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淮安市居民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_自恋型人格特征的形成机制

    时间:2018-12-26 03:31: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淮安市的居住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介绍了淮安市居住空间的变迁过程及其现状,试图分析淮安市居民居住分异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居住 分异特征 淮安
      
      一、淮安市居住空间发展过程的回顾
      
      1.1949年之前的概况
      淮安市历史上的最盛时期是清朝乾隆年间,运河两岸,房舍鳞次,弄道纵横,延绵十余里。乾隆四十年,城市人口54万。晚清民国年间,由于交通形势的变化,以及战争破坏等原因,市区急剧衰落。到1949年,市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人口仅36万多,各类公用设施既少又差,街道狭窄,市貌破旧,景象萧条。①花街以东、北门桥北堍以西与今和平路南北多为草房,破旧民居随处可见。
      2.新中国成立之后到90年代居住空间的扩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积极开展城市建设,1951年首先将1600多米长的东西大街拓宽至12米,1952年又以工代赈拆除了周长500米的城墙,把拆除后的城基改为环城马路。
      通过四十年的发展,淮阴城区由最初解放时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23平方公里以上,密集的房舍建筑区和人口聚居区,不仅远远溢出了老城圈,而且向北淹没了孙大庄、第三农校和杂谷试验场,淹没了旧十三的营房,一直推进到黄河越堤以内,与王家营夹河而峙;向南越过了南大运河,一直达到韩信城附近;向西离淮阴船闸仅一箭之地;向东已达到板闸。城区内街道宽敞,街道两旁和生活区新楼栉比,错落有致,草房绝迹。整体上属于“中心城市”不断蔓延的舒伯格传统社会居住空间模式。②
      3.90年代以来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
      随着住房市场化体系稳步推进,市场繁荣稳定,住房分配新体制普遍建立,房改向纵深推进,同时,住房市场交易活跃。到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从64平方公里扩大到89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由2002年的65万增长到90万,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19.8平方米增加到29.8平方米。③在市中心,由于土地地租、房屋商品化的影响,城市居住的空间不断向外扩展。
      现在淮安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结构是这样的:人口密集的混合居住区,这种类型的居住区主要集中在老城的区域,这种类型多为老式住房和两层左右的私人住宅。房主成分复杂,多为继承性核心家庭的老住宅,居住区人口多,生活的环境质量较低;干部居住区,这种居住区多为单位制住房小区,房屋质量较好,该类型的住房分布在老城区的周围,范围包括健康东路以北、健康西路两侧等区域;知识分子居住区,本类型的居住区范围包括城南大学城、交通路的师院教师宿舍等;工人居住区则分布在城东的水渡广场区域。
      
      二、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由城市社会分化所形成的,这种分化是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消费类型及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分化,其在城市地域空间上最直接的体现是居住区的地域分异。④
      1.中心地区的居住的是经济富有的居民
      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也存在城市空间的分异现象,但主要是由政治及其他社会因素形成,分异人群主要是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而这次访谈的情况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和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后,经济因素逐渐成为分异的首要因素,同时分异人群逐渐转变为贫富差异。
      2.分异现象体现在“中心城市”内部范围
      城市发展还处于以强烈城乡人口转移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化”时期,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居住空间“郊区化”运动还没有出现,具有实质意义的长距离通勤郊区还没有独立形成,所以淮安的城市居住区的分化主要还是体现在“中心城市”内部范围的有限分化。
      3.城市居住区生态结构的“同质性”
      居住区是人类生存、活动于一定区域的社会结构体,而每一个区域性社会结构体都有其地理、文化、民俗、习俗、组织行为、心态上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某种生态行为和结构。城市社区中的职业性群体的“同质性”是中国传统型单位社区的一个重要特点。人们在选择居住区的时候考虑的主要是靠近学校、医院,交通便利,方便购物等因素。“我家选择这个小区的主要原因就是它靠近学校,这样方便我儿子上学。当然,交通方便啊,附近环境好啊,也是我考虑的东西。”当问到买房时考虑的因素时一女士如是说,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4.侵入与接替
      虽然传统老住宅社区依然在顽强地生存着,但是随着淮安市旧城改造的进行,一些老住宅区逐渐被拆迁,在原址上建起了新的小区,如在大治路上和健康西路上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这样原来的住户就逐渐被新的业主接替了。
      
      三、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
      
      根据住房和邻里质量、住房产权和区位等特征差异可划分住房子市场(Sub-market),社会群体在住房子市场中的不均衡分布称为居住分异。居住分异受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劳动力结构、收入水平等)、个人住房选择、住房市场结构和公共部门干预等因素的强烈影响,但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居住分异形成机制有所差别。在西方完全市场化的住房市场中,个人根据其社会经济地位和居住偏好自由选择住房,市场因素成为居住分异的主导力量;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控制住房建设和供应,政府因素成为居住分异的决定性力量;转型时期中国住房市场明显具有计划和市场经济双重特色,居住分异的影响机制相对复杂化,市场和政府因素都充当了重要角色。⑤这种情况在淮安市得到了很好的表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淮安的城市社会发展也出现了很大变化,随着政府经营城市理念的引入,以及城市土地开始实行市场化交易和拍卖,城市建设由原来的政府单一投资向多元化主体投资转变,尤其是随着住房商品化改革的进行,房地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1.政府经营
      第一,国家战略与政府决策促进居住空间快速扩展。淮安市的城区面积由建国初的不足4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218平方公里,人口也由36万增加到246万,空间的快速扩展是由背后的政治力量所推动的,国家战略和政府决策起到重大作用。2000月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淮阴市委、市政府提出“三淮一体”的构想,“三淮合一”后的楚州城区相对来讲处于弱势的地位,于是在处理两个城区的关系上,政府在多方利益权衡之下,规划采取有所侧重的不平衡发展策略,产业和人口尽量向主城区集中,使主城区的功能进一步加强,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样有利于形成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楚州城区在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改善楚州古城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疏解古城人口,限制污染型工业的发展,加强旅游服务和度假休闲功能。⑥同时,在用地结构与布局上,尽可能保持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未来多变的市场环境。因此,2002年8月,城南大学城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为了衔接主城区(清浦)和楚州。大学城建立之后,周围的住宅拔地而起,带动了空间区域的发展。这些表明,政府力量在引导城市空间规模扩大,从而带动城区整体居住空间的快速发展。
      第二,国家经济制度转型与政策变化影响居住空间分异。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住房由国家所有并统一分配,城市土地实现无偿划拨情况下,城市居住空间表现为均质结构。城市规划方向也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解放初期,为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改变原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打好工业基础,中央政府提出要“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这使得中国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里,城市规划主要围绕着工业体系搞建设,为发展工业服务。那时,各大城市兴建众多工厂企业,职工住宅区则依附于生产区,居民的住房消费被抑制。⑦进入20世纪80年代,土地制度逐步由政府无偿划拨向有偿使用转变,地价因素导致城市土地的重新配置,中心商业空间开始增长,工业区和低价格住宅陆续外迁,中高档住宅和低档住宅的区位开始分化,原来均质单一的居住模式逐渐消解。20世纪90年代后期,延续几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被取消,住房制度开始货币化和私有化,传统“单位制”居住模式逐步被打破,住房商品化改革导致和加快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的出现。货币化分房制度的实施使居民个人购房行为成为可能,并逐渐成为人们获得住房的首选方式。个人择居的相对自由,使住宅的价格、区位及其自身的经济实力、社会属性和家庭构成成为居民择居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城市发展规划及功能分区引导居住空间演化。这个问题突出反映在对楚州城区的功能调整上,“三淮合一”之前,在1993年的两次总体规划中,楚州城区的性质表述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旅游特色的工商业城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原淮安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虽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囿于种种原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无法从一个更高、更广阔的角度来把握与处理某些问题。例如,在城市工业区的规划布局上和对里运河的认识定位上,都只能局限在自己的行政区划范围内考虑问题。经过多次的沟通与协调,政府领导决定对两个城区的功能作用调整如下:楚州城区组团的功能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度假、生活居住;主城区组团的功能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教卫体、交通物流、工业和生活居住。这样的城市规划直接引导了居民购买房子时的动向。
      2.经济力量
      第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个人收入差距拉大,新阶层出现。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空间分布的实质是城市中各阶层所处社会地位高低的物质表现。西方城市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收入、家庭结构、族裔是导致居住空间分异的三大原因。而对于当今的中国城市,家庭结构日益趋同“三口之家”,种族鸿沟也远不如西方国家巨大。收入差距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新产生的中产阶层向市区的高级住宅区集聚,同时一般工薪阶层向郊区的适用住宅和廉租住宅迁移,也是不同收入的社会阶层分化的结果,反映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城市中决策影响力的不同。这种分化产生了一种“分散”的力,导致城市外扩和内部重组。因而收入差距是造成居住空间分异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经济结构调整和住房供给市场变化促使居住空间重构与分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淮安市区结构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断调整的过程,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而第二产业比重相应下降,最终城市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⑧与之相呼应,城区居住空间在进行重组。
      第三,住房供给的多样化。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90年代以来,淮安市的住宅类型已从原来单位公房的单一模式发展到现在既有政府为低收入阶层建造的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项目,也有房地产开发商独立建设的普通商品住宅、高档公寓及在淮安地理位置优越处开发兴建的别墅。开发商在不同区位建设不同档次的住宅,吸引了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分别入住不同的住宅区,也促使了居住空间的分异。从房地产商开发行为来看,在中心区域开发的楼盘以高层和小高层为主,这里公共设施完善,即使房价较高也能吸引居民;同时,沿城区主干道分布着较多的住宅新区,交通便利,自然房价不菲。另一种开发类型是选择地价相对较低的区段,同样可以获取较大收益。实力较为雄厚的开发商一般选择土地增殖潜力较大的区域,在一些居住环境比较差的工业区地段和城区边缘分布着中低档经济适用房,正是因为住房供给的差异化迎合了居住需求的多样化,由此而造成城区居住空间分异。
      3.居民的个人行为
      激进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认为城市地域内人地关系――人类与他们生活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关系构成研究城市社会地理的基础。人(个体与群体)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Interacting)的连续过程,就是社会空间统一体:一方面,人创造、调整城市空间,同时他们生活工作的空间又是他们存在的物质、社会基础。邻里、社区可改变、创造和保持定居者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这些派生之物也不可避免地影响邻里和社区,而且连续的城市过程产生变化的城市空间,使经济、人口、社会和科技力量在不同水平上相互作用得以延续和发展。⑨
      第一,居住需求的多样化。高收入阶层往往选择环境条件优越的住宅,而广大中低收入的人士只能购买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普通商品住宅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在选择住房时不仅考虑住宅的面积、价格,还考虑住宅的区位、居住环境等条件。居住迁移理论的另一个视角认为居住迁移是城市重构的基础动力。因此,居民对住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使得他们向自己满意的居住点迁移,这也是促使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之一。
      第二,居民对居住外部环境需求。随着淮安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公众开始更加注重居住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而交通环境和商务环境的重要性相应下降。如大学城具有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成为居民优先考虑的居住区域;中心区仍旧占据住房市场较大比重,但也有相当部分居民受收入水平所限并不过分注重居住外部环境。物业管理、社区绿化、小区内外交通便捷程度是宜居社区选择的主要影响指标,如公众对物业管理的重视程度。因此,居民会优先选择那些明星楼盘,而这些房地产商所开发楼盘的区位将明显影响城区居住空间。同时,住宅小区沿主干道、河流湖泊、绿地的轴向作用较为明显。
      第三,历史惯性。城市居住空间及其分异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现存的居住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居住空间积累的综合结果,实际是城市居民对城市不同区域可居性的不同价值判断,而这种判断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所以具有明显的历史发展“惯性”。
      
      四、结语
      
      当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的许多社会问题也在城市空间逐渐显现。就目前淮安的居住状况而言,当前淮安的高收入阶层主要位于商业氛围浓厚、基础设施便利的中心城区,而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在当今房价日益上升的情况下,只能居住在中心城区未被改造的旧式老住宅,或安置到离中心城区较远的中低价商品房拆迁基地,如洪福小区。而所有的这些影响,在造成普通大众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更加不合理,形成贫富阶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两极分化。因此,如何构建一个以效率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和以公正为导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双支柱”社会架构,对于重新审视与思考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减轻改革的社会代价和社会成本,保证中国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持社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荀德麟.淮阴要览[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1.
      ②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38.
      ③转自罗亚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淮安[EB/OL].[2002-10-23]http://www.chinacsw.
      ④杨上广.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2006,(6):117.
      ⑤刘望保.住房制度改革对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影响[J].人文地理,2007,(1):49.
      ⑥孙志涛,黄蕾,黄少宏.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以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3,19,(8):89-90.
      ⑦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53.
      ⑧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淮安年鉴:2006[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226.
      ⑨吴启焰.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层次.人文地理,2000.6,第15卷,(3).
      
      本课题是淮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HSQNS32

    推荐访问:淮安市 居住 特征 居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