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产教深度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

    时间:2023-06-23 12:0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范瑞敏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图文信息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0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当前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职业教育实现教学改革的核心方式。当下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特点,采用“产教融合”代替传统模式下的“产教结合”,也改变了学校与企业之间互帮互助的关系,使二者形成联系更为密切的“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构建多元办学模式是当下的重要工作。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需要不断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路径,不断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以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全面支持。

    (一)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

    产教融合,前者所说的是生产与产业,后者所说的是教育与教学,二者融合的本质是职业教育课程布局与产业发展相互衔接融合,真正实现生产与教学的一体化进行,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职业教育是以技术为主体的专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层次融合,取决于其自身的专业特点。从国际发展大背景来看,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能否率先掌握顶尖技术,获得领先机会,已成为各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优势对比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国内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而技术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下,以科技为基础,强化职业教育的产教一体化融合,要求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展开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演变,使之走向更为现代化的联合办学模式,也同样促进职业教育的有力发展。

    首先,科技与技术的深入融合,使高职教学基础形式发生了变革。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体现在教学体系的技术进步与改革创新上。教育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是技术与教育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技术与教育共同发展创造联系的过程。通过创新合作技术,已经从最初的单一技术形式转变为适应教学需要的技术。传统的单一技能教学方法,已经从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消失了,现在已被全新的技术手段武装起来,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水平。在现代技术手段的融合下,新技术和新工具使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机会。职业教师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采用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新型教育形式,推广职业教育,打破时空局限,构建更为丰富的教学场景,从而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1]。

    其次,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够使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也促进产业服务发展,以此形成产业服务的内在动力。技术能够成为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为区域性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提供先进技术和具备技术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最为主要的社会职能。一是在科技手段的支持下,职业教育的整体进程与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相适应,也与行业发展趋势一致,从本质上能够加快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也使职业教育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在产教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技术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原则上要以行业为导向推动技术的协同发展与成果转化。通过科技的全面武装,使各企业实现技术的联合开发,促进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攻克技术难题、实现创新产品开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也实现产业发展与技术发展的深度融合,为职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二)产教融合是深化“三教改革”的关键所在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于2019年发布,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在“三教改革”体制下,以师资力量为主导,以学生发展为主要任务,以教材为教育改革的依据,以教法为教育改革的途径。“三教改革”的深化进行,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为根本,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和其他九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专业教师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校企合作创办的实体企业中兼职并获取一定薪酬。新《职教法》规定具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经过有效培训且培训合格的人员可以在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这实现了校外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教学相长,也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打破教师方面的培养瓶颈。职业教育的教科书既是展现国家教育意志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新《职教法》提出要鼓励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材料编写过程中,将现代理念和现代技术融入职业教学,并结合多种形式开展现代化的实践教学。要用教材来促进职业教学的深层次整合,为职业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源泉。新《职教法》要求政府要发挥企业办学的引导作用,推动企业深入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实现校企联动[2],从而打破传统模式下的单一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也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真正面向企业工作环境开展任务式教学,使职业教育可以在工厂、车间等任何真实职业环境中展开,使产教融合成为教育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产教融合是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深度的产教融合需要找到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契合点,并实现全过程的教育耦合。找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点,这是实现产教融合的耦合剂。要想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有能够担当重任的技能型人才,这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初衷相符。只有依托产业、融入企业,职业院校才能获得更好的行业资源。产教深度融合能够使企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为学生创造真正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并提出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职业院校能够针对企业的招聘需求进行个体化训练,并借助行业聚集的技术资源,协同各专业领域攻破技术难关,促进产业升级。在此过程中,使职业院校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输送库,也结合教育行业与产业行业的共同需要,促进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供给不足和产业需求量过大造成的矛盾,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推动职业教育类型改革

    1.树立职业教育类型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产教融合之间的关联性。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在教学发展中所要体现的作用与效果,以此作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逻辑起点,逐步促进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提升。产教融合是促进职业育人优化改革的必然选择。目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相关行业的具体需求,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教育特色不够鲜明、框架不够明确。为此,更要重视职业教育的优化改革,将职业教育列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相继出台产教融合培养规划,体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彰显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3]。职业院校有必要在实施人才培养项目和产教融合项目时,建立起职业教育的特色形象,展开全方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目前,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职业教育本科及硕士学历。这些教育层次构成职业教育的基础类型,国家需要从体制上突破职业院校的限制规模,提出“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本科扩招比例要达到10%以上。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职院校对广大学生的吸引性不强,高职和本科职业教育也尚未能满足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许多职业院校在人们眼中依旧存在很强的学历烙印,大多无法突破传统偏见的禁锢,实现新的发展与飞跃。

    在探索职业教育如何纵深发展的道路上,必须走出现有的办学体制,加强顶层规划。首先,要做好统筹安排,将义务教育推广至高中阶段,并在此过程中开设职业方面的技能课程,或者取消中职教育,扩招高中方面的职业特长生。这样避免提前进行学习分流而造成学生发展限制和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忧虑。其次,每年都要扩大职业教育本科招生规模,争取在“十四五”规划完成前淘汰专科职校,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中本科院校比例。比如,所有高中毕业生都有机会报考本科职业教育学校,在完成相关学习后,修完学分就可颁发本科毕业证,如果只完成专科层次的职教学分,就颁发专科毕业证,这样能够形成上下衔接的教育机制,以此贯穿人才培养渠道。另外,提出职教高考与普通高考并行机制,给更多职业教育学生参与高考的机会,取代当下单一的高考形式。职业院校招生不会从高考中录取,保证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高品质发展。

    3.顶层设计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是系统化工程,既要实现垂直的纵向衔接,也要推动各类型学校之间的横向协调。目前,职业教育与其他不同阶段的普通教育之间的互补性和融通性很低,义务教育开设的基础技能课程和劳动技术教育效果难以体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学分学时互不认可,二者是完全脱离的教育体系,并未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国家在教育资源和证书衔接等方面管理也不够完善。

    现代化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在发展过程中增强自身实力。首先,国家需要统一编制职业技能启蒙教材和相关课程,在中小学分别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则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实践活动,使职业技能竞赛伴随学生的成长发展,使劳动技能教育与文化学习有效融合。其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要做到学分互认、课程互选。国家需要建立更为全面的教育管理机制,使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学分允许的情况下,累积足够的学分达到标准的学历要求,就能获得相关教育资格。做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审核,不管是人社部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还是由教育部推动的“1+X”认证证书,都要做到标准统一、价值对等。相关证书要经过政府授权和认证,以达到技术认证的协调统一[4]。最后,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效融合,为更多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良好教育条件。只有在职业教育学生所得收获能够与普通教育学生所得收获相媲美的情况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才会增加。

    (二)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推动职业教育的高品质发展,需要打破办学制度的隔阂与障碍,充分融入不同的教育元素。传统模式下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之间的衔接不够充分,要健全我国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实现产与教的真“融”、真“合”。当代职业教育既要提升教学质量,又要做到办学机制多样化发展,要从传统模式下的单一办学主体,实现办学主体多样化的转变,也就是从公办学校独立发展到引导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共同合作办学。要促进产教融合,并以此作为教学模式改革和产业结构改革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改革。支持公办院校与企业形成合作,实现制度改革,促进资源人才技术的共享,推动校企的合法融资,构建实体集团,加强有效的市场运作。要在行业市场引导下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融合,以此作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动力引擎。

    2.优化职业教育专业供给——实现人才培养“全链式”融合。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既要与行业发展密切联系,也要结合当地的区域经济需求同步发展。开发职业教育的产教对接关系,既要建立校企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又要以招生规划为手段,加强职业教育产业服务发展。比如要与新兴技术型产业、传统型产业共同进行产业转型对接,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针对社会淘汰型产业要严格限制招生规模,设立优胜劣汰的招生管理机制,以行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规划,紧密对接相关产业链。另外,要构建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职业院校要设置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小组,由龙头企业、地方政府和学校构成专业辅导,全面介入人才培养、就业规划等方面工作,形成科学指导,构建全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5]。

    3.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政府既要发挥主导作用,也要体现市场的导向作用,促进多方办学主体的协调发展。目前,全国产教融合的试点城市在不断增加,要将区域性产业链和创新链作为衔接要点,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将产业职业院校和企业融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对技术型人才进行适当分配,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并结合市场的发展需求,不断构建现代化的产业融合服务模式。为了能够体现产教融合的有效性,要进一步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基地,促进协同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建设,由职业院校负责运营,并结合龙头企业共同发展,既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又合理促进产业创新,实现教育与培训的有机融合。

    (三)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必须通过行业引导校企主导的形式,将这一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写入《校企合作促进法》。目前,职业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校企合作的长期运行保障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企业文化没有充分渗透到校园中,学徒制教学水平有待提升。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拓展与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提升合作质量,通过制度改革来促进双方共赢。

    1.优化政策环境——实现政府推动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需要做好多方面准备。要强化政策支持,在此过程中既要完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政策,也要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将政策条款落实到位。比如,为了解决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供求关系不平衡的问题,鼓励各大企业全面参与职业院校人才教育,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开展更为全面的实习工作。各地区的职业院校都制定相关合作项目,由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双方合作办学。同时,地方政府也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融入高校科研项目,争取经济补贴,将校企合作的最终成果作为评价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准。采用这种政策推动的形式,促进校企联动,加强各个行业和专业的有效合作。

    2.拓展合作形式——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内容。职业院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始终维持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但在合作模式与合作内容上仍有待进一步改革。在合作模式上可以更深层地探讨联合办学方式,比如职业院校将实习基地设在企业内,并将实习项目的教学安排权力交给企业领导。校方可以建立产品研发基地,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提供早期测试与试验。企业投入资金技术管理等形式开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既可以将一些专业的招生计划转移给企业,使企业的办学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也可以在企业与学校的共同领导下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教育的实体化进行。在合作范围上不但要共同建立新专业,还要在专业安排、人才培养、课程标准、教材开发等方面形成有效合作。同时,企业的技能工作人员要与学校教师进行联合培训,进一步充实校企之间的工作交流。

    3.创新合作载体——延伸职业院校办学空间。职业院校在当下的教学推动下,要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服务的同步构建,这两方面工作都是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新载体。依托产业和企业建立专业群落,打破校园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与限制,形成跨领域和跨学科的合作。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可以在技术合作方面进行双边合作,共同建立研究基地与学生创业就业孵化中心,带动技术创新升级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为职业教育的扩大延伸提供新的机会、拓展新的空间[6]。

    (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改革创新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以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的体系优化。以此作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优化改革的方式,从而取得教育领域的发展成就。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与区域性经济发展形成紧密联系的教育形式,在实现有效建设的同时,也要渗透道德教育与情怀教育,优化改革模式培养具有全面能力的技术型优秀人才。

    1.打造“双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力量。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要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要求职业教育人才教学与特色学科建设形成有效结合,并促进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结合,保证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加强课程思政的培养效果,与此同时,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团队,实现高素质育人。

    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需要将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统一,要促进指导与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三是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固定性和流动性两种教学岗位模式,以灵活的方式引入高层次的教师人才,提升学校整体师资水平。

    四是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要实现兼职与全职融合的方式,也就是学校内部和企业之间实现相互聘用,促进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构建。与此同时,我国还要加强针对不同阶段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构建实训基地,为双师型教师团队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条件。

    2.创新人才培养——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教材。新技术对当下职业教育培养的改革要求提出了新的标准,既需要补充教学技术手段,也需要教师在巩固基础课堂的过程中拓展课外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发展机会。

    利用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竞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中的禁锢,推动“三教改革”、推行“1+X”证书制度,持续健全“岗课赛证”的培养机制,强化教师的整体能力,将现代工作中的新技术和新要求带入日常教学。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教材更新,完善教材编写体系,构建良好而全面的监督管理制度,使教材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3.完善质量体系——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呈多元化发展,随着学生录取机制的优化改革,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增加、生源人数增加、生源变化呈层次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职业院校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健全教育保障体系,保障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要求按照相关管理,需要制定更加健全的教学改革保障制度,必须将教学评估作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与此同时,要将“管、办、评”等工作区分开来,加强内部的质量保障,做好教学检查改善评价机制,确保职业院校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吸引更多人才。

    随着时代变化,崭新的国际环境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高职教育急需跨学科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培养具备国际化眼光和熟练掌握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现知识生产、知识传授,为社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抓住机遇,胸怀大志,主动开展产教融合的宣传教育工作,扩大职业教育的广度、深度,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认同感,以精益求精为己任,聚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产教职业院校办学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推荐访问:教育改革 深度 融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