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再认识

    时间:2021-05-31 12:03: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mxs/xmxs201105/xmxs20110508-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mxs/xmxs201105/xmxs20110508-2-l.jpg
      
      摘要:因果关系链被视做是Kaplan和Norton创立的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核心和精髓。然而,学术界对此却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支持者和质疑者各执一词。而究其原因,在于对因果关系基本概念的认识不同。质疑者是从纯粹因果关系准则对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进行批判,是对平衡计分卡及其因果关系的误解。而在现实经济管理活动中,往往若干影响因素同时存在,因此不能以纯粹的因果关系来讨论或质疑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作为科学与艺术兼具的管理实践工具,平衡计分卡各指标之间只存在具体管理情景下相对的因果关系。正如Kaplan和Norton所强调的,建立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各指标与战略相连接,在寻找因的过程中,分析企业现有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行动,实现组织目标,这恰恰是平衡计分卡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链;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1)05—0058—08
      
      1992年Kaplan和Norton创立的平衡计分卡是近19年来管理理论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之一。因果关系链被视为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核心和最具创新性的因子,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如斯堪迪亚导航仪、智力资本导航仪、业绩金字塔和业绩测量棱镜等的理论精髓(Kaplan and Norton,1992;1993;1996 a; b;c;1997;2001:2004;2006;NCrreklit,2003;Bukh and Malmi,2005;Malmi,200l;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平衡计分卡特别强调因果关系链和协调一致的思想,通过因果关系把战略转化为可操作内容的战略地图,战略地图勾画出企业把行动和资源转化为有形的顾客和财务结果的过程。由此可见因果关系在平衡计分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如果没有因果关系链,平衡计分卡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就根本无法将其称为“重要创新性的战略管理工具”。
      
      一、学术界对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的不同认识
      
      Kaplan和Norton及众多支持者认为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是存在的,并且是平衡计分卡的核心。除了Kaplan和Norton用大量案例说明平衡计分卡存在因果关系链以外,自平衡计分卡问世以来,许多学者采用案例研究、实地研究、多元回归方程和结构方程等方法,有些方法还考虑了平衡计分卡各指标间的时滞效应,来检验Kaplan和Norton平衡计分卡中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关系,检验非财务业绩指标的预测能力,测试平衡计分卡中可观察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联系(Malina andSelto,2004;Banker,Konstans and Mashruwala,2000)。如Birdi,Allan和Wart(1997)通过对1798位制造业员工的调查发现:员工整体工作满意度与企业提供的在职培训和个人工作发展计划呈显著正相关;Blau(1999)的纵向研究发现,员工满意的绩效评价系统显著地提高了员工满意度。Stum(1998)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忠诚度的关键驱动因素,员工忠诚度与员工保持率相关;员工满意度与员工生产率正相关。同时,员工满意度提高了客户满意度(Banker,Konstans andMashruwala,2000)、客户保持率(Atkins,Marshall and Javalgi,1996),并且改善了企业业绩(Oliver,1998)。Mukhopadhyay,Kekre和Kalathur(1995)的研究发现,信息系统投资能改进产能利用率、存货周转率、产品质量、与供应商交易等流程;产品质量管理和继续不断的流程改进(Fitzgerald andErdmann,1992)与财务业绩正相关,良好的顾客服务与顾客保持率正相关(Ennew and Binks.1996);内部业务流程的改进与顾客满意度提高直接相关(Behn and Riley,1999;Krishnan.Ramaswamy,Meyer et al,1999);而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之间呈现因果关系(Spreng andMackoy,1996)。除了证明平衡计分卡各维度、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外,Itter和Larcker(2003)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平衡计分卡实践中建立因果关系的企业其ROA和ROE比没有建立因果关系的企业分别高出2.95和5.14个百分点。在大量管理行为学、信息系统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和会计文献中都可以找到学者们证明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存在的实证研究文献。
      然而由于Kaplan和Norton并没有给出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链的严格定义,在因果关系论述上语义模糊,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可归结为如下问题。其一,Kaplan和Norton描述的平衡计分卡只是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指标系统的归集,对各层面和指标间的因果关系表述方法模糊,描述过于片面,不具备普遍性。其二,时间层面存在缺陷。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指标处于同一时点上,没有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不符合因果关系中的前后关系;许多指标的原因和结果的计量几乎在同一时间上,难以推测某一具体指标的具体后果,而时间维度是判断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三,各个层面之间逻辑上不是独立的。比如,假设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满意的顾客是忠诚的顾客,不满意的顾客是不忠诚的顾客。这在本质上是概念之间的推导,即所谓的“条件——结论”的逻辑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实践中,满意的顾客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所限或有其他替代品的存在,也未必是忠诚的顾客。其四,许多学者在证明平衡计分卡各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时采用的是相关回归分析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方法只能验证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无法证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其五,因果律要求具备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应该是单向关系,但往往平衡计分卡各层面、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关系,如优秀的员工创造高财务业绩,而高的财务业绩也可能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员工,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因果关系循环,因此无法判断何为原因,何为结果。
      为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的存在性进行辩护的一篇最经典的文章是2005年Bukh和Malmi发表的《Re—examining the cause—and—effect principle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该文从时间维度、因果关系是否普适、各维度之间是否独立等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支持Kaplan和Norton的观点。首先,战略制定过程已考虑时间维度。虽然Kaplan和Norton并没有明确时间维度,但其实企业管理层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肯定会考虑到哪些指标应先实现,哪些后实现,即已经考虑了时间维度。其次,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具有特定性。平衡计分卡各指标间因果关系自提出就未说明具有普遍适用

    推荐访问:再认 因果关系 平衡 计分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