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时间:2020-03-13 07:17: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大家上午好!首先祝贺本次大会顺利召开!今天我在这里将就中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及其问题作一报告,具�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形势是“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
      我国当前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是1985年教育�制改革及1992年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以后开始的,我称之为“跨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可以用“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三个词来概括这一阶段的情况。所谓“大改革”,是指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谓“大发展”,是指中国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这是有目共睹的;“大改革”与“大发展”后面临着“大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今天依然健康发展,但需要进行一定阶段的调整与巩固;国家多年来一直将“全面提高质量”作为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
      具�来说,“大改革”可归纳为办学�制、管理�制、招生就业�制、经费筹措�制、学校内部管理�制等五大�制的改革。主要是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的问题,打破“一包二统”;今天这一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举以下两例说明:
      第一是学费改革,这项改革在“理论上站得住、实践上有可能”,前者指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阶段,理论上可以收费;后者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部分人有能力分担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国家尚无能力担负全部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部分收费是可行的。这一改革显著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在校大学生由1996年的680万到2006年的2000多万就是一个例子。第二是学校机制的两大改革,一是教育部直属院校由36所变为100所(后由于学校合并变为71所),这些学校在教育部的统一管理下有很快的发展,它们的办学理念更加清晰,经费投入得到保障,在未来10―15年内将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二是地市一级兴办了许多大学,它们的发展势头良好,将成为未来地市经济发展及干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吉首大学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大发展”和“大改革”后面临“大提高”,但“大提高”并未完全到位,我们当今正处在“大提高”的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又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如果抓住这个关键时刻,中国高等教育将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其背景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中国面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中国高等教育的背景。做强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已由民间的学术讨论变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并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高等教育的《分纲要》中,《分纲要》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高教战线今后的崇高使命”。对此,陈至立同志在高教咨询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经过了长期的准备,表明中国已经到了做强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刻。此外,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现在是工业大国、要尽快建设工业强国”,而工业强国正需要教育强国的支持;我们通过国外的调查发现:很多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都伴随着做强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跨世纪时期的“大改革、大发展”之后,正进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建设工业强国同步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于去年7月发表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现在已进入落实阶段。“新纲要”与跨世纪时期的教育“旧纲要”进行对比,后者的截止日期是2000年;而前者的截止日期的是2020年,并且篇幅比后者大一倍。此外,“新纲要”对当今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都有提及,可以说“旧纲要”提出了问题,而“新纲要”不仅提出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改革措施和方向。“新纲要”的重要特色是以2020年为截止年限,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和关键一年,其意义在于:一是21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二是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中国在富裕的同时面临着道德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高等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族诚信道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三是到2020年中国将“跻身于创新性国家的行列”,这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因此,“新纲要”将截止日期定在2020年,正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关键的发展时期。
      再次,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路子”。
      中国高等教育今后怎么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此已有介绍,具�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做强中国高等教育”。“新纲要”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三强”要求,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这都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密切相关。此外,“新纲要”还明确提出两个重要的目标,即“有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世界知名的、有特色的大学”,这实际就是“985工程”的指标。将“有若干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这一目标写入中央文件,这本身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纲要”还特别提出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一批世界一流的学者、一批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三个一批”,这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其核心就是做强中国高等教育。另外,要达到做强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985”和“211”院校,各级各类的地方及高职院校中都要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大学。
      第二,“改革是动力”。“新纲要”明确提出“改革是动力”,并对高校的各项改革都提出了具�的要求和措施,涉及�制、教学、机制改革各方面。例如,它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机制,并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给地方放权。此外,“新纲要”还提出“七个自主”,让学校成为独立办学的法人主�,中国的大学校长若没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力,那么高校就很难发展。
      以招生改革为例来说,“新纲要”要求招生改革以高考的形式和内容改革为主,但我们经过长期调查发现,中国当前的高考制度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原因有二:一是当前就业困难的影响,高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若就业情况元明显好转,则高考的紧张形势就不会缓解;二是不正之风的影响,不正之风妨碍了高考改革,如之前的“推荐生改革”及中学保送生免试入学等制度现在已很难继续。当前的高考制度的确不合理、不完善,但目前尚无更好、更完善的方案取代高考。不过,高考仍然要“高举改革的旗帜”并不断进行改革,我认为,当高考及招生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高考制度将会出现转型,。
      第三,质量是核心。“新纲要”将“质量”作为“改革”之外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并对各级各类的学校提出了不同的质量要求,如“义务教育要设 监督岗以监督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高中教育要提高高中生的素质”、“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质量”等,这就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专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要系统地研究如何在整体上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例如研究如何提高外语和政治课的质量。我认为,当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要把培养人作为高等院校的根本目的,端正教学方向。高校的根本目的和中心工作是培养人和提高学生素质,但现在的院校因校长精力不能集中及政策引导不力等原因,尚未达到这一要求。第二,要建设_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在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整齐,需要做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学科带头人,这是当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第三,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大改革,改变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偏旧,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法偏死、外语水平偏低、人文教育过弱”等问题。如果中国教育的教学方法问题不解决,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很难实现。
      第四,提高教育国际化的水平。我个人不同意“教育要与国际接轨”的提法,一是因为欧美及东方各国都有自己的教育路线和模式;而大学的办学模式则需要与一国的文化相适应,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说,高等教育的模式取决于国家的文化内涵,世界上不存在国际教育的“共轨”;二是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双重属性,要为特定的统治阶级服务,这也使教育无法与国际接轨。不过,教育国际化的提法是正确的,邓小平同志所提的教育“三个面向”中的“面向世界”就包含了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此外,中国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这也要求教育国际化。那么,何为教育国际化?其主要指标则是办学应具备国际视野,学校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的人才。而我国高校多将教育作为本国内部的事务,缺少国际化的意识。因此,我国的高校和政府都要在思维上走出象牙塔,具有国际视野,尽快进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今后,中国高教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同时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目标。
      第五,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这其中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加快构建”,即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建设高教强国的关键时期,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高等教育,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教思想体系就成为未来高教建设的重要目标,对此,我曾提出“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二是“中国特色”,中国成功抵抗金融危机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体系;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应当有中国特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于其具有中国特色,而高等教育则应与中华文化相适应。因此,要坚定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最后,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在清华一百周年校庆讲话中的精神。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学校要传承创新文化”,这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贯彻这一思想,一要提高文化的自觉,二要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高度自觉的人才来继承和创新文化,大力推进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国大学生及整个民族的素质。

    推荐访问:中国高等教育 改革 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政策 2018高等教育改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