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简论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作战思想及实践

    时间:2021-05-27 20:03: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在华东指挥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歼灭战,如苏中七捷、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等。在这些战役中,粟裕能统筹全局,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也善于示形动敌,创造和捕捉战机。他能适时把握战争转折点,赢得战役的胜利;他敢打大仗、硬仗、连续作战,在困难条件下扭转战局;他还高度重视参谋工作和参谋队伍的建设,表现出了胸怀大局、运筹帷幄、多谋善断的军事指挥和组织才能。
      [关键词]解放战争;粟裕;作战思想
      
      粟裕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位由士兵逐渐晋级升到大将总参谋长的军事指挥员。他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他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总结作战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注重吸收中外军事思想精华,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作战思想。
      
      一、统筹全局。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何谓“势”?形势也。粟裕所谋求的,不是局部的或者战术上的形势,而是全局性的或战略上的形势。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都要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战略上的规律,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而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
      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曾说过:“作为一个战役的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的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全局看到的问题,也许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无论是指挥一个战区,还是指挥一个战役的作战,总是能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思索,把具体的部署与中央制定的总的战略方针联系起来考虑,把局部放在全局的天平上衡量,从而提高执行战略任务的自觉性。”
      1947年的“7月分兵”是在粉碎敌人对我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后我军战略的一次重大改变。在粉碎敌人对我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后,敌我力量此消彼长,发生了于我有利的变化。中央军委“7月分兵”的指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出的,它改变了过去要求华野不分兵,坚持内线作战歼敌的方针,意在为将战争引向国统区的刘邓大军的行动提供策应,这是一个事关解放战争大局的战略决策。
      “7月分兵”是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的,分兵之后的几仗打成了消耗仗,部分同志产生抱怨情绪并开始怀疑中央“7月分兵”的决策是否正确。当时对于华中野战军这个“局部”来说,坚持内线作战,既可以避免皖豫地区的雨季,还有根据地的依托,是非常有利的。可是从战略全局出发,不对刘邓大军的战略行动予以有力的配合于大局是不利的。正是从战略全局的利益出发,陈毅与粟裕当机立断,牺牲局部利益,分兵三路转入外线作战,有力地配合刘邓大军的战略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作为华东解放区的指挥员,每筹划一次战役,都是像这样从战争全局着眼,结合本作战地区的客观实际,权衡利弊,既考虑完成任务的主客观条件,又预见到作战行动的后果给战局带来的影响,使每个战役都有利于战争全局,有利于总的战略意图的实现。
      正因为粟裕具有这种战略性头脑,不但能够很好地关照地区全局,而且能够关照战争全局,因而能够更加自觉、更加自如地以积极有效的局部行动来服务、影响和推动全局。从战争全局考虑,以全局为重,以局部促进全局,勇于和善于提出战略性建议,是粟裕指挥作战的最高准则,是构成他赫赫名将的独特品格。
      
      二、示形动敌,善于创造和捕捉战机
      
      创造和捕捉战机,是指挥艺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优秀的指挥员,要善于捕捉战机,更要善于创造战机。1979年1月11日粟裕在给军事学院高级毕业生班的讲话中精辟地阐释说:“所谓制造战机,就是制造敌人的混乱,制造敌人的疑虑和错觉,制造敌人的缺点、弱点,使敌人犯错误。”《孙子兵法》中有这么一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远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承传中国古代兵法的精髓,粟裕兵法中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他能从实际情况出发,用奇谋,出奇兵,示行动敌,善创战机。陈毅誉之为“愈出愈奇,愈打愈妙”。而“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的莱芜战役成为粟裕示形动敌、创造战机的经典之笔。
      莱芜战役是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我华东野战军转入纵深腹地后,在敌大军压境逼我决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运动战和歼灭战。1947年1月下旬,我华东野战军在鲁南大捷歼敌五万人后,主力集结在山东I临沂地区休整。国民党自恃势力雄厚,重新制定“鲁南会战”计划,企图逼我主力与之决战于我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地区。此次鲁南之敌吸取前次战役的教训,变得异常狡猾和谨慎,不管我军如何诱逼,仍然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缓步爬行。嫡系主力与杂牌部队夹杂在一起,异常密集,互相照应,严密防范。这种“硬核桃夹烂葡萄”的战术使我军难以下手,迟迟捕捉不到战机。而北线李仙洲集团却急速南下孤军深入企图南北夹击我华东野战军。在这次战场形势变化频繁的战役中,粟裕果断决定放弃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以少量部队伪装主力与南线之敌周旋,主力迅速隐蔽大踏步北上寻歼李仙洲集团。
      为创造北线歼敌的有利条件,我军屡次隐真示假、声东击西。我军一示连续作战疲惫之形,二示必保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将与之决战于鲁南之形,三示我军主力失利于临沂外围之形,四示我军准备西渡黄河、撤出山东解放区之形。这就使敌人对其错误判断深信不疑,甚至当我军北上的主力部队有所暴露时,敌军的统帅部仍不相信,非常有效地掩护了我军北上歼敌的行动。这次战役,敌我双方都作了精心的筹划,但我军出敌意料,仅用了三天时间,以伤亡几千人的代价,一举歼灭李仙洲集团两个军七个师共计五万六千余人。我军奏捷之速、歼敌之众、伤亡代价之小,都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的空前记录。而粟裕在这一战役中示形动敌的战役指挥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作为解放军中的第一将,粟裕既善于捕捉战机,更长于创造战机。粟裕说过,要打胜仗,很重要的是靠指挥艺术,靠的是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战机不是自然出现的,而是通过指挥得当,诱使敌人而创造出来的。所谓的创造战机,就是制造敌人的混乱,制造敌人的疑虑和错觉,暴露敌人的缺点和弱点,使敌人犯错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指挥员充分了解和正确判断敌人的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敌人的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素质以及敌军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作战个性,根据敌人的指挥官作战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打法。

    推荐访问:解放战争 作战 时期 实践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