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谈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去个体化”现象】 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方案

    时间:2019-05-20 03:29: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新媒体当道的今天,我们在看到其便捷高效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其弊病。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唯有取其精华,补其不足,将传统媒体的传承与新媒体的拓展有机结合,才能使得新媒体绽放出最亮的光芒。
      关键词: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去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53-02
      一、引言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身处于发达的媒介环境中,各种突发事件的接连爆发使人们深切的感受到危机似乎无处不在。关于各种突发事件的报道超越了以往作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基本功能,进而成为影响社会生活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不能否认,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无论是专业媒体机构或工作者,或使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发布信息的普通公民,他们对于突发事件信息的传播意识和方法都有了显著提高,为突发事件报道和处置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然而,这些仅仅停留在方法论层面的认识,在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并没有起到非常理想的作用,反而使人们在对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的关注中引发了对社会的诸多忧虑。2011年的突发事件传播整体上呈现出信息发布的“去个体化”现象。
      “去个体化”现象在社会学中是指群体情境可能会使个体失去自我察觉的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约束,做出一些个体单独时不会做出的事情。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者大多处于匿名,或作为某传播机构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突发事件发生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突发性、轰动性上,对于事件传播产生的影响,发布者自身几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并且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准则的“庇护”下,使他们丧失信息传播潜在后果的判断能力,这就是信息传播的“去个体化”。媒介环境中,各成员在“去个体化”心理的影响下可能会促使整体局面不断恶化。总体来看,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去个体化”现象至少会引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二、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去个体化”现象引发的问题
      (一)持续报道事件,误导社会学习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体信息观点庞杂,一些媒体正面的报道宣传不足,反而将一些社会问题人为性放大,制造紧张空气,错乱社会认知,造成了媒体对社会学习的误导①。例如2010年5月26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公开表示,媒体对自杀事件的过度报道和渲染会引发“维特效应”②。 如果说自杀行为的“传染性”源于人类的从众心理,那么,媒体是否起到了信息传递和氛围塑造的作用呢?人大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表示,媒体的集中报道确实会在短时间内令某个现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该现象此前也许一直存在,从2010年3月23日到5月12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陕西汉中、江苏泰兴山东淄博、福建南平、广东雷州、广西合浦等地接连发生了多起起校园血案。在政府强调学校和幼儿园保安措施的同时,中国激化的社会矛盾是砍杀儿童恶行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但是控制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是当务之急,频繁发生同样的砍杀儿童事件,不能排除媒体报道促成模访犯罪的可能。
      (二)传播虚假信息,干扰公众认知
      公众对突发事件极为敏感,媒体的信息传播不仅关系到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也关系着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系统的稳定,媒体对虚假信息过度报道会干扰公众对环境的正确认知。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争夺眼球的激烈竞争中,一些新媒体从业者过于追求报道速度,发布未经核实的传闻。另外,一些媒体为获取点击率或者收视率,传播一些没有依据的虚假信息。虚假信息在渠道多速度快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迅速传播和扩散,公众产生心理恐慌从而不信任政府,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
      2010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八,凌晨1点到7点,全国人民正在欢度春节,山西晋中、吕梁、太原等地几十个县市、上千个村落、近千万人家灯火通明,寒风中人们半夜不睡觉挤上街道,焦虑地“等着七级左右大地震的发生”,整个山西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一种恐慌气氛之中!这就是2010年山西“等地震”事件。据了解,大家几乎都是被亲朋好友的手机短信或者电话从睡梦中叫醒,虽然这是一个反例,但是由此可见手机媒体在这次事件中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三)信息观点庞杂,削弱媒体话语权威
      新媒介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借助手机、播客、BBS等,发布新闻表达观点。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内容,每个人都是通讯员和记者,每个人都是编辑,每个人又都是受众,各种新的内容从无数个来源不断生产出来,信息传播者与受众已经合为一体,就如同在社会生产中,每个劳动力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有的学者提出了“传受者”这一概念,准确地反映出当前信息与新闻传者与受众之间日益频繁的角色互换现象③。
      在新媒体环境传播的海量信息中,提供信息的有传统的新闻单位、信息公司和个人三大主要传播者,传播源的多元化会让受众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音,也会导致流言泛滥和假新闻流传的现象,从而使公众对媒体的权威性产生质疑。新媒体告别了传统的中心节点式传播,取而代之为多节点、无中心、立体网状化的传播方式,受众不再是信息接收的终结和终端,而成为信息传播的始发站。这样的传播语境,势必带来舆论的庞杂和不可控④。
      三、克服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去个体化”现象的建议
      “部分取代”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最大的威胁,而传统媒介积极应对又加速了新媒体的进步,因此,新媒体环境并不是单纯由新媒体构成的,它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集。在新媒体语境下,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要求。
      (一)媒体联动,整合有效传播
      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由于新媒介不断介入,媒介渠道不断增多,一个媒体无法再包打大下!基于人们“碎片化”的媒介消费使用习惯改变的现实,媒体需要打造多平台组合产品,将被媒介市场的“碎片化”所分散了的社会注意力资源重新聚拢。
      目前许多国家的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不断改变着其原有的运作方式,打造其相关的新闻网站平台,还将网络视频、博客、播客的内容纳入新闻信息来源系统中,有效地强化了传播效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使之在报道议题的深化上形成了有效的互动和联动。在二者的互动中,传统媒体以其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引导新媒体的报道基调,使之更趋理性和主流;新媒体则以其得天独厚的技术特性丰富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内容,强化了传播效果⑤。   (二)增设采访权,加强新媒体报道能力
      为了让公众更快速、更充分、更人性地获取信息,政府有必要扩大信息公开的路径,利用新媒体的开放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助于避免政府和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的被动局面,实现媒体监测环境的功能。增设采访报道权,给予新媒体平等参与新闻报道的机会让新媒体参与新闻报道,能够改变信息重复率高、缺乏新闻采编实践经验、报道内容缺乏深度等问题,促进新媒体突破自身局限,也有助于净化网络信息,确立媒体的话语权威。因此,政府有必要适时变通有关政策,对新媒体应对突发事件中正义的新闻活动予以支持和准许。
      同时,政府可利用新媒体的信息双向互动优势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及时进行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也有助于提升新媒体的预警监测能力,使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⑥。
      (三)培养新媒体社会“意见领袖”,强化主流舆论
      自由开放的新媒体社会为多种信息和观点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但媒体话语权的分解也会于无形中削弱新媒体主流舆论的形成。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中经常会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互相矛盾的言论,繁杂而矛盾的观点往往会使公众感到无所适从,对媒介的信息可信度产生质疑。因此,媒体从业者应及时关注并引导社会舆论,强化有利于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的正面舆论,提升媒体话语的权威性。
      部分学识渊博、掌握信息充分、具有深刻见解的人会在新媒体社会中形成其独特的地位,其观点或见解会被大部分人接受,成为新媒体社会的“意见领袖”,他们在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发事件中,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可以成为重要的“意见领袖”,媒体可通过强化这些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官员的理性观点及时地解疑释惑,树立媒体的话语权威来形成和强化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流舆论。
      (四)提高传者媒介素养,提升媒体公信力
      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会削弱媒体的公信力,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要想获得公众的认可,提升媒介的公信力,首先要提高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在突发事件中,受众面临繁杂的信息选择会比较茫然,这对媒体把关人的信息选择、审核和传播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增强从业者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并通过系统的职业培训来提升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有助于改善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不规范现象,进而提升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增强其权威性和公信力。
      在新媒体当道的今天,我们在看到其便捷高效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其弊病。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唯有取其精华,补其不足,将传统媒体的传承与新媒体的拓展有机结合,才能使得新媒体绽放出最亮的光芒,为公众带来更多有效信息,为相关部门树立更好权威性,为事件处理起到更佳推动作用,同时也为自身的媒体公信力带来更全面的提升。
      注释:
      ①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②菲利普斯的理论,“维特效应”即自杀模仿现象,两百年前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维特效应”,有点像情绪上的“流感”,该理论认为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
      ③施星辉.媒体:“维特效应”的推手? [J].中国企业家,2010(12).
      ④谢耘耕.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报道[J].新闻界,2008(6).
      ⑤杜俊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⑥谢耘耕.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报道[J].新闻界,2008(6).

    推荐访问:个体化 突发事件 信息传播 现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