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对立还是融合――漫谈视觉奇观_佛法中的二元对立

    时间:2019-01-20 03:28: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电影市场视觉奇观泛滥的现象和分析,揭示出尽管科技推动了电影的发展,但只有当技术与人文能够真正融合时,电影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关键字:电影;视觉奇观;人文
      中图分类号: I2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79-01
      
      当今的电影是一种电子媒介,它是技术的产物。同样,视觉特效(电影特效)也是集工业,机械等技术为一身的科技产物。纵观《泰坦尼克》等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卖座大片,它们的最大共同的点就是震撼的视觉效果。而面对当今越来越多的电影盲目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电影人文内容的现象,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科技与人文的矛盾是一个长久的矛盾也是人类文化系统中彼此永恒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的双方面,谁也不能最终取代谁,而只能在短暂的平衡中冲突到永远。”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一、为什么需要视觉奇观
      
      首要一点就是电视的出现,电视在它诞生之后的前十几年就已成为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已经成为了元媒介,同时它还比同时期的其他娱乐方式更加私人化。以美国为例,在电视飞速发展普及的年间,很多娱乐方式因为无法比电视更加私人化而走向衰落,当时的影院也更加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电视剥夺了电影太多的叙事题材,表现手法。如果电影要继续制造这样的叙事题材,除了要有好的故事,还要有好的视觉效果。于是,视觉特效的出现成为了拯救长期萎靡不振的电影工业的灵丹妙药。其次,电影是生活的再造。美国的著名导演伍迪艾伦说过:“电影是幻想的生活,在幻想的生活里,我们的欲望会出现,再出现,和现实生活的全然不可与之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现实中有一成不变性,而这种一成不变要求我们在幻想所带来的短暂安慰中寻找逃避。”观众期待电影能为他们的真实生活提供替代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满足的不了的愿望希望能在影片中得以实现,而视觉特效的出现恰恰就是一个有利的工具。第三个因素是大众文化道路的选择,因为电视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对视觉消费习以为常大众群体,他们的文化道路也常常以视觉作为先导,在此情形下,视觉特效的出现恰好可以满足这部分群体的口味。
      
      二、视觉奇观产生的动力源
      
      除了科技的发展以外,首先是社会因素,这里不得不提到实用主义,它的创始人皮尔斯说:“把意义等同于效果,从效果过去规定意义。”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用主义者的行动纲领是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的利益和报酬,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原则。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其次,我们处在一个图像泛滥,图像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今人们对于美图的焦渴如同当时他们对文字的焦渴一样,人们试图用图像来表达他们心中所要表达的一切,这就为本来就以影像为载体的电影艺术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最后,人们的幻想动力也是推动视觉奇观产生的重要因素。任何科技的发展背后都有人文精神作为支撑,人文精神是方向盘,指引着人类的价值取向,而科技只是实现目标,获得这些价值取向的工具。两者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思考
      
      当今的电影科技越来越发达,影片制作团队借助科技力量在影片中制造出了越来越多的以假乱真带给人无比震撼的视觉效果。然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似乎陷入了追求视觉特效的怪圈中,把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其中,这种现象引发的问题引发了电影人的思考和担忧。比如说“剧本的薄弱,故事的苍白,匮乏只能靠数字化画面,视觉奇观来弥补”,如何带给观众震撼的视觉效果成了电影人的追求,而电影内容,故事性反倒居于次要地位,影片在成为视觉盛宴的同时失去叙事的精彩纷呈。以影片《英雄》为例,导演在拍片过程中很精心设置了黑红蓝白绿五种色调,宏大又不乏精致,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也许导演不仅想通过色彩表现场面本身,还试图发掘一种文学意义并把它传达给大众,但似乎并不成功。而且片子本身对于人物的挖掘似乎也不够深入饱满。这只能归结于剧本的失败,故事的松散。一场视觉盛宴赢了票房却失了口碑,最多也就只能成为电影票房的英雄,而非影史经典。传统的通过形式展现内容的这一套理论是否与人类的艺术活动渐行渐远呢?甚至有人提出“从形式的出发到形式营造,品味无穷和趣味成为创作者和观众一心追求所指,而被阐释者挖掘出来的意义反到是成为附着其上的附属品或只是为了增强形式的厚重感。”对很多影片来说,试图挖掘的意义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讲述一个故事并且把它讲得漂亮。当然,也不乏在内容和形式中平衡得较好的作品,比如说《罗拉快跑》,虽然影片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却并没有陷入单单追求视觉效果的死胡同,它对意义的挖掘十分的简单明确,首先年轻人的价值在行动中体现,其二就是电玩精神的发挥,这次不行,下次再来。一个好的故事很大程度上使一部好的影片成为可能,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甚至说过:“电影的历史就是讲故事的历史。”而一个好的故事不仅仅要有对现实的反映和思考,最起码的一点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紧凑的故事情节,尽管电影《英雄》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是故事的粗糙成了它的致命伤。
      
      四、结语
      
      电影的目的是探索人性,“是对看不够的“人性”的“思”的能力,对人心的洞察力的深沉直觉”。法国电影评论家巴赞说过:“电影的现实主义本质在于让观众去认识现实,发现现实。”任何影片都应当是现实问题的反映。人们可以借助视觉手段展现惊人的视觉奇观,但视觉特效终归只是形式,而影片的内容才是核心,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它只是影片的形式而不能成为全部,它应当“加强人文作用融合人文,通过技术魔法显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技术并不完全是拯救电影的天使,也不是毁灭电影的恶魔,关键在于我们对它的态度,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正确的利用它,使它为电影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影视艺术哲学》.周月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现代电影美学体系》.王志敏.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漫谈 奇观 对立 融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