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培养少数民族合格人才的创新成果

    时间:2021-06-10 16:00: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由金炳镐教授、孙英教授主编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研究》一书,是中央民族大学“十五”特别资助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研究”成果专著。该书是我国首部系统研究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的专著,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该书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创新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民族院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
      作为培养我国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着特殊地位。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大事,是关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事,是关系民族院校立校之本和办学方向的大事。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民族院校的状况随之改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较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机遇。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在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既面对有利条件,又面临严峻挑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性和急迫性。”随之而来,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工作进入持续升温状态。以2004年度为起点,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大学生思政教育”为题名进行检索,获取论文近万篇。按年度分析发现,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直至2010年、2011年趋于平稳。笔者又以“‘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民族’”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仅有百余篇。由此可见相对于全国高校而言,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以下简称《研究》)是由金炳镐教授、孙英教授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十五”特别资助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研究”成果专著。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专著,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纵观全书,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创新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1 政治性
      本书编者具有深厚的专业民族政策背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全书紧紧围绕“新问题”、“新挑战”、“新意识”、“新观念”、“新机制”等核心问题,始终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见》为纲领性文件,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书中多处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全集》、《毛泽东选集》、《周恩来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讲话精神,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教育理念体现了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研究》坚持的政治理念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以思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编者们总结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祖国观和宗教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在高校思政教育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民族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全方位提供了多民族、多宗教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沿着正确的导向,融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为一体;提出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质,重点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育人全过程;提出要遵循民族教育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倡导因材施教与人文关怀,搭建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借鉴和发展的平台。本书开篇第一章中指出:思政教育是民族院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繁荣的保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
      2 创新性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目前有15所民族高等院校,10万多名在校生。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下,针对如此多的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机制创新的思政工作才能永葆旺盛的活力和永恒的动力。作为首部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专著,《研究》将创新精神贯彻始终,体现在选题、内容和方法等多个方面。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创新选题新颖,目前尚属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研究中较为新兴的领域,是中央民族大学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更是编者们长期从事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教育和科研的智慧结晶。编者们的创新紧密结合客观实际,在继续发挥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传统优势的条件下,总结新经验,抓紧时代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明确了新时期、新世纪的新任务。该书首先梳理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原则、任务、途径和方法,然后紧紧围绕“创新”主题,从观念创新、原则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创新、调控和运行机制创新、考核评估机制创新、综合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展开了全面细致地探讨,开创了民族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新内容和新形式。例如第三章编者指出,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遵从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和途径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把网络作为工具、建立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利用网络媒体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和穿透力,达到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效果。综而观之,该书选题新颖、内涵丰富、用笔精炼、理论深厚,体现了编者们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拓的创新精神。
      3 系统性
      系统性是《研究》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该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全书共26万字,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整个著作的结构是:绪论——第一章概要——第二章现状——第三章观念创新——第四章机制创新原则——第五章组织领导机制创新——第六章调控和运行机制创新——第七章考核评估机制创新——第八章综合保障机制创新。从这个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的体系比较完整,内容也十分丰富全面。关于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各方面机制创新的探讨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各章节的内容来看,各自也具有逻辑十分严密的系统性。绪论部分介绍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机制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机制创新研究的内容,使得读者对当前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正文部分做了引申。第一章阐述了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确定了工作途径和方法。从而为下面章节的论述定立核心。第二章总结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现存的工作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使得后面的讨论紧紧围绕这些新问题而进行创新和讨论。第三章——第八章依据前面章节的基础和铺垫,详尽地论述了各方面机制创新。包括创新的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等等。从这些章节的研究结构与内容来看,外在结构上一清二楚,便于读者阅读和领会;各章节的内容虽然相对较为独立,但内在模式上排列井然有序,章节之间靠内容的内在逻辑构思和外在形式的衔接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的严密体系。
      4 针对性
      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少数民族,其思想和行为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具有较强的民族敏感性、民族警惕性、民族自尊性和民族情感。另外,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各个少数民族,从组织层面上讲,构成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从文化层面上讲,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存的文化生态。《研究》一书的编者们是长期从事民族研究、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专家,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经验,专门针对民族院校的特殊性,针对信息化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重难点,分析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应对,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民族教育规律与普通高等教育规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从而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该书最后一章还运用了较大篇幅针对民族院校贫困生阐述了完善济困助学体系等问题。肯定了国家针对民族院校贫困生工作建立的“奖、贷、助、补、减”助学济困体系,但同时也提出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关于如何构建有效的民族院校济困助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作为民族院校图书馆工作者,担负着传播知识的神圣职责,更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品味《研究》的观念,给予了我工作中肯的指导,提高对工作机制创新的认识,同时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建议从事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者们拜读一下该书,运用书中理论指导实践,进而经过深入地思考和岁月的打磨最终将实践升华为理论的飞跃,逐步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从而让该书真正绽放光华。
      [责任编辑:王静]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 合格 成果 培养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