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12篇

    时间:2024-03-19 16:1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12篇,供大家参考。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12篇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1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2

    世说新语·仇隙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始知必不免。后收石崇、欧阳坚石,同日收岳。石先送市,亦不相知。潘后至,石谓潘曰:“安仁,卿亦复尔邪?”潘曰:“可谓‘白首同所归’。”潘金谷集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乃成其谶。

    刘玙兄弟少时为王恺所憎,尝召二人宿,欲默除之。令作阬,阬毕,垂加害矣。石崇素与玙、琨善,闻就恺宿,知当有变,便夜往诣恺,问二刘所在?恺卒迫不得讳,答云:“在后斋中眠。”石便径入,自牵出,同车而去。语曰:“少年,何以轻就人宿?”

    王大将军执司马愍王,夜遣世将载王于车而杀之,当时不尽知也。虽愍王家,亦未之皆悉,而无忌兄弟皆稚。王胡之与无忌,长甚相昵,胡之尝共游,无忌入告母,请为馔。母流涕曰:“王敦昔肆酷汝父,假手世将。吾所以积年不告汝者,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盖以避祸耳!”无忌惊号,抽刃而出,胡之去已远。

    应镇南作荆州,王脩载、谯王子无忌同至新亭与别,坐上宾甚多,不悟二人俱到。有一客道:“谯王丞致祸,非大将军意,正是平南所为耳。”无忌因夺直兵参军刀,便欲斫。脩载走投水,舸上人接取,得免。

    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右军代为郡,屡言出吊,连日不果。后诣门自通,主人既哭,不前而去,以陵辱之。于是彼此嫌隙大构。后蓝田临扬州,右军尚在郡,初得消息,遣一参军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使人受意失旨,大为时贤所笑。蓝田密令从事数其郡诸不法,以先有隙,令自为其宜。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王东亭与孝伯语,后渐异。孝伯谓东亭曰:“卿便不可复测!”答曰:“王陵廷争,陈平从默,但问克终云何耳。”

    王孝伯死,县其首于大桁。司马太傅命驾出至标所,孰视首,曰:“卿何故趣,欲杀我邪?”

    桓玄将篡,桓脩欲因玄在脩母许袭之。庾夫人云:“汝等近,过我余年,我养之,不忍见行此事。”

    文言文翻译:

    孙秀既怨恨石崇不肯送出绿珠,又不满潘岳从前对自已不礼貌。后来孙秀任中书令,潘岳在中书省的官府里见到他,就招呼他说:“孙令,还记得我们过去的来往吗?孙秀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于是才知道免不了祸难。后来孙秀逮捕石崇、欧阳坚石,同一天逮捕潘岳。石崇首先押赴刑场,也不了解潘岳的情况。潘岳后来也押到了,石崇对他说:“安仁,你也这样吗?”潘岳说;“可以说是‘白首同所归’。”潘岳在《金谷集》中的诗写道:“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这竟成了他的谶语。

    刘玙兄弟年轻时是王恺所憎恨的人,王恺曾经请他们兄弟两人到家里过夜,想要不声不响地害死他们。就叫人挖坑,坑挖好了,就要杀害了。石崇向来和刘玙、刘琨很要好,听说两人到王恺家过夜,知道会有意外,就连夜去拜访王恺,问刘玙刘琨兄弟在什么地方。王恺匆忙间没法隐瞒,只得回答说:“在后面房间里睡觉。”石崇就径直进去,亲自把他们拉出,一同坐车走了,并且对他们说:“年轻人为什么这么轻率地到别人家过夜!”

    大将军王敦捉住了愍王司马丞,夜里派王世将把他弄到车里杀死了,当时人们不完全知道这件事。即使是愍王家里的人也不是都了解内幕,而司马丞的儿子无忌兄弟又都年幼。王胡之和无怠两人,长大以后非常亲密。有一次,王胡之和无忌在一起游玩,无忌回家告诉母亲,请她准备饭食。母亲流着泪说:“王敦从前肆意残害你父亲,借王世将的手把你父亲杀了。我多年来没有告诉你们,是因为王氏家族势力强大,你们兄弟还年幼,我不想把这件事张扬开来,原来是为了避祸啊。”无忌听了很震惊,号哭起来,拔出刀就跑出去,可是王胡之已经走远了。

    镇南大将军应詹出任荆州刺史时,王脩载和谯王司马丞的。儿子无忌同时到新亭给他饯别。座上宾客很多,没想到这两人都来了。有一位客人说:“谯王丞遇难,不是大将军的意思,只是平南将军干的罢了。”无忌于是夺了直兵参军的刀,就要杀王脩载;脩载逃出去,被迫投河,船上的人救了他,才得以免死。

    右军将军王羲之一向轻视蓝田侯王述,王述的晚年得到的评价和声誉更高更大,王羲之尤其不满。王述在任会稽内史时遭母丧,留在山阴县办理丧事。王羲之接替他出任会稽内史,他屡次说要前去吊唁,可是一连多天也没有去成。后来他亲自登门通知前来吊唁,等到主人哭起来后,他又不上灵堂就走了,以此来侮辱王述。于是双方深结仇怨。后来王述出任扬州刺史,王羲之仍然主管会稽郡,刚得到任命王述的音讯,就派一名参军上朝廷,请求把会稽从扬州划分出来,成立越州。使者接受任务时领会错了意图,结果深为当代名流所讥笑。王述也暗中派从事去一一检察会稽郡各种不法行为,因为两人先前有嫌隙,”王述就叫王羲之自己找个合适的办法来解决。王羲之于是告病离任,因愤慨而送了命。

    东亭侯王珣和王孝伯两人谈论过,后来,王珣的意见逐渐不一样了。王孝伯对王珣说:“您怎么再也不可捉摸了?”王珣回答说:“王陵在朝廷上力争,陈平顺从而不说话,这都不足为据,只看结果怎么样啊。”

    王孝伯死后,把他的头挂在朱雀桥上示众。太傅司马道子坐车到示众的地方,仔细地看着王孝伯的头,说道:“你为什么急着要杀我呢?”

    桓玄将要篡夺帝位,桓脩想趁桓玄在桓脩母亲那里时袭击他。桓脩母亲庾夫人说:“你们是近亲,等过了我的晚年再说吧,我养大了他,不忍心看到你做这种事。”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3

    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

    1.陈仲弓为太丘长①,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②之,令吏杀焉③。主簿④请付狱,考⑤众奸⑥,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注释】

    ①长:县的行政长官。大县为令,小县为长。陈寔是太丘县长。

    ②收:拘捕。

    ③焉:代词,此处指代诈称母病的小吏。

    ④主簿:官名。

    ⑤考:查究,拷问,审察。

    ⑥众奸:指诸多犯法的事。

    【译文】

    陈寔任太丘县县长,当时有个小官吏诈称母亲有病请假,事情被发觉,陈寔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处死他。主簿请求交给狱吏查究他的其他犯罪事实,陈寔说:“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查究其他罪状,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

    2.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①杀财主②者,捕之。未至发所③,道闻民有在草④不起子⑤者,回车往治之。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⑥。”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注释】

    ①劫贼:强盗。

    ②财主:财货的主人,不是现代所说的有钱人家。

    ③发所:出事地点。

    ④在草:产妇分娩,也就是生孩子。草,产蓐。晋时分娩多用草垫着。

    ⑤不起子:生了孩子不养育,指溺杀婴儿。

    ⑥按讨:审察办理。

    ⑦“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句:属于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在草不起子者民”;另外,“到”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在半道上”。

    ⑧骨肉相残:此处指父母溺杀婴儿事。

    ⑨“盗杀”句:意指母子相残,违逆天理人伦,要先处理,而杀人只是违反常理。

    【译文】

    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时,有强盗劫财害命,主管官吏捕获了强盗。陈仲弓前去处理,还没到出事地点,在半道上听说有家生下孩子不肯养育的老百姓,就掉转车头前去处理这件事。主簿说:“强盗杀人的事大,应该先查办。”陈寔说:“强盗杀物主,怎么比得上骨肉相残这件事重大呢?”

    3.陈元方①年十一时,候袁公②。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⑤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⑦,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⑧、孔子,异世而出,周旋⑨动静⑩,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陈元方:陈寔的儿子。有德行,以孝著称。

    ②袁公:未知指何人,一说指袁绍。

    ③何所履行:“……何所……”古汉语固定格式,即“所……者为何”,所履行者为何,译为“所执行的是什么”。

    ④绥:安抚。全句属于“介宾短语后置句”,即“以德绥之”。

    ⑤恣:听任,放手。

    ⑥法:效法。

    ⑦孤:古代是王侯的自称。

    ⑧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姬旦。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武王死后,又辅佐周成王,代掌朝政。

    ⑨周旋:交往,打交道。

    ⑩动静:行止;行动止息。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问候袁公。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老父在太丘时,对强者就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就用仁爱来抚慰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就更加受到敬重。”袁公说:“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他们的于世应酬,行动举止,虽然相隔很远却那般的一致;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4.贺太傅①作吴郡,初不出门,吴中②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③之曰:“不可啼,杀吴儿。”于是至诸屯邸,检校④诸顾、陆⑥役使官兵及藏逋亡⑦,悉以事言上,罪者甚众。陆抗⑧时为江陵都督,故下⑨请孙皓⑩,然后得释。

    【注释】

    ①贺太傅:贺邵,字兴伯,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吴国人,任吴郡大守,后升任太子太傅。

    ②吴中:吴郡的政府机关在吴,即今江苏省吴县,也称吴中。强族:豪门大族。

    ③屯邸:庄园。

    ④检校:查核。

    ⑤足:使动用法,使……充足,意译为“补充”。

    ⑥顾、陆:吴中的豪族大姓。

    ⑦逋(bū)亡:逃亡。战乱之时,赋役繁重,贫民多逃亡到士族大家中藏匿,给他们做苦工,官府也不敢查处。

    ⑧陆抗:吴郡人,丞相陆逊之子,孙策的外孙。

    ⑨下:当时陆抗所在的江陵居上游,孙皓所在的建业居下游,故说“下”。

    ⑩孙皓:孙权的孙子,三国时吴国的亡国君主,公元280 年晋兵攻陷建业,孙皓投降,吴亡。孙皓和陆抗有亲戚关系。

    【译文】

    太子太傅贺邵任吴郡太守,到任之初,足不出府门。吴中所有豪门士族都轻视他,竟在官府大门写上“会稽鸡,不能啼”的字样。贺邵听说后,故意外出,走出门口,回过头来看,并且要来笔在句下补上一句:“不可啼,杀吴儿。”于是到各大族的庄园,查核顾姓、陆姓家族奴役官兵和窝藏逃亡户口的情况,然后把事情本末全部报告给了朝廷,获罪的人非常多。当时陆抗正任江陵都督,也受牵连,便特意从江陵顺流而下前往建业请求孙皓帮助,这才得以了结。

    5.山公①以器②重朝望③,年逾七十,犹知管④时任⑤。贵胜⑥年少⑦,若和、裴、王之徒,并共宗咏⑧。有署阁⑨柱曰:“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秋,王济剔嬲不得休⑩。”或云潘尼11作之。

    【注释】

    ①山公:即山涛,字巨源。

    ②器:才能,才干。

    ③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

    ④知管:主管。

    ⑤时任:当时的重任。按:山涛当时任吏部尚书,所谓知管时任,是说他还亲自主持官吏的任免考选工作。

    ⑥贵胜:地位显贵。

    ⑦年少:年轻人。

    ⑧宗咏:尊崇称颂。

    ⑨阁:台阁,这里指尚书省的廊柱。

    ⑩“阁中,有大牛”四句:这是当时的一首歌谣。大牛比喻的是山涛。  和峤鞅:和峤,字长舆,晋武帝时任中书令;  鞅,驾车时套在牛马脖子上的皮套了。  裴楷秋:裴楷,字叔则,当时任吏部郎、河南尹、中书令等职。驾车时拴在牛马屁股后的皮带。  这两句是在比喻和峤和裴楷都是辅助山涛做事的重要人物。  王济,字武子,善清谈,性豪奢。  剔嬲(niǎo):挑逗纠缠。说的是王济围绕着山涛,忙前忙后。四句皆有讥讽意。

    11潘尼:字正叔,潘岳之侄。他在山涛死后才入朝为官,官至中书令、太常卿。《晋书·潘岳传》载,潘岳才名冠世,而不得志,又看见王济、裴楷力皇帝所宠爱,便题阁道说:“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秋,和娇刺促不得休。”(刺促,形容不安。)

    【译文】

    山涛凭借才干在朝廷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年过七十岁,还主持管理着时政。那些权贵家子弟,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全都尊崇称颂他。有人在阁道的廊柱上题道:“阁道东边有大牛,和峤在牛前,裴楷在牛后,王济在中间挑逗纠缠不得休。”有人说这是潘尼写的。

    6.贾充①初定律令,与羊祜②共咨太傅郑冲③,冲曰:“臯陶④严明之旨,非仆暗懦⑤所探。”羊曰:“上意⑥欲令小加弘润⑦。”冲乃粗下意⑧。

    【注释】

    ①贾充:字公闾,在魏朝任廷尉,主管诉讼刑狱;到晋武帝登位,任尚书仆射,与裴楷共定科令,制订(晋律)。

    ②羊祜:字叔子。

    ③郑冲:字文和,深研儒术和百家之言,动必循礼。魏齐工时拜司空,转司徒。晋武帝即位,拜太博。高贵乡公时。司马昭辅政,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法令,他们都先咨询郑冲,然后才公布。

    ④皋陶(yáo):也作皋繇,传说是舜时掌管刑狱的法官,制定了法令。

    ⑤暗(àn)懦:昏庸懦弱。

    ⑥上意:皇上的意思。

    ⑦弘润:扩充润色。

    ⑧下意:提出意见,发表看法。

    【译文】

    贾充刚刚定出法令,就和羊祜一起去征求太傅郑冲的意见。郑冲说:“皋陶制定法令的那种严肃而公正的宗旨,不是我这种昏庸懦弱的人所能探讨的。”羊祜说:“圣上的意思是想要叫你稍加补充润色。”郑冲这才概略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7.山司徒前后选①,殆②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③,皆如其言。唯用陆亮④,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亮亦寻⑤为贿败。

    【注释】

    ①“山司徒”句:山涛在魏代曾任尚书吏部郎,到晋武帝时又任吏部尚书,后来升司徒。吏部是负责选拔任免官吏的,山涛曾两次担任此职,所以说前后选。

    ②殆:几乎

    ③题目:品评,评价。《晋书·山涛传》载,山涛两次任选职共十多年,每一官缺,就拟出几个人,由皇帝挑选;凡所奏甄拔人物,都各作品评。

    ④“唯用”句:当时吏部郎出缺,山涛推荐阮咸,贾充则推荐自己的亲信陆亮;晋武帝选用了陆亮,山涛反对无效。后来陆亮因犯罪撤职。

    ⑤寻:不久。

    【译文】

    司徒山涛前后两次担任吏部官职,几乎考察遍了朝廷内外百官,一个人才也没有漏掉;凡是他品评过的人物,都像他所说的那样。只有任用陆亮是皇帝的命令决定的,和山涛的意见不同,他为这事力争过,皇帝没有听从。不久陆亮就因为受贿而被撤职。

    8嵇康①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②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③,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④,而况人乎?”

    【注释】

    ①嵇康:字叔夜,三国时魏人,竹林七贤之一。公元263年遭钟会诬陷,被司马昭杀害。

    ②康子绍:嵇康的儿子,字延祖。历任秘书丞、侍中等职,在晋朝宫室内乱中维护为晋惠帝(司马衷),被乱兵杀害。

    ③出处:出世与隐退。

    ④消息:一消一长,互相更替。

    【译文】

    嵇康被杀之后,山涛举荐嵇康的儿子嵇绍任秘书丞。嵇绍向山涛询问出世与隐退的事情,山涛说:“我替你想了很久了。天地四时,尚且有一消一长的变化,更何况人呢?”

    9王安期①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②推③之。王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

    【注释】

    ①王安期:《名士传》中曰:“王承字安期,太原晋阳人。父湛,汝南太守。承冲淡寡欲,无所寻尚。累迁东海内史,为政清静,吏民怀之。”

    ②纲纪:这里指的是州郡主簿一类的官。

    ③推:推问查究。

    【译文】

    王承任东海郡的内史。有个小吏偷了池塘里的鱼,纲纪推问要查办他。王承说:“周文王的苑囿,跟百姓共同享用。池塘里的鱼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10.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①一犯夜②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③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④以立威名,恐非致理⑤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注释】

    ①     录:逮捕,拘拿。

    ②犯夜:违法宵禁令。晋朝法律,夜里不能在路上走。

    ②     受:通“授”,授课。

    ④宁越:据《吕氏春秋》记载:“宁越者,中牟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也。学,三十年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不敢休;人将卧,吾不敢卧。’学十五年,而为周威公之师也。”

    ⑤理:应当为“治”,这是唐朝人因为避唐宗李治的讳字而改。治,治理得好,社会清明安定。

    【译文】

    王承任东海郡的。内史,一个小吏抓住一个违反宵禁令的人来到王承那里。王承问“从什么地方来?”回答说:“从老师家听授课回来,不知不觉天已经晚了。”王承说:“鞭挞像宁越一样勤奋的人来树立威望,恐怕不是使社会清明安定的根本!”就派小吏送他让他回家。

    11.成帝在石头①,任让在帝前戮侍中锺雅、右卫将军刘超。帝泣曰:“还我侍中。”让不奉诏,遂斩超、雅。事平之后,陶公②与让有旧③,欲宥④之。许柳儿思妣者至佳,诸公欲全之;若全思妣,则不得不为陶全让。于是欲并宥之。事奏,帝曰:“让是杀我侍中者,不可宥!”诸公以少主⑤不可违,并斩二人。

    【注释】

    成帝:就是晋成帝司马衍,晋明帝(司马绍)的太子。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 年),历阳内史苏峻起兵反帝室,次年攻陷建康,把晋成帝迁到石头城。不久苏峻败死,其弟苏逸立为主,咸和四年正月,钟雅、刘超密谋将成帝救出,被发觉。苏逸派部将任让率兵入宫杀了钟、刘二人。

    ①石头:即石头城,在都城建康的西面。

    ②陶公:指陶侃。

    ③有旧:有老交情。

    ④宥:宽恕,赦免。

    ⑤少主:晋成帝幼年即位,死时年仅二十二岁,在位十六年。

    【译文】

    (苏峻叛乱后,)成帝(司马衍)到了石头城,任让在成帝面前要杀了侍中钟雅、右卫将军刘超。成帝哭着说:“还我侍中。” 任让不听皇上的命令,还是杀了刘超、钟雅。叛乱平定后,陶侃因为和任让有旧交,就想宽恕任让。许柳的儿子思妣人品非常好,大家也想保全他。如果保全思妣,就不得不替陶公保全任让,于是就想一块儿宽恕他们。事情上奏后,成帝说:“任让是杀了我的侍中的人,不可饶恕!” 大家觉得少主的旨意不可违逆,就把两人一块儿杀了。

    12.王丞相②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②,人人有说③色。唯有临海④一客姓任及数胡人⑤为未洽。公因便还⑥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注释】

    ①王丞相:即王导。晋元帝时背授予扬州刺史的职位。

    ②沾接:热情款待。

    ③说:同“悦”,喜悦。

    ④临海:郡名。

    ⑤胡人:这里指的是胡僧。

    ⑥还:通“旋”,绕着。

    兰阇(shé):梵语译音。意思大约是寂静却没有烦恼;或理解为“宣讲佛法的法师,请高兴些吧”。王导这样讲,是对胡人的褒誉。

    【译文】

    丞相王导出任扬州刺史,几百名来道贺的宾客都得到了款待,人人都很高兴。只有临海郡一位任姓客人和几位胡僧还没有得到款待。王导便找机会转身走过任氏身边,对他说:“您出来了,临海就不再有人才了。”任氏听了,非常高兴。王导于是又走过胡僧面前,弹着手指说:“兰闍,兰闍!”胡僧们都笑了,四周的人都很高兴。

    13.陆太尉①诣②王丞相咨事,过后辄翻异③,王公怪其如此。后以问陆,陆曰:“公长民短④,临时不知所言,既后觉其不可耳。”

    【注释】

    ①陆太尉:陆玩,字上瑶,吴郡吴人,曾任尚书左仆射、司空,赠太尉。在他任尚书午仆射时,王导为司徒、录尚书事。

    ②诣:到……去。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③翻异:事后改变主意。

    ④公长民短:您名位尊贵我名位卑微。公,是陆玩对王导的尊称。民,是陆玩的自称。陆玩是扬州吴郡人,所以谦称为“民”。

    【译文】

    太尉陆玩到丞相王导那里去请示,过后常常改变主意。王导奇怪他怎么会这样。后来拿这事问陆玩,陆玩回答说:“公名高位尊,民职卑微,临时不知该说什么,过后觉得那样做不行罢了。

    14.丞相尝夏月至石头①看庾公②,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③简之。”庾公曰:“公之遗事④,天下亦未以为允。”

    【注释】

    ①石头:即石头城。

    ②庾公:指的是庾冰。庾冰继王道之后为相,死后赠官司空。

    ③     小:稍微。

    ④“公之遗事”二句:晋室东渡,王室、贵族、豪门随之来到江左,各士族集团之间,以及南方地主豪门之间矛盾尖锐。王导为缓和各种势力的矛盾,对江左的地主豪强采取了绥靖政策。庾冰职责的就是这件事。

    【译文】

    丞相王导曾经在夏天到石头城去探看庾冰,庾冰正在处理事务。丞相说:“天热,可以稍微简省些事务。”庾冰说:“您的省简宽容的治政方针,天下人也未必认为恰当。”

    15.丞相末年,略不①省事②,正③封箓诺之④。自叹曰:“人言我愦愦⑤,后人当思此愦愦。”

    【注释】

    ①略不:全不。

    ②省事:看公文。指处理政务。

    ③正:只。

    ④封篆诺之:封篆,奏章;“诺之”相当于现在的签字画圈,批示文书以示许可。

    ⑤愦愦:糊涂。

    【译文】

    王导到了晚年,完全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文件上签字同意。自己感叹地说:“人家说我老糊涂,后人当会想念这种糊涂。”

    16.陶公①性检厉②,勤于事。作荆州时③,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④,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⑤厚头⑥,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⑦,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注释】

    ①陶公:即陶侃。少年时孤独贫穷,积累功勋到荆州刺史。晋成帝时,平定苏峻叛乱有功,封为长沙郡公。

    ②检厉:检,自我约束;厉,严厉。

    ③作荆州:任荆州刺史。

    ④     正会:也称元会,正月朔旦皇帝朝会群臣。

    ⑤     录:收藏。

    ⑥   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

    ⑦桓宣武伐蜀:晋惠帝司马衷太安元年,李特起兵,占领蜀地,前后六世,四十余年,到东晋的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初年,桓温率军伐蜀,李势归降,国灭。

    【译文】

    陶侃生性就对自我约束很严厉,勤于政务。担任荆州刺史时,.吩咐负责建造船只的官员把木屑全都收藏起来,多少不限,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后来到正月初一皇帝朝会群臣时,正碰上连日下雪刚刚转晴,正堂前的台阶雪后还是湿渌渌的,于是全用木屑铺上,就一点也不妨碍出入了。官府用的竹子,他叫把竹头都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温讨代后蜀,要组装战船,这些竹头就都用来做了钉子。又有人说陶侃曾经征调过当地的竹篙,有一个主管官员把竹子连根砍下,他就用竹根代替铁足,陶侃便给他连升两级来重用他。

    17.何骠骑①作会稽,虞存弟謇作郡主簿,以何见客劳损,欲白②断常客,使家人节量择可通者。作白事③成,以见存,存时为何上佐④,正与謇共食,语云:“白事甚好,待我食毕作教⑤。”食竟,取笔题白事后云:“若得门庭长⑥如郭林宗⑦者,当如所白。汝何处得此人?”謇于是止。

    【注释】

    ①何骠骑:何充,字次道,曾任会稽内史、骠骑将军、扬州刺史,死后赠司空。

    ②白:下对上的说明,陈述。节量:适量;限量。据《品藻篇》载,“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可知何充和什么人都交往,所以虞謇(jiǎn)希望断常客。

    ③白事:白事书。下对上陈说事情的书面报告。属于古今同形异义词语,今天的意思是“丧事”。

    ④上佐:高级僚属。

    ⑤教:上对下的教诲。

    ⑥门庭长:即门亭长。东汉和魏晋时期,郡县均设门厅长,掌管传达之事。

    ⑦郭林宗:即郭太,字林宗,东汉人。博通经典,善谈论,并且很有眼力,品评人物很准确,人称郭有道。

    【译文】

    骠骑将军何充任会稽内史时,虞存的弟弟虞謇任郡主簿,他认为何充见客大多,劳累伤神,想禀告何充谢绝那些常客,让手下人酌量选择可以交往的才通报。他拟好一份呈文,便拿来给虞存看。虞存当时是何充的高级僚属,正和虞謇一起吃饭,告诉他说:“报告写得很好,等我吃完饭再作批复。”吃过了饭,拿起笔在呈文后面签上意见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像郭林宗那样有服力的人做门亭长,我当然按照你所陈述的意见办。可是你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虞謇于是作罢。

    18.王、刘①与林公②共看何骠骑,骠骑看文书③,不顾之。王谓何曰:“我今故④与深公来相⑤看,望卿摆拨⑥常务,应对玄言⑦,那得方低头看此邪?”何对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诸人以为佳。

    【注释】

    ①王、刘:指王濛和刘惔(tán)他们都是东晋名士,二人友善,均善清谈,当时被并称为“王刘”。

    ②林公:即林支遁,字道林,东晋僧人,人称林公。

    ③文书:公文,案卷。

    ④故:特地。

    ⑤相:属于动作偏指一方,译为“你”。

    ⑥摆拨:摆脱。

    ⑦应对玄言:对答精微玄妙之言。

    【译文】

    王蒙、刘惔和支道林一起去看望骠骑将军何充,何充只顾看公文,没理他们。王濛便对何充说:“我们今天特意和林公来看望你,希望你摆脱开日常事务,和我们一起谈论玄学,哪能还低着头看这些东西呢!”何充说:“我不看这些东西,你们这些清谈家怎么能生存呢!”大家认为这话说得很好。

    19.桓公①在荆州,全欲以德被②江、汉,耻③以威刑④肃物⑤。令史⑥受杖,正从朱衣上过。桓式⑦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意讥不着。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注释】

    ①桓公:指桓温。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元年,被调任荆州刺史。

    ②被:覆盖,施加。

    ③耻:意动用法,即“以威刑肃物为耻”。

    ④威刑:为使权力。

    ⑤肃物:威慑百姓。物,人,众人。与“待人接物”的“物”意思相同。

    ⑥令史:晋朝时中央和地方州郡中的级别很低的官吏。

    ⑦桓式:桓温的第三个儿子。

    【译文】

    桓温兼任荆州刺史的时候,想全用恩德来对待江、汉地区的百姓,把用威势严刑来整治人民看成是可耻的。一位令史受到杖刑,木棒只从令史的红衣上擦过。这时桓温的儿子桓式年纪还小,从外面进来,对桓温说:“我刚才从官署门前走过,看见令史接受杖刑,木杖举起来高拂云脚,落下时低擦地面。”意思是讥讽,唯独没有打到令史身上。桓温说:“我还是担心这也太重了呢。”

    20.简文①为相,事动②经年③,然后得过。桓公甚患其迟,常加劝勉。太宗曰:“一日万机,那得速!”

    【注释】

    ①简文: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太宗是他的庙号。

    ②动:动辄,动不动。

    ③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这里是经过一年的意思。

    【译文】

    简文帝担任丞相的时候,一件政务,动下动就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然后才得以处理。桓温很担心他太慢了,经常加以劝说鼓励。简文帝说:“一天有成千上万件事,哪能够快呢!”

    21.山遐①去②东阳,王长史③就简文索东阳④云:“承藉⑤猛政,故可以和静⑥致治⑦。”

    【注释】

    ①山遐:字彦林。《江惇(dūn)传》载:“山遐为东阳,风政(教化治理)严苛,多任刑杀,郡内苦之。惇隐东阳,以仁恕怀德,遐感其德,为微损威猛。”

    ②去:离开。

    ③王长史:指王濛。

    ④索东阳:求东阳太守的职位。

    ⑤承藉:继承。

    ⑤和静:温和清静无为。

    ⑦致治:达到清明安定。

    【译文】

    山遐离开东阳太守职位后,左长史王蒙到简文帝那里要求出任东阳太守,说道:“继承前任严厉的政治统治,所以可以用宽和、清静无为的措施达到社会清明安定。”

    22.殷浩①始作扬州②,刘尹③行,日小④欲晚,便使左右取襥⑤。人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⑥。”

    【注释】

    ①殷浩:据《晋书》记载:殷浩识度清远,喜好《老子》、《周易》,善言玄理。

    ②作扬州:任扬州刺史。

    ③刘尹:指刘惔。刘惔曾经人丹阳尹,所以此处称他为刘尹。

    ④小:稍稍。

    ⑤襥:包袱。指衣裳行李。

    ⑥不敢夜行:晋代法律,夜里不能出来行走。

    【译文】

    殷浩初次任杨州刺史的时候,丹阳尹刘惔出行,太阳稍稍落下,天要晚了,便叫随从拿出被褥(要住下)。人家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刺史严厉,(我)不敢夜间赶路。”

    23.谢公①时,兵厮②逋亡③,多近窜④南塘⑤,下诸⑥舫中。或⑦欲求一时⑧搜索,谢公不许,云:“若不容置⑨此辈,何以为京都?”

    【注释】

    ①谢公:就是谢安。

    ②兵厮:士兵和奴仆。

    ③逋亡:逃亡,逃跑。

    ④窜:逃窜。

    ⑤南塘:地名,在东晋都城建康的秦淮河南岸。

    ⑥诸:各,此处应为各条。

    ⑦     或: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有人。

    ⑧     一时:同时。

    ⑨置:赦免。

    【译文】

    谢安(辅政)时,士兵和奴仆逃亡,大多就近逃窜到南塘一带,藏身在各条船里。有人请求谢安同时搜索所有船只,谢安不答应。他说:“如果不能宽容赦免这些人,又怎么能治理好京都!”

    24.王大①为吏部郎,尝作选草②,临当③奏,王僧弥④来,聊⑤出示之。僧弥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王大甚以为佳,更⑥写即奏。

    【注释】

    ①王大:即王忱,小字佛大,因此人称王大。

    ②选草:选用官吏的草拟名单。

    ③当:将要。

    ④王僧弥:就是wang珉,小字僧弥。

    ⑤聊:聊且,姑且,随便。

    ⑥更:更改。

    【译文】

    王大任吏部郎时,曾经起草过一份举荐官员的名单,临到将要上奏的时候,王僧弥来了,王大就随手拿出来给他看。王僧弥拿到名单,就按照按自己的意见改换了将近半数的候选者的名字,王大认为改得非常恰当,更改抄写一份,随即上奏。

    25.王东亭①与张冠军②善。王既作吴郡③,人问小令④曰:“东亭作郡,风政⑤何似⑥?”答曰:“不知治化何如,唯与张祖希情好日隆⑦耳。”

    【注释】

    ①王东亭:即王珣,王洽的儿子,丞相王导的孙子。官至尚书仆射,后来被封为东亭侯。

    ②张冠军:原名张玄之,字祖希,在吴曾经作冠军将军。

    ③作吴郡:任吴郡太守。

    ④小令:指的王珣的弟弟wang珉。王献之曾经作中书令,后来wang珉代替了他,因此世称“大小王令”。

    ⑤风政:教化政令。

    ⑥何似:“似何”的倒装,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如何,怎么样等。

    ⑦日隆:日,名词作状语,表时间,译为“一天比一天”;隆,高,深厚。

    【译文】

    东亭侯王珣和冠军将军张玄两人很友好。王珣担任吴郡太守以后,有人问中书令wang珉说:“东亭任郡太守,民风和政绩怎么样?”wang珉回答说:“不了解政绩教化怎么样,只是看到他和张祖希的交情一天比一天深厚罢了。”

    26殷仲堪①当②之③荆州,王东亭问曰:“德以居全④为称⑤,仁以不害物为名。方今宰牧⑥华夏⑦,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殷答曰:“臯陶造刑辟⑧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⑨之任,未为不仁。”

    【注释】

    ①殷仲堪:晋孝武帝时授殷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镇江陵。他能清言,善著文,曾经任谢玄的长史。据《晋书·殷仲堪传》载,他主张“王泽广润,爱育苍生”,因此才有下文的疑问。

    ②当:将。

    ③之:动词,到……去;此处指将要到任。

    ④居全:守全。

    ⑤称(chèn):好美好。

    ⑥宰牧:掌管,治理。

    ⑨   华夏:中国古称华夏,这里实指晋朝的中部地区。

    ⑩   刑辟:刑法;法律。

    ⑨司寇:掌管刑狱的官。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家语》曰:“孔子自鲁司空为大司寇,七日而诛乱法大夫少正卯。”

    【译文】

    殷仲将到荆州去就任刺史之职,东亭侯王珣问他:“德行是以守全为美好的,仁义是一不害人为本的。现在你要去治理中部地区,处在杀戮的职位上,这和你原来的操守恐怕相悖吧?”殷仲堪回答说:“帝舜时的法官皋陶制订了刑法,不算不贤德;孔子担任了司寇的职责,也不算不仁爱。”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4

    世说新语的翻译和原文

    世说新语的翻译和原文

    原文: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节选自《世说新语》)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因起彷徨 ②尝暂寄人空宅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示例:①于是②曾经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5、答案示例: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要点: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评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翻译:

    王子猷住在山阴时,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他环顾四周,看到四周一片洁白,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去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经暂时住在别人家中,就下令仆人种一些竹子。有人问:“只是暂时住在这,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王子猷思考许久,指着竹子说:“怎么能一天没有它呢?”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5

    世说新语·巧艺原文注释及翻译

    【题解】巧艺,指精巧的技艺,这里的艺主要指棋琴书画、建筑、骑射等技巧性。技术性的技能。例如第2 则记工匠所造楼台之巧,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有一些条日记述、赞扬画家、书法家们特出的艺术造诣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执著追求,例如第7、11、12、13、14 则所记大画家顾长康的故事,第3 则所记韦仲将书榜的事。其中一些内容如颊上益三毛、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及评绘画的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等,已经被引伸、凝炼成为名言而流传后世。

    (1)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①。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中角,低头拂棋,妙逾于帝②。【注释】①弹棋句:弹棋是一种赌输赢的棋类游戏。相传起源于西汉,到曹操掌权时,宫女用金钗、玉梳在镜匣上作弹棋游戏,其实非始自魏宫内。②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按:弹棋是用手把棋子弹起,魏文帝和客人不用手,所以称妙。

    【译文】弹棋是从魏代后宫开始出现的,用梳妆的镜匣来游戏。魏文帝对这种游戏特别精通,能用手中角去弹起棋子,没有弹不中的。有位客人自称能这样做,文帝就叫他试一试。客人戴着葛中,就低着头用葛巾角去拨动棋子,比文帝做得更妙。

    (2)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①。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注释】①陵云台:楼台名,在洛阳。楼观(guàn):楼台。锱铢:指微小的数目。锱和铢都是重量单位,有说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负揭:指秤杆的下垂与翘起;高下。【译文】陵云台楼台精巧,建造之前先称过所有木材的轻重,使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相等,然后才筑台,因此四面重量不差分毫。楼台虽然高峻,常随风摇摆,可是始终不可能倒塌。魏明帝登上陵云台,害怕它情况危险,另外用大木头支撑着它,楼台随即就倒塌了。舆论认为是重心偏向一边的缘故。

    (3)韦仲将能书①。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②。既下,头鬓皓然③。因敕儿孙勿复学书。

    【注释】①韦仲将:韦诞,字仲将,书法家,官至光禄大夫。

    ②魏明帝句:据传魏明帝建陵云殿,匾额还没有题字,就误钉上去了,于是叫擅长写楷书的大臣韦仲将登梯题匾。参看《方正》第62 则。榜,匾。

    ③皓然:白的样子。按:韦诞因登高危惧而且费力,以致头鬓皓然,可能有些夸张。【译文】韦仲将擅长书法。魏明帝修建宫殿,想挂个匾,就派仲将登上梯子去题匾。下来后,鬓发全白了。因此便告诫子孙不要再学习书法。

    (4)钟会是荀济北从舅,二人情好不协①。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②。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荀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门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状貌如平生③。二钟入门,便大感励,宅遂空废。

    【注释】①荀济北:荀勖,晋武帝即位时,封为济北郡公,固辞为侯。

    ②直:通值。

    ③门堂:门和厅堂,指家里。太傅:指钟繇,魏朝太傅,是钟会的父亲。【译文】钟会是济北公荀勖的叔伯舅父,两人感情不和。荀勖有一把宝剑,约值一百万,经常放在他母亲钟夫人那里。钟会擅长书法,就模仿荀勖笔迹,写了一封信给他母亲要宝剑,于是就偷去不还回来。荀勖知道是钟会干的事,可是没有办法要回来,就想法报复他。后来钟家兄弟花了一千万修建一所住宅,刚落成,非常精美,还没有搬进去年。荀勖很擅长绘画,就偷偷地到钟会的新居去,画上钟繇的像,衣帽、相貌都和生前一模一样。钟毓和钟会兄弟进门看见,就大为感伤哀痛,不能住进去,房子于是闲置不用。

    (5)羊长和博学工书,能骑射,善围棋①。诸羊后多知书,而射、奕徐蓺莫逮②。

    【注释】①羊长和:羊忱的字,参《方正》第19 则。工:擅长。

    ②奕:同奔。下围棋。蓺:同艺,技艺。

    【译文】羊长和学识广博,擅长书法,能骑马射箭,长于下围棋。羊家后代多懂书法,可是射箭、下棋这些技能,却没有谁能赶上羊长和。(6)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戴逵,字安道,不远千里到豫章去拜范宣为师。范宣精通经学,以讲诵为业,很看重戴逮。

    ②南都赋:汉代张衡作,记述了汉朝旧都南阳的盛况。

    【译文】戴安道登门向范宣学习,处处模仿范宣的做法,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唯独喜欢绘画,范宣认为没有用处,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心劳神。戴安道于是画了《南都赋图》,范宣看了,赞叹不已,认为很有好处,这才重视绘画。

    (7)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①。

    【注释】①顾长康:即名画家顾恺之,字长康。苍生:人类。

    【译文】太傅谢安说:顾长康的画,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

    (8)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①。庾道季看之,语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戴云: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②。

    【注释】①行像:用宝车载着佛像在城市街道上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一说即行乐图,游玩娱乐的人像画。

    ②务光:传说是夏朝人,隐士。商汤要讨伐夏桀时和他商量,他说:非吾事也。后来商汤要把天下让给他,他说:吾闻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让我乎?负石自沉于水。【译文】戴安道中年时画行像,画得非常精妙。庚道季看了他的画,对他说:神像画得太俗气,这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摆脱世俗之情。戴安道说:只有务光才能避免受到你这样的评论啊。

    (9)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①。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②。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③。【注释】①裴叔则:裴楷,字叔则。

    ②识具:见识和才能。

    ③神明:气韵。

    【译文】顾长康给裴叔则画像,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间他是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裴楷俊逸爽朗,很有才识,这恰恰是表现他的才识。看画的人寻味起画像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才更有气韵,远远胜过还没有添上的时候。

    (10)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淡①。

    【注释】①坐隐:围棋的别名,也叫做手谈。《颜氏家训·杂艺》: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

    【译文】北中郎将王坦之认为下围棋是座上隐居,支道林把下围棋看做用手交谈。

    (11)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曰:明府正为眼尔①。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②。【注释】①明府句:明府在这里是对殷仲堪的尊称。殷仲堪一只眼瞎,所以不愿画像。②童子:瞳子;瞳人。飞白: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译文】顾长康喜欢人物写生。他想画荆州刺史殷仲堪,仲堪说:我的相貌不好看,不麻烦你了。顾长康说:明府只是因为眼睛罢了。只要明显地点出瞳人,用飞白笔法轻轻掠过上面,让它像一抹轻云遮住太阳一样,这不很好吗。

    (12)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①。’此子宜置丘壑中。

    【注释】①一丘句:这里只取一丘一壑义。参看《品藻》第17 则。

    【译文】顾长康画谢幼舆的像,把他安置在山崖乱石中。有人问他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谢幼舆说过:‘在一山一水问游乐,自以为超过他。’这位先生就该安置在山崖沟壑里。

    (13)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量,本无关于妙处②;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③。

    【注释】①目精:眼珠。

    ②四体:四肢,这里泛指形体。妍量:同妍媸,美丑。

    ③传神: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写照:摹画人像。阿堵:这,此处指眼珠。【译文】顾长康画人像,有的几年不点眼睛。有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形体的美丑,本来和神妙之处没有什么关系;画像要能传神。正是在这里面。(14)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①。

    【注释】①手挥句:顾长康常常用嵇康的四言诗豹意境来作画。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这里是评论画出这两种意境的难易。五弦,形似琵琶而小,五根弦,用木或手拨弹。

    【译文】顾长康谈论作画时说:要画出手挥五弦的动作很容易,要画出目送归鸿的神态就很难。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6

    世说新语·仇隙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始知必不免。后收石崇、欧阳坚石,同日收岳。石先送市,亦不相知。潘后至,石谓潘曰:“安仁,卿亦复尔邪?”潘曰:“可谓‘白首同所归’。”潘金谷集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乃成其谶。

    刘玙兄弟少时为王恺所憎,尝召二人宿,欲默除之。令作阬,阬毕,垂加害矣。石崇素与玙、琨善,闻就恺宿,知当有变,便夜往诣恺,问二刘所在?恺卒迫不得讳,答云:“在后斋中眠。”石便径入,自牵出,同车而去。语曰:“少年,何以轻就人宿?”

    王大将军执司马愍王,夜遣世将载王于车而杀之,当时不尽知也。虽愍王家,亦未之皆悉,而无忌兄弟皆稚。王胡之与无忌,长甚相昵,胡之尝共游,无忌入告母,请为馔。母流涕曰:“王敦昔肆酷汝父,假手世将。吾所以积年不告汝者,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盖以避祸耳!”无忌惊号,抽刃而出,胡之去已远。

    应镇南作荆州,王脩载、谯王子无忌同至新亭与别,坐上宾甚多,不悟二人俱到。有一客道:“谯王丞致祸,非大将军意,正是平南所为耳。”无忌因夺直兵参军刀,便欲斫。脩载走投水,舸上人接取,得免。

    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右军代为郡,屡言出吊,连日不果。后诣门自通,主人既哭,不前而去,以陵辱之。于是彼此嫌隙大构。后蓝田临扬州,右军尚在郡,初得消息,遣一参军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使人受意失旨,大为时贤所笑。蓝田密令从事数其郡诸不法,以先有隙,令自为其宜。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王东亭与孝伯语,后渐异。孝伯谓东亭曰:“卿便不可复测!”答曰:“王陵廷争,陈平从默,但问克终云何耳。”

    王孝伯死,县其首于大桁。司马太傅命驾出至标所,孰视首,曰:“卿何故趣,欲杀我邪?”

    桓玄将篡,桓脩欲因玄在脩母许袭之。庾夫人云:“汝等近,过我余年,我养之,不忍见行此事。”

    文言文翻译:

    孙秀既怨恨石崇不肯送出绿珠,又不满潘岳从前对自已不礼貌。后来孙秀任中书令,潘岳在中书省的官府里见到他,就招呼他说:“孙令,还记得我们过去的来往吗?孙秀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于是才知道免不了祸难。后来孙秀逮捕石崇、欧阳坚石,同一天逮捕潘岳。石崇首先押赴刑场,也不了解潘岳的情况。潘岳后来也押到了,石崇对他说:“安仁,你也这样吗?”潘岳说;“可以说是‘白首同所归’。”潘岳在《金谷集》中的诗写道:“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这竟成了他的谶语。

    刘玙兄弟年轻时是王恺所憎恨的人,王恺曾经请他们兄弟两人到家里过夜,想要不声不响地害死他们。就叫人挖坑,坑挖好了,就要杀害了。石崇向来和刘玙、刘琨很要好,听说两人到王恺家过夜,知道会有意外,就连夜去拜访王恺,问刘玙刘琨兄弟在什么地方。王恺匆忙间没法隐瞒,只得回答说:“在后面房间里睡觉。”石崇就径直进去,亲自把他们拉出,一同坐车走了,并且对他们说:“年轻人为什么这么轻率地到别人家过夜!”

    大将军王敦捉住了愍王司马丞,夜里派王世将把他弄到车里杀死了,当时人们不完全知道这件事。即使是愍王家里的人也不是都了解内幕,而司马丞的儿子无忌兄弟又都年幼。王胡之和无怠两人,长大以后非常亲密。有一次,王胡之和无忌在一起游玩,无忌回家告诉母亲,请她准备饭食。母亲流着泪说:“王敦从前肆意残害你父亲,借王世将的手把你父亲杀了。我多年来没有告诉你们,是因为王氏家族势力强大,你们兄弟还年幼,我不想把这件事张扬开来,原来是为了避祸啊。”无忌听了很震惊,号哭起来,拔出刀就跑出去,可是王胡之已经走远了。

    镇南大将军应詹出任荆州刺史时,王脩载和谯王司马丞的。儿子无忌同时到新亭给他饯别。座上宾客很多,没想到这两人都来了。有一位客人说:“谯王丞遇难,不是大将军的意思,只是平南将军干的罢了。”无忌于是夺了直兵参军的刀,就要杀王脩载;脩载逃出去,被迫投河,船上的人救了他,才得以免死。

    右军将军王羲之一向轻视蓝田侯王述,王述的晚年得到的评价和声誉更高更大,王羲之尤其不满。王述在任会稽内史时遭母丧,留在山阴县办理丧事。王羲之接替他出任会稽内史,他屡次说要前去吊唁,可是一连多天也没有去成。后来他亲自登门通知前来吊唁,等到主人哭起来后,他又不上灵堂就走了,以此来侮辱王述。于是双方深结仇怨。后来王述出任扬州刺史,王羲之仍然主管会稽郡,刚得到任命王述的音讯,就派一名参军上朝廷,请求把会稽从扬州划分出来,成立越州。使者接受任务时领会错了意图,结果深为当代名流所讥笑。王述也暗中派从事去一一检察会稽郡各种不法行为,因为两人先前有嫌隙,”王述就叫王羲之自己找个合适的办法来解决。王羲之于是告病离任,因愤慨而送了命。

    东亭侯王珣和王孝伯两人谈论过,后来,王珣的意见逐渐不一样了。王孝伯对王珣说:“您怎么再也不可捉摸了?”王珣回答说:“王陵在朝廷上力争,陈平顺从而不说话,这都不足为据,只看结果怎么样啊。”

    王孝伯死后,把他的头挂在朱雀桥上示众。太傅司马道子坐车到示众的地方,仔细地看着王孝伯的头,说道:“你为什么急着要杀我呢?”

    桓玄将要篡夺帝位,桓脩想趁桓玄在桓脩母亲那里时袭击他。桓脩母亲庾夫人说:“你们是近亲,等过了我的晚年再说吧,我养大了他,不忍心看到你做这种事。”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7

    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下面是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陈仲举礼贤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的领袖。

    ②造:拜访。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末年贤人。

    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比喻停留的时间短暂。轨:车辙。鸾:鸾铃,此指马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弥日:整日。信宿:连住两夜。

    ⑤汪汪:水深广的样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气度。

    「译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黄宪)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 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四身登龙门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②。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③。

    「注释」

    ①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名臣,被宦官杀害。风格秀整:风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标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对自己期许很高。

    ②名教:儒家礼教。

    ③登龙门:喻身价提高。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黄河流此地,两岸峭壁耸立,水位落差大。传说鱼游到此处,能跳过去即可成龙。

    「译文」

    李元礼(李膺)风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视甚高。以弘扬儒教,正定天下是非为己任。后辈的读书人到了李元礼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认为自己登龙门了。

    五李元礼赞贤

    李元礼(李鹰)尝叹荀淑、钟浩①曰:“ 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②。”

    「注释」

    ①荀淑:字季和,东汉人。钟皓:字季明,东汉人,归隐后收徒达千人。

    ②清识:高明的见识。尚:超越。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师:动词,指可为人师表。

    「译文」

    李元礼曾经赞扬荀淑、钟浩二人说:“ 荀淑见识卓越,别人很难超过。钟浩道德高尚,足以为人师表。”

    六真人东行

    陈太丘诣荀朗陵①,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②,长文尚小③,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④,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 真人东行。”

    「注释」

    ①陈太丘:陈寔(sh ),东汉人,曾作太丘长。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

    ②元方:陈寔长子陈纪字。将车:驾车。季方:陈寔次子陈谌字。

    ③长文:陈群字,为陈纪子,陈寔孙。

    ④叔慈:荀靖字,荀淑的儿子。慈明:荀爽字,荀淑的儿子。

    「译文」

    陈太丘(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大儿子元方赶着车,二儿子季方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孙子长文年岁还小,也坐在车里。到了荀淑那里,荀淑让三儿子叔慈到门口迎接,六儿子慈明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孙子文若还小,就坐在爷爷膝前。当时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说:“ 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

    七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③,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荷:担负,承受。

    ②阿(ē):山脚。

    ③沾:浸润。

    「译文」

    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八难为兄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①。”

    「注释」

    ①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是说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后世用“ 元方季方” 、“ 难兄难弟” 来赞扬兄弟才华俱佳。

    「译文」

    陈元方(陈纪)的儿子长文才华出众,他和叔叔陈季方(陈谌)的儿子孝先各自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一时争执不下,就到爷爷陈太丘那里问讯,请求公断。太丘先生说:“ 元方是哥哥,但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难说不如哥哥。”

    九舍生取义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远来相视④,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东汉人。

    ②胡贼:胡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③可:应该。

    ④相视:看望你。相,偏指一方。

    「译文」

    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里。朋友对荀巨伯说:“ 我今天可能没救了,你快点离开吧!” 荀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弃义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进城内,对荀巨伯说:“大军来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丢下他一个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命。” 胡人听罢互相说道:“ 我们这些无义之人,攻进的是有道之国啊。” 于是就撤兵离去了。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华歆遇子弟甚整①,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②;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③,而二门之里④,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⑤

    「注释」

    ①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对待。整:严整,严肃。

    ②闲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见皇帝的礼仪典制。

    ③恣:放纵。

    ④二门:两家。

    ⑤雍熙:和乐。

    「译文」

    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元方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

    ②轩冕:此单指车子。

    ③宁割席分坐:后人以“ 管宁割席” 、“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断交。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①。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②,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③,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

    ①王朗:字景兴,汉末魏时人,儒雅博学,官至司徒。推:推崇。

    ②腊日:年终祭祀的日子。燕饮:举行宴会饮酒,燕,同“ 宴”。

    ③张华:字茂先,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被赵王司马伦杀害

    「译文」

    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华歆腊日那天曾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 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

    十三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十四王祥事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①。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②,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①王祥:字休征,魏晋时人,以孝著称。因侍奉母亲,很晚才出来做官。谨:谨慎,小心。

    ②私起:起来小便。

    「译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一直看着它。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王祥回来后,得知后母为此事遗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后母于是感动醒悟了,从此像关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爱王祥。

    十五嗣宗谨慎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①,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②。

    「注释」

    ①晋文王:司马昭,司马懿的二儿子。魏时任大将军,专揽朝政,死后谥“ 文” ,因此称晋文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 竹林七贤” 之一,好老庄,纵酒放达。

    ②臧否:褒贬,评价。

    「译文」

    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情,从不评判人物。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8

    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

    1.陈仲弓为太丘长①,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②之,令吏杀焉③。主簿④请付狱,考⑤众奸⑥,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注释】

    ①长:县的行政长官。大县为令,小县为长。陈寔是太丘县长。

    ②收:拘捕。

    ③焉:代词,此处指代诈称母病的小吏。

    ④主簿:官名。

    ⑤考:查究,拷问,审察。

    ⑥众奸:指诸多犯法的事。

    【译文】

    陈寔任太丘县县长,当时有个小官吏诈称母亲有病请假,事情被发觉,陈寔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处死他。主簿请求交给狱吏查究他的其他犯罪事实,陈寔说:“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查究其他罪状,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

    2.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①杀财主②者,捕之。未至发所③,道闻民有在草④不起子⑤者,回车往治之。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⑥。”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注释】

    ①劫贼:强盗。

    ②财主:财货的主人,不是现代所说的有钱人家。

    ③发所:出事地点。

    ④在草:产妇分娩,也就是生孩子。草,产蓐。晋时分娩多用草垫着。

    ⑤不起子:生了孩子不养育,指溺杀婴儿。

    ⑥按讨:审察办理。

    ⑦“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句:属于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在草不起子者民”;另外,“到”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在半道上”。

    ⑧骨肉相残:此处指父母溺杀婴儿事。

    ⑨“盗杀”句:意指母子相残,违逆天理人伦,要先处理,而杀人只是违反常理。

    【译文】

    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时,有强盗劫财害命,主管官吏捕获了强盗。陈仲弓前去处理,还没到出事地点,在半道上听说有家生下孩子不肯养育的老百姓,就掉转车头前去处理这件事。主簿说:“强盗杀人的事大,应该先查办。”陈寔说:“强盗杀物主,怎么比得上骨肉相残这件事重大呢?”

    3.陈元方①年十一时,候袁公②。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⑤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⑦,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⑧、孔子,异世而出,周旋⑨动静⑩,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陈元方:陈寔的儿子。有德行,以孝著称。

    ②袁公:未知指何人,一说指袁绍。

    ③何所履行:“……何所……”古汉语固定格式,即“所……者为何”,所履行者为何,译为“所执行的是什么”。

    ④绥:安抚。全句属于“介宾短语后置句”,即“以德绥之”。

    ⑤恣:听任,放手。

    ⑥法:效法。

    ⑦孤:古代是王侯的自称。

    ⑧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姬旦。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武王死后,又辅佐周成王,代掌朝政。

    ⑨周旋:交往,打交道。

    ⑩动静:行止;行动止息。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问候袁公。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老父在太丘时,对强者就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就用仁爱来抚慰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就更加受到敬重。”袁公说:“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他们的于世应酬,行动举止,虽然相隔很远却那般的一致;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4.贺太傅①作吴郡,初不出门,吴中②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③之曰:“不可啼,杀吴儿。”于是至诸屯邸,检校④诸顾、陆⑥役使官兵及藏逋亡⑦,悉以事言上,罪者甚众。陆抗⑧时为江陵都督,故下⑨请孙皓⑩,然后得释。

    【注释】

    ①贺太傅:贺邵,字兴伯,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吴国人,任吴郡大守,后升任太子太傅。

    ②吴中:吴郡的政府机关在吴,即今江苏省吴县,也称吴中。强族:豪门大族。

    ③屯邸:庄园。

    ④检校:查核。

    ⑤足:使动用法,使……充足,意译为“补充”。

    ⑥顾、陆:吴中的豪族大姓。

    ⑦逋(bū)亡:逃亡。战乱之时,赋役繁重,贫民多逃亡到士族大家中藏匿,给他们做苦工,官府也不敢查处。

    ⑧陆抗:吴郡人,丞相陆逊之子,孙策的外孙。

    ⑨下:当时陆抗所在的江陵居上游,孙皓所在的建业居下游,故说“下”。

    ⑩孙皓:孙权的孙子,三国时吴国的亡国君主,公元280 年晋兵攻陷建业,孙皓投降,吴亡。孙皓和陆抗有亲戚关系。

    【译文】

    太子太傅贺邵任吴郡太守,到任之初,足不出府门。吴中所有豪门士族都轻视他,竟在官府大门写上“会稽鸡,不能啼”的字样。贺邵听说后,故意外出,走出门口,回过头来看,并且要来笔在句下补上一句:“不可啼,杀吴儿。”于是到各大族的庄园,查核顾姓、陆姓家族奴役官兵和窝藏逃亡户口的情况,然后把事情本末全部报告给了朝廷,获罪的人非常多。当时陆抗正任江陵都督,也受牵连,便特意从江陵顺流而下前往建业请求孙皓帮助,这才得以了结。

    5.山公①以器②重朝望③,年逾七十,犹知管④时任⑤。贵胜⑥年少⑦,若和、裴、王之徒,并共宗咏⑧。有署阁⑨柱曰:“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秋,王济剔嬲不得休⑩。”或云潘尼11作之。

    【注释】

    ①山公:即山涛,字巨源。

    ②器:才能,才干。

    ③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

    ④知管:主管。

    ⑤时任:当时的重任。按:山涛当时任吏部尚书,所谓知管时任,是说他还亲自主持官吏的任免考选工作。

    ⑥贵胜:地位显贵。

    ⑦年少:年轻人。

    ⑧宗咏:尊崇称颂。

    ⑨阁:台阁,这里指尚书省的廊柱。

    ⑩“阁中,有大牛”四句:这是当时的一首歌谣。大牛比喻的是山涛。  和峤鞅:和峤,字长舆,晋武帝时任中书令;  鞅,驾车时套在牛马脖子上的皮套了。  裴楷秋:裴楷,字叔则,当时任吏部郎、河南尹、中书令等职。驾车时拴在牛马屁股后的皮带。  这两句是在比喻和峤和裴楷都是辅助山涛做事的重要人物。  王济,字武子,善清谈,性豪奢。  剔嬲(niǎo):挑逗纠缠。说的是王济围绕着山涛,忙前忙后。四句皆有讥讽意。

    11潘尼:字正叔,潘岳之侄。他在山涛死后才入朝为官,官至中书令、太常卿。《晋书·潘岳传》载,潘岳才名冠世,而不得志,又看见王济、裴楷力皇帝所宠爱,便题阁道说:“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秋,和娇刺促不得休。”(刺促,形容不安。)

    【译文】

    山涛凭借才干在朝廷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年过七十岁,还主持管理着时政。那些权贵家子弟,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全都尊崇称颂他。有人在阁道的廊柱上题道:“阁道东边有大牛,和峤在牛前,裴楷在牛后,王济在中间挑逗纠缠不得休。”有人说这是潘尼写的。

    6.贾充①初定律令,与羊祜②共咨太傅郑冲③,冲曰:“臯陶④严明之旨,非仆暗懦⑤所探。”羊曰:“上意⑥欲令小加弘润⑦。”冲乃粗下意⑧。

    【注释】

    ①贾充:字公闾,在魏朝任廷尉,主管诉讼刑狱;到晋武帝登位,任尚书仆射,与裴楷共定科令,制订(晋律)。

    ②羊祜:字叔子。

    ③郑冲:字文和,深研儒术和百家之言,动必循礼。魏齐工时拜司空,转司徒。晋武帝即位,拜太博。高贵乡公时。司马昭辅政,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法令,他们都先咨询郑冲,然后才公布。

    ④皋陶(yáo):也作皋繇,传说是舜时掌管刑狱的法官,制定了法令。

    ⑤暗(àn)懦:昏庸懦弱。

    ⑥上意:皇上的意思。

    ⑦弘润:扩充润色。

    ⑧下意:提出意见,发表看法。

    【译文】

    贾充刚刚定出法令,就和羊祜一起去征求太傅郑冲的意见。郑冲说:“皋陶制定法令的那种严肃而公正的宗旨,不是我这种昏庸懦弱的人所能探讨的。”羊祜说:“圣上的意思是想要叫你稍加补充润色。”郑冲这才概略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7.山司徒前后选①,殆②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③,皆如其言。唯用陆亮④,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亮亦寻⑤为贿败。

    【注释】

    ①“山司徒”句:山涛在魏代曾任尚书吏部郎,到晋武帝时又任吏部尚书,后来升司徒。吏部是负责选拔任免官吏的,山涛曾两次担任此职,所以说前后选。

    ②殆:几乎

    ③题目:品评,评价。《晋书·山涛传》载,山涛两次任选职共十多年,每一官缺,就拟出几个人,由皇帝挑选;凡所奏甄拔人物,都各作品评。

    ④“唯用”句:当时吏部郎出缺,山涛推荐阮咸,贾充则推荐自己的亲信陆亮;晋武帝选用了陆亮,山涛反对无效。后来陆亮因犯罪撤职。

    ⑤寻:不久。

    【译文】

    司徒山涛前后两次担任吏部官职,几乎考察遍了朝廷内外百官,一个人才也没有漏掉;凡是他品评过的人物,都像他所说的那样。只有任用陆亮是皇帝的命令决定的,和山涛的意见不同,他为这事力争过,皇帝没有听从。不久陆亮就因为受贿而被撤职。

    8嵇康①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②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③,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④,而况人乎?”

    【注释】

    ①嵇康:字叔夜,三国时魏人,竹林七贤之一。公元263年遭钟会诬陷,被司马昭杀害。

    ②康子绍:嵇康的儿子,字延祖。历任秘书丞、侍中等职,在晋朝宫室内乱中维护为晋惠帝(司马衷),被乱兵杀害。

    ③出处:出世与隐退。

    ④消息:一消一长,互相更替。

    【译文】

    嵇康被杀之后,山涛举荐嵇康的儿子嵇绍任秘书丞。嵇绍向山涛询问出世与隐退的事情,山涛说:“我替你想了很久了。天地四时,尚且有一消一长的变化,更何况人呢?”

    9王安期①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②推③之。王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

    【注释】

    ①王安期:《名士传》中曰:“王承字安期,太原晋阳人。父湛,汝南太守。承冲淡寡欲,无所寻尚。累迁东海内史,为政清静,吏民怀之。”

    ②纲纪:这里指的是州郡主簿一类的官。

    ③推:推问查究。

    【译文】

    王承任东海郡的内史。有个小吏偷了池塘里的鱼,纲纪推问要查办他。王承说:“周文王的苑囿,跟百姓共同享用。池塘里的鱼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10.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①一犯夜②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③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④以立威名,恐非致理⑤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注释】

    ①     录:逮捕,拘拿。

    ②犯夜:违法宵禁令。晋朝法律,夜里不能在路上走。

    ②     受:通“授”,授课。

    ④宁越:据《吕氏春秋》记载:“宁越者,中牟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也。学,三十年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不敢休;人将卧,吾不敢卧。’学十五年,而为周威公之师也。”

    ⑤理:应当为“治”,这是唐朝人因为避唐宗李治的讳字而改。治,治理得好,社会清明安定。

    【译文】

    王承任东海郡的。内史,一个小吏抓住一个违反宵禁令的人来到王承那里。王承问“从什么地方来?”回答说:“从老师家听授课回来,不知不觉天已经晚了。”王承说:“鞭挞像宁越一样勤奋的人来树立威望,恐怕不是使社会清明安定的根本!”就派小吏送他让他回家。

    11.成帝在石头①,任让在帝前戮侍中锺雅、右卫将军刘超。帝泣曰:“还我侍中。”让不奉诏,遂斩超、雅。事平之后,陶公②与让有旧③,欲宥④之。许柳儿思妣者至佳,诸公欲全之;若全思妣,则不得不为陶全让。于是欲并宥之。事奏,帝曰:“让是杀我侍中者,不可宥!”诸公以少主⑤不可违,并斩二人。

    【注释】

    成帝:就是晋成帝司马衍,晋明帝(司马绍)的太子。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 年),历阳内史苏峻起兵反帝室,次年攻陷建康,把晋成帝迁到石头城。不久苏峻败死,其弟苏逸立为主,咸和四年正月,钟雅、刘超密谋将成帝救出,被发觉。苏逸派部将任让率兵入宫杀了钟、刘二人。

    ①石头:即石头城,在都城建康的西面。

    ②陶公:指陶侃。

    ③有旧:有老交情。

    ④宥:宽恕,赦免。

    ⑤少主:晋成帝幼年即位,死时年仅二十二岁,在位十六年。

    【译文】

    (苏峻叛乱后,)成帝(司马衍)到了石头城,任让在成帝面前要杀了侍中钟雅、右卫将军刘超。成帝哭着说:“还我侍中。” 任让不听皇上的命令,还是杀了刘超、钟雅。叛乱平定后,陶侃因为和任让有旧交,就想宽恕任让。许柳的儿子思妣人品非常好,大家也想保全他。如果保全思妣,就不得不替陶公保全任让,于是就想一块儿宽恕他们。事情上奏后,成帝说:“任让是杀了我的侍中的人,不可饶恕!” 大家觉得少主的旨意不可违逆,就把两人一块儿杀了。

    12.王丞相②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②,人人有说③色。唯有临海④一客姓任及数胡人⑤为未洽。公因便还⑥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注释】

    ①王丞相:即王导。晋元帝时背授予扬州刺史的职位。

    ②沾接:热情款待。

    ③说:同“悦”,喜悦。

    ④临海:郡名。

    ⑤胡人:这里指的是胡僧。

    ⑥还:通“旋”,绕着。

    兰阇(shé):梵语译音。意思大约是寂静却没有烦恼;或理解为“宣讲佛法的法师,请高兴些吧”。王导这样讲,是对胡人的褒誉。

    【译文】

    丞相王导出任扬州刺史,几百名来道贺的宾客都得到了款待,人人都很高兴。只有临海郡一位任姓客人和几位胡僧还没有得到款待。王导便找机会转身走过任氏身边,对他说:“您出来了,临海就不再有人才了。”任氏听了,非常高兴。王导于是又走过胡僧面前,弹着手指说:“兰闍,兰闍!”胡僧们都笑了,四周的人都很高兴。

    13.陆太尉①诣②王丞相咨事,过后辄翻异③,王公怪其如此。后以问陆,陆曰:“公长民短④,临时不知所言,既后觉其不可耳。”

    【注释】

    ①陆太尉:陆玩,字上瑶,吴郡吴人,曾任尚书左仆射、司空,赠太尉。在他任尚书午仆射时,王导为司徒、录尚书事。

    ②诣:到……去。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③翻异:事后改变主意。

    ④公长民短:您名位尊贵我名位卑微。公,是陆玩对王导的尊称。民,是陆玩的自称。陆玩是扬州吴郡人,所以谦称为“民”。

    【译文】

    太尉陆玩到丞相王导那里去请示,过后常常改变主意。王导奇怪他怎么会这样。后来拿这事问陆玩,陆玩回答说:“公名高位尊,民职卑微,临时不知该说什么,过后觉得那样做不行罢了。

    14.丞相尝夏月至石头①看庾公②,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③简之。”庾公曰:“公之遗事④,天下亦未以为允。”

    【注释】

    ①石头:即石头城。

    ②庾公:指的是庾冰。庾冰继王道之后为相,死后赠官司空。

    ③     小:稍微。

    ④“公之遗事”二句:晋室东渡,王室、贵族、豪门随之来到江左,各士族集团之间,以及南方地主豪门之间矛盾尖锐。王导为缓和各种势力的矛盾,对江左的地主豪强采取了绥靖政策。庾冰职责的就是这件事。

    【译文】

    丞相王导曾经在夏天到石头城去探看庾冰,庾冰正在处理事务。丞相说:“天热,可以稍微简省些事务。”庾冰说:“您的省简宽容的治政方针,天下人也未必认为恰当。”

    15.丞相末年,略不①省事②,正③封箓诺之④。自叹曰:“人言我愦愦⑤,后人当思此愦愦。”

    【注释】

    ①略不:全不。

    ②省事:看公文。指处理政务。

    ③正:只。

    ④封篆诺之:封篆,奏章;“诺之”相当于现在的签字画圈,批示文书以示许可。

    ⑤愦愦:糊涂。

    【译文】

    王导到了晚年,完全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文件上签字同意。自己感叹地说:“人家说我老糊涂,后人当会想念这种糊涂。”

    16.陶公①性检厉②,勤于事。作荆州时③,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④,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⑤厚头⑥,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⑦,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注释】

    ①陶公:即陶侃。少年时孤独贫穷,积累功勋到荆州刺史。晋成帝时,平定苏峻叛乱有功,封为长沙郡公。

    ②检厉:检,自我约束;厉,严厉。

    ③作荆州:任荆州刺史。

    ④     正会:也称元会,正月朔旦皇帝朝会群臣。

    ⑤     录:收藏。

    ⑥   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

    ⑦桓宣武伐蜀:晋惠帝司马衷太安元年,李特起兵,占领蜀地,前后六世,四十余年,到东晋的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初年,桓温率军伐蜀,李势归降,国灭。

    【译文】

    陶侃生性就对自我约束很严厉,勤于政务。担任荆州刺史时,.吩咐负责建造船只的官员把木屑全都收藏起来,多少不限,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后来到正月初一皇帝朝会群臣时,正碰上连日下雪刚刚转晴,正堂前的台阶雪后还是湿渌渌的,于是全用木屑铺上,就一点也不妨碍出入了。官府用的竹子,他叫把竹头都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温讨代后蜀,要组装战船,这些竹头就都用来做了钉子。又有人说陶侃曾经征调过当地的竹篙,有一个主管官员把竹子连根砍下,他就用竹根代替铁足,陶侃便给他连升两级来重用他。

    17.何骠骑①作会稽,虞存弟謇作郡主簿,以何见客劳损,欲白②断常客,使家人节量择可通者。作白事③成,以见存,存时为何上佐④,正与謇共食,语云:“白事甚好,待我食毕作教⑤。”食竟,取笔题白事后云:“若得门庭长⑥如郭林宗⑦者,当如所白。汝何处得此人?”謇于是止。

    【注释】

    ①何骠骑:何充,字次道,曾任会稽内史、骠骑将军、扬州刺史,死后赠司空。

    ②白:下对上的说明,陈述。节量:适量;限量。据《品藻篇》载,“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可知何充和什么人都交往,所以虞謇(jiǎn)希望断常客。

    ③白事:白事书。下对上陈说事情的书面报告。属于古今同形异义词语,今天的意思是“丧事”。

    ④上佐:高级僚属。

    ⑤教:上对下的教诲。

    ⑥门庭长:即门亭长。东汉和魏晋时期,郡县均设门厅长,掌管传达之事。

    ⑦郭林宗:即郭太,字林宗,东汉人。博通经典,善谈论,并且很有眼力,品评人物很准确,人称郭有道。

    【译文】

    骠骑将军何充任会稽内史时,虞存的弟弟虞謇任郡主簿,他认为何充见客大多,劳累伤神,想禀告何充谢绝那些常客,让手下人酌量选择可以交往的才通报。他拟好一份呈文,便拿来给虞存看。虞存当时是何充的高级僚属,正和虞謇一起吃饭,告诉他说:“报告写得很好,等我吃完饭再作批复。”吃过了饭,拿起笔在呈文后面签上意见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像郭林宗那样有服力的人做门亭长,我当然按照你所陈述的意见办。可是你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虞謇于是作罢。

    18.王、刘①与林公②共看何骠骑,骠骑看文书③,不顾之。王谓何曰:“我今故④与深公来相⑤看,望卿摆拨⑥常务,应对玄言⑦,那得方低头看此邪?”何对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诸人以为佳。

    【注释】

    ①王、刘:指王濛和刘惔(tán)他们都是东晋名士,二人友善,均善清谈,当时被并称为“王刘”。

    ②林公:即林支遁,字道林,东晋僧人,人称林公。

    ③文书:公文,案卷。

    ④故:特地。

    ⑤相:属于动作偏指一方,译为“你”。

    ⑥摆拨:摆脱。

    ⑦应对玄言:对答精微玄妙之言。

    【译文】

    王蒙、刘惔和支道林一起去看望骠骑将军何充,何充只顾看公文,没理他们。王濛便对何充说:“我们今天特意和林公来看望你,希望你摆脱开日常事务,和我们一起谈论玄学,哪能还低着头看这些东西呢!”何充说:“我不看这些东西,你们这些清谈家怎么能生存呢!”大家认为这话说得很好。

    19.桓公①在荆州,全欲以德被②江、汉,耻③以威刑④肃物⑤。令史⑥受杖,正从朱衣上过。桓式⑦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意讥不着。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注释】

    ①桓公:指桓温。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元年,被调任荆州刺史。

    ②被:覆盖,施加。

    ③耻:意动用法,即“以威刑肃物为耻”。

    ④威刑:为使权力。

    ⑤肃物:威慑百姓。物,人,众人。与“待人接物”的“物”意思相同。

    ⑥令史:晋朝时中央和地方州郡中的级别很低的官吏。

    ⑦桓式:桓温的第三个儿子。

    【译文】

    桓温兼任荆州刺史的时候,想全用恩德来对待江、汉地区的百姓,把用威势严刑来整治人民看成是可耻的。一位令史受到杖刑,木棒只从令史的红衣上擦过。这时桓温的儿子桓式年纪还小,从外面进来,对桓温说:“我刚才从官署门前走过,看见令史接受杖刑,木杖举起来高拂云脚,落下时低擦地面。”意思是讥讽,唯独没有打到令史身上。桓温说:“我还是担心这也太重了呢。”

    20.简文①为相,事动②经年③,然后得过。桓公甚患其迟,常加劝勉。太宗曰:“一日万机,那得速!”

    【注释】

    ①简文: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太宗是他的庙号。

    ②动:动辄,动不动。

    ③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这里是经过一年的意思。

    【译文】

    简文帝担任丞相的时候,一件政务,动下动就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然后才得以处理。桓温很担心他太慢了,经常加以劝说鼓励。简文帝说:“一天有成千上万件事,哪能够快呢!”

    21.山遐①去②东阳,王长史③就简文索东阳④云:“承藉⑤猛政,故可以和静⑥致治⑦。”

    【注释】

    ①山遐:字彦林。《江惇(dūn)传》载:“山遐为东阳,风政(教化治理)严苛,多任刑杀,郡内苦之。惇隐东阳,以仁恕怀德,遐感其德,为微损威猛。”

    ②去:离开。

    ③王长史:指王濛。

    ④索东阳:求东阳太守的职位。

    ⑤承藉:继承。

    ⑤和静:温和清静无为。

    ⑦致治:达到清明安定。

    【译文】

    山遐离开东阳太守职位后,左长史王蒙到简文帝那里要求出任东阳太守,说道:“继承前任严厉的政治统治,所以可以用宽和、清静无为的措施达到社会清明安定。”

    22.殷浩①始作扬州②,刘尹③行,日小④欲晚,便使左右取襥⑤。人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⑥。”

    【注释】

    ①殷浩:据《晋书》记载:殷浩识度清远,喜好《老子》、《周易》,善言玄理。

    ②作扬州:任扬州刺史。

    ③刘尹:指刘惔。刘惔曾经人丹阳尹,所以此处称他为刘尹。

    ④小:稍稍。

    ⑤襥:包袱。指衣裳行李。

    ⑥不敢夜行:晋代法律,夜里不能出来行走。

    【译文】

    殷浩初次任杨州刺史的时候,丹阳尹刘惔出行,太阳稍稍落下,天要晚了,便叫随从拿出被褥(要住下)。人家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刺史严厉,(我)不敢夜间赶路。”

    23.谢公①时,兵厮②逋亡③,多近窜④南塘⑤,下诸⑥舫中。或⑦欲求一时⑧搜索,谢公不许,云:“若不容置⑨此辈,何以为京都?”

    【注释】

    ①谢公:就是谢安。

    ②兵厮:士兵和奴仆。

    ③逋亡:逃亡,逃跑。

    ④窜:逃窜。

    ⑤南塘:地名,在东晋都城建康的秦淮河南岸。

    ⑥诸:各,此处应为各条。

    ⑦     或: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有人。

    ⑧     一时:同时。

    ⑨置:赦免。

    【译文】

    谢安(辅政)时,士兵和奴仆逃亡,大多就近逃窜到南塘一带,藏身在各条船里。有人请求谢安同时搜索所有船只,谢安不答应。他说:“如果不能宽容赦免这些人,又怎么能治理好京都!”

    24.王大①为吏部郎,尝作选草②,临当③奏,王僧弥④来,聊⑤出示之。僧弥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王大甚以为佳,更⑥写即奏。

    【注释】

    ①王大:即王忱,小字佛大,因此人称王大。

    ②选草:选用官吏的草拟名单。

    ③当:将要。

    ④王僧弥:就是wang珉,小字僧弥。

    ⑤聊:聊且,姑且,随便。

    ⑥更:更改。

    【译文】

    王大任吏部郎时,曾经起草过一份举荐官员的名单,临到将要上奏的时候,王僧弥来了,王大就随手拿出来给他看。王僧弥拿到名单,就按照按自己的意见改换了将近半数的候选者的名字,王大认为改得非常恰当,更改抄写一份,随即上奏。

    25.王东亭①与张冠军②善。王既作吴郡③,人问小令④曰:“东亭作郡,风政⑤何似⑥?”答曰:“不知治化何如,唯与张祖希情好日隆⑦耳。”

    【注释】

    ①王东亭:即王珣,王洽的儿子,丞相王导的孙子。官至尚书仆射,后来被封为东亭侯。

    ②张冠军:原名张玄之,字祖希,在吴曾经作冠军将军。

    ③作吴郡:任吴郡太守。

    ④小令:指的王珣的弟弟wang珉。王献之曾经作中书令,后来wang珉代替了他,因此世称“大小王令”。

    ⑤风政:教化政令。

    ⑥何似:“似何”的倒装,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如何,怎么样等。

    ⑦日隆:日,名词作状语,表时间,译为“一天比一天”;隆,高,深厚。

    【译文】

    东亭侯王珣和冠军将军张玄两人很友好。王珣担任吴郡太守以后,有人问中书令wang珉说:“东亭任郡太守,民风和政绩怎么样?”wang珉回答说:“不了解政绩教化怎么样,只是看到他和张祖希的交情一天比一天深厚罢了。”

    26殷仲堪①当②之③荆州,王东亭问曰:“德以居全④为称⑤,仁以不害物为名。方今宰牧⑥华夏⑦,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殷答曰:“臯陶造刑辟⑧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⑨之任,未为不仁。”

    【注释】

    ①殷仲堪:晋孝武帝时授殷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镇江陵。他能清言,善著文,曾经任谢玄的长史。据《晋书·殷仲堪传》载,他主张“王泽广润,爱育苍生”,因此才有下文的疑问。

    ②当:将。

    ③之:动词,到……去;此处指将要到任。

    ④居全:守全。

    ⑤称(chèn):好美好。

    ⑥宰牧:掌管,治理。

    ⑨   华夏:中国古称华夏,这里实指晋朝的中部地区。

    ⑩   刑辟:刑法;法律。

    ⑨司寇:掌管刑狱的官。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家语》曰:“孔子自鲁司空为大司寇,七日而诛乱法大夫少正卯。”

    【译文】

    殷仲将到荆州去就任刺史之职,东亭侯王珣问他:“德行是以守全为美好的,仁义是一不害人为本的。现在你要去治理中部地区,处在杀戮的职位上,这和你原来的操守恐怕相悖吧?”殷仲堪回答说:“帝舜时的法官皋陶制订了刑法,不算不贤德;孔子担任了司寇的职责,也不算不仁爱。”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9

    世说新语·巧艺原文注释及翻译

    【题解】巧艺,指精巧的技艺,这里的艺主要指棋琴书画、建筑、骑射等技巧性。技术性的技能。例如第2 则记工匠所造楼台之巧,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有一些条日记述、赞扬画家、书法家们特出的艺术造诣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执著追求,例如第7、11、12、13、14 则所记大画家顾长康的故事,第3 则所记韦仲将书榜的事。其中一些内容如颊上益三毛、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及评绘画的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等,已经被引伸、凝炼成为名言而流传后世。

    (1)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①。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中角,低头拂棋,妙逾于帝②。【注释】①弹棋句:弹棋是一种赌输赢的棋类游戏。相传起源于西汉,到曹操掌权时,宫女用金钗、玉梳在镜匣上作弹棋游戏,其实非始自魏宫内。②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按:弹棋是用手把棋子弹起,魏文帝和客人不用手,所以称妙。

    【译文】弹棋是从魏代后宫开始出现的,用梳妆的镜匣来游戏。魏文帝对这种游戏特别精通,能用手中角去弹起棋子,没有弹不中的。有位客人自称能这样做,文帝就叫他试一试。客人戴着葛中,就低着头用葛巾角去拨动棋子,比文帝做得更妙。

    (2)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①。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注释】①陵云台:楼台名,在洛阳。楼观(guàn):楼台。锱铢:指微小的数目。锱和铢都是重量单位,有说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负揭:指秤杆的下垂与翘起;高下。【译文】陵云台楼台精巧,建造之前先称过所有木材的轻重,使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相等,然后才筑台,因此四面重量不差分毫。楼台虽然高峻,常随风摇摆,可是始终不可能倒塌。魏明帝登上陵云台,害怕它情况危险,另外用大木头支撑着它,楼台随即就倒塌了。舆论认为是重心偏向一边的缘故。

    (3)韦仲将能书①。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②。既下,头鬓皓然③。因敕儿孙勿复学书。

    【注释】①韦仲将:韦诞,字仲将,书法家,官至光禄大夫。

    ②魏明帝句:据传魏明帝建陵云殿,匾额还没有题字,就误钉上去了,于是叫擅长写楷书的大臣韦仲将登梯题匾。参看《方正》第62 则。榜,匾。

    ③皓然:白的样子。按:韦诞因登高危惧而且费力,以致头鬓皓然,可能有些夸张。【译文】韦仲将擅长书法。魏明帝修建宫殿,想挂个匾,就派仲将登上梯子去题匾。下来后,鬓发全白了。因此便告诫子孙不要再学习书法。

    (4)钟会是荀济北从舅,二人情好不协①。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②。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荀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门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状貌如平生③。二钟入门,便大感励,宅遂空废。

    【注释】①荀济北:荀勖,晋武帝即位时,封为济北郡公,固辞为侯。

    ②直:通值。

    ③门堂:门和厅堂,指家里。太傅:指钟繇,魏朝太傅,是钟会的父亲。【译文】钟会是济北公荀勖的叔伯舅父,两人感情不和。荀勖有一把宝剑,约值一百万,经常放在他母亲钟夫人那里。钟会擅长书法,就模仿荀勖笔迹,写了一封信给他母亲要宝剑,于是就偷去不还回来。荀勖知道是钟会干的事,可是没有办法要回来,就想法报复他。后来钟家兄弟花了一千万修建一所住宅,刚落成,非常精美,还没有搬进去年。荀勖很擅长绘画,就偷偷地到钟会的新居去,画上钟繇的像,衣帽、相貌都和生前一模一样。钟毓和钟会兄弟进门看见,就大为感伤哀痛,不能住进去,房子于是闲置不用。

    (5)羊长和博学工书,能骑射,善围棋①。诸羊后多知书,而射、奕徐蓺莫逮②。

    【注释】①羊长和:羊忱的字,参《方正》第19 则。工:擅长。

    ②奕:同奔。下围棋。蓺:同艺,技艺。

    【译文】羊长和学识广博,擅长书法,能骑马射箭,长于下围棋。羊家后代多懂书法,可是射箭、下棋这些技能,却没有谁能赶上羊长和。(6)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戴逵,字安道,不远千里到豫章去拜范宣为师。范宣精通经学,以讲诵为业,很看重戴逮。

    ②南都赋:汉代张衡作,记述了汉朝旧都南阳的盛况。

    【译文】戴安道登门向范宣学习,处处模仿范宣的做法,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唯独喜欢绘画,范宣认为没有用处,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心劳神。戴安道于是画了《南都赋图》,范宣看了,赞叹不已,认为很有好处,这才重视绘画。

    (7)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①。

    【注释】①顾长康:即名画家顾恺之,字长康。苍生:人类。

    【译文】太傅谢安说:顾长康的画,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

    (8)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①。庾道季看之,语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戴云: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②。

    【注释】①行像:用宝车载着佛像在城市街道上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一说即行乐图,游玩娱乐的人像画。

    ②务光:传说是夏朝人,隐士。商汤要讨伐夏桀时和他商量,他说:非吾事也。后来商汤要把天下让给他,他说:吾闻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让我乎?负石自沉于水。【译文】戴安道中年时画行像,画得非常精妙。庚道季看了他的画,对他说:神像画得太俗气,这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摆脱世俗之情。戴安道说:只有务光才能避免受到你这样的评论啊。

    (9)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①。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②。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③。【注释】①裴叔则:裴楷,字叔则。

    ②识具:见识和才能。

    ③神明:气韵。

    【译文】顾长康给裴叔则画像,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间他是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裴楷俊逸爽朗,很有才识,这恰恰是表现他的才识。看画的人寻味起画像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才更有气韵,远远胜过还没有添上的时候。

    (10)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淡①。

    【注释】①坐隐:围棋的别名,也叫做手谈。《颜氏家训·杂艺》: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

    【译文】北中郎将王坦之认为下围棋是座上隐居,支道林把下围棋看做用手交谈。

    (11)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曰:明府正为眼尔①。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②。【注释】①明府句:明府在这里是对殷仲堪的尊称。殷仲堪一只眼瞎,所以不愿画像。②童子:瞳子;瞳人。飞白: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译文】顾长康喜欢人物写生。他想画荆州刺史殷仲堪,仲堪说:我的相貌不好看,不麻烦你了。顾长康说:明府只是因为眼睛罢了。只要明显地点出瞳人,用飞白笔法轻轻掠过上面,让它像一抹轻云遮住太阳一样,这不很好吗。

    (12)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①。’此子宜置丘壑中。

    【注释】①一丘句:这里只取一丘一壑义。参看《品藻》第17 则。

    【译文】顾长康画谢幼舆的像,把他安置在山崖乱石中。有人问他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谢幼舆说过:‘在一山一水问游乐,自以为超过他。’这位先生就该安置在山崖沟壑里。

    (13)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量,本无关于妙处②;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③。

    【注释】①目精:眼珠。

    ②四体:四肢,这里泛指形体。妍量:同妍媸,美丑。

    ③传神: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写照:摹画人像。阿堵:这,此处指眼珠。【译文】顾长康画人像,有的几年不点眼睛。有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形体的美丑,本来和神妙之处没有什么关系;画像要能传神。正是在这里面。(14)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①。

    【注释】①手挥句:顾长康常常用嵇康的四言诗豹意境来作画。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这里是评论画出这两种意境的难易。五弦,形似琵琶而小,五根弦,用木或手拨弹。

    【译文】顾长康谈论作画时说:要画出手挥五弦的动作很容易,要画出目送归鸿的神态就很难。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10

    世说新语的翻译和原文

    世说新语的翻译和原文

    原文: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节选自《世说新语》)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因起彷徨 ②尝暂寄人空宅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示例:①于是②曾经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5、答案示例: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要点: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评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翻译:

    王子猷住在山阴时,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他环顾四周,看到四周一片洁白,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去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经暂时住在别人家中,就下令仆人种一些竹子。有人问:“只是暂时住在这,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王子猷思考许久,指着竹子说:“怎么能一天没有它呢?”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11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12

    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下面是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陈仲举礼贤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的领袖。

    ②造:拜访。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末年贤人。

    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比喻停留的时间短暂。轨:车辙。鸾:鸾铃,此指马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弥日:整日。信宿:连住两夜。

    ⑤汪汪:水深广的样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气度。

    「译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黄宪)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 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四身登龙门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②。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③。

    「注释」

    ①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名臣,被宦官杀害。风格秀整:风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标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对自己期许很高。

    ②名教:儒家礼教。

    ③登龙门:喻身价提高。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黄河流此地,两岸峭壁耸立,水位落差大。传说鱼游到此处,能跳过去即可成龙。

    「译文」

    李元礼(李膺)风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视甚高。以弘扬儒教,正定天下是非为己任。后辈的读书人到了李元礼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认为自己登龙门了。

    五李元礼赞贤

    李元礼(李鹰)尝叹荀淑、钟浩①曰:“ 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②。”

    「注释」

    ①荀淑:字季和,东汉人。钟皓:字季明,东汉人,归隐后收徒达千人。

    ②清识:高明的见识。尚:超越。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师:动词,指可为人师表。

    「译文」

    李元礼曾经赞扬荀淑、钟浩二人说:“ 荀淑见识卓越,别人很难超过。钟浩道德高尚,足以为人师表。”

    六真人东行

    陈太丘诣荀朗陵①,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②,长文尚小③,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④,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 真人东行。”

    「注释」

    ①陈太丘:陈寔(sh ),东汉人,曾作太丘长。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

    ②元方:陈寔长子陈纪字。将车:驾车。季方:陈寔次子陈谌字。

    ③长文:陈群字,为陈纪子,陈寔孙。

    ④叔慈:荀靖字,荀淑的儿子。慈明:荀爽字,荀淑的儿子。

    「译文」

    陈太丘(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大儿子元方赶着车,二儿子季方手持节杖在后面跟着,孙子长文年岁还小,也坐在车里。到了荀淑那里,荀淑让三儿子叔慈到门口迎接,六儿子慈明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孙子文若还小,就坐在爷爷膝前。当时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说:“ 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

    七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③,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荷:担负,承受。

    ②阿(ē):山脚。

    ③沾:浸润。

    「译文」

    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八难为兄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①。”

    「注释」

    ①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是说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后世用“ 元方季方” 、“ 难兄难弟” 来赞扬兄弟才华俱佳。

    「译文」

    陈元方(陈纪)的儿子长文才华出众,他和叔叔陈季方(陈谌)的儿子孝先各自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一时争执不下,就到爷爷陈太丘那里问讯,请求公断。太丘先生说:“ 元方是哥哥,但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难说不如哥哥。”

    九舍生取义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远来相视④,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东汉人。

    ②胡贼:胡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③可:应该。

    ④相视:看望你。相,偏指一方。

    「译文」

    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里。朋友对荀巨伯说:“ 我今天可能没救了,你快点离开吧!” 荀巨伯说:“ 我远道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弃义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进城内,对荀巨伯说:“大军来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丢下他一个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命。” 胡人听罢互相说道:“ 我们这些无义之人,攻进的是有道之国啊。” 于是就撤兵离去了。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华歆遇子弟甚整①,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②;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③,而二门之里④,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⑤

    「注释」

    ①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对待。整:严整,严肃。

    ②闲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见皇帝的礼仪典制。

    ③恣:放纵。

    ④二门:两家。

    ⑤雍熙:和乐。

    「译文」

    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元方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

    ②轩冕:此单指车子。

    ③宁割席分坐:后人以“ 管宁割席” 、“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断交。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①。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②,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③,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

    ①王朗:字景兴,汉末魏时人,儒雅博学,官至司徒。推:推崇。

    ②腊日:年终祭祀的日子。燕饮:举行宴会饮酒,燕,同“ 宴”。

    ③张华:字茂先,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被赵王司马伦杀害

    「译文」

    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华歆腊日那天曾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 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

    十三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十四王祥事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①。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②,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①王祥:字休征,魏晋时人,以孝著称。因侍奉母亲,很晚才出来做官。谨:谨慎,小心。

    ②私起:起来小便。

    「译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一直看着它。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王祥回来后,得知后母为此事遗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后母于是感动醒悟了,从此像关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爱王祥。

    十五嗣宗谨慎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①,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②。

    「注释」

    ①晋文王:司马昭,司马懿的二儿子。魏时任大将军,专揽朝政,死后谥“ 文” ,因此称晋文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 竹林七贤” 之一,好老庄,纵酒放达。

    ②臧否:褒贬,评价。

    「译文」

    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情,从不评判人物。

    推荐访问:原文 翻译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陈太丘与友期 咏雪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40篇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注释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及道理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40篇合集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短篇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王子猷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62篇短的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免费阅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