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外文化交流【完整版】

    时间:2022-08-07 08:25: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外文化交流【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外文化交流【完整版】

    中外文化交流4篇

    第一篇: 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

    (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中心学校 丁祥伦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4课,本课通过对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历史的介绍,突出的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其立足点在友好往来上。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繁荣对周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以及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同时,周边国家也将他们的文化思想,民俗民风等带到中国。学生们应该知道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世界文明,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此外,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确定这节课的重点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普遍不强,认识事物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因而,“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的理解”自然而然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认识问题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缺乏对事物的深入理解与分析。因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的方向。

    其次,从心理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发挥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情况。

    2. 记住与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如:鉴真、玄奘、阿倍仲麻吕等。

    3. 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活跃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识记《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2. 通过对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自主归纳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 通过将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唐朝时中日、中印的良好关系,同时通过对中国先进文化对后卫国家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对鉴真、玄奘的优秀品质学习,培养学生为目标而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缺乏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同时他们爱听历史故事,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根据这些特点,这节课教师主要采取的教法有情景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他们知识不如让他们学会学习。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师主要采用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对比分析法等学法,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学法,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入手,提问《西游记》与现实的历史是否一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目的是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二)设疑导思、讲授新课

    1. 遣唐使来华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让学生了解唐朝的水路、陆路交通、周围国家,接着投影出示图片《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引出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教师介绍大诗人王维与日本友人晁衡(阿倍仲麻吕)深厚的友情,提问“为什么相隔遥远的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友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随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遣唐使来华目的、次数、人数、代表人物)。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日本遣唐使来华的原因及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

    2. 鉴真东渡

    首先,教师讲述鉴真生平,引导学生看书找出相应的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接着让学生观察《鉴真塑像图》和《唐招提寺图》,增强教材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要求,我引导学生观看教材《日本唐招提寺图》并介绍这幅图,使学生认识鉴真这位友好使者对促进中日文化做出的贡献。

    3. 玄奘西行

    首先,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知道的《西游记》,以此来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然后向学生讲述真实的玄奘西行的故事,并让他们将文艺作品与真实的历史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点,让学生意识到文艺作品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区别的,以此来培养学生辨别历史的能力。最后,让学生画一幅玄奘西行路线图,以此来教会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设计意图:体现“鉴证知史、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原则。

    (三)归纳总结、全面提高

    首先,老师根据板书设计进行课堂小结,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之后请学生发言,然后老师点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述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深化理解

    思维拓展:唐朝对外发展活跃,促进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扩大了唐朝的影响,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样的启示?对理解今天改革开放政策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深化理解、拓展学生思维。

    六、说板书

    一、遣唐使

    1、 目的: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 次数:十多次。

    3、 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

    4、 作用:日本文化深受唐文化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 目的地:日本

    2、 到达时间:公元754年

    3、 次数:共六次,前五次失败,第六次成功。

    4、 作用: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

    1、 时间:唐贞观年间

    2、 目的地:天竺

    3、 贡献:

    ①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②翻译大量佛经→高僧、翻译家(为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③《大唐西域记》→旅行家(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珍贵文献)。

    七、说教学反思

    (一)突出亮点: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教学功能,应用丰富的课件资源和图片、视频资源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构建了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

    (二)不足之处:

    本课内容还可以采用讨论法,模拟展览和学生绘制唐朝的城市简图等途径来进行教学探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

    第二篇: 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搜集资料、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的基本史实。

    目标2: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相同点,并分析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精神。

    目标3:通过了解这些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重点】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相同点,并分析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精神。

    【重难点】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这首片尾曲同学们都听过吗,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任务单,任务一,《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师:出示图片 提问:观察右图,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唐朝时中外交流的频繁,同时培养时空观念。

    师: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去追寻与唐朝交往最突出的几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日本和天竺。探访它们和中国的文化渊源。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对内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节,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对外,中国的鉴真和玄奘师傅远赴国外弘扬佛法或是求取真经。唐与各国通过商业贸易,互派使者,加强交流与联系,使中国的文明、友谊传向世界,唐朝逐渐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第三篇: 中外文化交流

    /br>新航路开辟之后的殖民扩张,使原本隔绝的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并通过贸易形式进行文化交流。大帆船贸易的航路及商品西班牙(马尼拉为中转站):
    通过中国商船把中国的丝绸、瓷器、棉布、工艺品等货物运往马尼拉,然后由西班牙商人用其大帆船把货物运销到墨西哥的西海岸港口阿卡普尔科;
    大帆船在归程时装载美洲的白银回到马尼拉,西班牙人又以这些白银采购中国商品。葡萄牙(澳门为中转站)大帆船贸易兴起的原因♦殖民利益的驱动是大帆船贸易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社会、经济膻变以及他们与世界的融合,为中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与美洲国家交流的主要特点:
    间接、分散和以贸易为先导 大帆船贸易的影响:♦满足了美洲人民的生活需要♦推动了拉美丝绸纺织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由使用银两到使用银元的币制改革(银元大量流入中国一方面满足了明清两代对白银的需求 ,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由使用银两到使用银元的币制改革,对商品经济的扩大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推进了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大帆船贸易的衰落♦十八世纪末,由于欧美各种政治和经济因素的作用,贸易进入了衰微阶段十九世纪初,墨西哥爆发了独立战争,阿卡普尔科被焚毁。1813年10月西班牙国王正式宣布废止马尼拉帆船贸易;
    1815年“麦哲伦号”从墨西哥驶回马尼拉,标志着贸易的结束。

    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玉米、番薯、马铃薯、木薯、花生、向日葵、辣椒、南瓜、番茄、菜豆、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等近30种 中国文化在拉美的传播♦中国文化影响到墨西哥、秘鲁等地的社会各阶层。如上层社会的服饰(西属美洲的一些贵族常以穿中国丝绸的衣服为荣耀)♦中国的工艺品及其制作技艺也流传到美洲 明清中外文化交流----明代的倭寇以及抗倭斗争倭寇以及抗倭斗争 倭一般是指古代对日本的称谓,倭人就是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日本人。

    倭寇是中国人和朝鲜人对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由日本武士、浪人和奸商组成的、得到日本封建统治者支持和怂恿的海盗集团的称谓。《中国历史大词典》对“倭寇”的解释:“明时骚扰中国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十四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 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 浪人到明朝沿海一带走私抢掠,进行海盗活动。从洪武时起,明朝致力于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明军于辽东望海埚全歼来侵之倭,此后海防较为平静。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在封建诸侯支持下,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但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爱国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在广大军民支持下,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明朝前期的倭寇

    洪武年间(1368—1398)明朝国力强盛,防御有方,倭寇并未酿成大祸。

    建文至永乐年间(1399—1424)

    倭寇劫掠加剧。宣德元年至正德末年(1426—1521)

    日本政府支持商人们大批的以中国沿海为主要目标进行走私和掠夺 ,倭寇更为激烈 。

    ----倭寇侵扰中国大陆的高峰时期 倭寇猖獗的原因:♦ 明朝中期以后,国势日益衰落,尤其到了嘉靖时期,海防废坏,导致倭患日益严重。♦“争贡事件”发生之后,撤消了市舶司,海禁更加严厉,这也是倭患严重的原因。♦中国巨商和海盗便和倭寇相勾结,亦商亦盗,兼行劫掠。

    嘉靖时期的抗倭斗争♦嘉靖三十五年(1556),戚继光受命任参将,守台州、金华、严州三郡,负责抗倭事宜。浙东的倭患遂告平息。♦嘉靖四十一年(1562)福建成为倭患的中心,戚继光被调入闽,又获全胜,班师回浙。后倭患再起,明廷急调俞大猷往剿,任命俞大猷为镇守福建总兵官,以戚继光为副,领兵剿倭,福建倭患被平定。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广东总兵俞大猷与其他将领先后击败倭寇于海丰等地,广东倭患也得到解除。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隆庆以后的倭患隆庆到万历,沿海地区也有倭寇侵扰,但危害较轻。

    明隆庆、万历前期倭寇衰弱的主要是由于嘉靖年间的抗倭胜利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日本和明朝两国的情况决定的。江户幕府逐渐推行锁国政策。到万历末年,倭寇入侵也十分微弱。

    “真倭”与“假倭”问题很多文献中有类似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 (《明史·日本传》), “然其间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民假著倭服成党作乱” (朝鲜《世宗实录》。可见所谓的倭寇,多数不是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朝鲜人或中国人等冒名或混杂其间作乱♦王直集团(明嘉靖年间最大的倭寇集团之一)雇佣的“真倭”,实质上等于日本佣兵” ♦中国海盗冒充倭人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①害怕事败连累在中国的亲属。②真正的倭人武器锋利,作战勇敢,私商冒充达到威慑效果。③私商有意制造混乱,以假乱真,保护自己。④由于当时一些地方官员和抗倭将领为了冒领战功,虚张声势。♦有的学者提出,不能因为日本人在其中的人数少而断定其地位无足轻重。

    王直♦王直原本是商人,在中日之间奔波贸易。在不允许进行正常贸易的情况下,违禁下海走私货物。他们船上往往配有良好的武器,一旦有事可保护货物人身安全;
    有时他们也参与杀人越货。但是,他们也一直在谋求政府谅解,寻求与之合作,请求政府开放海禁(如1549~1552年王直曾几次与地方军事长官合作,至少捕获了两个真正的海盗头子。后被明政府骗捕后处死。

    倭寇对明代海外政策和海外贸易的影响 ♦倭寇使明朝的对外政策几度发生了变化,总的趋势是走向封闭。也导致了中国从海洋的退缩,使中国在此之前相对开放的海洋观出现倒退。

    ♦倭寇使明朝的对外贸易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局面。表现为民间贸易的衰落和走私贸易的猖獗。♦明代的海外贸易还出现了官方贸易(表现为堪合贸易和朝贡贸易)的兴盛。利玛窦的历史地位---1♦利玛窦入华,标志着“西学东渐”的开始。“西学东渐”使明末清初的中国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士大夫中出现了议、学、传、用西学之风;
    在西学的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一股以讲求实行、实证、实用、实效为主要特征的实学思潮,一些中国学者开始整理、发掘湮没已久的中国古代科技遗产,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输入,出现了协议“洋务”的端倪。这些正是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次的中西文化交流并没有成为中国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契机。在利玛窦逝世150多年后的1773年,耶稣会正式解散,在中国的大部分西洋传教士被驱逐出境,西学东渐的细流被截断。♦从意识形态上对殖民主义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评价和批判尽管不同,但是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看,利玛窦给予中国天文学、数学、地理学乃至中国思想、语言、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抹煞的,他是中西文化的沟通者,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利玛窦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西学东传♦宗教方面,是最早来中国从事传播基督教活动的人♦语言方面,用拉丁字典拼音法,编纂一部葡汉字典《西字奇迹》,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数学方面,最早将近代西方数学传入中国。♦天文方面,最先在中国制作西方天文仪器 。♦地理学方面,向中国传授有关世界全貌的近代地理知识。♦艺术方面,利玛窦来华还带来了西方的音乐、绘画等方面的成果,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 对来华传教士的评价♦将西方的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大大拓宽了中国人的视野,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启发了中国文化开始步入近代化的历程。♦为了在中国传教,耶稣会传教士改穿儒服,学习汉语满文,读经文,写诗文,著书立说,成为第一批西方汉学家。♦传教士把来华见闻和中国古籍介绍给西方,编辑出版他们的报道和译著,向西方传播中国现行制度、社会现状、礼仪风俗等,起了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对这批西方传教士的科学活动评价到:“在文化交流史上,看来没有一件事足以和17世纪时耶稣会传教士那样一批欧洲人的入华相比,因为他们充满了宗教热情,同时又精通那些随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科学。……即使说他们把欧洲的科学和数学带到中国只是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但由于当时东西方两大文明仍互相隔绝,这种交流作为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仍然是永垂不朽的。”欧洲传教士的在华活动,没有使很多中国人皈依基督教,却使中国人民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而终于选择了现代文明,同时,也更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第四篇: 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下面我将从说课程、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拓展练习、说反思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课程

    我说的是《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5课,该单元以“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主题展开。本课讲述的是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处在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史实。教科书从唐都长安、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基于此,就本课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取得成功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思维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要始终认识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当然七年级学生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重视师生互动。如可整合教材,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主题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引入,引起共鸣。

    2.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融会贯通,激发学生成就感。如在学习遣唐使来华就可以回顾中日在汉朝时期的交往相关史实。

    3.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化抽象信息形象直观,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求知特点。

    二、说教材

    作为封建社会繁荣与开放的一个重要时代——唐朝,其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而作为文明史的范畴,本课主要讲述了唐朝与天竺(印度的古称)、日本的文化交流及影响,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而交流又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既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同时也使我国文化传入日本等国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际上本课也为以后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等内容的学习埋下了伏笔,有助于学生利用已具备的相关知识理解为什么明朝对外经济文化发展、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是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并能够得出启示,对比今天的改革开放,达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

    知识与能力

    目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础,因此必须应先夯实基础。

    1.了解唐朝对外交流的两个国家(天竺和日本)和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个人物(玄奘和鉴真),掌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2.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唐朝对外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景再现法、讨论法

    1.通过识读《玄奘西行路线图》和《鉴真东渡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通过概述、讨论再现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赏析郭沫若咏鉴真诗,培养学生文史结合赏析诗歌的能力,用历史史实来证明诗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学习唐朝对日本等国文化发展的影响,认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中国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了解唐朝在对外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交流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依据:教学重点即教学重要知识点。对外文化交流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对交流双方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作为唐朝对外交流的两个重要历史事件,实际上体现了唐朝时中国人吸纳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向外辐射,玄奘西行天竺显示了中国人吸收外来文化的魄力,而鉴真东渡日本则体现了当时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及中国人对日本等其他国家所作出的贡献。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依据:对于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为主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教材没有太多可供提取的有效信息,而且对于原因的分析学生可能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会出现局部、片面、偏激的结论。

    如何突破:① 理论运用:对外交往状况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体现了唐朝经济发展,国家统一,政策开放;
    ② 分析时紧扣本单元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展开”;
    ③ 培养思维范式:即发展原因的分析角度及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年级学生,由于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因而容易混淆历史与现实、文学作品与真正历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容易因个人好恶作出失之偏颇的评价,基于此,首先应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2.总体设计

    针对七年级学生这一情况, 就本课来说做如下设计:激发兴趣(从熟悉事务导入)→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提问,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参与互动 (在有必要时教师适时渗透历史理论)→学生受到启发,获得一定理性认识,达到教学目的。

    3.教法学法

    教法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因此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的。本课宜采取的教法学法有:

    ①兴趣法。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使学生产生共鸣。

    ②历史情景再现法。历史的功能之一就是恢复历史,接近历史,如在本课可采用识读历史地图、讲历史小故事的形式来更好的理解历史、学习历史。

    ③理论渗透。历史的学习具有阶段性,前一阶段的学习是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的,因此应适时进行理论渗透,培养思维范式。如本课就可渗透的理论有二:一是“论从史出”;
    二是文化的发展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

    ④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⑤及时评价,对于学生的发言及讨论成果,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反馈。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再现历史情景:

    将学生分为八个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任务分工:

    认真、按时完成【自主合作】环节的问题,等待课堂上抽签展示。

    新课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仍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此首先应调动课堂气氛。播放《西游记》主题曲,通过耳熟能详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然后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西天”指哪里?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1)唐都长安

    问题设计:

    1、长安城由哪几部分组成?城市规划布局有什么特点?在课本第23页图上指出商店和作坊的集中地。

    2、长安城人口有多少?外来的居民有哪些?举例说明“胡风”盛行。

    3、为什么说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从而让学生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二)中印文化交流—玄奘西行

    教师应首先纠正学生易产生的两个误区:

    ①关于哪位高僧前往西天取经?学生可能回答是唐僧。教师在这里就应该给学生讲明泛指和特指的区别。唐僧广义泛指唐朝时期出家的男性佛教徒,而在《西游记》中唐僧特指玄奘。

    ②关于《西游记》和玄奘西行的关系,学生容易用文学虚构来代替历史。教师应指导学生使其认识到:《西游记》不是史学著作,而是吴承恩以玄奘西行为题材创作出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展示《玄奘西行路线图》。通过地图上显示的地名,指导学生利用地图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如教师可以提问:玄奘从什么地方出发到什么地方取经?

    1.路线:长安—天竺—长安

    关于天竺,教师可以指出这是印度的古称,并且回忆是佛教的发源地。然后可以请同学回顾佛教是在什么时候(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的?由此体现新旧知识的链接。

    2.玄奘西行的时间:唐朝贞观年间(学生回忆贞观是谁的年号?)

    请学生带着问题:佛教已传入我国,但玄奘为什么还要西行天竺呢?阅读课本P25小字内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学生的分析下然后教师总结。

    3.原因:佛经卷本太少和译文错漏太多(激发玄奘历经千心万苦前往天竺即佛教发源地求取佛经,顺理成章得出西行的目的就是求取佛经。这体现了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魄力。)

    教师再指导学生看着路线图上高低不平的沙漠、高山,想象恶劣的自然环境,可以想见玄奘西行的重重困难,但玄奘并没有因此退缩,历经19年而且学成后又回到了长安。教师可以在此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不畏艰难、刻苦努力的精神。

    4.影响:(教师提问:玄奘西行为中国和哪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对玄奘的评价,应指导学生不能因个人好恶而作出失之偏颇的评价,而要适时灌输“论从史出”,不一定提出这一概念,而应潜移默化的培养。这就不难得出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长途跋涉至天竺,写成历史文献《大唐西域记》,为今天研究当时沿途风土人情等提供可靠资料。)和佛经翻译家。

    思维拓展:中国与印度在其他领域中的交往?如唐朝瓷器、造纸技术传入印度,印度熬糖技术传入中国等。

    思维提升及过渡:玄奘西行反映出中国人学习世界优秀文化的品质,正因如此,唐朝文化才得到不断的发展、繁荣。而这种繁荣使唐朝拥有一种向心力,吸引世界各国前来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而其中最典型的国家就是日本。

    (三)中日文化交流

    1.鉴真东渡

    请学生讲述鉴真生平故事,使学生对鉴真有一个初步印象。

    教师讲述:日本大化改新后,不少民众为了躲避赋税而出家为僧,这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于是日本决定效仿唐朝受戒制度,但当时日本无受戒名僧,最终找到了大明寺鉴真;
    鉴真欣然前往,六次东渡,历经艰险,乃至第五次双目失明,都未曾动摇他“是为法事”的决心。

    分组讨论:鉴真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讨论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齐读郭沫若咏鉴真诗,并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提问:“舍己为人传道义”中“道义”指什么?如学生回答出是鉴真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的贡献(传播中国文化,讲授佛学理论),则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7概括鉴真除佛学理论外还传播了哪些中国文化?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遣唐使来华

    对于遣唐使这一概念教师应先讲清楚。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的使者。学生在对这一概念有初步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次数、代表人物、作用。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解决相关问题。

    就代表人物来说,可简单介绍课本P28的吉备真备,他是唐玄宗时的遣唐留学生,在唐学习17年,对经史、法律的技艺,都深有研究,体现了中日友好交往。

    唐朝时除了遣唐使在政府委派下来学习唐朝的先进经济文化外,同时也有许多中国人不远万里,东渡日本“舍己为人传道义”,而鉴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四) 唐朝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必须仅仅抓住本单元学习的主题繁荣与开放展开。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要及时作出反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概括。

    1.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可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角度分析)

    2.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唐朝是当时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3.唐朝开放的政策(体现在选官制度,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

    4.一些杰出人物在中外交流方面作出贡献

    小结本课:简单回顾本课内容,说明交流的重要性,认识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的决策。

    板书设计:

    1、 文 化 交 流

    / \

    中印 中日

    玄奘西行(求取佛经) 鉴真东渡(传法)

    ↓陆路 ↓海路

    天竺 ← 唐朝 → 日本

    ↖ ↙

    遣唐使来华学习(吉备真备)

    2、发展原因:繁荣(政治、经济、影响力);
    开放

    五、说拓展练习

    练习是检验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学生课堂掌握情况的评估,同时也是巩固知识的一项重要途径。因此就本课来说,练习设计应着重考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如可从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等方面来进行界定,目的是使学生不至于混淆概念。

    六、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当小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3. 读懂历史语言的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不足之处:

    1.学生归纳理解探究能力较差,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不能完整探究出来。今后要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2.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时,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于学慢生,没有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今后努力的方向:

    1、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团结协作,认真备课;

    2、平时多交给学生学生历史的方法,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分层次教学,因材、因生施教。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请多指教!

    推荐访问:文化交流 中外 中外文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