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浅谈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

    时间:2020-02-22 07:21: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如何在上课时巧妙的进行新课引入,直接关系着上课的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体会,从五个方面对新课的引入加以探讨。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效果;激发兴趣
      
      粗浅的、单板的课堂导入,会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消极的、被动的情绪。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上课时巧妙的导入新课,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师、学生都能进入到最佳的互动交流中。
      一、生活情境导入法
      科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实践,科学知识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新课程理念要求科学知识必须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我们身边的事物,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变化规律出发,自然的、恰当的引出新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已有的一些经验、规律作为铺垫,水到渠成的接受新知识。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教师可以先举例或者播放录像:树叶的沙沙声,鸟鸣声、流水声、唱歌声、汽车喇叭声等等,然后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声音,你可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是如何感觉到这些声音的?通过这些熟悉的情境,学生能够立刻兴奋起来,积极的思考老师的问题。
      二、故事导入法
      在进行新课讲解时,教师通常可以先讲一个与这节课的内容密切联系的历史典故,创设一个悬念,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水的浮力》时,教师可以先讲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古罗马军队首领狄杜有一次打了大胜仗,活捉了很多俘虏,于是,他下令将他们全部扔到死海中,但是,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些战俘不但没有下沉,反而一个个都浮在水面上,最后被波浪平平安安的送回岸边。狄杜大惊失色,以为是神在保护战俘,连忙把他们全部释放。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学生立刻会产生一个问题:“这些战俘为什么不会沉入海底呢?”围绕这一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大增,情绪高涨,学习的主动性也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了。
      三、实验导入法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令人惊奇的实验,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促使他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科学实验不仅是发现、验证规律的方法,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思维的一种工具。因此,讲课前做几个演示实验,能够迅速把学生引入探究知识的殿堂。
      例如,在讲解“大气压”时,本人设计如下两个演示实验:第一个是纸杯实验。首先,将硬纸片平放在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下落)然后,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然用硬纸片盖住,并慢慢倒置过来(暂时不放手,问:“如果放手的话,可能会产生什么现象?”)先让学生猜测,然后放手,看到了什么现象?(硬纸片竟然没有掉下来),前后两种现象作对比,发现事实与想象完全不同,学生立刻感觉好奇,纷纷拥上前去,想看个究竟。于是,本人又做了第二个演示实验:广口瓶吞鸡蛋。首先,将点燃的棉球扔进开口向上并装有细沙的广口瓶内,然后马上用剥去蛋壳的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焰熄灭后,我们看到鸡蛋被慢慢的“吞”入瓶内,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不失时机的抛出两个问题:①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②鸡蛋为什么会被“吞”入瓶中?看着学生迷惑的表情,我停顿了一下,说道:“要想知道答案,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你就能自己回答了!”
      四、游戏导入法
      做游戏是每个学生特别喜欢的事情,在游戏中将科学知识融入其中,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三节《神经调节》时,可以先按照课本,进行测量人体反应快慢的游戏。具体步骤如下:
      (1)甲乙两个同学,甲同学拿起一把直尺,竖直向下,乙同学(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准备将尺夹住。
      (2)甲同学突然松开直尺,乙同学连忙去夹直尺。
      (3)记录乙同学捏住直尺那个位置的刻度,然后在重复做四次,求出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4)让乙同学按2、4、6、8的顺序数到100的同时,再重复上述实验,求出乙同学数数时夹住与0刻度距离的平均值。
      (5)让乙同学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甲同学在放开直尺时说声:“放”,让乙同学去夹直尺,测5次,求平均值。
      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到底是多长时间,很抽象,也描述不清,但是,通过这些具体是游戏操作,这个问题就变的形象、直观了。同时,学生喜欢做游戏,在做中学,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增进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悬念导入法
      悬念,顾明思义就是“悬而求解”的一些问题。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惑和惊奇开始的”。当学生的一些常识与实际想象产生矛盾时,疑问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由于青少年的好奇心,疑问必然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有意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制造疑问,创设一个个悬念,这种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又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的获取科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两个小实验(1)用细线把两个乒乓球吊在空中,使它们分别隔开一段距离,然后提问:“如果对准它们的中间用力吹气,两只球将怎样运动?”学生根据常识,一起回答:“向两边分开!”于是,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结果两个球反而向中间靠拢了。学生马上被这个奇怪的现象吸引,个个皱起眉头,在努力的思考着什么。然后我又做了第二个实验,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玻璃漏斗内,问:“如果对着漏斗内使劲向下吹气,乒乓球会怎样运动?”学生思考了一下,纷纷答道:“应该向下掉!”于是,我又请一个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结果发现乒乓球只是在漏斗内跳动,并没有掉下来。这两个实验一做完,学生心中的疑问就更多了,这时,一个“悬念”生成了,于是,本人讲到:“要了解这方面的原因,必须要知道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总而言之,新课的引入如同序幕,预示着整堂课后面的高潮和结果,如同桥梁,联系着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它是教师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具有“抛砖引玉”的功能。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基础也可能不同,所以,新课的引入方式也会不同。不管上面方式,都必须要注意一下三点:一是要控制导入时间,语句要精练;二是不能哗众取宠,无中生有,违背客观事实;三是不能太单板,没有新意,让人索然无味。只要我们认真、严谨的对待这三个方面,同时努力设计好新课内容,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学得更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蒋燕萍.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导语设计艺术
      [2]吴芳芳.一石激起千层浪,浅谈科学课堂导入的运用
      [3]陈翠莲.巧设导入,激活课堂

    推荐访问:浅谈 导入 课堂教学中 浅谈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