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写雕刻葫芦的词_雕琢成器

    时间:2019-01-27 03:33: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胡桃夹子》的剧本最初由彼季帕于1891年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由于他当时健康条件所限,不得不将这个任务交给助手伊万诺夫与彼季帕不同,伊万诺夫在《胡桃夹子》中的作用更像是柴可夫斯基的合作者,而不是整部作品的统帅。而事实上,柴可夫斯基也并没有完全遵从彼季帕当初设定的音乐计划,而是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伊万诺夫在此基础上,从音乐着手寻找灵感,在柴可夫斯基丰富的音乐语言中,《胡桃夹子》的舞蹈形象在伊万诺夫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剧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府邸中欢度圣诞节的场面,基本上是童话的风格,另一部分则是“糖果王国”,豪华,鲜艳,热闹,因循宫廷芭蕾的旧传统,而只是靠了柴可夫斯基的努力,才使这些以观赏型为主的舞蹈和场面具有了目前我们看到的充实内容。然而,由于原来的剧本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和不少地方的因循守旧,给这部舞剧留下了令人遗憾的烙印,使它变成送给儿童的圣诞节礼物,大大削弱了它的交响价值。
      伊凡诺夫的版本没有成功,但是伊凡诺夫给我们留下了一支《小雪花舞》,这支用交响编舞法编创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壮丽美妙的俄罗斯冬天,创造了儿童眼中看到的自然界的神奇幻象。这支舞蹈一直保留到今天。
      1934年苏联编导瓦伊诺宁为列宁格勒舞蹈学校重新排演这部作品时突破原剧本的缺陷,加强了戏剧冲突,充实了情节内容,有一些舞段可圈可点,但整个舞剧过于生活化,而失去了原来的童话意境,并且瓦伊诺宁没有彻底体现柴可夫斯基的哲学。
      在西方,巴兰钦在1954年也同样排演了《胡桃夹子》,但偏重儿童情趣和节日气氛,每年作为圣诞节礼物演给少年儿童看。
      1966年,格里戈罗维奇在莫斯科大剧院排演《胡桃夹子》时做出了重大修改,他终于抓住了全剧的主题――善与恶的斗争,各种生活因素和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入了情节发展和戏剧性,从一开始起,他就把主宾联欢,赠送礼物归结为贫乏的市民生活,而高度弘扬被毁的玩具胡桃夹子以及玛莎对他的庇护和救援部分,这代表光明和善良。而二幕的双人舞也不再表现爱情,而是注重两个主人公的友情和胡桃夹子对玛莎的感激,为后来萌发的爱情埋下伏笔。经典的《小雪花舞》也不再只有娱乐消遣作用,而成为主人公内心激情的外化表现。
      格里戈罗维奇的成功为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的完美画上了终止符。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在《胡桃夹子》载入史册之时,它的背后有强大的历史背景为支撑。1966年的苏联对科学的信仰和对自我的肯定使俄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与日俱增,他们重新界定审美与向往的对象,比起纱裙下难以成真的梦境,他们更喜欢带来胜利的勇气,光明与力量,胡桃夹子和小马莎作为弱者的形象战胜了邪恶的鼠王,就像暗示般用舞蹈展现了苏联人内心的肯定,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趋向。格里戈罗维奇也许和现代舞是格格不入的,但他的作品从思想里已不可避免地深深融入了现代因素的思考。跳出了公主与王子终成眷属的怪圈,格里戈罗维奇终于将柴可夫斯基音乐里的哲学表现到淋漓尽致。无数次的雕琢,《胡桃夹子》走过半个世纪终成大器。

    推荐访问:成器 雕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