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Excel,教学中分层练习的探讨】

    时间:2019-02-07 03:28: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人类针对学生差异的教育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针对个体,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我校各班的中专生是带着中考失利的阴影走进学校的。中考的失利,高考的目标也随之消失,他们的心理活动比普通高中生要复杂,学习的内部动机比高中生要弱得多。整体而言,中专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学习能力差异大。所以,中专学生更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更需要成功的激励。当然,中专生没有高考的压力,给教育教学的改革留有了更大的空间。
      在探讨Excel教学中分层练习的可行性时,我实施分层练习的理论依据是原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同时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学生的潜质和个性也有差异,例如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强,理论学习效果较好;有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由于成功的刺激来源不一样,反馈于学习动机,不仅学生之间学习动机强弱有差异、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其学习动机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的不均衡发展。正常情况下,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不断去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并尝试成功的过程。目前,我们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由于上述差异的存在,如何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很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认为,中专生虽然是被“中考”淘汰出来的“失败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是失败了。中专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中学,更侧重于技能性。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认真去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因人施教,就存在着通过中专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才的可能。
      实行分层施教,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能力相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能兼顾大多数学生求知的需要,有利于老师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班中的优势和弱势差距较大,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就有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这也便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改善学习效果。从本专业教育来考虑,进行分层练习就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完善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法。
      在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的设置上考虑到分层教学课程设置的思想,为了提高“教学计划”实施的质量,我们在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上也作了相应的改革。
      (1)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由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与分层练习三个部分组成。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可简单地定义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资料说明的形式被展现,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案例分析获得蕴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方法等知识,还在于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在“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而不再像传统教学下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问题。
      讲一节课就要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因此在备课时要注意上、中、下三类学生。以中等学生为主要对象,设法在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要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使上等学生学得多一点,好一点,对后进学生要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
      实践操作:根据教学案例的内容和要点,教师设计出相应的实践操作练习,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详细给出完成项目的每一步骤,规定基本要求,提出优化方案,鼓励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后,对自己的解题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自学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优化方案的实践中直接获得成功的刺激,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分层练习:做练习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知识,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过去做练习题时我们采用的一般都是“一刀切”的方法,这样对优、良、差学生来说并不均衡。
      在该环节中学生将面对A,B,C三种层次的练习,他们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动手的能力来进行选择;教师在练习中观察学生的选题、操作和帮助的各种情况,最后再按照观察所得,选择一组题来当堂讲解,做到教学的堂堂清。
      分层练习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
      在分层练习的环节中,如何设置分层练习的题目是一个关键点。在我的实际教学中一般是将A组题设计为完全不超出授课范围的题,只要学生在上课中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去走就基本上能将A组题顺利完成;B组题是在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上的一个拓展,其中可能包含一至两个新知识点,要靠学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或帮助才能完成;C组题主要是面向那些基础较好或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在课程中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既是感知、理解、记忆的过程,也是情意过程,情感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不断上进。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尤其对B层和C层学生,教师更要“偏心”,通过个别辅导、谈心交流等形式,倾注更多的爱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期待,使他们增强学好功课的信心。同时,教师多提供各层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组织互助小组通过课堂讨论、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充分发挥出来,并及时表扬激励,以强化其个性品质的良性发展。
      (2)评价方法。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评价的方法上,传统的仅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这样去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显然不适应分层教学的要求。于是,我采取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终结性评价三者相结合的做法去评定学生的总评成绩。相对淡化以记忆性内容为主的测试,增加了开卷考试的比重,利用测评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所以,这门课的测评方法是老师设置一些需学生活用已有知识去解决的一系列题,并一对一地观察学生的实操过程。
      (3) 存在问题及完善方法。练习分层后仍是大班教学,学生中学习能力的差异仍然存在。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于某些不需要特殊实验手段的课程,学生由于兴趣所在而超前学习、超纲学习,即在低层班中出现部分学生的学生能力可以达到本门课程对高层班学生的要求。如何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呢?我认为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除了根据教科书的需要设置外,还应该根据分层教学的需要,把这门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增强篇”。其实,把课程内容分模式教学的思路在分层教学之前就已经提出,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上提出来的,已经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而且初见成效。在分层教学前,研究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保持能力、迁移能力等方面。在实施分层教学后,促使我们把课程内容分模块教学的思路扩展到了教学管理上。这样,如果仍靠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来实现课程内容分模块教学显然是不规范的,而且社会上也缺少合适的教材,所以我设想搞一套“本校教材”,目前正在研究中。
      另外,分层教学实施中要强化反馈,及时了解各层面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让这种模式流于形式,更要重视分层评价,对每个层面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因为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推荐访问:分层 探讨 教学中 Excel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