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乌克兰危机对我国科技发展外部环境带来三大风险

    时间:2022-12-09 14:3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黄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局势持续动荡。随着危机不断升级,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扩大到国际科技领域。短期而言,乌克兰危机为我国加强中俄科技合作、吸引特定高技术人才提供了一些机会。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三大风险。对此应有理性客观认识。

    在美国上届政府“科技脱钩”措施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基础上,乌克兰危机显著深化和加剧了科技“去全球化”趋势。全球发生较高烈度地缘冲突的风险大大提升,增加了各国的不安全感。各国保护自身科技和产业安全的需求急剧上升,主动打造科技“缓冲区”和产业链“备份”的举措很可能会更加频繁。

    从客观条件看,传统的科技“全球化”红利已经无法弥补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的风险损失。由于全球民粹主义和技术民族主义兴起,参与科技“全球化”的成本与收益出现倒挂。特别是对于中小体量的国家来说,由于其抵御供应链中断、科技断供以及通胀风险的能力较弱,其深度参与科技全球化的预期收益大幅下降,甚至低于须付出的资源与制度成本。再加上发达国家国内政治极化现象突出,降低了多边政治保证的可信度(如政府换届即可能导致条约毁弃),多边平台已无法为科技“全球化”红利提供稳定的预期。

    从主观需求看,对于科技自主的需求超过了对于全球科技供应链的需求。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开始防范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除了我国高度重视科技自立自强之外,美国两院分别通过《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强调提升本土科技创新能力,欧盟开始强调“技术主权”和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开放自主战略”,印度则在2022年4月份启动“Semicon India”计划决心开发半导体自主供应链。

    目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已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但与美欧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属于科技赶超国家。而科技“去全球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拖累我国实施科技赶超的速度。在科技“去全球化”环境中,国际科技资源与要素的流动将变得迟缓,我国获取外部技术来源和拓展技术对外影响的渠道会严重受限。无论是科技“引进来”,还是科技“走出去”,都将更容易受到对象国家技术民族主义、“技术主权”等问题的干扰。

    一是在单边层面,美国进一步升级对华“科技脱钩”举措。一方面,美国在对俄制裁中演练了更加极端的打压措施(如科研基础设施与科技信息服务断供、大面积技术出口管制等),增强了其对我国采取类似措施的信心。根据路透社的消息,美国商务部开始审查对我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未来可能进一步升级管控力度。而根据彭博社的消息,美国官员正在游说荷兰政府禁止ASML向我国出售深紫外光刻机(DUV)。如果美方的游说取得成功,将对我国芯片供应链造成更大范围的损害。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持续时间越长,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实施制裁的范围和力度就越大。原本属于正常范围的中俄科技交往将进入受制裁的领域。我国的企业或机构将更容易被其长臂管辖和次级制裁波及。根据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2022年5月份的讲话,我国3月份对俄罗斯的笔记本电脑发货量环比下降了40%,而电信设备出口下降了98%。

    二是在双边层面,通过美欧贸易与技术理事会实施联合技术出口管制,甚至可能会利用协同颁发许可证的方式防止对华技术“泄露”。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迅速在发达国家中构建其基于国家制度的身份认同,同时也借机大幅推进了美欧贸易与技术理事会的合作进展。在2022年5月美欧贸易与技术理事会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上,美欧进一步加大了出口管制合作力度,决定深入交换双方两用物项出口的原产地和许可证信息,并确保双方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的协调实施。

    三是在区域层面,推出印太经济框架,试图构建排除我国的区域供应链。2022年5月,美国联合日本、韩国、印度、越南、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印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正式发起了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即IPEF)。IPEF包含“四大支柱”,即“贸易”“供应链”“清洁能源、脱碳和基础设施”以及“税收和反腐”。其中的“供应链”是指:IPEF将致力于提升供应链的弹性和整合度,并确保对关键的原材料和加工材料、半导体、重要矿物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获取。IPEF涵盖了印太地区几乎所有对供应链有重要意义的经济体,却唯独把中国排除在外。这表明,美国在构建一个“去中国化”的区域供应链方面,开始采取实质性的举措。

    乌克兰危机使得原本相对平稳的中欧关系受到较大干扰。中国对乌克兰危机所持立场成为欧盟评估对华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新因素。在2022年4月举行的中欧峰会上,欧盟方面特别强调,乌克兰危机是此次中欧峰会的中心议题。这意味着未来欧盟对华外交将进一步纳入地缘政治和价值观因素。而中欧科技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一方面,欧盟在开展对华科研合作时将更加注重价值观评判。在中欧新签署的联合研发资助协议中,欧盟特别强调,未来中欧科研合作的拓展将取决于中欧双边整体关系的发展,双方将重新平衡合作关系,构建一个“尊重基本价值观和较高道德与科学诚信标准”的公平的创新体系。

    另一方面,部分欧盟企业也对在华发展前景产生了疑虑。根据中国欧盟商会在2022年4月份所做的调查,乌克兰危机对欧洲企业在华发展带来严重挑战:1/3的受访企业表示,乌克兰危机导致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
    7%的受访企业表示,乌克兰危机导致它们正在考虑取消现有或计划中的对华投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缘政治局势特别是中欧关系新形势以及对俄制裁等带来的风险。2022年6月,德国政府以所谓“人权”为由拒绝担保大众汽车的在华业务。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政府正在广泛评估和调整对华关系,目的是降低德国在战略和经济层面对中国的依赖。

    近期乌克兰危机的受关注度虽然逐渐下降,但其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远未结束。从国际科技关系的角度,乌克兰危机不仅助推了科技“去全球化”趋势,间接损害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国际宏观环境,还直接影响了我国传统上两大科技合作对象的对华科技政策。这将使得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外部约束条件进一步收紧,对我国推进开放创新形成更大的挑战。我国须采取更加主动的对外科技合作举措进行应对。

    一是在科技“去全球化”环境中逆势而为,主动做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锚”。从承担大国责任的角度,科技“去全球化”也为我国积累全球科技治理影响力、占据道义制高点提供了契机。不寻求国际科技资源“为我所有”,而寻求国际科技资源“为我所用”。除了吸引国际高技术人才、资金、产品、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搭建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散港”。一方面,更加主动扩大科技开放,以信任的态度欢迎各类海外创新主体参与到我国科技发展建设中。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金融、科研数据、科研基础设施等的开放获取水平,系统化降低国际科技资源在我国的跨境或经停成本。

    二是面对美国极限科技打压,以“冷板凳”心态做好科技补短板工作。除了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弯道超车”以外,在半导体芯片、工业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等传统高技术领域,要以“冷板凳”心态做好技术研发规划工作,宽容失败,鼓励长期试验和试错,通过科学布局和稳定支持探索一条科技自力更生的道路。

    三是重点维护好中欧科技关系,妥善回应欧盟对华科技“价值观”诉求。一方面,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上,强化与欧盟及其重要成员国的高层沟通,将这类分歧管控在政治领域,防止其扩大化或者向科技领域渗透。另一方面,加强我国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与欧盟“开放性战略自主”“开放创新”理念的战略对接,寻找政策契合点,稳固和拓展中欧科技合作领域。

    猜你喜欢 中欧对华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扬州市与西班牙塞维利亚结对华校奥数云授课正式启动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中等数学(2022年1期)2022-06-05本期导读环球时报(2022-06-02)2022-06-02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同比减少44.8%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中欧民间大使——季波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新旧全球化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建筑师行迹中欧Coco薇(2016年4期)2016-04-06避免情绪化世界知识(2001年18期)2001-09-28

    推荐访问:乌克兰 三大 科技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