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1-07-12 00:00: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为他为了创造现代化建设必需的条件所作出的各种努力:在实践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理论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无论是理论上的准备,还是实践中的探索,无论是内部条件的创造或是外部条件的争取,都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由于指导思想发生“左”的偏差,中国现代化建设在50年代后期走上了曲折的道路。为什么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会发生“左”的失误,本文从其理论与实践的多个角度对此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实践;努力
      [中图分类号]A8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09-0115-12
      曾丽雅(195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当代江西研究所研究员。(江西南昌 330077)
      
      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毛泽东终生追求的目标。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为他为了创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条件而作出的各种努力。1953年以后,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工业化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始阶段,也是现代化建设一直贯穿着的一项主要内容。1956年初,社会主义改造即将提前基本完成,毛泽东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上来。在1月25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他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然而他深切地认识到,“要将一个在经济上文化上都落后的农业国,改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式的工业国,需要许多的条件,例如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制度的改革,国家的巩固,党的巩固,统一战线的巩固,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时间,还需要和平环境,还需要朋友帮助。”[2]为了创造这些条件,毛泽东一方面积极地进行理论准备,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则在实践中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全新的,既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也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毛泽东曾坦言说:我们搞民主革命是有精神准备、舆论准备的。但对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的精神准备、舆论准备是非常不够的,对社会主义如何搞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何搞法,缺乏研究。[3]正因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再号召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学习,并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9至12章,同时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学习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著作,以便尽快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从1953年开始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以后,毛泽东在大量艰辛探索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理论。
      
      (一)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和指导思想
      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情况特殊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非常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从马列主义的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又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只能从实践中逐步认识,逐步解决。毛泽东的探索便是从对实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开始的。
      从1956年2月14日到4月24日,毛泽东在40多天的时间里,共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及国家计委的工作汇报,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正当苏共召开二十大。苏共二十大批评了斯大林的错误,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这对正在思考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毛泽东来说,无疑十分重要。他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4]被称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个理论成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在这次调查研究及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认真总结中国自己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方针政策上提出了一系列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而贯穿在其中的基本思想有两条:第一,以苏为鉴,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第二,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即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可靠保证。
      
      (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的论断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代表大会。它不仅宣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宣告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还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表现为: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国内主要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此,明确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也就是要“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5]
      由主要矛盾而确定主要任务。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转向由革命到建设,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作斗争的时期。他在八大期间会见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的谈话中,分析了斯大林错误的根源,认为“苏联在阶级消灭以后,当国家机构的职能丧失了十分之九时,当阶级斗争已经没有或已经很少的时候,仍找对象,大批捉人杀人,继续行使它们的职能。”“客观形势已经发展了,社会已从这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这时阶级斗争已经完结,人民已经用和平的方法来保护生产力,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解放生产力的时候,但是在思想上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要继续进行阶级斗争,这就是错误的根源。”[6]毛泽东认为,现在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首先需要人,这就要使人们不恐慌。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共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理论,反映了毛泽东等在历史转变时期所达到的最高认识水平。
      
      (三)提出要善于学习,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时要防止教条主义的观点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高潮,毛泽东向全党提出“必须善于学习”的要求。他说:“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要善于向我们的先进者苏联学习,要善于向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兄弟党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7]
      在对待学习外国的态度方面,中国近代以来就有两种错误的主张,一为民族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一为国粹主义的“一概排拒”论。对于如何学习外国的经验,毛泽东有着大量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对外国的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在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上,毛泽东作了全面分析。他说,在十月革命以后,如果“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末,他就不能通晓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列宁主义,就不能正确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问题。”[8]对待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毛泽东批评了全国解放后在经济工作和文教工作中学习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阐明学习外国经验的正确态度,一是“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二是“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批判地吸取有益的经验。”[9]他指出学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专门模仿;一种是有独创精神,学习与独创相结合。正是本着学习与独创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明确提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10]而毛泽东关于学习外国经验的科学态度和观点,也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奉行的理论原则。

    推荐访问: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践 年代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