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

    时间:2021-06-11 16:01: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20世纪中后期,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广西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这是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的一次国家行动,它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贯彻落实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识别;民族平等;国家行动
      【作 者】覃乃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012-010
      
      Ethnic Identification:A National Action to Implement Ethnic Equality Policy
      Qin Naichang
      Abstract:In the mid-20th century and the late,under the unified arrangements of Chinese government,Guangxi launched ethnic identification,which is a national action to implement ethnic equality policy,an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system,to protecting the equal rights of all minority ethnic groups,to implementing nations various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minority ethnic groups,and to enhancing national unity.
      Key Words:ethnic identification;ethnic equality;national ac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制度,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就要求弄清楚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哪些民族?这就需要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因此,民族识别是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的一项国家行动。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识别常常受到一些人特别是西方学者的非议。本系列论文以广西民族识别为研究对象,意在说明,中国的民族识别对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同时说明,民族识别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一次重要实践,它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识别使广西历史上形成的族群变成为12个世居民族,他们由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而这种民族认同是建立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之上的。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了人类平等思想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归纳起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第一,主张和坚持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也就是说,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先进或者后进,都应该一律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履行相同的义务。主张对于各民族之间发展上的客观差距和文化上的差异应该持科学的态度,认为民族之间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只有发展上的先进和后进之别,而这些发展上的差距不是天生的。对于发展落后的民族,只要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提供发展的机遇,他们就一定会获得进步。
      第二,主张和坚持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平等,并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也就是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切权利平等;同时通过对于少数民族的特别保护以全面体现民族平等,这种特别保护在社会生活中一般表现为对少数民族的优惠和照顾。列宁为此曾经指出:胜利了的民族的无产阶级,甚至不惜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现实生活中实际形成的不平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
      第三,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与资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根本区别。私有制是造成民族剥削和压迫关系的制度根源。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为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的真正平等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第四,主张和坚持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①列宁也认为:“法律上的平等还不是实际生活中的平等”。②
      第五,主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当代中国,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只有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国家才能长期稳定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想成果,理所当然地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二、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民族识别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我国的民族识别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我国民族的自然地域、语言文字、经济生活、文化和心理素质等要素,进行历史的综合考察和分析,科学地确定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从而使国内各民族能够更好地拥有平等的地位和享受民族平等权。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形成了一个平等、团结、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们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逐步消除。少数民族要求自己的地位得到确认,权利得到保障。于是除了那些历来被公认的少数民族外,许多长期受压迫、受歧视的少数民族纷纷提出确认自己的族称和公开自己的民族成分,迫切要求承认为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员。比如,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国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多达400多个,其中仅云南省就达200多个。广西也有20多个。这众多的民族名称,除一部分是早已公认的外,绝大多数都属于新中国成立不久才为人所知。因此,民族识别势在必行。
      民族识别是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新中国建立后,在各级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落实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帮助发展民族经济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中国有哪些民族。如果民族成分不确定,势必影响到这些民族充分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各项权利,影响他们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会妨碍这些民族在建设新生活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8月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都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是少数民族。因此,只有对自愿申报的民族单位进行民族识别,才能确定它们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单一的少数民族还是某个少数民族的一部分,还要确定其族称以及人口数量,从而为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基础。

    推荐访问:平等 实行 民族 政策 国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