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论喜剧电影的观众认知倾向]喜剧电影对观众的影响

    时间:2019-04-15 03:23: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观众在观看一部电影时,会根据原有的观影经验来判断一部影片的类型,并根据对类型电影的认知来评价一部影片。观众对喜剧电影的认知具有一种类别化倾向,在个人的观影经历和文化氛围中形成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又影响了观众对具体一部电影的评价,并将所获得的片段信息纳入到类型电影的固有模式中。
      关键词:喜剧电影 观众 刻板印象 认知同构
      不同的电影类型观众的接受反应都是不同的。电影的叙事方式、影像风格会直接影响观众接受,当影片第一行字幕呈现,影像所营造的风格和气氛直接左右了观众以何种方式接受,倘若是艺术影片,观众会调整自我认知,以一种对待艺术的方式静观,而不会野蛮地要求影片符合自己的观赏要求。因为观众在观看一部影片时,事先即有选择权,他可以选择看某一部影片或某一种类型的影片,而不看另一部影片或某种类型电影。
      当观众为娱乐而去选择观看一部“爆米花”电影时,却发现该片导演偏偏又想在影片中展现艺术才华,致使影片不时流露出艺术片的特点,譬如玩弄镜头语言,情节叙事支离破碎,或意欲表达十分隐晦高深的哲学思想等,在这样的情势下,观众必然会产生反感情绪,这是一种抵制情绪,是在破坏了观众原审美期待和已经建构完型的认知基础上的对影片本身和观众的一种悖离。自然,这种分离的情形已然违背了影片和导演最初对观众的承诺,观众便会觉得受到欺骗了。因此,我们研究大陆喜剧电影必须要探讨观众对喜剧电影类型的态度和看法。
      1.刻板印象
      电影审美心理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是电影观众的审美经验。但何谓审美经验?“审美经验,就是人们欣赏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其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 观众观看国产喜剧电影必然会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因为国产喜剧这一特定的审美对象无论从它给观众形成的外在形式还是它所特有的结构和意义,都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影片,更区别于欧美和韩日的喜剧片。甚至观众从电影的影像风格和影片故事很快就能判断出某一部电影是否是国产喜剧。所以国内观众在观看喜剧电影时,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对国产喜剧电影的一种印象,这种经过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的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刻板印象。关于刻板印象,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为什么两组被试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是人们对社会各类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
      刻板印象的形成首先是一种类别化的简单知觉行为,所谓类别化“就是把一个物体、人物、动物、颜色或其他目标、或刺激放进一个群体——确定它是什么(它属于哪一类)”。 在类别化的认知过程中,我们的认知系统处于一种自动化状态,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这对我们认识复杂的世界很有帮助,它可以使我们快速有效地判断出我们视觉、听觉神经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到底归属于我们已有认知的哪一部分,譬如当说到周星驰的电影时,我们即使没有看过某一部电影,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们之前所看过的《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等影片形成的某种印象来推测他的这部电影的风格。在同一类型的群体中,我们会不自觉地缩小这一类型中个体之间的差异,转而更多地去注意它的同质性。在观影的过程中,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个人观影经历造成的。
      2.认知同构
      观众在看电影时往往习惯从个人的观影经历来推测影片的类型或某人物的类型,虽然在某些时候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由思维定势造成的刻板印象也有一定的道理,譬如观众在看到宣传知道某部电影的主角是葛优,那他们自然就会联系到葛优之前扮演的一系列喜剧片,由此认定这部电影是喜剧片。同样的,由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导演的影片,国内难道还有人会认为是悲剧或是武侠片吗?
      中国国产喜剧从早期的滑稽剧到近年来的贺岁片,虽然从形式到风格,从故事到内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近百年来的中国喜剧电影依然有很多共通性的地方。而人们从一开始看电影,看喜剧电影,无论是30年代的《王先生》系列,还是40年代的《三毛流浪记》、50年代的《五朵金花》、80年代的阿满系列、陈佩斯父子系列直至最近的冯小刚电影,其中一以贯之的本土特征和民族化的特点是无法抹杀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张文燕曾对中国喜剧电影的形式特征做了相关研究 ,从动作形态、情节构成、空间、节奏、声音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特点,所概括的特点都是很明显的,普通电影观众虽然不能如此有条理地将这些特点叙述出来,但一旦说起这些特点观众还是会很快认可的。观众从心理就认为国产喜剧电影是某种样式的,可能具体的某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认识有某些不同之处,这是和个人的审美经验息息相关的。但是无论具体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一看到某部电影,人们还是很快确定它是否是国产喜剧电影。影片与影片的区别被大家淡化了,从而很快在某一部电影中找到共通的元素。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方面,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 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因长期使用媒介,受者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认知图式,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认知结构网络。但在平时,除了当前活跃在意识范围内的认知图式外,大多数认知图式是沉入潜意识之中的,当面对新出现的媒介信息,需要进行需要和选择时,主体须主动从潜意识里提取足够的能同化新信息的认知图式,以此来填补一时出现的认知空缺。” 这种将陌生的信息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领域的做法,正是皮亚杰认知理论的一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名词即:同化与顺应。依照皮亚杰自己的解释,“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虽然普通观众一眼看不出某部电影的独特之处,但凭借自身的经验知识,他们却很容易判断出某部电影的基本类型,对于这些普通观众来说,一部新上映的喜剧片被他们及时用自己的认知同化了,所剩下来的即是这部喜剧片最本质的特点了,这个特点就是,这是一部大陆的喜剧电影!   刻板印象的影响并没有到此结束,在观影过程中这种刻板印象就会通过选择性信息加工保持刻板印象,“我们的期望会使我们对目标对象的行为表现与在没有刻板印象的情况下应有的行为表现有所不同,有时候这些不同的行为会引发目标对象做出一些证实我们期望的行为,这个恶性循环,一种称为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能够产生证明我们的‘实际的’行为。”
      任何观众不仅是社会中个体的人,同时也是历史中的人。我们生活在当下,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瑞典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意识到这一情况,并将之称为集体无意识,虽然荣格本人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也常常含混不清,但概括起来,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基础上,荣格将潜意识分为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他对此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譬如海面上有很多个小岛,那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通常是不被自我承认的经验、思想、情感以及知觉,个人的冲突、未解决的道德焦虑和充满感情的思想也是个人无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体无意识显然是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具体到个人方可展开,但集体无意识的部分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是比较恒定的,我们在探讨观众观影过程中审美心理之前,不能不考虑到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基础。正如朱栋霖先生所说:“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制约着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的产生和形成。富有体验性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在具有深厚现实主义土壤的俄罗斯诞生,追求哲理思索的布莱希特的间隔化叙事体戏剧在素有理性传统的德国产生,声情并茂、载歌载舞的梅兰芳戏剧体系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形成,这些艺术事实都不是偶然产生的,都可以从他们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找到根源。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也许可以经缜密的研究用文学形式总结出来,但是它的真正形貌和内涵,却是任何抽象的文字、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它的真正的所在,是在千百万年的世代承袭中活在人们心头的东西,完全是活生生的千万年始终充满活力的文化灵魂。任何一代人都无法背弃它,无法与它决裂,这就是打上烙印的民族文化性格。”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美]斯蒂芬·沃切尔.社会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张文燕.浅析中国喜剧电影的形式特点.当代电影,2004
      [4][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81
      [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6][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
      [7][美]斯蒂芬·沃切尔.社会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8]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朱栋霖,王文英.戏剧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推荐访问:认知 倾向 观众 喜剧电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