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边缘化向中心回归

    时间:2021-07-08 12:01: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主张劳动解放的生产关系理论,还包括体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经济;要打破西方经济学拥有市场经济理论专利权的神话。马克思经济学说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源头;不能简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需要经济学家们从学术层面进行再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8)06-0035-0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建设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侧重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科学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创新的关系等方面,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阐述个人观点。
      
      一、是“已经过时”还是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和核心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要改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现状,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科学体系,其中,首先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一)关于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1 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是否坚持劳动二重性学说。“生产要素价值论”者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暗含三个条件,一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原始的实物交换”;二是“假定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三是“假定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简单劳动”。由于劳动价值论的“先天性缺陷和根本性局限”,因此,“在‘深化和扩大’该理论上做文章是没有出路的,应当从劳动价值论转向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价值论或财富论。”笔者认为,“暗含三个条件说”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曲解。首先,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商品经济开始。因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萌芽。这种抽象分析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恰恰体现了科学的方法论。其次,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指出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一是转移旧价值,二是作为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物质条件。这里讲的是价值决定的问题。马克思在分析价值分配或财富分配时,又反复强调所有权关系的决定作用。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批判了拉萨尔的所谓“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强调各种“社会扣除”的必要性。严格区分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再次,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以直接生产劳动为对象,但同时明确指出,在“总体工人”的“结合劳动”中,科技人员、管理者、脑力劳动者的劳动都是复杂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由此可以看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理论;“物化劳动价值论”混淆了科技人员的物化劳动、专利发明与科技人员的活劳动之间的区别;“生产要素财富论”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试图用“财富创造论”替换价值决定论。上述三论,尽管理论缺陷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放弃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为代价,将物的客观作用等同于劳动者的创造性作用,将财富的源泉等同于价值的源泉;用价格形成理论取代价值决定论,其结果曲解了劳动价值论的本来涵义,最终会动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坚持劳动价值论就必须坚持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转移价值,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科学结论。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扭”地位决不能动摇。
      2 用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不断拓展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理论是深化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研究起点。这一理论包括三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马克思高度评价说:“在农业、工场手工业和航海业、商业等等实在劳动的特殊形式轮流地被看作是财富的真正源泉之后,亚当·斯密宣布劳动一般。”在此基础上,他将各种“劳动的特殊形式抽象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其次,马克思从三个层面对生产劳动的内涵作了界定。第一层面从劳动过程一般界定生产劳动。马克思说:“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第二层面从商品生产界定生产劳动。马克思说:“只要劳动物化在商品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中,这种劳动就始终是生产劳动。”第三层面从资本主义生产界定生产劳动。马克思说:“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值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生产工人的概念决不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三个层面的定义实际上全面概括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内涵。再次,马克思又将“理论的抽象”的生产劳动再现为各产业“现实的具体”的生产劳动。他说:“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又说:“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这是一种生产劳动”。再如,马克思曾将服务业视为“微不足道”、“可以置之不理”的产业,但是同时明确指出“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这里实际上暗含了服务劳动是生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社会劳动这一思想。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研究成果,为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认识提供了方法论。
      
      (二)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价值
      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挑战主要来自西方主流经济学。例如,萨缪尔森把剩余价值理论视为“僵硬的教条”,是一个未被历史发展的现实而证实的“剧本”。萨缪尔森坚持把资本主义剥削解释为流通中产生的现象。一些人借用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现代市场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的解释力,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价值。事实上,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剩余价值理论都具有西方经济学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1 剩余价值概念的提出是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术语的革命。”恩格斯这样评价说,与马克思剩余价值概念的提出相比,古典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的思想“从来没有超出通常关于利润和地租的概念,从来没有把产品中这个无酬部分(马克思称它为剩余产品)就其总和即当作一个整体研究过,因此,也从来没有对它的起源和性质,对制约着它的价值的以后分配的那些规律有一个清楚的理解。”用剩余价值的概念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特殊规律是马克思经济学说最伟大的理论贡献。
      2 剩余价值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西方经济学一直自我标榜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理论建树,但是,他们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重“物”轻“人”,把有创造力的劳动者等同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剩余价值理论的本质是尊重人的劳动和创造。它强调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收入的分配应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推行的“利润分享机制、劳资集体谈判机制、保

    推荐访问:边缘化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回归 中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