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金融危机“后遗症”与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时间:2021-01-25 16:07: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jwt/cjwt201108/cjwt20110809-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jwt/cjwt201108/cjwt20110809-2-l.jpg
      摘 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危机本身或其应对政策所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出口增长受到外需增长慢的抑制;二是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三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增大了中国通胀压力。中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促进产能和资金向国外转移,而加快对外投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放松对对外投资的审批和监管;扩大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规模;加快实施技术追赶型对外投资;继续鼓励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注意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对外投资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8-0054-06
      
      2008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使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相继陷入经济衰退或增长减速。为了使经济尽快摆脱危机,多数国家迅速实施了经济刺激政策。目前,虽然全球经济已步入复苏进程,但是,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后遗症”,即由金融危机本身或由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所引起的诸多不利因素,如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财政赤字增加、主权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等,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正在面临来自实体经济和金融两方面的冲击:在出口增速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贸易顺差减少的同时,热钱的冲击将导致资产价格和物价上涨压力的增加。中国现有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也将遭受美国国债价格下降和美元贬值的双重打击[1]。加快对外投资是解决中国所面临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需要作出合理的选择。
       一、金融危机“后遗症”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抑制中国出口增长
      对外贸易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主要发达经济体一直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目的地。然而,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导致中国的外部需求增长大不如前。2011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美国和日本的GDP增速分别为2.5%、1.8%和-3.7%。其中,美国的GDP增速明显低于2010年第四季度3.1%的增速;日本受地震影响,出口严重萎缩,经济衰退明显。而且,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据美国劳工部统计,美国2011年5月份失业率达9.1%,较4月份上升了0.2个百分点;据欧盟统计局统计,欧元区和欧盟2011年4月份失业率分别为9.9%和9.4%;据日本总务省统计,日本2011年4月份失业率为4.7%,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同时,危机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进一步分化,一些主要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目标国、对象国和受害国。2009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为9.6%,但遭受的反倾销案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占全球的75%,遭遇的贸易调查数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2010年中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7亿美元。贸易摩擦正日趋政治化,非传统领域的贸易摩擦强度大增。人民币汇率、自主创新、新能源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和市场准入等成为贸易摩擦的新热点。2010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不仅来自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也来自于巴西、阿根廷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中既有针对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也有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2]。
      受外部需求增长缓慢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1—5月,中国进出口14 0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增速低于2010年同期16.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为25.5%,低于2010年同期7.7个百分点;仅从2011年5月份来看,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为16.6%,环比下降4.4%。尽管片面追求出口额增长不是中国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外需增长慢,会进一步加剧中国业已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
      2.国际主权债务风险加剧,威胁中国外汇储备价值
      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风险均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金融危机过后,由于经济增长恢复缓慢,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偿还问题凸显出来。其中,尤以希腊的债务危机最为严重。2010年,希腊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10.5%,这虽较2009年高达15.4%的赤字水平有所下降,但却超过了欧盟规定的9.6%的水平[3]。同时,希腊的公共债务由2009年占GDP的127.1%升至2010年的142.8%。除了希腊,欧元区成员国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主权债务危机也不容小觑。从整个欧元区来看,2010年,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6%,是欧盟所定上限3%的两倍;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由2009年的79.3%升至85.1%,高于欧盟要求的60%。此外,2010年,美国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已接近100%,日本的公共债务仍然居高不下,是其GDP的两倍多。
      由此可见,主要发达经济体多深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之中。更为关键的是,欧元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多为相互持有,一旦某国主权债务发生违约,必将引起链式反应,全球金融市场将大幅震荡,进而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正是在这种担忧之下,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投资信心和消费需求迟迟无法恢复到应有的水平,这不仅不利于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且会进一步削弱公共债务偿还能力,加剧债务违约风险。对中国而言,由于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需要保值增值,中国选择了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并积极参与希腊、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救助。这虽然有助于稳定中国出口贸易的外部市场,但却使中国与国际主权债务风险更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同时使中国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余额存在大幅贬值的潜在风险。
      3.全球流动性泛滥,增大中国通胀压力
      目前,全球性通胀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此轮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是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普遍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当时,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均向市场中注入了大量流动性,用以刺激经济复苏。理论上而言,如果经济刺激政策奏效,通过扩大产能使供给增加,商品的价格不会过快、过高地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会太大。待经济企稳后,通过反向操作收回超发的货币,就不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过去两年的实际情况是,发达经济体增加投放的货币,很大一部分流入到了新兴经济体,加上新兴经济体自身多投放的货币,迅速地在许多新兴经济体催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4]。尤其是在“金砖”国家,2011年上半年,印度和俄罗斯的通胀率达9%左右、巴西的通胀率达6%左右、中国的通胀率在5%以上。同时,由于美元不断贬值,使得粮食、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也不断走高。2011年5月,美国CPI同比上涨3.6%,创三年来新高;欧盟成员国罗马尼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的通胀率分别达到了8.5%、5.5%和5%;英国、德国和法国的通胀率分别达到了4.5%、2.3%和2.1%。
      在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率陆续攀升的背景下,为了防止物价上涨过快对经济造成更大的影响,许多国家都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抵御通胀压力。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已通过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4次加息,竭力遏制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率仍在5%以上。今后一段时期,在外部输入型通胀和内部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仍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这样下去,中国经济很有可能陷入“滞涨”困境,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也将面临两难选择——继续实施紧缩性政策抑制通胀,很可能伤及刚刚复苏的投资需求,减缓经济增长;不实施紧缩性政策,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最终可能导致更大的经济衰退。

    推荐访问:后遗症 中国 金融危机 对外投资 战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