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萧乾:“为人生的人生采访”

    时间:2021-05-24 08:0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蒙古族。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 ,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
      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然遍英伦,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
      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他创作了大量重大题材的报告文学,《剑桥书简》、《矛盾交响曲》、《血红的九月》、《伦敦三日记》、《银风筝下的伦敦》等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6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他的作品反映的题材虽重大,但并不以对政治、军事的观察和分析见长,而是善于从比比皆是的细节描写入手,娓娓道来,将英国人顽强不屈的精神面貌形象地表现出来,别有一番魅力在其中。曾有人说过,“报告文学原来能将叙事、塑像、状物、抒情、议论熔为一炉,而将这五者交溶得如此巧妙,浑然一体,萧乾是其中的一个。”这是对萧乾报告文学艺术风格的最好的概括。在半个多世纪的报告文学创作之中,萧乾文学观对其报告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为人生的人生采访”是他报告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保守的现实主义”是他所遵循的文学创作方法。保守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批判现实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兼容。这一创作方法在其报告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54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筹备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好兵帅克》,英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金特》而被授予挪威国家勋章。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萧乾还著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
      评论界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

    推荐访问:人生 采访 萧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