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现代化进程中国缺陷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历史考察

    时间:2019-01-21 03:41: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最大追求,毛泽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研究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对指导我国当今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工业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215-02
      
      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实现现代化,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中国顺应历史的发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一、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1、工业化是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雏形”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以及边区经济建设的开展,毛泽东提出:“工业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东西的,是决定社会变化的”。他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1]延安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毛泽东逐步形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思想。他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毛泽东揭示了实现工业化的政治前提:“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
      2、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初步形成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中国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作了更为具体的部署:“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4]这个工业化目标的提出,表明中国现代化目标确定的开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制定更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更进一步,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彻底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保证了中国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期间,党中央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开展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使我国工业的生产能力显著地得到增强,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二、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1、政治现代化思想
      毛泽东把现代化纳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和旗帜,因此实现社会主义也就内涵着对现代化的追求。1953年至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毛泽东把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国家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毛泽东提出:“我们应该造就的一个政治局面应该是: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5]此外,毛泽东还领导创制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反对霸权主义、为国家的发展谋求一个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创造性地、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毛泽东这一理论的提出,很快被国际社会接受,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2、经济现代化思想
      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后发国家都是先以迅速工业化带动其他方面的现代化进程。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应该是不同于这两者的第三条道路,中国应该走一条‘农工业并举’的道路。”[6]1953年总路线的确立,“一化三改”,开拓了中国工业化的新局面,至1956消灭了剥削和私有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完整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四个现代化涵盖了毛泽东的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党人也为中国现代化设计了实施的具体步骤。可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党人充分认识到了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长期性、阶段性,这对邓小平之后形成的三步走战略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3、文化现代化思想
      文化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是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毛泽东提出:“要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7]早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倡导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了全面的阐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8]
      三、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特点
      1、在现代化道路选择上强调“自主性”
      毛泽东曾强调指出:“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9]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抄其他国家的模式,“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是国家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走自己的道路。
      2、在社会发展的方向问题上突出“全面性”
      民主政治建设,既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又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毛泽东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是造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而且领导中国共产党创立了有利于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外,毛泽东提出要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3、在体制模式取舍上体现“开放性”
      新中国建立后,鉴于苏联的历史经验教训,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模式,进行了新的思考。他提出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试办托拉斯等。同时,毛泽东还十分强调对外开放,认为“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要认真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设备,积极同外国开展经贸往来和科学文化交流,积极引进外国专家来华从事建设事业,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二系九队
      作者简介:南近辉,南京政治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解放日报,1944205226.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4]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51―6521.
      [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80―10811.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8311.
      [9]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011.
      [1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民日报,1957206219.

    推荐访问:考察 现代化 思想 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