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增进联合:JAM-GC概念体系中的B-21

    时间:2021-05-23 16:02: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日前,美军下一代轰炸机(美国空军称之为“远程打击轰炸机”,简称LRS-B)正式命名为B-21。随着这一命名同时公之于众的,还有一张B-21的想象图:在外观上,未来的B-21很像曾经的B-2轰炸机,也是无尾飞翼构型。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存在,美军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全球军事观察家的高度关注,更不用说新一代远程轰炸机选型这样关乎美国未来空中力量走向的大事。所以,尽管B-21事实上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状态,但外界对之的种种猜测和分析,却早已铺天盖地。
      目前关于B-21的种种分析,主要集中于其技术特点及可能的未来应用。对于一款“战略”轰炸机,这种 “技术化”的分析视角固然必不可缺,但显然不够全面。实际上,透过目前已经披露的关于B-21的种种技术性能及数据,人们不仅可以一窥这款未来战机的面貌和可能的战场应用,更可以从中体会出美军在战略乃至作战方法上一些微妙而影响深远的调整与改变。
      “战略”“战术”概念的再审视
      B-21是美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顾名思义,战略轰炸机,就是执行战略任务的轰炸机。然而,什么是战略?
      战略是个非常古老也非常流行的概念。从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到古希腊哲人的睿智语录,东西方经典中均有不少内容涉及战略。而今天中国社会的几乎所有领域和行业,也都在提出自己的“战略”概念。但是,人们在观察和讨论军事问题时,所使用的战略概念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是一个与“战术”密不可分的孪生概念。
      这里需要谈及到西方军事史上的一个常识:在西方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战略和战术是不分的。比如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被古罗马人称为“战略之父”,但实际上这个词只是说明汉尼拔的作战水平高超,精通“战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莫里斯一世曾撰写过一部名著《战略学》,之后的皇帝利奥六世也撰写过一部《战术学》,这两部书被视为西方“战略”与“战术”概念的源头。但前者所谈的更多是海军和陆军的协调作战,属于“战术”范畴,后者却多谈及军队组织、将领培养以及对外作战策略等诸多“战略”问题。可见拜占庭人对战略与战术的区分也不严格。直到18、19世纪,梅乐其、约米尼、克劳塞维茨等西方军事思想家,虽然对战略的概念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在行文中也常常混用战略和战术的概念。比如梅乐其称战略为“作战指导”,实际上包含了战术的内容;约米尼则把战略视为“地图上进行作战的一切”,同时包括战略和战术;克劳塞维茨在论述战略概念时,也认为战略包含了“个别战斗本身的计划和执行”,这实际上属于战术的范畴。
      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最早对战略和战术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战术为在战斗中使用军事力量的理论。战略为使用战斗以达到战争目的理论。”(对这句话的翻译不同版本的《战争论》有所不同,本文的译文来自钮先钟的《战争论精华》)。二战后最著名的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在克劳塞维茨的基础上,将战略的概念发展为:“战略是使用军事工具以达到政策目标的艺术。”这一概念推出后,得到了军人和军事研究者较为广泛的认同。今日人们所谈论的“战略”和“战术”,大体上均来自于李德·哈特的这一定义。
      从汉尼拔到李德·哈特,军事家们在论及战略时,始终不忘具体的战术。从这从侧面反映出战略与战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存在脱离具体战术的战略;也不存在脱离战略指导的战术。脱离战术的战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战略的战术则会成为匹夫之勇和乱撞的没头苍蝇。
      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等武器之所以冠之以“战略”二字,就是因为这类的出现,往往会极大改变军队的作战方式,并由此带来整个军队的战略调整。特别是在技术进步已经达到“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的今天,战略轰炸机等战略性武器的研制,往往贯彻着军队乃至整个国家最高层面的战略意图。观察B-21这样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尤其需要坚持这一视角。
      “亚太再平衡”、“反介入/区域拒止”和“空海一体战”
      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在2014年公布的战略总规划中,明确宣布“下一代远程打击轰炸机”(也就是今天的B-21,当时还叫LSR-B)将纳入美军未来“远程打击”系统族(family system)中成为一分子。关注美国军事的朋友们都知道,“远程打击”( long-range strike)在美军中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特指美军为落实“空海一体战”概念而塑造的军事能力。而美军“空海一体战”概念的提出,又与美国自奥巴马上台以来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息息相关。
      亚太再平衡战略虽然是在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之后才正式出台,但其起源却远远早于奥巴马。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安德鲁·马歇尔为代表的一系列美国战略家,就注意到了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随之而来的美国影响力的下降,因此建议当时的小布什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亚洲”。9·11恐怖事件及随后的反恐战争使得美国一度无暇东顾,才使得这一战略的实施拖到了奥巴马时代。
      从本质上讲,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不复杂,无非是要将美国的军事、政治和外交资源的分配向东半球倾斜,增强美国特别是美军在亚太地区的超级优势。在军事上,则要求美军发展出新的作战能力,维持对亚太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强大军事优势。
      正是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美军加强了对“反介入/区域拒止”的研究。“反介入/区域拒止”是美军假想出来的一种可能为中国、俄罗斯、伊朗等传统对手所采取的针对美军的作战方式。美军认为,美国自越南战争之后,最强大的军事优势,在于全球性的军事力量投送能力。这一能力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俄罗斯、伊朗等美国潜在对手不可能不注意到美军的这一优势,因此,这些潜在敌对国家势必会采取一系列手段来打击美军的投送能力,将美军的限定到一定的范围之外。在美国军人看来,中国发展反舰导弹、战略导弹核潜艇,组建航母编队,以及在南海永兴岛等岛屿加强军事设施,都是实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具体表现。

    推荐访问:增进 概念 体系 联合 JAM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