,成立仅三年的选择党成功跻身州议会。德国西南部的巴符州和莱法州的选择党支持率分别达到15.1%和12.6%,各自获得23与14个州议席,晋身两州第三大党。选择党在东部萨安州同样势如破竹,支持率飙升至24.3%,获取25个州议席,成为仅次于基民盟的第二大党。选择党在三州选举中成为实际赢家,不仅将改变州议会格局,同时打破了各政党固有的组阁模式。
      相比之下,虽然“全民政党”(Volkspartei)——基民盟(CDU)与社民盟(SPD)在萨安州与莱法州艰难赢得选举,[1]但选票流失显著,成为此次选举中的失利方,绿党在各州表现良莠不齐。基民盟失去了巴符州最大党地位,支持率较2011年州选下跌12%;社民党在萨安州的支持率下降11%,远远落后于选择党。绿党在巴符州州长温弗里德·克莱切曼的领导下得票率超过30%,跃升为巴符州第一政党。在莱法州,作为执政伙伴的绿党却失票惨重,从2011年的15.4%跌到如今的5.2%,险些丧失州议席。
      二、组阁之殇
      此次州选有两大特点:其一,东、西部联邦州的民众投票率较2011年均有提高。其中,西部联邦州巴符州和莱法州的投票率超过70%,东部萨安州的投票率升幅近10%,达到61.1%,三州选举结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民意。其二,无论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西部老联邦州还是在经济弱势的东部新联邦州,“全民政党”执政地位面临挑战,各州政局将重新调整。
      三州组阁之争已拉开帷幕:巴符州绿党支持率居首,原执政伙伴社民党选票低迷,为此绿党州长克莱切曼有意拉拢自民党(FDP)组成三党执政联盟,但自民党却无意入盟,中右的基民盟在无法另立阵营的条件下只能与左翼的绿党开启艰难的组阁谈判,两党政见分歧明显;[2]莱法州的社民党在与基民盟“激战”后最终取胜,为压制基民盟势力,社民党将与绿党及自民党组阁视为上策,而与基民盟联合则为最后之选。萨安州政治生态的分裂显露无遗,左翼党与选择党吸纳大量中间选民,而社民党选票降幅超过10%,无法与基民盟维持两党执政的局面,拉拢绿党入阁组成三党联合成为唯一选择。可以预见,萨安州新执政联盟或将问题频出,社民党与绿党的左派人士将与基民盟中的右翼势力形成博弈,构建较强执政能力的中间政府成为萨安州政局的新挑战。
      “全民政党”排除与左翼党联盟的可能性,组阁谈判将变得异常艰难,左派阵营的绿党或与中右的基民盟乃至右翼的自民党组阁,形成三党执政格局,共同抵制民粹主义的选择党。然而,未来各政党之间很可能由于内政议题上的分歧而造成执政混乱。联邦州在各州内政事务上拥有较为充分的自由裁量权,相互协调的执政联盟是良好治理的基础。政党“妥协”组阁的负面效应较为明显,如果新执政伙伴相互掣肘,在难民以外的内政事务上难以达成一致,将削弱州政府的执政能力,最终丧失民众支持率。
      难民危机下的
      德国国内政治生态
      一、难民危机中“全民政党”的困境
      “全民政党”的支持率在各州均有流失,这与德国的难民政策密切相关。德国政界与民众对于联邦政府解决难民危机的能力质疑加深,默克尔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在联邦层面,执政联盟内部对于默克尔不设上限的难民政策分歧较大,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不断向总理施压,要求每年接纳难民人数的上限为20万。在联邦州层面:德国曾对接纳难民的能力过于自信,而未充分估计潜在的后果。2015年德国接纳逾100万名难民,各联邦州、城市以及乡镇纷纷抱怨难民承载能力已至极限,联邦财政补贴不足。莱法州基民盟候选人克吕克娜在州选前夕提出有违默克尔难民政策的备选方案,要求根据联邦州实际情况分配难民,在德国边境设立注册中心决定难民去留,其目的在于减少来德难民数量。[3]在社会层面:2016年元旦夜科隆大规模性侵案嫌疑人指向中东及北非难民,德国警方却欲盖弥彰,进一步激发了德国民众对于难民潮的恐惧。2015年底,“欧洲爱国者反对西方伊斯兰化组织”(Pegida)在德国各大城市游行抗议,煽动排外情绪。超过80%的德国民众认为联邦政府无力独自解决当前难民危机,59%的受访者对默克尔的难民政策表示不满,64%的德国人认为短期内依靠欧盟解决难民危机不具备可行性。[4]
      二、“德国式恐惧”助选择党崛起
      选择党利用民众对于执政党难民政策的不满和对欧盟的失望情绪,煽动减少难民数量以及缩小欧盟权力吸引中间民众。近年来,欧洲经历债务危机、恐怖袭击以及难民危机,民众对于国内安全以及经济形势恶化的担忧日渐升温。这种“德国式恐惧”很容易将选民推入右翼阵营,而民意右转与政治精英和公民社会相脱节不无关联。

    推荐访问:德国 议会 选举 走向 生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