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社区性公共物品:民生建设的有益尝试

    时间:2021-06-13 20:03: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社区性公共物品是在中共大连甘井子街道党工委领导下,通过社区民政工作的协同努力,对基层社会建设的一项有益尝试。社区性的公共物品属于救助性的,它区别于一般公共物品,也不同于地方性公共物品。与以往救助不同的是,这种救助具有社区选择性,并嵌入于日常生活系统的特征。在城市社会分化呈现区域性差别的背景下,社区化公共物品如果能在城市有选择的推广,它具有集中有限资源,通过解决局部重点地区民生建设问题以提高整个城市民生建设水平的功能。
      [关键词]社区化公共物品;社会建设{民生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9-0058-03
      
      2000年以后,在城市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出现了以政府支持的房地产业为主要推动的城市扩张,伴随着房价和地价的快速增长,城市居民的分化也在加剧,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计状况,已成为当地政府忧虑的重大民生问题。
      社区性公共物品,区别于一般公共物品,也不同于地方性公共物品,是以符合低保救助制度特征的社区困难群体为服务对象的一系列社区范围内的制度安排和运作规则。例如甘井子街道爱心服务中心有关“爱心超市的特供物品及其管理的规定”、“膳食指导中心有关特定服务对象的规定”、“以低保救助为基础的辅助性就业帮扶办法”等。
      从2002年起,大连市甘井子街道党工委没有被房地产热和GDP政绩观牵着鼻子走,而是通过无偿提供用于发展完善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逐年调配了用于完善社区服务和社区化公共物品的各种资源,在民生建设上反映了城市社会治理的新特点。
      甘井子创建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一是区域化的重建总体性社会生活体系,在基层社会高度整合经济、政治和民间生活。二是由基层政府提供发展性基础设施和救助性公共物品。三是以低保救助制度作为政策实施和群体区分的依据。第四,通过社会救助与生活服务体系的结合,使道德建设日常化,社会救助系统生活化。
      
      一、甘井子经验的基本情况
      
      甘井子街道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最东端,面积16.1平方公里,有12个社区,29857户,常住人口78067人,流动人口3万余人。历史上,曾有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集聚在这里,随着国有企业的分化,一些经营状况好的国有企业为该地提供了可观的税收,街道财政收入2008年达到1.3亿元,2009年约达到1.6亿元。另一些搬迁、改制和破产倒闭的企业,则向街道分流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贫困人员。街道现有2300多城市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困难群体近7000人,约占街道人口十分之一。与此同时,这些搬迁、倒闭企业也在街道辖区留下了可观的土地资源和建筑设施。甘井子街道没有用这些资源招商引资和房地产投资,而是在民生建设上投入上千万的资金,提供近万平方米的公用房屋。
      (一)党组织是民生工程的主导、核心、基础
      民生工程以甘井子街道党工委为主导,以1个二级党委(大连南海企业集团党委),12个社区党总支,1个爱心服务中心党总支,1个综合经济党总支为核心,以36个楼院党支部、125个功能型党支部、257个党小组为基础,形成完整覆盖的党的基层民生工程领导体系。
      (二)助推经济发展,巩固救助基础
      “街道经济的落脚点在于税收和就业”,甘井子街道把税源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潜力所在。近年来。财政收入由原来的百万元上升到几千万元,2007年突破亿元大关,2008年财政收入达到1亿3千余万元,财政收入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民生建设和爱民服务的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由此整固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经济基础。
      (三)完善低保审批,保障困难群体
      通过社会救助和低保审批的制度化、流程化,真正体现了集体审批,民主监督、阳光操作,使每户的审核、报批、管理都规范有序,做到了应保尽保、应保快保。甘井子街道连续6年被省评为“城市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低保制度的阳光化、民主化,使甘井子街道创建公共物品有了清晰的政策客体和制度依据。
      (四)把社会救助融入社会生活系统
      1.建“爱心服务中心”。下设公共服务社、救灾物资调剂中心、爱心超市、再就业培训基地、爱心发廊、爱心浴池、爱心诊所等利民、便民服务场所,是街道对辖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提供扶贫帮困、让利惠民、岗位就业、物资接收和发放等方面服务的管理中心,占地面积420平方米。
      2.建“爱心超市”。近年来该街道共建立8个“爱心超市”,3个“爱心菜市场”,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覆盖整个辖区,它是日常捐赠接收、困难救助、惠民服务的重要场所和窗口。安排70多名低保人员就业,为辖区100多名重病和孤寡老人免费送米面油菜等物资,对辖区困难群众实行进价销售,每年打折让利达35万余元。
      3.建立救助物资调剂中心。储备各类救助衣物9763件(2009年7月),主要对特殊困难人员和突发性灾难人员实施救助。
      4.建立公共服务社。以低保家庭中无业人员为服务对象,开展救助式就业、社会互助、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活动。设有保洁、编织、缝纫、居家养老服务等项目,现有的200余名社员每月都增加了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低保群众的生活,增强了他们的生活信心。
      5.建立低保医疗服务中心。由街道出资,在辖区为生活困难群体设立医疗绿色通道,持低保证就医,实行挂号、就诊免费,所有药品~律按进价销售,并定期为老年人、低保人员进行免费体检。总投资达300余万元。
      6.建立再就业培训基地。投资100余万元建再就业基地,主要对辖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技术技能培训,为他们重新就业创造条件。
      7.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资12万元,建立了“菜单式”家庭养老服务。形成了一个实施经常性扶贫帮困的救助体系。主要对辖区下岗职工、优抚对象、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免费或优惠服务。
      8.建立街道膳食生活指导站。投资30余万元建立了4家膳食指导服务店,专门为辖区孤老、残疾、重点优抚对象、7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百岁老人等困难群体提供膳食配餐服务,同时为下岗失业人员及低保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开辟了多元化的救助渠道。
      9,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每个社区都建立了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居民议事中心、活动广场等,购置了健身器材,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娱生活。建立共产党员活动中心。为解决辖区161个党支部、3525名党员的学习、教育问题,街道积极筹措资金,建立了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党员活动中心——“我们党员的讲经堂”。
      10.丰富民生保障体系。在救助活动系统化日常化的同时,相继成立了

    推荐访问:有益 民生 尝试 物品 建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