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音乐论文13篇

    时间:2024-01-16 14:15: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音乐论文浅析西方流行音乐对人们的影响熊思洁(通信工程,20091186)【摘要】:西方流行音乐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多种音乐风格,本文着重叙述几个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论文13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论文13篇

    音乐论文篇1

    浅析西方流行音乐对人们的影响

    熊思洁

    (通信工程,20091186)

    【摘要】: 西方流行音乐在1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多种音乐风格,本文

    着重叙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音乐风格对大众的影响,以及爵士

    这一独特音乐风格对我自身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流行音乐/爵士乐/情感/影响

    西方流行音乐形成并发展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了,其简易通俗、贴近生活的特质深入人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代人的身心。从早期的黑人音乐,到后来的爵士(Jazz)、乡村(Country)、摇滚(Rock)、轻音乐(Easy Listening)、新世纪(New Age)和说唱(Rap)等,无不反映出当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以及青少年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希望。

    对我个人而言,相较于现代的各种仅为宣泄自己情绪的主流及非主流音乐(如Psychedelic、Death Metal等),我更倾向于欣赏爵士乐——它是体现自由精神的20世纪新型音乐,它源于生命的冲动,其肆无忌惮的即兴风格很快风靡了全世界。

    一、西方流行音乐对大众的影响

    音乐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载体,它诞生于一定时期的文化背景下,歌颂着人们的心声,映射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音乐更是一种文化与情感的载体。

    1、早期美国黑人音乐包括灵歌(Spiritual)、福音歌(Gospel)、灵魂乐(Soul)、布鲁斯(Blues)等,他们歌颂自己的劳动成果,诉说被奴役的苦难心声,但歌曲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他们渴望自由,用音乐克服物质生活的艰辛,并把它转化成一种坚强的意志,从而在阶级斗争中顽强存活下来;

    2、爵士乐是奴隶们在新奥尔良这个宽容的城市里解放自己的产物,虽常于赌场、酒吧等比较混乱和喧闹的娱乐场所演奏,但却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般不含带任何世俗之气,充满生气、令人兴奋,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爵士乐更似动荡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痛苦、愤怒、懊丧和混乱;

    3、乡村音乐是南方贫困的白人用以描绘自己的生活,缅怀往事、憧憬未来,演唱者宽厚的喉音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空旷中带着自然的诗意和亲切宜人的情调,然而他们常给听众以孤独的印象,他们动情的面容、时常紧闭的双眼和闪烁的泪光无不映射着他们内心的真诚;

    4、摇滚乐似乎是年轻人的标志,歌手时常表现出对一些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反抗主流文化、反抗生活、甚至反抗音乐本身,其着装以及舞台效果都十分另类,而摇滚乐分支极多,包括Folk-Rock、Psychedelic Rock、Soft/Hard Rock、Punk、Heavy Metal、Death Metal等等;

    5、轻音乐则是感受宁静而少有歌词的音乐类型,重点在于营造出令人心平气和的氛围,听音乐的同时彷佛走进一个空灵缥缈的世界,这片净土上的镜子能使人们看到真实的自己„„

    各种流行音乐广为流传有着其主客观原因,而受西方流行音乐文化影响最深广的群体便非青少年莫属了,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年轻群体对文化和事物的发展有敏感的天性,这使得他们极易接受外来的文化思潮和行为方式。伴着时代的进步,各国潮流文化都能在这一代人身上找到特有的标志。这一代人思维活跃,崇尚自由,渴望独立,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直率地宣泄情感,他们毫不遮掩自己内心对生活的诚挚和热爱。这群个人色彩浓烈的年轻人,尊重自己的情感,需要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他们的精神舞台,欣赏音乐时可以完全不受约束,在乐音中自由徜徉。

    然而我们知道,西方流行音乐必有其糟粕和精华的部分,也即同时具有正、反两面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听到的不同风格的音乐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等等。健康而有艺术性的音乐有助于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趣味庸俗的音乐却会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和腐蚀作用,甚至会导致社会精神文化的贫乏和混乱。在古希腊时,人们认为音乐可改变人的情绪——E调安定、D调热烈、C调和蔼、B调哀怨、A调高扬、G调浮躁,各种音调可激起不同的情绪。听一些缓和的音乐可以加强记忆、缓解压力、陶冶情操,而音调低沉的音乐反使大脑混乱,对事物的判断失准率上升,也会引发人的悲伤情绪,如传闻中匈牙利歌手Rezső Seress的《Gloomy Sunday》由于流露出摄人心魄的绝望情绪使100多人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不禁深思,对这些流行音乐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影响,人们又该抱以怎样的态度呢?

    二、爵士乐对我的影响

    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爵士乐,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Blues)、拉格泰姆(Ragtime)及其它多种早期音乐类型。这种全新的音乐表达形式,节奏动感,音色多变,有极强的艺术欣赏性。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爵士乐、30年代大乐队演奏的摇摆乐、40年代的比博普爵士(Bepop)、40年代末的冷爵士(Cool)、50年代的硬波普(Hard Bop)、60年代的自由爵士、70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而后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爵士Funky„„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爵士唱片汇成一部爵士乐发展史。相较于其他音乐,爵士乐有很多自身独特的魅力:

    1、即性演奏或是演唱让听者自在地徜徉,不断地产生灵感;

    2、爵士乐的节奏和唱法非常复杂但却并不感到吵闹,相反会随之翩翩摇摆;

    3、独特的音色以及多种乐器的运用,让人享受一场音乐的盛宴。 而且唱片中所带的沙沙声在如今听来却是一种十分独特的韵味,让我情不自禁地沉迷其中。

    一位作者描述说“乔丹从罚球线腾空而起的刹那,DJ在唱盘上不小心打翻了瓶啤酒等等都是一个个定格的画面。无数个定格的画面连在一起却变成了动作,诉说着一则则故事,或隽永、或私密”。她提出了四个问题——“为什么听爵士乐?”“如何听爵士乐?”“怎么从爵士乐中找到乐趣”“爵士乐如何让你保持继续听下去的动力?”,并同时用定格画面与动作画面的逻辑进行了阐述“如果说某年某月某天初次听到切•贝克深情演唱My Funny Valentine,然后因为这首情歌让你对这个英俊小号手产生了兴趣,渴望尝试他其他的作品,并且了解到‘原来他跟人打架掉了门牙,难怪唱起歌来漏风’‘这么有才华的人竟是个毒虫?’‘这个毒虫竟然还有写日记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定格的画面。可是当你把这些定格画面收集起来,变成动作画面,让切•贝克的一生际遇在想象间流转,就能面带微笑地逐一回答刚才的四个问题”。

    我自开始接触爵士乐,到逐渐了解爵士乐的产生背景及其风格和特征,再去探索爵士乐手的人生旅途,并随着爵士乐摇摆„„所有的定格画面累积成为动作画面,从而编织成了一个小而温馨的故事,如同电影般在我眼前放送,其间我的心绪变化正是听爵士乐时能带来的最大乐趣。生活亦如此,与同学探讨问题、与朋友谈笑风生、与家人共度年末„„这些定格的画面勾勒出了生活的图景,而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正是生命与灵魂的精髓所在!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三样东西就是空气、水和音乐。西方流行音乐追寻最现代的脚步,体现最鲜活的情感,永远饱满、青春洋溢。它时而优雅、时而热情,像清泉、像山川,或悲或欢、或怨或怜„„西方流行音乐触摸着人们最丰富的精神世界,并有着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影响。我们从音乐中学会用自己的认知方式去看社会、看人生、看他人、看自己。但是,我们并不能盲目地追随西方流行音乐文化,在一些歌曲中逃避现实,仅仅让其作为消磨时光、解除寂寞的娱乐药剂,而应当以客观的心态从中嗅到更多阳光、花草和汗水等生命的气息,体验音乐中所蕴藏着的深沉智慧。

    【参考文献】:

    1、《流行音乐文化教程》,解学初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爵士春秋》,孙秀蕙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音乐论文篇2

    流行音乐赏析论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经典的流行歌曲已经被掩埋,而对于我自己来说,对流行音乐则有着另一种不同的感觉。虽然自己是90后的人,而且大部分和我同年龄的人也许都喜欢那些比较花俏充满动感的音乐,而我自己却仍旧很喜欢邓丽君的歌,还隐约记得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经常听着邓丽君的歌,《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总是感觉她的声音是如此美妙。而现在的自己仍经常保持着童年的那份欢愉与童真来欣赏邓丽君的歌,因此自己想通过论文来介绍一下自己童年的那种甜蜜的声音——邓丽君

    许多年前,一代人被她的甜美歌声深深陶醉。许多年后,这一代人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年、老年。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从某家店铺飘进耳朵,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隔世地想起自己青涩的初恋。

    1953年1月29日,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龙岩村的三合院中,邓丽君出世。至于“邓丽君”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由于父 亲邓枢听从袍泽建议,以“美丽的竹子”之意,为这个小女儿取名为“邓丽筠”,但因为后来大多数人都将“筠”字误念成“君”,所以顺口就以“邓丽君”为艺名,她的英文名字则是“Teresa Teng(特丽莎·邓)”。 邓丽君是在全球华人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歌手之一。而且作为一名横跨亚洲与华人文化圈的超级巨星,邓丽君的歌唱技巧与天赋早就是公认的事实。除此之外,邓丽君的语言天分亦备受肯定,包括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闽南语、山东话,英语、日语、法语和基础的马来语,她都能朗朗上口。

    回头看邓丽君的童年与少女时代,可以发现邓丽君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在努力克服各种环境的劣势与折磨后,充分掌握机遇与命运,并且一点一滴积累出的成果。也因为如此,相较于太多人在爆得大名后的忘形与放肆,邓丽君却格外珍惜这个全家人共同奋斗的成果,一步步地将努力转化成迈向未来坦途的养分,更凸显一个巨星的诞生绝非偶然。

    1969年,邓丽君还只有十六岁。就在这个一般少女还在做梦的年龄,邓丽君接受了新加坡总统夫人游莎芙的邀请,前往东南亚地区巡回义演,展开了她在国际乐坛的耕耘。邓丽君与其他同时代明星的不同之处,或许就在她恰逢历史变迁的转折时刻,而她的年龄、歌艺等优势,能让她有更大的空间挥洒自己的才能。因此,在少女年代,邓丽君就毅然决然地前往香港与东南亚等地发展,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下深厚的基础,往整个华人音乐圈天后位置迈进。少女时代就开始走出台湾,成为她开创生涯另一个高峰的开始。

    1981至1987年可称邓丽君的全盛时期,日本、东南亚、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邓丽君的作品“攻陷”东亚大半区域,“十亿个掌声”不啻是对她的成就最贴切的形容词。

    1995年5月8日,这个天才的艺术家因气喘病发去逝于泰国清迈,享年四十二岁,在生命的美好时光遽然离去,永远离开了喜爱她的歌迷,一个艺术家,逝去在艺术和生命的顶峰,如一首柔美动人的旋律在高潮处嘎然而止,留给人们无尽的怀念之情。就如她的歌《恰似你的温柔》唱的:怀念你,怀念从前,但愿那海风再起,只为那浪花的手,恰似你的温柔。

    在20世纪最后一年,香港电台综合专业推介与民意选出的“20世纪十大中文歌曲”,邓丽君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昂首入选。而在当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日本纷纷举行的20世纪不朽名曲选举活动中,邓丽君是唯一一位在三地都有歌曲获选的歌者。20世纪的歌坛灿烂星光,几乎被她一人独占。

    2010年1月29日是邓丽君小姐诞辰57周年纪念日,回顾她的一生,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无庸置疑的是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她演唱的歌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以妙不可言的邓式唱腔和完美的演唱技巧,带领人们走进真、善、美的艺术境界

    里,这么多年过去了,十亿个掌声依然倾城如故,人们由衷地喜爱她,难忘她,怀念她。

    正如网友所说,中国通俗歌坛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象她那样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如影随形地陪伴如此多人的歌星。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通俗歌星、歌后层出不穷,但是,大浪淘沙,能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已经不多了,可邓丽君依然光芒四射。用国语、粤语、闽南语、日语、英语演唱均熟练自如、风格各异的几百首经典歌曲足以让那些一辈子只唱了一两首成名曲之后就销声匿迹的歌星汗颜。而且我们欣赏邓丽君最大的困难就是打着灯笼也很难找到一首难听的歌。正如台湾电视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仲先生所言:邓丽君的歌老少咸宜,从懵懂的两岁娃娃到两百岁的老人都爱听!

    邓丽君的歌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如高山飞瀑、潺潺溪流。人们欣赏她只要靠审美本能而无需绞尽脑汁。其实艺术的共同点就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到自然成,就像夜来香开放一样顺理成章,毫无斧凿痕迹,但又比任何设计和精心包装来得更出其不意、妥帖、周密。 在这座高峰前,很多明星例如梅艳芳、王菲亦只能位居其次(至少王菲曾坦言她最愿学的歌手就是邓丽君)。至于被誉为玉女、备受推崇的范晓萱,唱《甜蜜蜜》的水平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用所谓“酒廊情歌”、“靡靡之音”来贬损她,可是贬来贬去除了更加反衬出邓丽君的无法超越,现在有许多80后,90后在父母的影响下聆听着邓丽君的歌曲,邓丽君歌曲会源远流长,会被世人一代代的流传下去,为那些喜爱她的人在心中留出一片净地。

    我们在这浮躁嘈杂的社会里,更需要那份清真之美。而我自己则一直借着童年时的美好回忆,保持那份愉悦与童真和家人一起沉浸在邓丽君优美的歌声中,始终快乐的在生活中经历,奋斗。

    相关参考资料

    音乐论文篇3

    这类内容具备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色彩。首先,绘画性内容,顾名思义,就是配合人的听觉感受来呈现出种种画面,使旋律、音响等转化成为线条、色彩,令音色成为一种时尚造型,进一步丰富听众的音乐世界。其次,文学性内容,存在于创作者的音乐表现还有听众的主观想象当中,其涉及过程、冲突、情绪三个层面,需要创作者借助节奏、音响等细节变化,来进行文字化的抒情表达,配合音乐主题来模拟对应的现实情境和情节,并使用某些音调来演绎出一系列事物等等。

    音乐论文篇4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一)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的本质 韦伯 《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只能感觉到音乐律动所带来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我知道欣赏音乐要有听觉审美,通过音乐审美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再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与作曲家的生平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于是我又重新对这部歌剧进行了一番功课。

    《自由射手》又叫《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韦伯创作高峰是他完成《自由射手》,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黑暗社会现实下,他们强烈渴望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我的感情色彩。这些在韦伯的《自由射手》都有体现。歌剧的序曲用圆号和单簧管的配合表现了作者向往的社会生活。森林自由和平,欢乐的生活。突出了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女儿阿加特相爱的浪漫气息。第一幕中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 “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绝望,然后用抒情的咏叹调表述自己的失败回忆起以前欢乐的记忆不由得心痛,最后能听到单簧管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也为下一幕做了铺垫。第二幕,主人公向恶势力屈服,也表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祷告带上天”表现力女主人公善良的心。第三幕,带有民族风格的合唱“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与序曲中的圆号描写的森林自然景色相互照应,也能从这里表达出韦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从韦伯这一部作品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本质,理解认识对我们欣赏音乐审美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欣赏的本质从美学方面的理解。

    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的本质

    音乐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古代的相对单一到近现代的复杂多变,音乐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如今,音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已不言而喻,然而,生活在音乐海洋中的人们也许很少深思过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对人类社会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问题。关于音乐的本质的问题,即音乐究竟表现什么的问题,自音乐产生以来便长久地困扰着人们,同时也吸引着人们为之探索,并导致了一门专门学科一音乐美学的诞生。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家都曾孜孜以求,在音乐本质问题上耕耘播种,著书立说,形成众多的美学流派,这些流派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迄今为 止,仍找不到一种较为完善、普遍为世人所接受的权威理论。但是这些流派和学说的存在,对于音 乐本质问题的探索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窥探音乐王国的奥秘,进行音乐欣赏是大有好处的。以下将介绍几种主要理论:

    一、造型说

    造型说是音乐美学史上较早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 “模拟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音乐是对于客观现实中各种音响的模拟,它从属于现实,也依赖于现实;现实中的声音原形象是第一性的,根据现实中声音原形象而创造的音乐形象是第二性的。

    二、表情说 音乐学中造型说的缺陷引起了表情说的出现,并与之相抗衡。表情说以感情论作为立论的根据,在德国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观念中得到了特别的发扬。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地把音乐的内容看做是人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在世界”的表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 “仅仅与具有完全直接性质的内在精神运动有关,可以说是与没有思想的情绪的音响有关系”。

    三、快乐主义

    快乐主义的音乐美学倾向在古代就巳出现。该倾向认为,音乐不能模拟任何东西,不能影响人 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因素具有纯形式的性质,而音乐所给予人的快感,类似于烹调艺 术产品、吃饭和饮水带来的快感。

    四、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与快乐主义是对立的。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而形式主义则完全诉诸 于理性,但两者都否定音乐内容。

    (五)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的享受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认同理性,把纯粹而狭隘的职业性提到首位,将音乐外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人类的情感等隔离起来。尽管以上理论的美学观点各不相同,但各派理论都同意音乐具有意义。自音乐产生以来 , 西方音乐以不同的审美思想、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体裁形式为标志,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流派和思潮。各个时期的流派对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均有不同的理解,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不仅为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而且可以起到调节情绪、净化灵魂和陶冶化育的作用 在音乐艺术的大千世界里 , 各种美学标准和艺术需要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风格、类别、形式和体 裁, 这一切都体现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并且 , 还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丰富和发展。因此,很难用美学观点来解释音乐的全部本质和意义。但是, 各种理论观点对于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了解、探索和把握音乐艺术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观照和体验 ,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二)

    周训能用之 , 和乐如一。“移风易俗,莫乐于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组观念,叶郎先生对这组观念有提出新的看法,他认为: “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诗的社会作用。但是如果单就“兴”、“观”、“群”、“怨”这组概念来说,我以为主要是对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荀子,著有《乐论》。荀子认为,“礼”和“乐”的社会作用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乐合同,礼别异。如果每个人都无限制得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必将产生“争”和“乱”。因为“乐” 最终是体现 “道”的,是“道”对于人的情感欲望的节制和规范。由此可见,在荀子看来,音乐所起的“和” 的作用,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灵,有了人心灵的净化与 “和”,才会有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和”。《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系统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认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记》认为,不但“乐”和“礼”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且它们同“刑”、“政”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有关音乐的功能作用主要集中在对所谓“淫声”的论述。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而“太平由实非由声”,则否定了音乐社会功能的无限性。

    关键字:音乐美学 社会功能 孔子 荀子 《乐记》 白居易

    音乐美学从诞生开始,就渗透着人的认识思维与人的某种需要的欲望,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思维与需要的关系,才有了音乐起源的各种学说。虽然,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需要的实际性远远大于审美的表现性,而只有当创造以表现性审美为目的的感觉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式不再被简单的定义为模仿的时候,表现的审美功能才得以显现。古代文献中曾对 《葛天氏之乐》 做过如下描述: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本》,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长》,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段话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中的文字描述,为我们描绘出原始先民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音乐和整个音乐生活的全过程。

    这一远古的歌舞形式标明,“音乐是明显的与原始人的人际关系、人际互动、人与自然以及他们在这些关系基础上所诱发出的情感、情绪联系在一起的,即音乐是与原始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更确切的说,原始先民们只知道运用音乐和运用到什么地方,只知道音乐对神有用,而不知道音乐本身是什么,不知道总结出一种音乐与社会直接相连的观念。他们虽然相信神灵,但是并没有亲眼见到神灵。他们所受遇的所谓所谓神灵给予的祸福凶吉,其实本身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后果,其本质是社会、自然现象。只不过是他们还未充分掌握其规律、无能为力而已。因此,他们认为的音乐对神有用,即音乐作用于神,其实就是我们所认为的音乐作用与社会的观念。”自然也包括它的社会功能。而对人类音乐现象的认识,以至于总结、归纳出人类某一时期的音乐思想,这显然是人类在认识领域的一大进步,一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标志。由此看来,探讨音乐美学的历史本质,已历史存在为依据,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它的特殊存在和意义。据有关史料显示,我国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初步具有了相对成熟的音乐社会观念。《国语 郑语》记载:“公曰 : “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哲》曰:“民之欲,天必从之……周训能用之 , 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无一物讲……得乎?。” 史伯的观点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天、人关系。这是一种“天人合一”观念,“天”仍有意志,但已不再凌驾于人,因而少了人格神的色彩,具有客观规律的意义。第二,客观规律是“和实生物,同则不断”。即“以他平他”,异类相杂,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使之繁衍不息;“以同裨同”,同类相加,则只有量的增多,而不可能产生新的事物,事物也就不可能继续发展。

    第三,所谓“以他平他”,异类相杂最基本的就是“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五种事物构成,音乐也不例外。另外,史伯从他的哲学观点特别是政治观点出发,认为音乐的作用在于“聪”周王之耳,即培养周王听取臣下不同意见的品德,而能妥善处理一切矛盾,达到“和乐如一”的“和之至”的境地,维护周王的统治。在史伯看来,不仅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而且音乐的作用都在于 “和”,“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组观念,并不是独立的、互不干涉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叶郎先生对这组观念有提出新的看法,他认为: “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诗的社会作用。如果从孔子的整段话来看,这样说自然没有错。但是如果单就“兴”、“观”、“群”、“怨”这组概念来说,我以为主要是对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孔子关于诗的社会作用的理论,就是建立在他对美感心理特点的这一分析的基础上的。” 他进一步认为: “在孔子看来,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它同时包含理性的内容;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它同时是情感活动;美感活动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它同时是主动的抒发;美感活动不单纯是的人的活动,她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活动。这样来理解美感活动,是比较全面的,因而也是比较客观的,比较深刻的。

    荀子认为,“乐合同” 主要是通过音乐以影响人的情感而起作用。人的“性”是天生的,“性”能产生好恶喜怒哀乐之情。如果每个人都无限制得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必将产生“争”和“乱”。因而必须通过音乐对人的情感欲望加以节制和规范。因为“乐” 最终是体现“道”的,是“道” 对于人的情感欲望的节制和规范。荀子说: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故乐者,治人之盛者也。”荀子还认为:“社会效果的正与负,在于音乐内容的正与反。”强调了音乐功能对人的心灵的影响作用。“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其成像而治生焉。”正声引起“顺气”,对社会的影响是“治”奸声引起“逆气”,对社会的影响是“乱”。

    美学论文浅谈音乐美学(三)

    论述了作者对人的情感,理智,艺术,音乐和美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的认识。通过分析情感,理智,艺术,音乐和美的关系及其社会价值,得出了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就个人来说“美”是人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改造世界的方向;就社会来说 “审美” 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传递了美;创造力来源于对广义艺术的感知等结论。

    关键词: 音乐美学,广义艺术,美,情感,理智,创造力

    一、情感与理智

    1、情感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心理学大辞典》 中认为: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概括而言,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2、理智

    理智,一种人类的心智能力。它被认为是一种思考、计算、衡量、推理与逻辑的能力,通常被当成形容词来使用。当我们说一个人是理智的,代表他的行为都是经过思考,考虑过对错、前因后果,有道理,合乎逻辑的。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我们会说他是理性的。与理性相对的心智能力,为直觉、感觉、情绪等,这些都是不经过仔细计算与推理,由内在冲动引导,进行决策的能力。可见理智的作用在于使人能够精确,准确,客观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情感和理智的关系

    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概括来说就是情感告诉理智要做什么,理智则结合实际情况,对情感要求进行分析和判断,并精确的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满足情感的需要。因此情感对人类的实践起了主导作用,没有情感只有理智的人是没有创造力的,没有情感的社会更是无法发展和进步的。一般来说,理性往往被看作高级的能力,享有真理在握的荣誉,而作为低级能力的情感则被看作对真理的干扰。因此,历来理性一直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基础,而情感则最多只能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然而,然而这是错误的看法。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不可缺一。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所以,无论哪一领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种强烈情感的人。区别只在于,由于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对那作为原材料的情感,我们从其产品上或者容易认出,或者不容易认出罢了。情感和理智是一对合作伙伴,如同一切合作伙伴一样,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有几种不同情况。其一,两者都弱,冲突也就弱,其表现是平庸。其二,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情感强烈而理智薄弱,或理智发达而情感贫乏。在这两种情形下,冲突都不会严重,因为一方稳占支配地位。这样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也可能成为杰出的偏才。其三,两者皆强,因而冲突异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的理智终于能驾御磅礴的情感,从最激烈的冲突中便能产生最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可见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但归根结底情感在实践和认识中起了主导作用。

    二、谈“美”

    美,一般指 “ 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 ”。美的哲学定义: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美不能够离开具体事物单独存在。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丑是对立统一的,即,如果没有丑的存在也就没有情感对美的追求。丑的本质在于情感对美的趋向。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总是先通过感觉来感受,并用最简单的美与丑来评价,评价结果决定了你是否对被认识的事物感兴趣,然后才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理性认识。我们知道追求愉悦和美好的感觉远离痛苦是情感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在前面论述情感和理智的关系时提到,情感对人类的实践起了主导作用,如此一来人类便在情感所认识的美的指导下通过理智的实践去创造美好消灭丑陋。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的话,显而易见的是:就个人来说“美”是人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改造世界的方向。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从人类社会角度来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美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恐怕无法统一,因此不同的人对如何改造世界的观点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出现。换句话来说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内部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当一段时期的矛盾化解后,新的社会就形成了,从而社会总体的审美观是区分社会所处的时代的标志。可以想象,在理论上你到了一个未知的文明之后,你只要用统计学的方法了解多数人的审美观,就可以知道那是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民族。说到这读者可能会想到,审美观如此重要,它是怎样形成的?能否通过通过某种方式改变某个人的审美观,进而化解社会内部的矛盾?

    我的看法是审美观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形成的,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播实践经验可以塑造或者改变人的审美观。如果你是古代的一个皇帝,你想让社会更安定,你肯定会通过政治思想教育的方法让社会中人的审美观统一,使社会更团结,这样你的统治就更方便了,当我觉得从促进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应当保护审美观的多样性,这样社会才可能更快的进步。事实上只要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和第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后的社会相对比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前者不允许有不同审美观(在中国必须为孔子的审美观)后者则保护思想的自由。可见就社会来说“审美” 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艺术和创造力

    艺术的目的分为两类即无动机的目的无动机的艺术是指那些本来就是人类不可或缺一部份的艺术,这类的艺术超越个人,或是不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所创作。以此观点,艺术和创造力一様,是人类依其天性而来的,因此超过实用的层面。这些常常没有特定实际的目的,人类学家认为这些是文化的一部份,多半不是由个人提供,而是许多世代变化之后的结果,也和此文化和宇宙的关系有关。有动机的目的有动机的艺术是指那些因为特定目的产生的艺术。可能是为了政治的变革、对社会的某一议题表示意见、表达特定的感情或是态度无动机的目的、陈述个人心理、描述另一个事物、销售产品,或是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

    在我看来狭义的艺术指的是,人类用于表达情感的而创造的事物,目的是人为的表达和传递某种情感。这里所谈的是广义的艺术,即艺术就是令人产生某种情感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事物,只要在某一时间能令人产生某情感,那么在人体验这种情感的过程中,这个事物被认为是广义的艺术。即艺术是由主观认识决定的。狭义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广义的艺术是个人通过情感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当久居城市处于喧闹,光污染,雾霾的你,有一天登上青藏高原面对青海湖时会产生很多情感,是什么是你流连忘返?当一个军事指挥官面对强敌临危不惧的发布一条条军令,将敌人击溃的时候是什么令你拍手叫绝?当困扰全世界科学家的一个个世界难题,被爱因斯坦1905 年发表的 3 篇论文巧妙的解决的时候,是什么让你看到这论文后惊呼,原来是这样是艺术,在那一瞬间你的眼里这些都是艺术,很多事物使你经历的情感震撼不亚于那些顶级艺术家的作品。这就是广义的艺术。体验到这种艺术的瞬间,创造力仿佛瞬间被激发,右脑的想象力变得异常兴奋,随即便是不可阻挡的灵感洪流,强烈的创造欲望。用情感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在情感驱使下改造世界的欲望决定了人的创造力。当别人看来平平常常的事物都能够给你精神震撼的时候你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往往这种艺术感知力强的人创造力强,很多被誉为天才的人都有超常的感知力。

    要提及的是,现代社会高度结构化,我们住在规则的楼房里,走在平整的公路上,每天生活在人造环境中,到处都是前辈已创造的东西,感知不到最本源的东西,因此对广义艺术的感知正在逐渐减少,所以创造力正在下降,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流行音乐创作就会发现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狭义的艺术内容是有限的,长期依赖于对狭义艺术的感知而进行创作其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灵感逐渐枯竭一代不如一代。反观当代社会,中国善于“山寨”乐于“山寨”把外国人的产品看作艺术来欣赏拿来模仿,却不从实际生活中去感知,什么样的产品会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长此以往永远不能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忽略对世界的广义艺术感知是不会有创造力的,即使有也不过是在完善已经有的理念。

    总之人对广义艺术的感知力决定了人的创造力,培养艺术感知力在认识和实践中情感去感知世界的一切,而不是仅仅用理智,才能使你拥有灵感涌动的大脑。

    四、音乐之美

    1、音乐和语言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就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来说,音乐的功能相当于语言中的一个字的作用,音乐和组成语言中的一个字都是用来刻画一个意向,只不过音乐刻画的意象更加清晰完善。比如让一个不识字也没听过音乐人听一段音乐,他能够感觉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象,但让他看一个字他就不知道这个字是表达什么,得经过长期领悟才能直到这个字的表达的什么。但是如果描述一件事情,单纯的用音乐来表达,恐怕就很难让人领悟到音乐表达了什么事情。不过用语言来表达就容易多了。看来语言善于描述事情音乐善于描述感觉,往往用音乐描述事情时就要加入语言形成歌曲,用语言描述感觉是就要加上音调与节奏形成朗诵。

    2、音乐的作用

    音乐善于描绘形象,感觉等这些必须用情感认知的东西,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载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音乐是情感的记录仪,它可以将当时人的感觉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当你再听到同一段音乐后会有相同的感觉。然而几千年后的人听到今天的音乐能否体验到今天的人的情感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不那么准确罢了,这是因为时代变迁引起的。前面论述过 “审美”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当代人和未来的人,和古人审美观都不同,因此体验到的东西也还会有所偏差,只有先了解作曲人的审美观才能体验作曲者的感情。这就是音乐具有了时代性,也寄托了社会理想。对于个人而言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

    1)情感与理智的桥梁

    前面说过 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但归根结底情感在实践和认识中起了主导作用。理智的精确分析反馈于情感的时候就可以音乐为桥梁。例如情感使一个人拥有了远大的理想,而理智去脚踏实地的向理想前进,当你懈怠的时候就可以理智的选择一些音乐,让情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继续努力美好的理想终究会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和理性是通过音乐来沟通的。

    2)情感与情感的桥梁

    同一段音乐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觉,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些和自己情感相近的音乐来听,并且将自己的感觉寄存于音乐中。这就实现了人的情感沟通。例如,国歌沟通了整个公民对国家的情感。教会音乐沟通了有相同信仰的人。流行音乐沟通了同一时代的人。

    3、音乐美的本质

    音乐本身不是情感,但能传递情感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情感传递的作用,前面说过,情感总是会趋向美的事物,因此音乐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实际上传递了美和对美的追求。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传递了美。

    五、结论

    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但归根结底情感在实践和认识中起了主导作用。情感总是趋向于美,以情感为实践主导的人就变得总是愿意认识美的东西,并把丑的东西改造成美的东西,因此 就个人来说“美”是人认识世界的原则和改造世界的方向。而社会的审美斗争决定社会的发展所以 就社会来说“审美”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也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人对广义的艺术的感知产生了新的情感这是创造力的来源,这意味着新的审美的产生,并在理智的协助下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音乐美的本质在于音乐传递了美,也因此将人类世界跨越时空的用情感联系起来为人类的进步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音乐论文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淘气包和乖宝宝的各种表现,知道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

    2、能根据生活经验,大胆演唱并尝试创编歌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3、乐于向乖宝宝学习,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绘本《青蛙镜子》。

    2、物质准备:图谱、青蛙镜子、ppt《青蛙镜子》。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创设情境。

    师:宝贝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看了绘本《青蛙镜子》,里面有谁呢?淘淘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呢?

    二、结合绘本,学唱歌曲。

    师:淘淘怎么不听话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吃饭挑食,乱涂乱画、到处乱扔玩具。

    师:宝贝们,让我们跟上节奏说一说。

    师:哎呀,淘淘可真调皮、不听话,真是个淘气包!(出示淘气包图谱),有个淘气包呀,从不遵守规则(出示图谱)。为什么用XX来表示呢?

    师:这个呀我们就一起说:我是个淘气包!(图谱)

    师:宝贝们,现在我们把歌曲完整地唱出来。

    师:淘淘真不听话,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

    三、联系生活,创编歌词。

    师:淘淘可真调皮呀,它进入了魔法镜子,来到了青蛙世界,(出示图片)他发现青蛙世界乱糟糟的,太可怕了,他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淘淘怎么了?(哭了)他为什么哭?对呀,它想回家、想妈妈。

    1、谈话讨论。

    师:咦!镜子发光了,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家,现在的淘淘是一个怎样的宝贝呢?我们可以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可以叫什么呢?(乖宝宝)有个乖宝宝呀,牢牢记住规则。为什么我要给他大拇哥呢?对呀,它很听话,把规则牢牢地记在心里,所以我们要它大拇哥。

    2、自主绘画。

    师:那乖宝宝会做哪些事情呢?今天呀,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纸和笔,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把乖宝宝做的事情画一画。

    3、自由分组演唱。

    师:画好的一组把图片贴在纸板上,把乖宝宝做的事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

    师:请宝贝们用刚刚的节奏唱进歌里。

    4、展示演唱。

    师:哪一组宝贝愿意到前面来唱一唱?

    师:乖宝宝会乖乖吃饭、好好上课……让我们一起说:我们都是乖宝宝。(图谱)

    四、角色表演,升华情感。

    1、幼儿完整演唱。

    师:刚刚我们唱了几段?(第一段唱了淘气包,第二段唱了乖宝宝)没错,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淘气包和乖宝宝》,现在呀,我们要把他们连起来唱一遍,连起来唱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师:这次顾老师声音小一点,你们的声音大一点,我要听到每个宝贝好听的声音。

    2、速度区分。

    师:宝贝们唱得声音真响亮!现在我们要再来唱一遍,这次唱的淘气包和乖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听好了。

    师:刚刚我们唱的淘气包和乖宝宝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用快快的速度唱淘气包?为什么要用慢慢的速度唱乖宝宝呢?

    3、分组表演。

    师:今天呀,神奇的青蛙镜子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当淘气包的宝贝站到镜子的这边,想当乖宝宝的宝贝站到镜子的这边。

    师:现在我们来交换角色,这一次你们来当淘气包,我们来当乖宝宝。

    师:你们表演得可真棒!给自己鼓鼓掌吧!宝贝们,在家里、在幼儿园里我们都要争当乖宝宝哦!现在让我们带着刚刚创编的歌曲到教室里再去唱一唱!

    音乐论文篇6

    活动目标:

    l、熟悉音乐旋律,随乐表现慢慢长大、开心游戏的情景。

    2、通过观看表演、示范与模仿等,学习小萝卜与朋友互动游戏。

    3、熟悉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音乐旋律与基本动作。

    2、材料准备:音乐《玛丽波尔卡》、萝卜王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学习合乐游戏。

    教师:老爷爷的菜园里,种了很多萝卜,老爷爷天天给他们浇水、施肥,小萝卜慢慢长大了,他们开心地打着招呼,玩起了快乐的游戏。今天,我们就是这群快乐的萝卜,一起听着音乐玩一玩吧。

    二、熟悉游戏玩法,大胆创编各种不同造型的萝卜。

    教师:刚刚你是什么样子的萝卜?可不可以变出和老师不一样的造型尼?

    幼儿跟音乐尝试表现萝卜的不同造型。

    三、小萝卜和同伴玩碰一碰的游戏

    教师:我们可以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碰一碰尼?

    将音乐中拍肩膀合拍肚子的动作改成身体碰一碰。

    我们听着音乐完整地玩一玩游戏,看看谁是最可爱、最快乐的小萝卜。

    四、增加新的游戏情节,体验与“萝卜王”一起游戏的快乐。

    1)引出萝卜王角色

    教师:菜园里有一个巨大的萝卜,就是萝卜王。(教师变身萝卜王)

    教师:现在,我就是萝卜王,我要和小萝卜们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

    2)交换“萝卜王”角色,听音乐游戏。

    教师:谁想来当萝卜王?选出新的萝卜王,进行游戏。

    小结:强调开火车的游戏规则,加深印象。

    五、引出故事,激发游戏高潮

    教师:“当音乐停止时,火车也会停止,会上来一些爱吃萝卜的小动物,小萝卜们害不害怕,那我们该怎么办尼?跑回家就安全了,仔细听一听会是什么小动物。”

    六、邀请多名萝卜王共同游戏,增加游戏趣味性。

    音乐论文篇7

    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现状的思考

    03211001班

    苏杭 1120100654

    我们是在音乐的氛围中长大的一代。不同于老一代的京剧、评剧、样板戏。小时候,罗大佑的歌声便穿梭在我们的校园里,张学友的情歌还在年轻人的歌喉中唱响。就这样,我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下,成长到了今天。直到今天,我还能从我父母嘴里听到崔健、费翔、腾格尔等等,而我们提起崔健、罗大佑、李宗盛、四大天王、张国荣、F4等也依然津津乐道。

    现代音乐最具特点的就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流行歌曲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当下的华语乐坛,的确有相当不错的歌手和乐队。年轻一些的男歌手比如:周杰伦、王力宏、潘玮柏、陈奕迅、陶喆、方大同;女歌手又如蔡依林、杨丞琳、张惠妹、张靓颖,乐队、组合又有:五月天、SHE、苏打绿、FIR。其实中国的好歌手、好的音乐制作人还是不少的,但是毕竟流行音乐来源于美国,并不是我国的“本土特色”,所以我觉得我们的音乐离美国人的还是差了那么一些基因上的东西。所以当周杰伦提出了“中国风”的时候,会很受欢迎,《双截棍》、《东风破》、《青花瓷》才会广为流传。这的确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又介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于是不少国内歌手甚至于国外歌手也开始创作和演唱一些“中国风”的一些歌曲。我觉得这种“跟风”,其实利和弊都是存在一些的。虽然打着“中国风”的招牌,但是音乐的根基还是在外,只是在外国的大树上嫁接上了我们自己的果子,无法形成我们自己的真正的音乐。但是反观,既然是来自国外,那么向外推广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加上我们自己的特色,会让世界看到一种新的音乐,以此来吸引世界,进而推广出我们自己的东西,走出我们自己的音乐道路。我觉得这应该是个相对不错的方法。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媒体、有些组织为了利益,不断做着一些影响着我国音乐发展的事情,我想这不仅仅是版权之类问题,甚至于接踵而至的各种选秀节目,在我看来,都是对音乐发展的影响。诚然,选秀节目的确从生活中发掘出了很多草根天才歌手,但是有些人不免会产生许多对于音乐,对于

    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事情。有些歌手唱功一般,但是凭借着许多旁门左道的东西深得大众的喜欢,这对于音乐、对于社会来讲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目前在华语乐坛中,歌手强人如云,但是却没有一个真正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这不免会造成中国国音乐界的一些混乱。所以我认为中国音乐应在保持现在的基础上,健康、稳定地发展,与国际接轨,走向全球。

    至于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我认为正如中国近代第一人魏源所言:“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国有不少当红艺人生于海外、长于海外,接受的西方音乐教育毕竟是国内不能比的,比如王力宏、陶喆等。再加上我国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先学习发达国家的音乐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国情,例如目前大肆兴起的选秀类节目从中产生的选秀名人,加上网络作曲的持续走红。结合这些现状走出我们自己的音乐道路。

    以上便是我对流行音乐现状以及发展的一点简单的看法。

    苏杭 班级:03211001 学号:1120100654

    音乐论文篇8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

    活动准备:兔子头饰1个: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场地上布置大小圆圈;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  通过复习歌曲《小闹钟,快唱歌》来练声。

    二.熟悉歌词

    1.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为理解歌词打基础。

    2.教师以游戏形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整理歌词。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朗诵歌词。

    三.熟悉歌曲旋律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

    2.完整地欣赏音乐。  教师依次在幼儿前面经过,边走边吹泡泡,幼儿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  游戏《装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音乐停,幼儿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

    四.学唱歌曲

    1.幼儿自己尝试把歌词填到歌曲旋律里。

    2.教师清唱,让幼儿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练习,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4.了解歌曲中的间奏,演唱歌曲。  告诉 幼儿歌曲中有两个地方不唱歌词,只有旋律,叫间奏。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五.尝试创编歌词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泡泡的感知,创编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儿随歌曲录音,自由吹泡泡,结束。

    创新点:让幼儿自己学唱歌曲。本次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歌曲本身简单、生活气息浓,富有情趣的特点,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理解和学习歌词,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幼儿兴趣逐渐高涨,抓住这个时机,让幼儿尝试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词演唱,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自主地学唱歌曲。

    幼儿自主地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在引出吹泡泡的主题后,就以兔妈妈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来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然后逐步退出引导者的位置,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学习、使幼儿在体验游戏活动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歌唱活动的乐趣。

    音乐论文篇9

    幼儿园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意识和理解,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认真的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并获得音乐能力的发展,是使音乐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在本篇文章中,我从分析教材内容、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我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中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技能、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为目标,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

    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及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增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我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助。在这里,我就将我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对这种兴趣爱好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在幼儿园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儿能对音乐抱积极态度,而且要使这种兴趣得以巩固、保留,并成为终生的一种需要。 要想更好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呢?

    1、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为幼儿播放进行曲时,他们马上会甩起臂膀,雄赳赳气昂昂的学起解放军齐步走来;当我们为他们播放欢快、激烈的乐曲时,他们马上会手舞足蹈,随音乐欢快的摆动身体――这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时刻观察,并进行保护。

    2、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

    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后,就应该及时的激发和培养。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为此,我将音乐贯穿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为幼儿 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音乐台”,里边有各种乐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儿可以随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儿午睡时,我为他们播放催眠曲,让他们更快的进入梦乡――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充分调动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学

    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音乐欣赏、律动,都韵含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每当我们拿过来一节课,分析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我们在演绎音乐作品时,就应该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的表现出来。

    2、品德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是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根本问题。

    例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讲述了小乌鸦长大以后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为妈妈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对自己的父母没有礼貌。稍有不顺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闹。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着重向幼儿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连小乌鸦都知道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爱护妈妈,照顾妈妈,拿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在幼儿之间展开了讨论,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

    3、音乐技能的培养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要一点就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的培养。通过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参加音乐艺术活动,在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中,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通过教学,教给幼儿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幼儿的音高感、节奏感、音乐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乐素质。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创造力等方面的音乐能力,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水平的提高。

    通过启发引导幼儿参加音乐艺术活动,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身体、语言、认知、意志、情感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节成功的音乐课,除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幼儿的良好配合以外,教师的主导因素至关重要。一节课能否上好,能否达到教育目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表现是分不开的。

    在教学中,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手段。所以,教师的示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幼儿能否正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如:教唱歌时,教师准确、清楚的范唱对幼儿正确学习歌曲、掌握歌曲内容、了解歌曲节奏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教授新课时的示范,会给幼儿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总之,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中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技能、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为目标,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音乐论文篇10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 ? 纵观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国流行音乐似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流行。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歌曲创作领域以传统的抒情歌曲为主,港台流行音乐开始传入内地,同时,校园歌曲也成为了当时的一道靓丽风景。这一时期可谓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巅峰时期。?

    作为新世纪的人类,经常接触到流行音乐。但是什么是流行的音乐是什么还是不太了解。流行音乐不是随波逐流的歌曲,它是不分年龄,人人都能欣赏的音乐。它比较有吸引力的音乐,且有着广泛的听众。 ? 不管是流行音乐,古典音乐,还是民族音乐,好的音乐必定是能让人听之感动,震撼,能触碰人内心深处灵魂的,能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听音乐时,不仅要用观众的立场,还要懂得站在作者的立场去聆听。音乐是思想最自由的表达,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人们或许都有着不一样的感慨,愤怒,但是因为各种束缚,不能直接用语言表达心情,音乐就成了很好的抒发情绪的方式。不管是作为听众还是作者,通过音乐的洗礼,心灵都能获得很好的抚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话,可以用音乐去诠释。音乐是抒发人们内心感受的很好途径。挣扎,苦闷,纠结,忧郁,欢喜,激情澎湃。。。。。。都可以用音乐去表达这些感受。人的心灵就像一扇玻璃,玻璃的背后是动人的画。能不能欣赏到好的作品,就看心灵这扇窗是不是擦的明亮,没有污渍。愉悦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看待世界,以一颗纯真,真挚的心去听,才能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和感动。 ? 音乐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在这个世界人类可以共有的事物并不多。流行音乐就是人类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创作的无止境的,就像海洋无边无际。人类文明在一直进步,流行音乐的创作也会随之变化,境界随之升华。音乐有不同的分类,不是每个人都欣赏同一类歌曲,但是无论哪类歌曲都不该,也不会成为不同人群沟通的阻碍。音乐无国界,瓦格纳也说,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只要用心去听,世界各个角落都有着动人的旋律。 ?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艺术家,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倾听者,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倾听者。音乐的欣赏价值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每个人的理想追求,价值观不一样,对音乐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只是把音乐当作暂时的消遣,有的人却是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或欣赏中。有的人喜爱流行音乐,却摒弃古典音乐或者民族音乐,这种心态的人是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的。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都对音乐有着格外青睐,也有着一定的音乐创作成就。例如莫扎特,肖邦,舒曼,梅兰芳,冼星海等。这些艺术家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我们在崇拜,赞叹他们的成就的同时,也要向他们学习那份对音乐的炽热和钟情,对命运的不屈和顽强。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人物,但学习一些他们的精神也是一种收获。音乐来源于生活,没有谁是天生的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大都是在生活上有着与常人的际遇,并用音乐的方式纯净地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才能扣人心弦,引人深思。音乐是人们由心而生的声音。不是新的音乐才叫流行音乐。 ? 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尖端,我们欣赏的音乐也要具有创新性,但不意味着要抛弃以往的传统音乐元素。传承优秀的传统音乐,再加以创新,对公平的心态对待各类型音乐,以正确的观念赏析流行音乐

    音乐论文篇11

    课程目标

    1、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幼儿能创编时钟的不同造型。

    2、在游戏合作中体验音乐韵律活动带来的快乐。

    课程准备

    魔法帽、魔法棒、《闹钟舞会》音乐、PPT

    课程过程

    1、魔术师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你们只知道我是曹老师,我还有一个你们不知道的身份,其实啊我是一个很神奇的魔法师。我全身都带有魔法啊,我能让魔法圈转起来,也能让它停下来。我能让它跑出去还能让它自己回来,看好喽(念咒语 滴答滴答)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我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我都能掌控,除了时间,我唯一做不到的就是不能让时间停止……你们看墙上的闹钟,它的指针正在一点一点前进,滴答滴答滴答……哎,小朋友们仔细听,小闹钟来了(闹钟进行曲完整2遍,老师随着音乐做时钟摆动的动作示范)

    2、游戏环节

    师:刚刚那首曲子叫“闹钟舞会”,那小闹钟在做什么呢?在动在跳舞。其实他们被魔法师唤醒之后,他们在就开始挑起了美丽的舞蹈,跳不动了怎么办?他们就上发条,结果跳着跳着就累趴下了。现在,我手里有跟魔法棒,把所有的小朋友变成小闹钟。然后被魔法师唤醒的小闹钟,要立马站起来,摆一个小闹种的造型,但是造型是不能乱动的哦。

    音乐起,游戏开始,幼儿摆出小造型。

    师:现在我要请所有小闹钟来到魔法师身边来,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继续睡觉。这次被唤醒的小闹钟,要摆一个小造型,还要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音乐起。游戏了开始。师:起床了!老师知道幼儿一起做动作。

    音乐停,小闹钟回到座位上去。

    3、启发幼儿进行思考,认识钟表,并进行游戏

    师:你们知道,闹钟里行走的都有谁吗?小闹钟里面摆动的指针。闹钟里摆动的指针都有谁?那我们来看看有谁?

    老师出示表的照片,小朋友们摆动做指针动作。

    师:小朋友们想一下,除了手可以摆动,身体还有哪些东方可以摆动?腿也是可以的呀,脚也是可以呀。音乐起来,小朋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进行摆动动作。

    音乐起,游戏开始,老师和幼儿一起做动作。

    师:小闹钟走不动的时候要拧发条,我邀请小朋友来跟我一起做游戏。老师做一个走不动的小闹钟,小朋友在背后做上发条的动作。

    师:除了拧发条,还有什么动作可以给小闹钟加油?摇头?指针摆动等等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做游戏,两个人商量下,谁做指针谁做上发条的,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发现新的加油动作,进行表扬。相互交换角色进行动作游戏。

    4、对动作进行细化,可以用手指,可以用手臂,可以用腿,可以用脚扮演指针摆动。

    师:魔法师唤醒哪个闹钟,听好魔法师的指挥,我说变手指闹钟就变手指闹钟,我说变手臂闹钟就变手臂闹钟等,还有腿部闹钟,还有脚步闹钟。

    结束游戏:做一边完整的音乐游戏,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

    结束语:跟魔法师完了这么久,发现时间过得很快,时间过去了就回不来了,所以要珍惜时间。

    音乐论文篇12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设计

    一、按节奏师幼互相问好:小朋友们好。董老师你好。(12345。54321)

    引入: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请来了六只小动物,他们要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你们想不想见到它们呀?(想)“那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吧。”

    二、学习歌曲《尾巴歌》。

    1、老师出示动物的图片:这是谁呀?(小猴子)它的尾巴是······(长长的)这是谁呀?(小兔子)它的尾巴是······(短短的)这是谁呀?(小松鼠)它的尾巴像······(一把伞)

    “那你们知道他们今天要进行什么比赛吗?”(幼儿自由猜想、回答,提醒幼儿注意听别人讲话。)

    2、引导幼儿回答歌词中的提问(看图片、动作):

    师:下面老师问小朋友们问题,小朋友们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好像一把伞?幼: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呀最呀看?幼:公鸡尾巴弯,鸭子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呀看。

    3、出示图谱:启发幼儿根据图谱提示一起朗诵歌词,练习有附点节奏的歌词。

    4、“有的小朋友把小动物们的尾巴比赛编成了好听的歌曲,让我们来静静地听一听吧!”老师放录音,幼儿欣赏。

    5、播放歌曲录音,老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同时带领幼儿整体学唱歌曲。

    “这首歌的名字叫“比尾巴”,你们喜欢听吗?”(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小朋友们可以轻轻的跟着唱。”

    三、练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启发幼儿讨论演唱这首歌曲的方法。

    老师:刚才我们是一起演唱歌曲的,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演唱呢?怎样唱可以把歌曲中的提问和回答的部分表现得更清楚呢?幼儿分两组进行对唱。

    2、引导幼儿用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小组对唱方式演唱歌曲。

    四、活动延伸:

    播放歌曲录音,玩游戏“捉尾巴”。

    游戏玩法:每个幼儿带上尾巴,互相追逐躲闪,不让对方抓到。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碰撞。

    音乐论文篇13

    这类法规属于音乐要素和组织方式衔接的。重要媒介,属于人们经过长期审美活动之后,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美感形式加以概括的结果。毕竟广大艺术家们在参与美感体验、创造等活动时,还是需要依靠一些基础性法则加以规范引导的。归根结底,音乐和绘画、雕塑等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绝非单纯地将一些美感要素进行整体、直观地呈现,而是主张有序地规划不同音响的排列次序,使人们在聆听旋律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和谐美[2]。因此,时间对于音乐这类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讲极为重要,当音乐组织技巧在特定时间段内呈现过后,会令听众及时体验到音乐的延续性效果。在此期间,音乐时间和现实时间截然不同,而是作为一种虚化的时间序列而存在。

    从本质角度分析,音乐运动属于某种心理活动;而从物理学层面解读,声音产生的根源在于物体的振动现象,正是在一个声音消失而另一个声音接连出现过程中,才形成了整个富有想象力的音乐作品,再经由一代代人传承记忆和完整再现。

    推荐访问:论文 音乐 音乐论文题目300个 音乐论文范文500字 音乐论文范文1000字 音乐论文范文1500字 音乐论文选题怎么选 音乐的论文 音乐论文写作 音乐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音乐论文8000字 音乐论文范文800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