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气候实践:中国企业的必修课:___是人生的必修课作文

    时间:2020-03-31 07:26: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经济体的气候实践,应当沿着“核算一管理一改造一创新”的道路来完成      多选方案还是惟一选择      尽管气候变化自始至终与怀疑论相伴,也有人试图从阴谋论出发,攻击气候变化是美欧等发达国家为限制中国等新兴国家进一步发展而故意设置的陷阱,但气候变化真实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和经济。
      怀疑也好,阴谋也罢,中国社会和经济正在接受气候变化的挑战。“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质性影响”、“如何在‘阴谋’中求得一线生机”,才是中国经济体真正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新规则制定过程中争取最大的利益和空间,在新规则的基础上努力去适应变革,并寻找利用新规则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至少从理论上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低碳”革新面前,起点趋同。
      笔者认为,以“气候变化”和“清洁技术”为核心的环境科技创新必将为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崭新的面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高,生活得更加美好。通过强制手段限制使用石化燃料进而产生温室气体减排的做法,并非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换言之,要想把“气候变化”作为新的产业革命的动力,就必须放眼新技术的创新,而不是仅仅着眼在温室气体排放量一时的减少或抵消。没有技术含量的减排是低端的减排,甚至可能带来实质增排的负面后果。
      中国经济体的气候实践是大势所趋。从外部的运营环境看,中国经济体面临着低碳消费市场的转变和气候法律法规的趋紧,这客观地要求中国经济体着手“气候变化”和“清洁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否则,其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一方面,国内节能减排的政策不断出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中期目标也已经确立――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可以预见,下放减排目标的约束性指标将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减排重点工作之一。
      另一方面,国外政客已经开始讨论征收碳关税的可能。美国和法国在这方面的讨论已经以法案的形式递交到国会或议会讨论。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体未来有可能被课以碳关税,而削弱其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经济体正在或计划寻求海外扩张之路。如何适应西方国家严苛的气候政策和法规,也是一道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以笔者的观察,中文发表的关于上述课题的研究成果目前尚不丰富,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
      从内部需求看,高涨的能源价格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体的运营成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或创新,可以有效减少经济体的相关运营成本。研究表明,效率与减排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通过气候战略的实践也可以有效提供其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所以,气候实践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在气候变化“阴谋”中绝地反击的惟一选择。按兵不动不如积极应对
      问题是如何实践。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体的气候实践应当沿着“核算一管理一改造一创新”的道路来完成。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制定温室气体管理和气候战略;改造现有技术中的落后单元,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在上述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减排和清洁技术的创新和发明。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企业正处于“核算”和“管理”的阶段,也就是“摸排”和制定目标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企业已经识别出减排技术改造的路线,并着手开展相关的工作。有些走得更远的领先企业,已经在组织财力、物力、人力进行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笔者判断,大部分中国企业正处于核算前阶段,没有正式开始核算,但内外部环境已经促使其不得不蓄势待发。
      管理学有一句名言“没有数据,无法管理”。中国也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水平就是知己之路,也是气候实践的第一步。然而,这第一步正经历着重重的困难。以“碳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为例――该项目代表资产管理总额达55万亿美元的475家机构投资者,旨在鼓励企业披露气候变化战略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目前已经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2456家公司通过其披露相关信息。但根据该项目2009年的报告,他们在中国向1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发出碳信息披露邀请,结果有27家拒绝参与,44家不予回应。在29家积极参与回应的公司中,仅有5家提供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其中两家提供了自身排放和电力间接排放的数据。而这两项恰恰是经济体核算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内容。由此可见,我们只有2%的被调查上市公司了解国际规则,并对此做出正确响应。
      究其原因,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体气候变化意识薄弱。
      首先,多数中国经济体不愿意把自身的碳排放水平对外披露,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没有做出量化减排承诺并出台明确的约束性管理政策的时候。在日常工作中,笔者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
      “政府对温室气体排放是否有监管要求”。由此可见,在政府没有表态之前,中国经济体普遍采取的气候战略就是――观望或者按兵不动。如前所述,外部环境已经改变,尽管国内政策没有出台,但是其他的影响因子已经发生改变。一味观望的结果就是贻误战机。
      其次,中国经济体尚不具备如何计算自身排放并据此制定出适宜气候战略的能力。这就是被动选择“按兵不动”的原因。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兵。以笔者的观察,我们在企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研究不足,信息有限,掌握这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就更是匮乏。
      也就是说,对于气候变化问题,中国的整个社会资源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学校和研究机构对气候变化对经济体的影响研究不足,气候变化方面人才培养不足;企业层面的基础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国家政策亦尚属于真空期――总的纲领已经确定,但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出台。
      然而,与上面谈到的基础工作所受冷遇相对的是,中国媒体上关于“低碳”概念和宣传的热捧。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些热炒积极的一面就是向广大消费者成功推销了这个概念;而其消极的一面就是欠缺科学性而可能导致该概念的泛滥和贬值,最终损害中国经济体的利益。某些宣传欠缺科学依据,甚至于科学常识。例如,某低碳空调广告,其核心是该款空调如何节能。但是,考虑到空调的整个生命周期和其工作原理。冷媒的使用才是空调对气候变暖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因为任何一种常见冷媒的温室气体贡献值(GWP)都是二氧化碳的数千倍甚至上万倍,而电力供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其GWP值为1。
      此外,“低碳”概念中的形容词“低”是通过比较而得来的,相对于什么情形而言可以称之为“低”呢?如果我们的宣传不提及这些,而一味地谈论“低”,最终可能会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使大众对低碳概念缺乏激情(乐活的概念――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就是此类受害者之一)。这种激情正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环境科学创新的源动力。
      中国经济体的这类宣传也反映出其背后面临的问题――没有科学的数据支持,无论是对自身的历史排放水平,还是对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排放水平或整个行业的平均排放水平都不了解。进而,对于当前提供的产品或整个经济体运营所产生的排放水平也不甚了解。这些不了解造成低碳产品宣传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的缺失。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经济体所面临的最大的气候问题是不能知己。而实践又是知己的最有效手段。只有清楚了解自身运营的内部和外部气候变化影响因子,才能科学地识别出经济体面临的气候风险和防范措施;只有有效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水平,才能客观地制定出适宜的气候战略,进而支持企业的整体战略部署,尤其是市场战略的实施。
      显然,目前普遍采取的观望的气候战略是低效的和被动的。被动就会挨打,就会落后。在这场新的革命到来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主动落后而被时代所抛弃。中国经济体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克服当前面临的问题,规避或消化未来可能面临的气候和市场风险。

    推荐访问:中国企业 必修课 气候 气候实践: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气候实践 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