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三大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及辩证关系

    时间:2021-06-27 04:02: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拥有共同的立论基础和依据、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理论品质和思想精髓、理论主题和主线。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衔接、相互递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连续性、阶段性、开放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9)01-0209-07
      齐鹏飞(1964—),男,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北京 100872)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急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2008JYJWO22)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梳理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如何梳理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如何梳理和阐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拟重点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大系统,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大系统,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它的“整体性”特征。其中的三大理论成果,绝不是仅仅根据它们各自的酝酿和成型、成熟的历史发展时序简单地排列甚至是罗列组合而成,而是依照其内在的逻辑结构有机统一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必须要站在中共十七大的思想认识高度和理论高度将它们三者真正融会贯通,必须要注意到它们之间在共同的立论基础和依据、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理论品质和思想精髓、理论主题和思想主线方面的一脉相承性。否则,这三大理论成果,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统一、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的“阶段性”特征。三大理论成果也都有各自的逻辑体系和理论体系,它们在新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所直面的世情、国情、党情是发展变化的,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所直面的主要问题和现实挑战是发展变化的,它们对于不同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解决的具体思路和举措是不同的,它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的梳理和阐释,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是在逐步深化和逐步丰富的,并各有其阶段性的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和侧重点,各有其阶段性的具体理论表现形态和理论特征,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衔接、相互递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连续性、阶段性、开放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但是,这三大理论成果并不能相互替代。即使是它们被有机地统一、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子系统仍然有各自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仍然有各自独立发展和进行理论创新的开放空间。否则,这三大理论成果被有机地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后,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继续具名分列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的与时俱进性。
      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酝酿、成型、成熟的历史过程,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史”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其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之与时俱进的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非常突出。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山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我们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山和奠基之作,是基于以下几个立论支撑点: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的理论框架,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最早提出并初步建构的;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思想兴奋点——对于“三大基本问题”和“三大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最早提出并初步建构的;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一脉相承的立论基础和依据、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理论品质和思想精髓、理论主题和思想主线,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最早提出并初步建构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山和奠基之作。
      首先,邓小平理论直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挑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对于三大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是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起步的。在新时期,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科学地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因为我们不是一般地探讨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是在探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邓小平理论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国外经验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从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从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和治国目标,从当代中国面临的国际挑战和机遇,全面、系统、深刻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等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和创新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础形态。
      其次,邓小平理论直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现实挑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是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和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执政以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也一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在新时期,邓小平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前瞻性问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邓小平对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

    推荐访问:三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地位 成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