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真正的分享行为

    时间:2018-12-28 03:34: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分享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技能,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互利。这种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有助于幼儿个体社会性的发展。
      现代家庭特点使很多独生子女存在着自私、孤僻、独占心强、自我中心、不合群、合作意识差等问题,使得幼儿教育培养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重视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分享动机、主动的分享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呢?
      
      一、在幼儿园教育中主动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1.创造良好物质的环境,给幼儿开展分享活动的机会。
      分享作为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需要锻炼,需要实践。在幼儿园里,分享可以渗透在每个区角游戏、每个主题活动中。如大班“金色的秋天”主题墙的布置,我设计的主题框架为一颗“白果树”,让家长带领幼儿到野外寻找各种秋天的果实,然后一起挂在“白果树”上,让幼儿和同伴之间说说、看看。这样,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愿望不知不觉地就被激发出来,他们会共同体验丰收的乐趣,感受秋天的美好。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分享地带”、“欢乐小舞台”、“生日会”等让幼儿从物质和情感双方面体验分享的乐趣;此外,还可以布置以“你快乐,我快乐”、“我的心愿”、“我的快乐”等为主题的走廊和墙壁环境,让幼儿在参与制作、欣赏富有童趣的美丽画面时感受温馨和幸福,让他们更愿意交流,更乐于分享。
      2.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帮助幼儿从感情上逐步认识什么是分享,告诉幼儿好的东西大家一起玩才最快乐,让幼儿明白“我的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正确地让幼儿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鼓励其分享、助人、合作等行为,为他人树立榜样。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点头等,都能使幼儿得到快乐和满足。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分享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的行为。正确适宜、长效的肯定强化行为,能使幼儿注意体会别人的情感,有助于社会情感的培养。强化时注意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
      3.建立分享规则,使分享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分享行为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行为规则的内化,使幼儿自己能意识到什么时候该怎么做,使分享变成幼儿自觉的行为。对此,可组织幼儿开展认识班级的活动,让他们认识班上的小朋友、班上的各种物品,告诉幼儿如何分配这些玩具,如何分享图书,等等。要让幼儿知道这些物品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每个成员都有使用支配的权利,让幼儿意识到,要做好某件事情,必须大家共同使用一件物品,共同活动。如美术活动时,一组幼儿使用同一盒中的一种颜料;游戏时,双方共同使用一个道具,只有轮流分享使用,游戏才能得以继续,等等。
      其次,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使幼儿在反复的教育训练中逐渐养成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懂得做任何事情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排在第一位,进而逐渐做到遇事要想到别人。
      
      二、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1.家园采取一致教养态度。
      家长应特别重视培养孩子分享的情感和行为。身教重于言传,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则,肯把东西借给别人。来客人时,主动把好吃的拿出来招待别人;吃东西时,与孩子共享,打消他独占的念头;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或遇到挫折时,也可告诉孩子,让他们分享欢乐与忧愁,学习赞赏别人和给予同情、理解;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与幼儿园教育一致,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
      2.寻求合作伙伴,共建分享教育机会。
      建立家庭友好小组,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定期举行物质(食物、玩具、书籍等)和精神(表演、游戏、谈话等)分享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家庭还可与社区和幼儿园合作,形成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社区和幼儿园可定期举办一些同乐活动如“家庭分享日”,举办“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讲座,开展家教经验交流会等让家庭与家庭之间有更多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3.欣赏文学作品,进行移情教育。
      让孩子多读关于学会与人分享的书籍和故事,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的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本尼的几分钱》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儿用他的5美分给每个他所爱的人各买了一个礼物。玛丽・安・赫伯曼的《一人一个》讲述的是奥里弗・陶利夫住在一个房子里,在房子里任何东西都是一人一个。但是奥里弗很快懂得不要每人一个,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比自己一个人拥有一样东西更有乐趣。
      4.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分享动机和主动的分享行为。
      分享不是剥夺,应在自愿快乐的情绪下进行,当孩子将玩具借给别人后,家长应按约定时间,替孩子取回玩具,让孩子明白分享的过程是安全的,自然就乐意分享。家长应不仅要求孩子与人分享,还应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你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两人成为好朋友后,他会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这样不更好吗?
      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在客观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规则,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推荐访问:幼儿 培养 分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