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圣地的爱情 世界爱情圣地

    时间:2020-03-24 07:20: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生命历程虽然短暂,但其复杂多样的生活经历却给其太多的创作灵感。在其爱情小说中,司汤达往往以独特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挖掘男女主人公细微的情感变化。《帕尔马修道院》作为其爱情小说当中的又一篇杰作,虽然作品的创作速度很快,但是小说对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尤其是在表现个人爱情观上,丝毫不差于其代表作《红与黑》。《帕尔马修道院》主要是通过对法布利斯、吉娜和克莱莉亚之间的三角恋情,着力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冲破传统的自由爱情的向往。
      关键词:法布利斯 吉娜 修道院 激情之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红与黑》,还是其他作品,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都是在用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笔法来表现爱情故事的缠绵旖旎和刻骨铭心。爱情在其小说主人公的心中,时而像是痛苦的恶魔,时而像是绚烂的精灵,总是如同飘忽不定的星星,让人魂牵梦绕。在司汤达所塑造的恋爱青年中,他们不仅饱含了热情、诚恳、坚定以及无奈辛酸等各种心理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具有司汤达本人特色的爱情理论。
       一 司汤达的爱情观
       司汤达一生著作颇丰,无论是其代表作《红与黑》中的于连和德・瑞娜夫人,还是《阿尔芒斯》中的奥克塔夫和阿尔芒斯,或者是本文中所介绍的《帕尔马修道院》中的法布利斯和克莱莉亚、吉娜等人物,都是司汤达在抨击当时社会问题的同时,希冀和描绘出的不同爱情类型。一部好的思想理论著作应该可以合理地解释作家本人的文学创作动机。所以,我们如果想要详细地了解司汤达作品故事中的前因后果的话,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思想著作。例如本文所探讨的司汤达的爱情观,我们就应该以他早年的理论著作《论爱情》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司汤达爱情观形成的思想根源。
       作为一部思想著作,《论爱情》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深入探讨爱情的不同类型。而本书之所以没有传统的哲学著作那么抽象,就是因为书中的理论都是司汤达自己爱情经历的映射。在司汤达的爱情经历当中,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同意大利热情勇敢的革命知识分子玛蒂尔德之间的恋情。虽然玛蒂尔德有着与司汤达一样的学识和热忱,但是她最终并没有接受司汤达的不懈追求。而这一失败的恋情也使司汤达陷入了悲痛的沉思当中,这一期间他回想自己多年来的感情经历,并将他对玛蒂尔德多年来的情愫细节感受都逐一记载。也正因此,他脑海中才浮现了《论爱情》的创作灵感。其实,当我们细读这本著作时,我们都会在那些理论性词句当中感受到司汤达本人的感情起伏,而这也正是这本著作的独特之处。司汤达并没有将这部书当成一部哲学著作一样,来刻板地陈述理论,而是尽可能地将自己感情的经历映射到书中,成为其理论最好的验证。尤其是他对不同爱情类型的总结,确实让读者为他爱情观的全面而折服。
       《论爱情》的核心内容就是司汤达给我们介绍的爱情的四种类型。在书中,司汤达将爱情分为激情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和趣味之爱四种。激情之爱就是一种忘乎所以、眼中只有彼此的爱情,虽然这种爱情显得很盲目,但是它却调动了恋爱双方的所有感官和心理意识。所以这种爱情的表现形式都是轰轰烈烈般地生死相许;而趣味之爱,主要是针对那些在爱情面前踟躇不前的爱情痴儿们,在当时特指那些缺乏独立人格,文化修养狭隘,不敢冲破世俗传统的贵族们。这类爱情的表现形式大多是韵味之中又不欠缺惊喜,但高雅和矜持的坚守却又总是将绝大多数的激情和热爱拒之门外;而肉体之爱则无疑是现代物质文明的产物,恋爱双方的唯一目的就是从肉欲的享受中得到欢愉,是一种较低俗且又简单的爱情;最后的虚荣之爱就是司汤达《红与黑》中所着力塑造的那个“堂璜之爱”,这种爱情的产生皆是出于彼此内心的虚荣,表面的相爱只是为了伪装矫饰内心的阴暗。这就是司汤达眼中的四类爱情,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司汤达的些许倾向性,他个人爱憎分明、直白坚韧的性格决定了其对激情之爱的崇尚和向往。而在司汤达的著作中,最能体现这种激情之爱的,就是其小说《帕尔马修道院》中所反映的“圣地爱情”。
       二 圣地的激情之爱
       《帕尔马修道院》是以拿破仑统治末期的意大利社会为故事背景,虽然拿破仑的统治逐渐衰亡,但是当时西欧社会的思想潮流却仍在经历着质的变化,保皇派的封建思想遭到了新型资产阶级思想的猛烈冲击。而小说中的法布利斯便是这一过渡时期的最显著代表。虽然出身于宗教贵族世家,但是他对思想保守的父亲极其不满,他厌恶封建统治下的贵族们的顽劣和愚昧无知,厌恶虚伪的上流社会生活,从某种角度看,他更像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但是他的思想却是代表了新型资产阶级的意识,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不忌讳结交“自由人”。故事的另一主人公吉娜,作为法布利斯的姑妈,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对自己侄儿的乱伦之爱,但这并不能掩盖她的美丽、正直、智慧和勇气,从某种意义上说,吉娜正是司汤达心中的玛蒂尔德。本文之所以选择这部作品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正是看重了这些故事主人公敢于冲破封建宗教传统的精神。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19世纪上流社会气质的一种激情之爱。而这也正是司汤达一贯所坚持和追求的爱情:轰轰烈烈、生死契阔、无怨无悔。
       1 激情之爱的纯洁无暇――法布利斯
       作为一个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实践者,小说中法布利斯的一贯性格就是率性而正直,狂妄而天真。他单纯的思想可以容纳一切的的感情光芒,而最终折射出的却总是那最为坚定而明亮的一束。所以,法布利斯在故事中的激情之爱所表现的就是一种纯洁无暇的状态。这种纯洁无暇并不是说他排斥社会的一切私欲和伪善,而是因为他的思想理念当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泛爱观”的情结,他对一切事物的评价标准都是出于单纯的爱或不爱,而不是那些复杂的世俗思考。
       出身于贵族世家的法布利斯,由于对拿破仑的无比崇拜,而孤身一人追随波拿巴参加了滑铁卢战役,结果战争失败,他也锒铛入狱,前程尽毁。心灰意冷的他找到了宗教神学作为思想的避难所,进入了那不勒斯神学院开始演习宗教学和语言学。姑妈为了能够帮助这位侄儿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将其引入了意大利的上流社会。但是贵族社会的虚伪和浮夸并不能掩盖法布利斯内心对爱情的执着。他的成长阶段其实就是围绕与姑妈的隐性爱恋所发展的:由于姑妈对其无微不至的支持与照顾,他始终都对姑妈存在着一种敬仰和热爱。而当中又随着姑妈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扶助,使得他对姑妈多了一份情义缱绻的依赖感,虽然带有些许俄狄浦斯情结,但更多地是对自己姑妈的敬重。之后,为了在贵族世界中闯荡出一番天地,他听从姑妈的安排去追逐上流贵妇,而这段爱情经历的出发点实际只是源自于自己的一种私心,并非自己心中的激情之爱,仅仅属于一种虚荣之爱。尽管如此,他内心的单纯还是在这段爱情经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这段虚荣之爱被警察抓捕后,他仍然将那个爱恋的对方看成是一个善良真诚的女人,可见他内心深处看待社会的出发点是非常单纯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深处监狱的法布利斯意外地收获了自己的那份激情之爱,虽然他和克莱莉亚都是忠诚的宗教信徒,而且克莱莉亚的思想中还有一种“圣女”的意识,但是这些最终都没有束缚住这两个青年心中纯真的激情。而这也是法布利斯人生中最后的一段爱情历程,也是其人生中最为难忘且最为痛苦不舍的一段爱情。他疯狂地爱着克莱莉亚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由于克莱莉亚身上所散发的那种善良忠诚和情感细腻的气质。他对这位“圣女”的爱恋是没有丝毫虚伪且非常纯真的,正是如此,法布利斯内心的激情之爱才发展到了极点。最终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使得法布利斯的性格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隐居于帕尔马修道院。由此可见,这种纯真的激情之爱是无法在当时人心惶惑、命运谲诡的贵族社会立足的,也表达了司汤达本人对于自由民主社会的向往。
       2 激情之爱的理性与勇敢――吉娜
       虽然激情之爱在司汤达看来是有着些许盲目性的,但是在《帕尔马修道院》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吉娜身上却是表现出了相反的特征。相比法布利斯的意气用事,吉娜对于激情之爱的追求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理性和勇敢的魄力。她就如同现实世界的玛蒂尔德一样,在追求真挚爱情的道路上,她不屑于世俗的眼光,敢于像一个革命家一样理性地去看待自己对于侄儿的爱,故事末端的释然放怀便是这种理性的表现。此外,她还有着革命家一样的勇敢品质,而这种勇敢的动力源泉实际也正是来自于其内心的激情之爱。
       从情节内容来看,她之所以嫁给比自己年老但是赞同新思想的彼埃特拉内拉伯爵正是由于她对于时势的理性判断,她对于民主共和充满着革命般的自信。吉娜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信仰。所以她心中对法布利斯的爱恋是如同钻石一样坚硬光亮的。她看着法布利斯出生,一直以来都像一位母亲一般照顾着法布利斯的生活,不仅支持他鲁莽的个人崇拜,而且还在法布利斯的理想破灭后,为其铺平另一条人生道路,她从来都未曾思考过自己对法布利斯的感情内容,直到法布利斯步入帕尔马宫廷后,上流社会的绯闻传言才让她明白自己对侄儿的爱实际是一种激烈的男女之爱。尽管如此,她从不在乎世俗的偏见,敢于决然地冲破世俗的约束,一如既往地爱着自己的侄儿,这种勇敢且决然的激情之爱是比克莱莉亚更为强烈的,毕竟克莱莉亚在思考自己对法布利斯的爱情时,曾经为“圣女思想”而迟疑过。为了法布利斯的一切,吉娜委曲求全,敢于抛弃自己拥有的一切,只为法布利斯能够幸福。这样的激情之爱,正是司汤达眼中爱情的最高境界。吉娜不仅敢于冲破世俗的一切束缚,而且还敢于牺牲自己来换取爱人的幸福,同时她最终还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爱情,可见吉娜的内心有多么地坚韧。当然她的坚强也是有限度的,当法布利斯厌烦了她的照顾,当她看到法布利斯和克莱莉亚的幸福时,她怎么不感到心酸和嫉妒呢?但是由于她广阔的胸襟和坚定的爱情信仰,她忍掉了这一切,还是全心全意地为了法布利斯的幸福而不断牺牲着自己,最终将法布利斯从监狱中救出,在失落中成就了他人的美好。相比之下,法布利斯和克莱莉亚的激情之爱就黯淡了不少,虽然他们最终也遭受了爱情破灭的痛苦和煎熬,但他们心底的爱毕竟都曾为对方所接受过,而吉娜呢?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为吉娜的命运感到遗憾,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敬佩吉娜面对激情之爱时的那种理智、勇敢和无畏。
       三 小结
       综上所述,这部长篇小说热情讴歌了激情之爱的纯真与伟大。但是除了这些,小说中也介绍了其他类型的爱情。例如克莱莉亚,她信奉宗教圣洁和传统礼教,导致她在面对同法布利斯的爱情时,虽然她很忠诚,却始终缺乏挣脱束缚的勇气。她更多表现出的是司汤达笔下的趣味之爱。可见,在这部小说中,司汤达的爱情形象塑造是相当多样且细腻的。由此,我们进一步得出,司汤达的爱情观实际上就是如同吉娜一般的内容。他敬佩那种仰望守候的激情之爱,鼓励对爱情的坚守,而这些爱情观也正是《帕尔马修道院》中所体现的内容。正如克莱莉亚在面对圣母时说的那段话:“不是请求您宽恕,而是您不懂爱情。”确实如此,保守的封建神学又怎么了解爱情的迷人和伟大呢?可见,司汤达对于爱情的解读,是深入到主人公的心灵当中的。
      
       参考文献:
       [1] 司汤达,郝运译:《帕尔马修道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2] 尚晖:《解读司汤达笔下的女性》,《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
       [3] 司汤达,刘阳译:《十九世纪的爱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 朱姝颖:《激情之爱的礼赞――浅析〈帕尔马修道院〉中司汤达的爱情观》,《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5期。
       [5] 刘阳:《从〈论爱情〉看司汤达及其创作》,《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6] 夏多多:《司汤达文学创作中的道德禁锢》,《求索》,2011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黎闯进,男,1974―,湖北黄梅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缪惠莲,女,1979―,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推荐访问:圣地 爱情 圣地的爱情 中国爱情圣地 世界爱情圣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