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将行走的脚印化作美丽的教育画卷:行走的山水画卷

    时间:2019-05-04 03:19: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脚印是思想的符号。不同校长的教育思想有异,其行走方式就不一样,留下的脚印也不相同。胸怀着美好办学理想和独特教育思想的校长,总要千方百计地用自己特有的行走脚印,将理想和思想一步步地化作现实的、美丽的教育画卷。
      让历史群贤重返襟江校园
      ——开放式校史文化园的故事
      2010年襟江小学建校150周年。校庆活动要做哪些有意义的事?大家讨论时说到了很多——编一本校史书、建一个校史馆、演一台校庆节目、编一本校庆画册……我没有否定,但也不十分满意。校史书需要,但对小朋友的教育来说不是最具感染力的;校史馆可建,但检视很多学校的校史馆,平时对师生常是封闭的,为参观客人打开得多;校庆节目可以演,但让学生受教育的时空是有限的……怎样给全校师生留下激励性强、每时每刻都能感知并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我又请文化环境设计专家与班子成员一起研讨。“雕塑!”当专家吐出这两个字的时候,我兴奋地站了起来,大家也一致赞同,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我决定:把雕塑工程列为校庆的首要工程。我带领大家在150年校史中遴选了11位在国内外有巨大影响并能充分体现襟江精神的校长和校友,如:博爱之士龙璋,地质之父丁文江,文史宗师朱东润,水学泰斗郑肇经,杏坛女杰李洛英……我请国内一流的雕塑家在研读每个人物人生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塑像方案。方案出来后,我们反复讨论,不断完善,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雕塑作品如期完成,效果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每一尊塑像都巧妙地体现了人物特点,还配上映衬人物精神的石雕小品和介绍人物的精美文字。这些姿态和神韵各异的塑像,与校园美景融为一体,整个校园就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校史文化园。师生每天漫步校园,仿佛行进在悠长的校史画卷中。栩栩如生的雕塑使人感觉过往的襟江群贤又重返校园了!驻足凝眸,对视神交,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心底静悄悄地发生着。校庆庆典那天,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开园仪式,来自四面八方的校友和宾朋在一个个塑像前激动万分。他们说,这是留给一代代襟江人永恒的精神财富!
      校史文化园建成后,我们对学生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校史文化课。上课地点不在教室,而在校园景点上,在一尊尊塑像前。讲课者主要是经过培训的小小讲解员。当然,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设计的各种活动。
      对学生发展具有尽可能大的教育价值,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当我们始终怀有这一理念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细密的思考和叩问:我们的学校有哪些资源能通过开发、转换变为对学生有意义的教育资源?我们用成人眼光看上去很有学术价值的事是学生喜欢、理解并能直抵他们心灵的吗?我们费心费力所创设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方便地获取的吗?我们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和校园景观对学生来说具有永恒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吗?我们在校园中所留下的东西有多少能转化为激励学生不断向上向前的力量?……
      让校园的每一时空都流淌着美感
      ——巨型壁画的故事
      在襟江小学南校区大门东侧不到20米的地方,有一栋高7层的商住楼,2002年学校征地建校的时候,开发商已将这栋楼建好并卖出。大楼西山墙是不规则的灰色水泥墙,折了两折,分成三面,还有两扇难看的窗户正对着校园(见图片的左上角)。每一次走进大门,这高大而丑陋的山墙都给我一种压抑感,一直困扰着我,吃不香,睡不着。拆掉此房?住户已经入住,根本不可能!将门西移?不仅偏离了校园主轴线,还破坏了西南角已经设计好的天趣园,也不行!大家始终没有商量出一个好办法。这年春节,我带着未解的难题到上海父母处过年。车子进入上海市区后,我仔细观察马路两边的建筑。突然,远处有一栋特别的楼房闯进我的眼帘,那房子也是很不规则的,但远远看去,却像一幅立体漂亮的风景画。我请驾驶员把车停到楼下,原来这里是“家乐福超市”,建筑的外形原本难看,但上海人依据外形特点进行了包装,把整个建筑外墙画成了一幅立体的风景画。我欣喜万分:我校的那面山墙不也可以这样美化吗?春节一过,就请一位画家朋友到上海来实地考察,一起研究改造山墙的方案。画家看了之后直摇头,说我们要改造的山墙比这个超市高两倍,在这样高的墙上作画他是不敢的。还有,“家乐福超市”装饰时间不长,但从近处看,外墙装饰涂料已有剥落现象,我们的山墙那么高,风吹雨淋,用何种涂料作画才能经久不变?再有,我们的山墙上有两扇窗,不完整的画底怎么作画?这盆冷水没有把我的兴致浇灭,我想尽一切办法与西面有窗的住户协商,封掉了两扇窗;又请工程专家和外墙涂料厂的技术员与画家一起攻关,终于想出了解决一系列难题的办法。经过一个多月的协同奋战,神奇的景象终于在脚手架拆除的时候出现,一幅巨型壁画惊现在人们的眼前!蓝天白云下,一行白鹭展翅飞翔;远处,层层叠叠的青山蜿蜒起伏;近处,绿树、青草、碧水、红莲、白鸟,和谐交融,相映成趣……(见左图)走进校园的每一个人无不称奇,总要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来欣赏一番。如今这幅历经了9年风雨的壁画依然没有褪色,它不仅是让师生赏心悦目的风景,还是老师指导孩子观察作文、写生素描的好地方。
      其实,在我们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有好多——难看的西围墙被改造成瀑布飞流的山;图书馆里五根粗大的水泥柱被改造成五棵美丽的大榕树;难看的高架桥头被一幅意境深远的林荫大道图所代替……新校建成后,我在教师会上以这些变丑为美的故事为例,做过一次专题讲座。的确,教育如果有美感相伴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重要的教育目标,而这一目标必须在流淌着美感的软、硬环境中,通过充满美感的老师、借助富有美感的内容和手段来实现。为了使教育的全部时空都充满美感,我们需要大胆想象,需要不断创造,需要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做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通过这样的努力,使襟江教育成为学生一生中最美丽、最美妙、最美好的记忆!
      像育树那样育人
      ——校园标识图的故事
      走进襟江小学南校区大门,你的眼球可能会被综合楼顶那造型独特而又极富美感的两棵相叠的“树”所吸引;再漫步校园,各种形态的“树”随处可见(见下图)。这一图标是怎么诞生的?   2003年,我在审查新校区景观设计图和建筑外观图时,感觉缺少教育性特征,对设计师提出修改要求:“从大门到围墙,从景点小品到建筑外形,都要有教育性和美感性,让所到之人无不感到:只有学校才是这样的。”再次进行审查的时候,总体比较满意,但觉得还有缺憾:整个校园缺少贯通全局的、富有教育蕴意并具个性化的标识。我请来教育专家、美术设计师、工程师和老师们一起进行研究,拟定了好多方案,最后一致选择了“树形图”。这一图形可以转化为多种材质和形态的建筑符号。于是,我们在最高的综合大楼上安上了不锈钢制成的树,一走进大门,这一标识物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学校大门两侧的门柱、每栋楼的栏杆、连接两个校区的大桥栏杆和学校围墙上都设计了树形标识图。
      行走在校园,各种形态的树形图标不断跳入你的眼帘。可能有人会问:为何要不断重复这一图标?我曾就此问题与全校教师做过一次专题交流,阐明我借助这一图形想表达的对教育的理解。这一图形有三层含义:第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件比育树更为漫长也更为伟大的事业,我们对此要有敬仰之心、敬畏之心。第二,我们现在培育的小树,将来可能是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也可能成不了入云巨木,但每棵树都有每棵树的用处,棵棵都是有用之材。第三,我们要像栽培树木那样来培育人才——这层意思是最重要的。树木的生长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教育也不能性急,要充满信任和期待。树木要靠内生力才能长高,外在的阳光雨露必须经过树木吸纳转为自己的生长力才有实际意义;教育的根本也是培育学生的内生力,任何外在的教育只有转化为学生自主、自觉、自强的力量时才有价值。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能“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更不能“爪其肤……摇其本”(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教育也要顺应人之本性,不能“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更不能不顾其安,不由其诚。每一种树木都有与其它树木不同的特点,有的喜水,有的好干,不同的树木要用不同的方法栽培;教育同样如此,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树木长不好,种树人绝不会责打树木,只会在自己的栽培方法上找原因;学生没教好,教者不应责怪学生,要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和艺术。
      交流后的第二天,有位年轻老师跟我说:“杨校长,我今天走进校园看到树形图的感觉与昨天不同了。”我欣慰地笑了。
      生本思想要体现在每一细小的事上
      ——破围栏、减绿地的故事
      在一次行政例会上,有位中层干部反映:教学楼一楼走廊的活动面积不大,由于学生多,经常发生相互碰撞的事件。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有人说,课间要引导学生到大操场活动。但很快遭到反对:操场离教室太远,到操场活动不方便。还有人说,要加强课间管理,教育学生不要搞幅度太大的运动。但也有不同意见:学生是生动活泼的,怎能对他们的活动做过多限制?讨论虽热烈,但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我说,我们都抽空到现场观察观察,看了以后再讨论。我多次来到现场,观察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况,一个方案很快在我心中诞生:将走廊与外面草坪之间40公分高的围栏破三个三米长的口子,再将靠近走廊的草坪面积减少一部分,铺上彩色水泥砖,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扩大两倍。开会时我刚说完这一方案,有人就提出异议:原来40公分的围栏是有完整的造型设计的,破了便影响整体的美观。另外,草坪面积减少,也破坏了原有景观的美。我对此意见有所预见,就请大家讨论:学生在课间安全活动、释放天性、舒展身心与保持原有成人眼中的整体美相比,谁更重要?如果“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成为我们的教育信念的话,应该作怎样的取舍?大家很快统一了思想。
      学校要将一个东西长20米、南北宽8米的房子改造成电化教室。设计师最早的方案是:黑板、投影幕和学生的课桌在西头,听课的桌椅在学生课桌的后面。我和相关同志一起研究方案时,问了一个问题:听课老师在学生后面听课,他看得最清楚的是什么?这是以什么为中心?这一问,大家立即明白了。这种听课是以上课老师为中心的,听课者看得最清楚的是上课老师的一切,学生的脸看不到,学生的课堂反应不能成为听课者关注的中心。布局方案的修改意见很快达成一致:黑板、投影幕、讲桌和课桌安排在中间部分(课桌按南北向排列),听课的桌椅分别排在东西两面并依次升高,两面的听课老师相向而坐。这样安排,听课者既能看到上课老师又能看清学生的反应。此后,教导处对平时老师听课的位置也作了一个明确的规定:要坐在教室两面听,不可坐在后面听!
      一个校长或老师,是否真正拥有某种先进的理念,主要不是看他怎样写的、如何说的,而要看他是如何做的,看他是否在不同情境中一以贯之地用行动诠释这一理念,看他在两难或多难境遇中是否自觉自动地以先进理念为价值标准进行正确的抉择。
      其实,一个先进的理念能在每一件事,尤其是细小的事、两难的事上都体现,并不容易!
      (杨金林,泰兴市襟江小学,225400)

    推荐访问:画卷 化作 脚印 行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