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回望井冈山

    时间:2021-06-18 12:00: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对井冈山的最初印象,源于读小学时的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文中说毛泽东与朱德两支起义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以后,由于白军封锁,根据地粮食奇缺,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就和红军指战员下山往井冈山上挑粮食,他挑粮用的扁担刻着几个字——“朱德的扁担”。
      以后,我逐渐熟知了许多关于井冈山的故事,如三湾改编、古田会议、黄洋界保卫战、王佐与袁文才等等。在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掀起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中,我从《毛泽东选集》中《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里,进一步了解了井冈山。
      1975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其中一首就是“重上井冈山”。
      井冈山是红色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人民军队就是从井冈山走向全中国。井冈山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神圣的名词。
      近日,我参加了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在井冈山举办的培训班,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10月29日那天早晨,我们乘车去井冈山,风和日丽,温暖宜人。
      从江西省会南昌到井冈山,大约4个小时车程。为了便于人们上井冈山学习参观,国家拨专款新修了一条井冈山高速公路。
      汽车行至拿山,眼前出现了大片现代化建筑。宽阔的街道,行人寥寥,路两边的住宅楼大都空置着。导游说,拿山原本是井冈山外的一片丘陵,因为井冈山升级为单列市,城区扩大了,原来的政府所在地茨坪发展受局限,只好在拿山炸山平地建新城。
      进入茨坪,才是真正地进了井冈山。进井冈山的第一印象,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原馆长毛秉华给我们上的传统教育课。毛秉华今年81岁,身板硬朗,目光炯炯,嗓音洪亮。他的宣讲言简意赅,寓意明白,发人深省,使听者深受感染。毛秉华退休后,把自己多年收集的资料,悉心整理成书,书名《天下第一山》,如今成了来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必备教材。。
      当日,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博物馆依山而建,外观呈正方形,屋顶一层层探出的朱红色房檐恰似世博园中国馆的挑檐。进入博物馆需仰首拾级而上,使参观者心中油然生出景仰之情。
      走上博物馆最高处的平台,紧贴着山体岩石,雕刻着毛泽东与朱德的高大塑像。进得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一排座立的半身铜像。细看这些铜像的名字,有从井冈山走出的共和国元帅、将军,有井冈山时期党和军队的早期领导人,有牺牲在井冈山的革命烈士。每个铜像下方各有一个电脑屏幕,只要用指头点击提示栏,就会显示相关的资料与说明。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参观者相对集中的地方,在这里可以通过大量的文物和翔实的史料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
      在井冈山,随便去那个地方,都可以看到红军时期的遗址。在小井红军医院,一座黑色的建筑矗立在一个宽阔的院落里,这是当年红四军的医院,也是红军的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医院里的设置相当简陋。医院有32间病房,每间病房地上摆放着4块床板,床板上铺着草垫子,草垫子上放着叠得整整齐齐灰色的红军军装。
      我俯身细看那些军装,帽子上缝着红布做成的五角星,衣领上缀着红领章。军装都是粗布手工缝制的,有的军装上依稀看得出血迹斑斑。1929年,井冈山曾一度失守,当时正在住院的130位红军伤病员来不及转移,悉数被白军残杀。
      据统计,至全国解放,井冈山根据地先后牺牲了五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烈士的名字没能刻在井冈山烈士纪念碑上。
      大井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村落,这里有毛泽东的故居。毛泽东在这里居住的时候,和普通红军战士一样,穿草鞋,睡稻草,在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下,写成了光辉著作《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故居是在白军烧毁后的原址上重修的,其中保留了原先的一段墙体,墙上密密麻麻凿满当年激战时的弹洞,这使我记起了毛泽东的诗句:“当年鏖战激,弹洞前村壁。”
      据史实记载,红军撤离井冈山后,白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实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屠掠。白军不但对苏区烧光抢光,还把红军指战员的直系亲属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乘车直上黄洋界,犹如沿山观风景。井冈山不但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还是旅游之佳境。汽车绕山盘旋而上,凭窗眺望,远看峰峦叠嶂,尽是郁郁葱葱,秀峰拔地凸起,林海苍苍莽莽。
      黄洋界是井冈山的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的北大门。包括黄洋界在内的五大哨口都是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以后建立的。
      1928年8月30日,湘赣两省的白军乘红军主力转战湘南之机,集中4个团的兵力,向黄洋界进犯,妄图攻入井冈山。当时守卫黄洋界的红军只有两个连,每条枪只有3发子弹。面对强大的敌人,红军指战员毫不气馁。他们备石头,埋竹钉,积极应战。战斗打响后,在红军滚木礌石和遍地竹钉的打击下,白军屡次冲锋受挫,正待组织更凶猛的冲击,一颗炮弹从天而降,恰恰击中了白军的指挥所。山上红军一片欢腾,白军以为主力红军攻回,顿时乱了阵脚,连夜仓皇溃逃。毛泽东事后作词云:“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在黄洋界哨口,我看到了这门战功卓著的迫击炮。虽然是个复制品,我还是觉着它威风凛凛。
      黄洋界哨口下边有一条小道,小道边有一株荷树,这里正是当年朱德挑粮上山时休息的地方。那时和朱德一起挑粮在荷树下休息的还有毛泽东,只是他的扁担没有刻着“毛泽东的扁担”。
      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曾这样评价:“‘朱德的扁担’意义是什么?是毛泽东提倡的官兵一致和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我们共产党靠这个精神打天下。把这个精神忘了,人民就会骂我们,忘光了,就会和国民党一个样。”
      我记得早先看过一些资料,说1964年,末代皇帝溥仪上井冈山参观,来到这株荷树下,感慨地说:“昔日共产党的官是和战士一起挑粮上山,现在共产党的干部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穿、同行、同战斗。这是共产党战无不胜的法宝。”
      曾经的封建帝王都能言此感慨,可见井冈山精神感人至深。
      井冈山精神是什么?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江泽民将井冈山精神概括为24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胡锦涛曾4次讲井冈山精神。2009年春节前夕他视察井冈山时说:“我们要始终忠于理想、坚定信念,勇于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矢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井冈山精神始终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井冈山精神是一面光辉的旗帜,她指引革命走向胜利,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向成功,指引改革开放走向辉煌。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林的传家宝。
      坐在返程的汽车里,回望巍峨的井冈山,我感念这次红色旅行,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留下了自己的足印。

    推荐访问:井冈山 回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