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从《道德真经注》看北宋学者对《道德经》的儒学化阐释 道德经和道德真经

    时间:2019-04-09 03:25: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北宋崇尚道学,尊崇《道德经》。但在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千年之后,儒学已经成为封建学术正统,官员大多是儒士出身,所以当北宋初所奉行的“清静无为”政策开始显现其保守的弊端时,学者们就开始从理论上来试图回归儒学,以革除散漫无序的风气。在这些儒生的作品中,苏辙的《道德真经注》调和儒道的主张最为明显,他对《道德经》的解释以道学为纲,儒学为目,并不强调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旨在综合二者之长处,为世人所用,是对从魏晋到唐朝道学“独善其身”的一种纠正。
      关键词:《道德经》 《道德真经注》 “道” 仁义礼智信一
      一、“仁义礼智信”在“道”中的体现
      在对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中,苏辙就把“仁义礼智信”带入其中:“莫非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后可常也。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而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义为义,在礼为礼,在智为智。彼皆不常,而道常不变,不可道之能常如此。”从此句注释中,可以看出苏辙认为,老子之道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形而上与形而下、常道与可道、体与用的关系。第二句带入“仁义礼智”,可以说是对开头“可道”与“可常”关系解释的举例,也可以说是实际应用。此句对“道”和“仁义礼智”的结合使用互相辉映,既可以让玄之又玄的“道”落入实际,又能让世俗化的“仁义礼智信”得到深层理论支撑。
      不同于司马光的《老子注》,苏辙认为“道”是大象,“仁义礼智”是道的一形,老子的道落实到政治层面,就要以仁义礼智信为具体形式,二者并无孰轻孰重之分。而司马光则是以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界定老子之道的界限,他认为道是以仁义为体、以礼乐为用的。司马光说:“道者涵仁义以为体。”确立了道体的内涵是仁义以后,他又指出:“圣人得道,必制而用之,不能无言。”就是要制礼定乐,让道之用体现出来。
      二、“道”与“德”的牵扯
      同“仁义礼智”一样,苏辙把“德”视作“道”的表现形式。《道德真经注》是这样解释“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道无形也,及其运而为德,则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见也。自是推之,则众有之容,皆道之见于物者也。”“其运而为德”就是它的运用就叫德;“德者道之见也”,这里的“见”应该是通“现”,体现、显现的意思,德是道的体现。这样推下去,那么世间万物的表象,都是道在物体上的展现。这里还是把儒家的“德性”理解为代“道”运行于世俗的法条,一个存在于彼岸世界,一个行走于此岸世界。如书中对《道生之章第五十一》的解释,原文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苏辙注释如下:“道者万物之母,故生万物者道也……是以尊道而贵德,尊如父兄,贵如侯王,道无位而德有名故也。”首先肯定了“道”的原初性地位,这就与“以儒统道”一派划清了界限。然后由形而上映射到形而下,引出作为“其运”的德,而且指出了两者的不同:“道”生万物,“德”养万物。这两者都不能自身显现,必须通过世间事物体现,世间万物的生息变化,都是道和德作用,二者才是运动发展的根源,所以尊道和德如侯王父兄。
      而王安石说:“道之在我者,德也。”道与德的结合点最终落在“人”上,“我”有德,“我”便有道。大道虽无形,到只要仔细观察芸芸众生,也不难发现。道家重天,儒家贵人,王安石这样说,无非是想让统治者和民众抛“虚妄无为”的追求,转而专注于“人事”,也是为其改革造势。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则在父亲的基础上,把“德”“道”“性”联系起来,在儒道融通上更近了一步。他说:“德者,得也。物生乎道而各得于道,故谓之性。得其性而不失,则德之全也。”王雱这句话并没有着重突出道,而是在在首先肯定了道的根本地位前提下,串联起德和性,物是由道演化而生,无时无刻不体现了道,这就是物的性,当物不失去性便有了德。所以说这里王雱在某种意义上把德与性等同了起来,要全其德就不能失其性。
      苏辙与王安石、王雱父子对“道”与“德”的融合也体现了改革派与改良派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论旨趣。“德”是儒家伦理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汉朝以孝治天下,也是儒学开始独尊的开始,后来的历朝历代对君王的要求都是“德治”,所以如果想影响统治者的治国方略,首先就得从其思想理念入手。苏辙注《道德经》,以道为本,以德为象,各不偏袒,取二者的中间意义,是调和;王安石要为其改革主张寻找理论依据,要改变皇帝的道家思想,就必须提高儒家的地位,重德,但又不能轻易贬低道,所以只能多讲德性,还是承认了道的原初性。可见,北宋学者对《道德经》的注释都是从政治实际出发的。
      参考文献:
      [1]苏辙:《道德真经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吴澄:《道德真经吴澄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文选德:《道德经诠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尹志华:《北宋老子注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
      [5]梁启超,胡朴安等:《道家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8年

    推荐访问:道德经 儒学 真经 北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