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浓妆淡抹终相宜全诗 [浓妆淡抹各相宜]

    时间:2019-03-30 03:25: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林黛玉进贾府》的语言描写,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妙绝伦。细细琢磨,会发现作者针对不同人物形象对其语言进行相应处理,如同给人物化妆,或浓,或淡,相得益彰。  遣词造句,出神入化
      首先表现在作者将人物刻画得入情入神上。如:王夫人让凤姐拿出两匹缎子给黛玉裁衣裳,凤姐说:“我倒先料着了……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低头不语”。“低头不语”,简短一笔,言简意丰。王夫人明明知道她是在说谎卖乖,但不说破,一笑置之,既显示出作为姨妈对侄女的宽容,也隐隐揭露了凤姐的虚伪。
      其次表现在对人物感情色彩的描绘上,准确地选择最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西江月》二词,“草莽”“愚顽”“偏僻”“乖张”等,似嘲实赞。这种“似贬实褒”的笔法,显示反讽意图,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和评价倾向。
      整散结合,音韵和谐
      在写林黛玉时,作者用了“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上下句对偶,不但使音韵流畅,而且还写出那种脉脉之情、袅娜之态以及欲说还休的柔媚。句式既有整齐美,又有参差美。既显示黛玉的多愁善感的性格又展现了她飘逸潇洒的风度,赞美了黛玉内心的聪颖和外貌的超凡脱俗。同时暗示其悲剧命运,并寄予深切的同情,使人对其顿生爱怜。
      修辞恰切,富有神韵
      运用修辞手法,既能反映人物的神髓、表现作者的好恶,又使作品更增添了艺术性和美感。借黛玉之眼写贾宝玉的肖像时,运用排比从头到脚添了描写穿戴,然后借助对偶和比喻描写眉眼,表现人物的神态,极富神韵:“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虚实雅俗,各得其所
      本文中众多主要人物亮相登场。作者或工笔雕琢,或虚笔写意,详略得当,虚实兼用,各具佳妙,给文学画廊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群芳谱”。
      作者挥动巨如大椽、细似金针的妙笔,写王熙凤时侧重于“与众姑娘不同”的“打扮”;描绘黛玉则着眼于“与众各别”的“形容”。一实一虚,或浓或淡,因人敷墨,描绘出个性鲜明的肖像。写王熙凤时,作者不惜重墨,淋漓地铺陈她的装束衣饰,暗示了她的贪婪和俗气。她虽然聪明能干,但文化修养太低,除了衣食享受和权力之争外,内心空虚,并无多少精神生活可言。其风度气质与林黛玉大相径庭,雅俗迥异。
      作者简笔勾勒贾氏姊妹,对黛玉的肖像是“虚多实少,绝去形摹”,穿戴竟无一字提及,她的美不仅在外貌,更在精神气质——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她是一位“才女”,而非“淑女”。显其神而略其形,正是为免落俗,使这一形象更加理想化,更显得浪漫富有魅力。
      品读本文,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深刻体会《红楼梦》中作者不同凡响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深刻的思想意蕴,才能真正领略到《红楼梦》独特的艺术美。

    推荐访问:浓妆 相宜 淡抹各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