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关系的本真】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0-03-27 07:22: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本真,主体间的理解与“视界融合”是沟通的基础,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是沟通的途径,主体间的共同建构与提升是沟通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关系;本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5-0166-03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在一定的教育沟通情境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介,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运用非强迫方式而实施的一种以建构受教育者完满精神世界为目标的主体间的关于思想道德信息以及观念、知识、情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沟通既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对话行为,也不仅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交流,而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是沟通主体之间知识共享、情感齐鸣、智慧同筑、意义并生乃至共同提高的过程。
      众所周知,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开展的活动,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
      
      一、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本真
      
      传统的教育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与物的关系。主体间性的教育理论是在新的基础上对教育本真的还原,是教育本性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属于一般的教育活动,但它隶属于教育活动,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必然具备教育活动的一般特征。
      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哲学家提出了主体间性的范畴,主体间性作为对占有性个体主体性的否定与反思,试图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对立与分离结合协调起来。“主体间性”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Hussel)提出的,主体性意味着自我,“主体间性则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即‘交互主体的可涉性’。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等‘视域转换’来实现的。海德格尔所谈的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伽达默尔所讲的主体间性是主体的‘视域交融’。马丁・布伯所探讨的主体间性是主体通过‘对话’所形成的‘我一你’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沟通交流中所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哈贝马斯还提出了“互主体性”概念,认为人的主体性应该在沟通交往中生成,从而走向“交互主体性”,毕竟沟通不是“人一物”关系,而是“人一人”关系,生活世界的意义最终是要在普遍的沟通交往中获得,而不是从物质环境中获得。从这里不难看出,主体间性的思想是不断演进的。概而言之,当代西方哲学家对主体间性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存在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方面。
      主体间性既克服了主体性的自我异化,保留了个人作为主体的特征,同时还强调主体间的相关性、和谐性和整体性,主体之间是“和而不同”的关系。它表现在认识论上,强调主体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主体间通过“赋义”、“统摄”、“移情”、“体验”,达成意义的共识与视界的融合。它表现在存在论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此在”中渗透了他人与世界,“此在”本质上是“共在”。它表现在实践论上,倡导主体间的交往行为,构建以平等的对话、理解、沟通、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的实践关系,从而反思主体性所赋予的工具性行为的危害。
      沟通是主体间性生成所不可缺少的必然中介过程。主体间性是沟通理论的核心范畴,理解主体间性就不可避免地要与沟通相联系。主体间性的生成不同于主体性的生成,它是在沟通中生成的,沟通的内在目的就是使沟通主体形成相互理解和非强迫性的共识。主体间性的本质内含着理解与共识。个人作为主体,在真正的沟通中,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关心人,改变对沟通对象的原有认识,形成“视界融合”。“视界融合”的完美状态要逐步形成,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故主体间性的日益丰富也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主体间性的生成更加有利于主体之间的深层次沟通。主体通过认识上的趋同,彼此间更准确地认识自己,更适切地调整自己,使得双方在更高的、更深的层次上去接纳对方,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主体间性,从而深化沟通。所以,沟通与主体间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本来应该具有的本真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无异于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探讨现实中人与人关系的本真状态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现代西方哲学,抑或是心理学,它们都认为,单独的个体“我”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我们”,“个体”只有在共在中才能获得存在的资格。个体是共生共在的,这是生命的本然,也是人与人关系的本真状态。
      以主体间的这种共生共在的本真关系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就会发现,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诸要素都是契合的。参加沟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是传统主体哲学所理解的主客体关系,传统的主体哲学的理解异化了二者关系的本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是沟通的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者设计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识辨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组织沟通资源,选择沟通方式,激发受教育者参加教育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育者还能根据受教育者反馈的信息,了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沟通的内容、方式、媒介等进行纠偏,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时不是完全被动的。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受教育者有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认识到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激发参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需要;与此同时,他还能对沟通中所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进行选择、接收和改造,自主调节自己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此外,他还能够在参与沟通的过程中探索和开发出有利于沟通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当受教育者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时,其主体性特征就得到最充分的呈现。因此,从教育者主体出发,发挥其主体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就能被更积极和能动地开展。
      
      二、主体间的理解与“视界融合”是沟通的基础
      
      “理解”是用以区别纯理性的“认识”(认知)或纯情感的“感染”的概念。理解的独特之处在于:第一,理解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物来使用的,人们习惯用“认知”来表示对物与物性的把握,而用“理解”来表示对人和人性的把握。这种对物性与人性的区分是狄尔泰首先提出的,他说:“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第二,这里所指的人,并不是简单地指人 的物性方面,而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层面。人同时还生存于一种意义世界之中,这个意义世界是无法用认识物性的方法去认识的,毕竟对于人的精神存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与人之间的意义关联等问题靠科学的认识与认知是无法回答的,唯有依靠理解才可把握。
      理解是沟通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没有以理解为基础,沟通是不可能顺畅的。理解是促使受教育者真正与沟通信息发生关系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如果缺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相理解所形成的意义关联,就不可能对受教育者的精神发展产生影响。换言之,任何认知方式都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不论是分析、概括、归纳还是具体化和系统化。理解使沟通成为可能,在沟通过程中,受教育者进行着对沟通情境的理解、对自我的把握以及对沟通内容最初意义上的把握等。理解总是渗透到沟通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动机、情感、态度、目的等,使沟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理解包含着对意义的初步领会,这种领会就是把自己的整体经验投向沟通信息,发生意义关联,这样才能够使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得以实现。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沟通向受教育者传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使受教育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沟通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在教育沟通中,受教育者主体得到教育,获得成长。教育沟通通过双方的理解,达到其引领人之生命、培育人之精神的目的。而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的主体间的理解,它与一般意义上所讲的人之间的理解既有共通之处,又有自己的特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理解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存在方式的意义上,他们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双方都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理解与被理解,任何一方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另一方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主体间只能在彼此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展开沟通,以获得互相的接纳并相互融入。主体之间的理解唯有在真正平等的基础上,方可真正实现。
      理解是个体思想道德产生的基础。形成思想道德的过程也是个体相互间不断理解的过程,它表现在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在活动中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个体在理解中获得对自我的认识,达到对他人的了解,明白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在意义上的关联,进而达到内化自身思想道德的目的。理解还是构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行动的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理解达到相互承认、相互接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沟通才得以开展。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换长期以来的固有形象,要抹去权威的光环、知识的化身,以人的情怀面对受教育者,要懂得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与自由,以平等的身份与受教育者及其整体精神去相遇,在这样的相遇中展开教育、感化和引导。同时,受教育者也要改变传统的被塑造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接近教育者,主动试图去理解教育者。这里,受教育者不仅要理解教育者的态度、意图和情感等,而且要将教育者看做是与自己同样渴望被尊重、理解和关爱的人。受教育者需要明白:教育者无论在相关知识还是在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比自己要丰富,对人生的感悟也更为透彻、深邃,因此他们应真心愿意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当然,理解不是单向度的流动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融合对世界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强调的“融合”意味着参与沟通活动的主体共同从事着意义、精神方面的重-新建构并达成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影响。教育者作为沟通活动的指导主体,在沟通过程中尤其应重视主体间的理解,促成主体间不同“视界”的多维度融合,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双方真诚地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心灵,抛开自己的偏见,在相互理解中双方真正地走进了对方的心灵深处,从而使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发生“视界融合”的过程。这中间,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视界的相互融合,对方的视界走向自我的视界,个人的“前理解”不断开放,在理解中发展、进步。这一切使得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能够在他律与自律的不断调节中促进自我思想道德的提升,朝着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最终目标迈进。
      
      三、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是沟通的途径
      
      “几乎当代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者都认为道德教育的最好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对话,在对话的理解中更有助于了解他人的情境与需求,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建议。”众所周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是需要途径的,而这个途径就是对话,对话活动能够产生移情体验,从而在“你”中发现“我”。与独白不同,对话指的是两个以上主体的语言交流活动。但对话并非所有意义上的语言交流。“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不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鉴于教师中心主义的盛行,应该认为,对话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教育者观念的转变。对话者以人及环境为内容,激发的是对真理的本源之思,也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尊重,二者是平等的伙伴,教育者须走出传统师者的角色,不再对受教育者耳提面命,受教育者也不是教育者的灌hqx~象,谁(尤其是教育者)都不能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强加给别人。
      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沟通主体是相互兼容、协调统一的,而不是相互对立与排斥的,他们之间是民主、和谐、合作的关系,即“我一你”的对话关系。在沟通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积极与主动参与,其中教育者的作用是启发、引导与指导,而受教育者的作用则是认知、体验与践行,二者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统一于对话之中的。此过程区别于传统占有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重视的是主体间的精神沟通,沟通双方是一种平等的参与与合作的关系,双方都不把对方看做被自己改造和占有的对象,恰恰相反,整个沟通活动就是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活动,二者通过对话与合作达成一种默契。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是一个共享精神、知识、智慧、意义的过程,沟通双方在共享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保持共识,包容差异。可以说,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最内在的、最深层的属性,也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沟通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话和敞亮以及人与人之精神契合。
      
      四、主体间的共同建构与提升是沟通的目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活动中,沟通主体借助平等的对话、理解以及互相的融合,生成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包含着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两个方面。互识表明的是沟通中的差异性,共识表明的则是沟通中的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不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达到社会所需要的共识而泯灭其个性,相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应该具有以相互的尊重和人格的平等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沟通中,平等的对话、投入的理解和真诚的合作代替了等级上的压制、思想上的强迫、话语中的霸权与人格上的歧视。而沟通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真正的个性渗透在此自由沟通之中。
      知识、学问是广阔无垠的,教育者对某些知识或信息的本质可能把握得较好,但受教育者的领悟和体验也可能更适合自己的经验和水平,甚至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教育者要从传统的将受教育者当做被改造对象或者灌输对象这一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激发其在沟通过程中的各种能动性,将沟通过程由“告诉你什么你就要信什么”转变为“帮你知道该在你所知道的信息中坚信什么”;教育者要做的不是要求受教育者去重复标准答案,而是促使其富有创造性思想的生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沟通,得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固定的答案,而应该是多个答案。教育者在沟通中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高于受教育者的权威,自己也能从受教育者那里汲取智慧,同时还能在与受教育者共享沟通中获得新的生成,从而使二者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沟通过程中,教育者展现自己的能动性,以知启德,以情感德,以美化德,以行示德,与此同时,也促成自身的不断提高;受教育者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由知立德,由情体德,由美悟德,由行践德,在学会对沟通信息的正确选择及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较好地避免了如下情况的发生:教育者是作为知识的权威将真理传递给受教育者的,整个教的过程不过是教育者的单方面信息的流出,教育者自身未从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不仅受教育者可以获得发展,教育者同样也可以受益,享受新的思想生成。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品德共进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王坤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腾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5]赵豫林.弘扬和创新大学教育的文化理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4-87.
      
      责任编辑 吕学文

    推荐访问:本真 思想政治教育 沟通 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关系的本真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